学术投稿

高频超声诊断腋窝淋巴结增大临床价值

黄利;张建辉;南瑞霞;陈瑞兰

关键词:淋巴结,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腋窝淋巴结增大的二维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特点,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意义.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检查48例乳腺癌患者269个腋窝淋巴结,对其二维(2D)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所见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发现并获得病理诊断的淋巴结269个,其中良性增大淋巴结103个,转移性癌淋巴结82个,正常淋巴结84个.2D表现:良性反应性增生(36个),表现为皮质均匀增厚,淋巴门血供呈树枝状增多.良性脂肪浸润(67个),表现为淋巴结回声增强,边界欠清,血供不丰富.转移性癌淋巴结结构不清,血供丰富而紊乱.结论 依据2D及CDFI表现特点,有助于腋窝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63例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6年9月在该院诊治的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患者63例临床资料.结果 63例结核性脑膜炎中脑膜脑炎型多;多数在脑膜刺激征期;脑脊液不典型者占31.7%(20/63);头颅CT或MRI检查多数显示有脑积水(26/47).结论 综合分析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CT或MKI检查以及试验性治疗是提高诊断率的有效方法,早期诊断与及时合理的治疗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健.

    作者:王宇;孔忠顺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家庭支持对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家庭支持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家庭支持自评量表和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对56例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的家庭支持水平对其生活满意度、健康与功能状态、自我概念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 在对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进行评估时,应重视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家庭支持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加强患者家庭成员的健康教育,提高家庭支持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积慧;肖小玲;谢克基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白介素-1β诱导小型猪冠状动脉内膜增殖时Rho激酶表达与通心络干预的研究

    目的 观察白介素-1β(IL-1β)诱导小型猪冠状动脉内膜增殖时Rho激酶和MCP-1 mRNA表达与通心络干预作用.方法 24头小型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模型组(n=8)和通心络组(n=8).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喂养普通饲料,通心络组喂养普通饲料+通心络[1 g/(kg·d)].2周后麻醉、左侧开胸手术,选择左前降支及回旋支近端管腔外径近似相同的两处节段进行仔细分离,假手术组在血管外膜包裹吸附生理盐水纸中,模型组和通心络组包裹吸附白细胞介素-1β(2.5μg)纸巾,术后继续以上喂养方法.2周后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各组管腔狭窄情况.造影结束后处死动物,截取包裹血管段,进行病理学检查,并采用RT-PCR方法,测定各组手术处理血管段Rho激酶、MCP-1 mRNA的表达.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模型组冠脉管腔20%~30%狭窄,病理学检查可见模型组内膜增殖、炎性细胞浸润,平滑肌细胞内膜下迁移.通心络组管腔狭窄程度、内膜增埴及炎性细胞浸润现象较模型组明显减轻.通心络组Rho激酶、MCP-1 mRNA表达强度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IL-1 B诱导冠状动脉内膜增殖时Rho激酶和MCP-1表达明显增强,通心络抑制其表达可能是其抑制冠状动脉内膜增殖和炎症反应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关启刚;曾定尹;孙喜琢;周旭晨;程颖;苗志林;何学志;韩凤桐;张利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鲍曼不动杆菌产PER-1型ESBLs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分析

    目的 分析产PER-1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方法 先后用低抑菌浓度(MIC)初筛法和纸片扩散确认法从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中检测产ESBLs菌株.并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克隆测序方法分析质粒上PER-1型ESBLs基因.结果 9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产ESBLs菌株有16株,占17.20%,均为多重耐药菌.其中PER-1型ESBLs阳性菌株有8株;TA克隆后测序表明与铜绿假单胞菌(AJ621265.1)blaPER-1基因序列100%同源.结论 发现质粒上同时带产TEM-1、PER-1型ESBLs和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blaPER-1基因可能来源于铜绿假单胞菌.

    作者:李蓉;李文林;石小玉;梁朝;徐小文;赵林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膜结合型前列腺素合酶-1在鼻息肉中的检测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2生成的终末酶--膜结合型前列腺素合酶(mPGEs-1)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4例鼻息肉和10例正常下鼻甲黏膜中mPGEs-1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mPGEs-1在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中无或少量表达,在鼻息肉组织中显示高表达;Ⅲ型鼻息肉组织中mPGEs-1的阳性表达面积和密度均高于Ⅱ型鼻息肉组(P<0.05).结论 mPGEs-1在鼻息肉组织中高表达,而且与鼻息肉的分型有关;mPGEs-1的高表达可能是鼻息肉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月琴;于小玲;尚芳芳;齐瑞芳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中空腹高血糖的原因及策略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中空腹高血糖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采用强生稳步血糖仪监测睡前、凌晨0点、凌晨3点、凌晨3点、早上6点血糖.结果 40例糖尿病患者中,黎明现象12例,苏木基现象7例,胰岛素荆量不足14例,不足+苏木基3例,不足+黎明2例,黎明+苏木基1例.T1DM中,黎明现象约占36.4%,胰岛素剂量不足约占18.2%,苏木基现象约占18.2%;而T2DM中,依次为22.2%、55.6%、16.7%.经调整胰岛素剂量或联合应用口服药物后,空腹血糖达标.结论 空腹血糖升高有多种原因,夜间血糖监测是鉴别空腹高血糖原因的重要手段,给予合适处理多能达标.

    作者:李利平;马玉瑾;刘婕;付留俊;腾中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白介素-17及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痰液中白介素-17(IL-17)变化及与血浆C-反应蛋白(CRP)相关研究.方法 分别选择20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及15例健康非吸烟者留取痰液,采用双抗体ELISA法测定痰中IL-17水平,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IL-17水平为(140.40±10.29)pg/mL,稳定期为(88.55±8.01)pg/mL,加重期较稳定期明显增高(P<0.001);正常对照组IL-17为(58.6±7.31)pg/mL,与稳定期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COPD急性期CRP为(97.20±17.52)mg/L,稳定期为(22.75±7.17)mg/L,加重期与稳定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OPD急性期痰中IL-17与血清CRP明显相关(r=0.539,P<0.05).结论 IL-17与CRP可能参与COPD的急性炎症过程.

    作者:耿秀娟;于慧敏;徐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iRNA对人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VEGF siRNA对人膀胱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VEGF作为膀胱癌基因治疗靶点的有效性.方法 已稳定转染pGC-siVEGF的T24接种至裸鼠皮下,建立荷瘤裸鼠膀胱癌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检测肿瘤细胞VEGF和肿瘤间质CD34的水平,根据CD34表达情况评价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测定肿瘤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成瘤率低,肿瘤生长速度缓慢(P<0.01);VEGF水平下降(P<0.01);肿瘤微血管密度减少(P<0.01);凋亡指数升高(P<0.01).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 以VEGF为靶点的小干扰RNA有抑制VEGF表达、遏制膀胱癌T24细胞在体内生长的作用,VEGF有可能成为临床膀胱癌基因治疗的有效靶点,为膀胱癌的抗血管生成疗法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刘禄成;李然伟;许宗革;李哲;高瑞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阿司匹林影响内毒素致猪肺泡巨噬细胞环氧合酶-2mRNA和前列腺素E2表达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aspirin)影响脂多糖(LPS)致猪肺泡巨噬细胞(Ams)环氧合酶-2(COX-2)mPNA转录及前列腺素E2(PGE2)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 Ams经阿司匹林单独或联合应用Calphostin C及过氧钒酸钠(POV)预处理后,分别以LPS刺激,RT-PCR方法测定Ams胞浆COX-2 mR-NA转录水平,ELISA方法测定Ams细胞培养上清PGE2表达水平.结果 LPS(10μg/mL)刺激后,Ams胞浆COX-2 mRNA在1 h即可检测到(0.70±0.16),并于4 h达到峰值(1.86±0.40);Ams细胞培养上清PGE2水平在0.5 h起开始上升,峰值出现在LPS刺激后12 h左右.3 mM阿司匹林可抑制LPS引起的Ams胞浆COX-2 mRNA转录及细胞培养上清PGE2表达水平.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抑制剂POV可增强LPS刺激后AIMs COX-2 mRNA及PGE2表达水平,阿司匹林能减低该效应;与之相反,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Calphostin C可减低LPS刺激后Ams COX-2 mRNA及PGE2表达水平,阿司匹林能增强Calphostin C的作用.结论 阿司匹林可能通过影响猪Ams蛋白激酶-磷酸酶系统平衡,抑制LPS致Ams IκBα磷酸化降解及NF-κB活化,进一步影响Ams COX-2 mRNA表达及PGE2合成水平,减轻LPS引发急性肺损伤(ALI)炎性反应程度.

    作者:段玉忠;蒋仁容;李胜亮;伍伟玲;陈正堂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A10、THP-1及ECV3043种细胞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

    目的 以A10、THP-1及ECV304 3种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3种细胞PKC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0,10,20,40和80μg/mL oxLDL共孵育24 h,PepTag(r)非射性蛋白激酶检测法对荷脂细胞胞膜中PKC活性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磷酸化条带,观察活性变化的趋势,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570nm吸光度,定量酶的绝对活性.结果 随着oxLDL浓度的增加,A10细胞膜PKC活性从静息状态的(0.2613±0.0521)units/mL陡增至(0.7685±0.0869)units/mL;THP-1巨噬细胞由(0.0670±0.0091)units/mL增至(0.1357±0.0235)unim/mL:ECV304内皮细胞由(0.0550±0.0075)units/mL增至(0.1216±0.0187)units/mL,其中平滑肌细胞膜活性增幅大.结论 oxLDL浓度依赖性的增强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蛋白激酶C活性.

    作者:王中群;唐湘宇;黄谙非;杨永宗;王佐;赵卫星;杨晓煜;李丽华;袁中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交叉捐肾肾移植术2例

    目的 探讨交叉供肾肾移植的经验、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8年1月7日交叉供肾肾移植2例.结果 2例均获成功.术后肌酐呈进行性下降,分别于术后第4天和第6天降至正常.随访4个月,供者血尿素氮和肌酐均正常,供者的家庭生活和日常工作未受明显影响.受者均正常存活,血尿素氮和肌酐均正常.结论 交叉供肾肾移植安全、可行,是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配型失败后的合适选择.

    作者:肖劲逐;张国庆;车宪平;符仕宝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尿中乳果糖、甘露醇和乳糖含量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人尿中乳果糖、甘露醇和乳糖含量.方法 尿样用水和乙腈直接稀释后,以Luna NH2(100×2.0mm,5μm)为分析柱,乙腈-水(80:20,v/v)为流动相,0.3 mL/min流速进行色谱分离.采用负离子化电喷雾、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质谱定量分析,离子通道选择m/z为:甘露醇181.1/88.9,乳果糖和乳糖341.3/160.9,内标353.4/166.9.结果 甘露醇、乳果糖、乳糖和内标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9、4.1、4.7和4.7 min.在0.1~4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0).低定量限分别为0.1μg/mL(甘露醇、乳果糖)和0.2μg/mL(乳糖).日内、日间精密度(CV%)分别为0.60%~4.31%、2.55%~7.71%,准确度分别为86.4%~107.6%、95.9%~102.9%.回收率为84.7%~105.5%.结论 该方法的样品处理简单快速,检测专一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肠通透性评价中甘露醇及乳果糖的含量测定.

    作者:胡强;徐红兵;李水军;刘罡一;陆品相;余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残角子宫妊娠的价值,提高诊断率,避免误诊和漏诊.方法 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检查,对12例超声诊断残角子宫妊娠的声像图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了超声误诊原因.结果 10例确诊,2例误诊;10例手术和病理结果为残角子宫妊娠,诊断符合率为83.3%(10/12).结论 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检查有助于提高残角子宫妊娠的诊断率,从而及早手术避免破裂大出血.

    作者:夏炳兰;刘光岚;周素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宫颈鳞癌中肺癌肿瘤阻抑基因-1和上皮型钙黏蛋白的定量研究

    目的 探讨肺癌肿瘤阻抑基因-1(TSLC1)、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在宫颈鳞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分别对29例宫颈鳞癌组织、20例CINs、10例正常宫颈组织TSLC1、E-cad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 TSLC1、E-cad在正常宫颈及CINⅠ级组织中,多呈强阳性表达,CINⅡ级以上及宫颈鳞癌组织表达呈递减趋势,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鳞癌组织中TSLC1蛋白表达失活与淋巴转移有关,差异有显著性(t=4.558,P=0.000);与组织病理分级无关(P>0.05).E-cad蛋白表达失活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和淋巴转移有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TSLC1蛋白、E-cad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678,P=0.000).结论 组织芯片是大规模平行检测多基因蛋白表达的一种方法;TSLC1、E-cad蛋白表达失活使其丧失了抑癌作用,是促使正常宫颈上皮细胞癌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李惠;杨永秀;刘磊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琼海市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和认知及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琼海市人群对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认识与行为以及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以卫生院为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琼海境内常驻人口和流动人口共1350人,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KAP调查,采血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结果 乙肝病毒的携带率为12.1%.老年人对乙肝的认知水平显著低于中、青年人;小学文化程度人群对乙肝的认知水平显著低于中学、大学文化程度人群;少数民族人群对乙肝的认知水平显著低于汉族人群,少数民族乙肝病毒携带率远高于汉族(x2=7.453,P<0.01).结论 应在人群中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加强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加强老年人和低文化程度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乙肝疫苗的保护率,控制乙肝病毒的传播.

    作者:刘良;沈立平;符茂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VEGF和血小板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23例冠心病患者分为4组:心绞痛(AP)组3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2例,陈旧性心梗(OMI)组22例,对照组30例,血清VEG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结果 AP组、AMI组和OIM组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明显高于AP组(P<0.05),但与OMI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AMI组与对照组、AP组和OMI组比较血小板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P<0.01,P<0.05).结论 血清VEGF和血小板测定对于冠心病,特别是AMI患者的病情观察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齐法莲;徐军;李晓燕;陈英剑;孙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肾虚型不孕症与gp130家族成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肾虚不孕症gp130家族成员的分泌峰值阶段其血清含量的变化,分析不孕症肾虚型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不明原因性不孕症患者90例,分为肾阴虚、肾阳虚和非肾虚组,对照组30例,分别于排卵后的第4、6和8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方法检测血清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白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1(IL-11)的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排卵后第8天血清雌二醇(E2)和孕激素(PRG)水平.结果 肾虚不孕患者排卵后第4天血清LI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排卵后第8天肾不孕症组血清PR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以肾阳虚组高;不孕患者血清LIF与PRG水平呈正相关(r=0.3);LIF、E2和年龄与肾虚不孕症存在相关性,LIF为肾虚不孕症的保护因素(ORLIF=0.015),E2和年龄为肾虚不孕症的促进因素(ORE2=1.009和OR.年龄=1.261).结论 分泌峰值日血清LIF水平下降和E2水平上升,为肾虚不孕症的微观指标变化之一,患者的年龄是促进肾虚不孕症发生的重要因素.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为肾虚不孕症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徐珉;李丹彦;黄健玲;冯靖禧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聚(腺苷二磷酸)聚合酶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索高血糖状态下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诱导的在体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通过PARP表达的检测,希望发现糖尿病心肌IRI机制的特异性.方法 TUNEL法检测糖尿病大鼠IRI心肌细胞凋亡的程度与分布,应用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ARP表达.结果 TUNEL结果显示,DM组凋亡细胞数目呈逐渐上升趋势,未见明显坏死区;NDM组凋亡细胞数目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再灌注24 h呈现心肌细胞坏死的表现.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再灌注6 h内,NDM组PARP表达阳性细胞明显多于DM组,再灌注24h,NDM组PARP表达阳性细胞明显少于DM组.PARP的阳性表达率与AI值呈正相关.Wescem blot证明DM组和NDM组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116 kD的PARP表达逐渐减少,24 kD的PARP蛋白表达逐渐增加,相同时相,DM组116 kD的PARP表达明显强于NDM组,24 kD的PARP表达明显弱于NDM组.结论 一定病程糖尿病大鼠,心肌IRA过程中,心肌细胞损伤明显轻于非糖尿病大鼠;PARP在糖尿病心肌细胞IRI细胞凋亡中亦发挥着重要作用;心肌细胞坏死的机制可能与PARP无关.

    作者:吴伟华;李为民;于江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某师范学校入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

    目的 了解铜仁市某师范学校入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方法 对2001~2005年铜仁市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2001~2005年共检测入学新生3 504人,检出HBsAg阳性者209人,HBsAg阳性率为6.06%,男生HBsAg阳性率(6.85%)高于女生HBsAg阳性率(5.19%),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HBV感染模式中同时有e抗原和c抗体阳性者占40.67%,同时有e抗体和c抗体阳性者占36.84%.结论 铜仁市某师范学校入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呈逐年下降趋势,HBV感染的预防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

    作者:田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Tet-on Advanced调控人血管生素-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与鉴定

    目的 构建pTRE-Tight-Ang-1可调控性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心脏细胞中表达的可调控性.方法 巢式多聚酶链反应(nested PCR)从肺组织扩增Ang-1,测序正确后将其亚克隆入pTRE-Tight载体中,采用脂质体将pTet-on-Advanced质粒和pTRE-Tight-Ang-1共转染入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以不同浓度强力霉素(Dox)诱导,Westem blot检测Ang-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通过巢式PCR获得了Ang-1全长cDNA,与Genebank比对,序列完全一致.Western blot检测表明,所构建的pTRE-Tight-Ang-1可调控性表达载体能在心肌细胞内表达,表达量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该实验成功构建pTKE-Tight-Ang-1真核表达载体,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受DOX的调控.

    作者:张昊;董红燕;张中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