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机械性眼外伤患者临床分析

赵利民

关键词:机械性眼外伤, 视力水平, 预后效果,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影响机械性眼外伤患者预后效果的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 ~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机械性眼外伤患者,统计并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外伤性质、致伤原因、急诊处理方法、入院与出院视力检测水平等信息.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80例病例中,男女比例约为4.3:1,30~35岁与5~12岁是本病症高发年龄区间,致伤物异物为多见,至善性质以挫伤、穿孔伤为主.参与本次研究的80例病患中(受伤眼为99只),入院时视力≤0.05的盲眼为76只(76.8%),出院时视力水平≤0.05的盲眼数目降低至55只(55.6%),脱盲率为21.2%,经分析出院时患者视力水平有所提升,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t=2.227,P=0.027<0.05).结论:眼外伤是眼科常见疾患,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眼外伤是可以防治的,提升临床诊治的时效性是改善其视力水平的有效办法.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药学服务的思路分析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药学服务的思路.方法:2016年5月,我院开始实行新式药学服务模式,以病人为中心,临床医务人员为服务对象,完善相关药学服务制度,制定改善措施,分析结果.结果:依据目前医院药学服务中存在的用药误区,结合当今实际情况,改进本院药学服务模式,改进后药学服务质量大幅提升,患者、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家属对于本院提供的药学服务满意.结论:在基层医院内,开展个体化药学服务,能全面改善药学服务质量,提高诊疗效果,增加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年1月-12月为病例选取时间,纳入96例白内障患者,按照入院登记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48例,对比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而护理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 综上,在眼科白内障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花费和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效果理想,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何慧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与体格发育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与体格发育状况.方法:采用称体重,量身高、头围、胸围的方法,对在我院入托前体检的2~5岁的500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的调查.结果:各年龄组间营养状况、体格发育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重、头围、胸围与营养状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从儿童的健康成长出发,注意合理准确引导做好宣传教育,重点加强父母及幼教人员的营养知识教育,指导合理科学地安排儿童喂养和平衡膳食,保证儿童获得足够的营养素和良好的成长环境.

    作者:再奴尔·居马丁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分析联用综合性护理服务、健康教育对小儿手足口病护理效果的影响价值

    目的:对手足口病患儿采取综合性护理服务及健康教育,并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2例手足口病患儿,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服务及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6.09%,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采取综合性护理服务及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孙颖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穴位埋线治疗荨麻疹研究的系统评价

    目的: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穴位埋线治疗荨麻疹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探讨穴位埋线疗法对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穴位埋线治疗荨麻疹的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终纳入7个临床研究,528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穴位埋线法与非穴位埋线法比较,其总有效率效应值OR:1.48,95%CI[0.77,2.85],合并效应检验Z=1.18(P=0.2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显示,穴位埋线法在治疗荨麻疹的痊愈率要高于口服西药和针刺疗法,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有限,上述结论仍待更多高质量的研究加以证明.

    作者:梁莹;韦小春;韦秋兰;李建群;钟金灵;卢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本科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课程设计

    针对本科护生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紧紧围绕本科护生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外科护理学》改革设计思路,课程性质定位与目标、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教学方法,课程学习策略与建议、课程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赵娟;郑海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鼻内镜手术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诊的慢性鼻窦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研究组患者进行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鼻内镜检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鼻内镜评分及SNOT-2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临床治疗,鼻内镜评分及SNOT-20评分均降低,其中研究组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联合枸地氯雷他定能够有效的提高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鼻腔症状及生活质量.

    作者:张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异位妊娠应用宫外孕Ⅱ号方合桂枝茯苓汤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异位妊娠用宫外孕Ⅱ号方和桂枝茯苓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7年5月本科接诊的异位妊娠病患76例,利用投掷子的方式对76例入选者进行分组:实验组38例用宫外孕Ⅱ号方合桂枝茯苓汤,对照组38例用宫外孕Ⅰ号方.观察两组用药后腹痛等症状的缓解情况,比较盆腔包块消失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输卵管畅通率为89.47%、临床痊愈率为76.32%,明显比对照组的65.79%、57.89% 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盆腔包块消失时间为(11.96±2.24)d、腹痛消失时间为(9.37±2.08)d、阴道流血消失时间为(9.62±1.75)d,均明显比对照组的(16.68±4.13)d、(12.64±3.07)d、(12.46±2.58)d缩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利用宫外孕Ⅱ号方合桂枝茯苓汤对异位妊娠病患进行对症治疗,有助于提高其输卵管通畅率,促进腹痛等症状缓解.

    作者:王珂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他克莫司在儿童肝移植患者的群体药动学分析及用药建议

    目的:对肝移植患儿他克莫司群体药动学模型(TAC-PPK)进行分析,探究TAC-PPK模型间的差异并对临床用药提供合理建议.方法:在pub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儿童肝移植患者他克莫司群体药动学相关文献,对国别、研究例数、年龄、移植术后时间及药动学方程等进行提取、分析及总结.结果:本文共纳入6个模型,数据搜集于中国、英国、瑞典、日本、西班牙、新加坡共6个国家、累计306名患儿,年龄分布在0.1-18.4岁.模型分析发现生化指标、生理成熟度、移植术后时间、基因多态性等均可影响他克莫司在儿童肝移植患者的群体药动学,不同研究间模型存在一定差异.结论:不同研究的 TAC-PPK 模型存在一定差异,在设计给药方案时应选择合适模型.

    作者:陈肖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喜炎平与双金口服液配伍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喜炎平与双金口服液配伍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8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儿分成各64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喜炎平注射液与双金口服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种患儿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9%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9.7%,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进食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为(2.1±0.5)、(1.9±0.9)、(5.3±0.3),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种疗法治疗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过程中,使用喜炎平与双金口服液配伍见效快,安全性好,临床疗效良好,应当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马玺昭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伴脑积水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经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脑外伤伴脑积水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意愿对手术方法进行选择.将选择先采取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经2至3个月后采取颅骨修补术治疗的42例患者看作参照组.将选择颅骨修补术、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治疗的44例患者看作研究组.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显著低于研究组,而植物生存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予以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对改善患者预后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龚天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经腹股沟内环的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经腹股沟内环的横切口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86例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对照组,n=43),观察组则采用经腹股沟内环的横切口治疗(观察组,n=43),对比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经腹股沟内环的横切口治疗能有效减少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具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立衡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探讨阑尾炎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阑尾炎切除术治疗(对照组,n=40),观察组则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观察组,n=40),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阑尾炎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手术创伤小,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安全性,具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宇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院前急救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管理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的潜在危险因素,提出相关预防建议,提高院前急救的安全性.方法:收集近年来我院急诊中心接受治疗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车辆治疗患者的成功率进行统计分析.对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成功治疗率为91.2%,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8%.影响医务人员院前急救主要是交通因素,来电者的主要风险因素是条件或地址等模糊的条件,其他因素是环境因素.结论:有必要制定影响院前急救的风险因素的预防措施,合理配置院前急救人员,加强管理,提高院前护理质量.

    作者:刘永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一种中药晾晒架

    介绍一种新型中药晾晒架的制作和使用.本文提供了一种中药晾晒架,它结构简单合理,能够很方便地对晾晒箱进行180°翻转,并可以将翻转后的药材摊开,使得药材能够得到均匀晾晒;晾晒箱可自动打开和闭合,方便药材的取放.

    作者:朱庆涛;张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病人术后精神状态、认知功能的影响比较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手术病人术后精神状态、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起至2018年2月收治的需要通过手术方式治疗的的80例老年骨科疾病患者,在其知情且自愿参与本研究且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随机分为每组40例的两组.以椎管内麻醉方法麻醉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评定指标包括患者术后苏醒及恢复语言陈述能力的时间长短和术后各同时段的MMSE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及恢复语言陈述能力均快于对照组,MMSE评分则是术后各同时段前者高于后者.上述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椎管内麻醉相对全麻而言,其对于老年骨科手术病人术后精神状态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要小很多,对老年患者更具优势,更为适合用于老年患者的麻醉.临床应用前景更为明朗,应将其作为老年人行骨科手术时的首选.

    作者:司云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产后出血的预防控制与护理研究进展

    产后出血对于产妇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本文通过分析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资料报道,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控制与护理干预,便于采用合理措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使得临床得以借鉴.

    作者:苏红敬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给予中西医药物配合手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给予中西医药物配合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55例作为研究组,另根据配对原则选取55例记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药物配合手法治疗.对比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组(80.00%),不良反应发生率(3.64%)低于对照组(25.45%),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采取中西医药物配合手法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肖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溧水区近12年结核病疫情监测分析和防治对策

    目的通过网报数据分析我区结核病的流行特征,制定相应防治对策.方法运用Excel软件对2005年—2016年网报的结核病人进行统计和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我区结核病疫情近6年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溧水区结核病预防控制形势依然严峻,应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当地疫情.

    作者:姚业金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卡托普利联合川芎嗪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用卡托普利联合川芎嗪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9月-2017年11月接收的6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利尿降压饮食指导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卡托普利联合川芎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及血尿转阴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镜下血尿消退时间、水肿消退时间、血压恢复时间等病症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尿转阴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 的转阴率(P<0.05).结论:针对急性肾小球肾炎,采用卡托普利联合川芎嗪的治疗方法可促进患者病情改善,提高患者血尿转阴率.

    作者:雷蕾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