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海锋;石铸;吴志强;马荣;陈杭军;刘玉华;邹治宏
目的 探讨全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回肠流出道,下同)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便于及时诊治.方法 对227例全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真菌感染患者13例,为观察组;非特异性感染患者1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术后感染出现时间、体温、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尿液浑浊率及抗感染治疗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感染时间[(9.62±3.28)d vs(16.75±3.30)d]、血白细胞计数[(9.22±1.93)×109/Lvs(15.40 ±8.2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值[(82.14 ±6.52)% vs (90.74±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体温、尿液浑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感染患者对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对氟康唑治疗有效,治愈率69.23%.血性播散性真菌感染及氟康唑耐药患者改用米卡芬净等治疗后均治愈.结论 全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患者易出现真菌感染,术后感染时间、血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不同于非特异性感染,氟康唑等抗真菌治疗有效.
作者:曾福华;韩惟青;刘志中;蒋书算;谢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比较YAG激光及高频电离子手术仪治疗副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本科40例副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0例,甲组采用YAG医用激光机,波长1064 nm,输出功率为5~50 W,连续可调,小的且不含软骨成份的皮损用5~10W,大的或含软骨成份的皮损用10 ~25 W治疗.于患部消毒后局部麻醉,以导光纤维输出的激光束切除副耳,同时参照健侧轮廓,利用YAG激光切割、烧灼等功能作患部轮廓美容修整.乙组采用高频电离子手术治疗仪,额定功率120 W,电压8~13 V,短火档、长火档配合使用,于患部消毒后局部麻醉,用针状电极头接触副耳时产生的火花放电切除副耳,并将其根部尽量烧灼修整出佳整形效果.比较两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整形美容效果.结果 甲组患者术中出血例数与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整形满意率均优于乙组(P<0.05),虽甲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稍长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4例含软骨组织的副耳均能顺利切除,而乙组3例含软骨组织的副耳未能顺利切除.与健侧颈部和耳屏前轮廓比较,甲组基本一致,乙组6例难以达到一致.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甲组创面愈合良好,局部未遗留明显的痕迹和色素改变,美容效果好.乙组创面愈合稍差,6例遗留不同程度的痕迹,其中1例残留轻度软骨突起,2例手术治疗瘢痕,1例色素沉着,其美容效果不够好.结论 YAG激光治疗副耳效果优于高频电离子手术仪,切除副耳软骨组织顺利,治疗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无明显手术瘢痕,其美容修复效果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劲;郑博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婴儿脑积水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植入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不同类型婴儿脑积水的临床资料.患儿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根据术中脑脊液的测压结果设定分流阀的初始压力,术后依据患儿临床表现的改善情况及影像学结果调整分流阀压力.结果 术后随访3—48个月,患儿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CT检查显示脑室均较术前缩小.术后感染1例,分流管梗阻2例.结论 可调压式分流管具有个体化设定分流阀压力的优点,可有效避免术后分流过度和分流不足的出现,是婴儿脑积水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新星;李文新;周建波;刘思琪;刁宏宇;刘云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临床分期对甲状腺未分化癌预后判断的作用.方法 研究78例经病理诊断证实的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各分期及预后的关系(15例为Ⅳa期,50例为Ⅳb期,13例为Ⅳc期).结果 Ⅳa期的患者的预后明显要好于Ⅳb期和Ⅳc期的患者.13例Ⅳc期的患者均于1年之内死亡.Ⅳb期的患者行根治手术治疗后其预后与Ⅳa期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未行根治手术治疗的ⅣB期患者其预后与Ⅳc期相近.结论 Ⅳa期的患者推荐根治手术治疗,可达到较好治疗效果.Ⅳc期患者预后差,仅推荐保守疗法.Ⅳb期患者预后分化大,当存在手术适应证时,根治手术治疗有较好治疗效果.
作者:刘歆春;翟安;雷志盛;白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对断掌(指)再植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将80例行断掌(指)再植术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以抽签法均分为Ⅰ、Ⅱ组,各为40例.Ⅰ组于术后镇痛使用100 mg氟比洛芬酯静滴给药,根据病情缓解程度来调整给药量;Ⅱ组于术后静脉缓慢注射50 mg哌替定.比较两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视力模糊评分(VAS评分)、不良反应、舒适度及功能评价.结果 (1)两组手术前后MAP、HR、Sp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Ⅰ组术后上述各指标与Ⅱ组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1、2、4、6 h 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明显高于Ⅰ组(7.5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Ⅱ组患者舒适度得分为(3.13±0.25)分,明显低于Ⅰ组(4.72 ±0.29)分,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后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对断掌(指)再植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镇痛满意度高,利于早期功能康复,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吴海斌;林加豪;吴建伟;廖海;郑旭东;陈芳;林锡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青年人肥胖与牙周炎的关系.方法 选择来自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年龄在20~28岁的青年380例,测量每位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及腰围(WC),计算体质指数(BMI);进行口腔检查,记录牙龈指数(GI)、附着丧失程度(CAL),分析BMI、WC与GI、CAL的关系.结果 女性BMI、WC与GI、CAL均呈正相关(r=0.91,0.92,0.70,0.82,P<0.01);男性BMI与GI、CAL无关,WC与GI、CAL相关(r=0.62,P<0.01).结论 青年女性的全身性肥胖、腹型肥胖均与牙周炎相关;青年男性中,只观察到腹型肥胖与牙周炎相关.
作者:乌玉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男性群体血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及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男性人群346例进行血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并分为血压正常组与血压增高组.结果 (1)血压正常组与血压增高组比较,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血液流变学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正常组与增高组比较,血压与血液流变学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血压、中切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值(低切)、全血还原粘度(高切)、血浆粘度、血沉呈正相关(r =0.58,0.36,0.12,0.11,0.12,0.15,0.13,0.23,P<0.05),与红细胞变形指数呈负相关(r=-0.16,P<0.01).结论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血压、血液流变学指标相关,早期评估及定期监测对预防心血管突发事件及临床诊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卢梦婕;柳瑗;郭丽琳;邹天富;李李;张帆;周婷;王佑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局麻行甲状腺手术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局麻下行甲状腺切除术合并Ⅰ~Ⅱ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D组为右美托咪定组,手术开始前20 min给予0.5μg/kg右美托咪定,20 min注射完毕,以0.1—0.5 μg/(kg·h)维持,如收缩压降至110 mmHg,心率降至60次/min或Ramsay镇静评分达到3分,即以0.1 μg/(kg·h)速度递减.M组为咪达唑仑组,手术开始前20 min给予咪达唑仑0.04 mg/kg,以0.02~0.05 mg/(kg·h)维持,根据Ramsay镇静评分以0.01 mg/(kg·h)递减,维持Ramsay评分3分,术中如Ramsay镇静评分已达到3分而血压仍高于基础水平30%时或心率超过次100次/min时给予降压或降心率药物.记录基础值(T0)、注射局麻药(T1)、手术开始(T2)、术中自述疼痛需追加局麻药(T3),处理腺体(T4)、手术结束(T5)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心率及Ramsay镇静评分,术后8h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及不良反应.结果 D组乌拉地尔和艾司洛尔[(10±5)mg和0mg]用量少于M组[(60±10)mg和(80±5) mg](t=14.82,t=19.78,P<0.01);D组患者在各时点血压、心率平稳,与T0相比,T1、T2和T5血压和心率均有明显降低(P <0.05或P<0.01),T3、T4心率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M组T3、T4时点血压和心率高于基础值,除T0外,各时点血压和心率均高于D组(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局麻行甲状腺手术时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均可产生较好的镇静效果,但右美托咪定有更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效果,更适合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甲状腺局麻手术时降压和镇静.
作者:孙艳红;李晓倩;刘海梅;卞慧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并肝脓肿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本科糖尿病并感染患者272例,其中糖尿病并肝脓肿38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糖尿病并肝脓肿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败血症、肺结核、高糖化血红蛋白、低蛋白血症为糖尿病肝脓肿的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败血症、低蛋白血症是糖尿病肝脓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60岁、败血症、肺结核、高糖化血红蛋白、低蛋白血症为糖尿病肝脓肿的危险因素;年龄≥60岁、败血症、低蛋白血症是糖尿病肝脓肿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苏劲波;袁凌青;廖二元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晚期妊娠心电图短P-R间期的发生机制.方法 对本院900例中晚期孕妇进行心电图分析,其中45例出现妊娠中晚期短P-R间期(观察组)并与45例P-R间期正常的中晚期孕妇(对照组)进行24h心率变异性比较.结果 观察组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全部正常窦性间期的总体标准差(SDNN) (98.1±25.27) ms、24 h内5 min平均正常R-R间期是标准差(SDANNIndex)(85.4±22.79) ms、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 (23.56 ±9.78)ms、相邻R-R间期差值> 50 ms百分比(PNN50):6.69 ±2.89、低频谱功率(LF) (198.83 ±266.18)Hz、高频谱功率(HF)(155.38±206.58) Hz]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 妊娠中晚期短P-R间期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迷走神经张力减低,交感神经兴奋增强有关.
作者:张文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呼吸道-消化道瘘是指气道与消化道间存在异常通道,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但以后者居多.由于其发病原因复杂,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是胸外科、呼吸科治疗难点[1].先天性为发育畸形所致,病因不详,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与之有关[2].后天获得性又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肿瘤性常见于食管癌和中央型肺癌等病例,非肿瘤性多为医源性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并发症病例,也可因外伤引起[3].呼吸道-消化道瘘包括气管食管瘘、支气管食管瘘和胸腔胃-气管、支气管瘘,是一种临床少见疾病,治疗手段局限,预后差.
作者:耿国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冷光源辅助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0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超早期(发病6h内)应用小骨窗开颅冷光源辅助下手术清除血肿,术后联合应用尿激酶治疗.观察记录术后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死亡情况及术后6个月GOS评分.结果 30例患者血肿清除28例(93.3%),术后再出血2例(6.7%);术后6个月GOS评分5分6例(20.0%),4分16例(53.3%),3分5例(16.7%),2分2例(6.7%),1分1例(3.3%).结论 小骨窗开颅手术时间短,冷光源辅助能够直视下清除血肿、止血较彻底,选择超早期手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宝江;王守臣;冯宝静;赵爱军;杨立丰;徐小明;刘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患者,27岁,孕0产0,因右卵巢无性细胞瘤IA保留生育功能治愈3年后来本院B超检查示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结节状物(32 mm×19 mm),宫腔积水于2010年4月12日收入院,全麻下宫腔镜活检,病理结果示子宫内膜非典型复杂性增生伴灶性高分化腺癌(图1),彩超、MRI检查排除肌层浸润和宫颈受累及宫腔外转移,血清CA125正常,雌孕激素受体均阳性.患者否认家族肿瘤史,其强烈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拒绝手术.5个月开始服用醋酸甲地孕酮240 mg/d治疗3个周期后,行诊刮病理学检查,结果示子宫内膜呈单纯性增生反应伴坏死物.巩固治疗3个周期.停药80 d后因不规则阴道流血10余天,宫腔镜下诊刮病理报告:宫内膜低分化腺癌(图2),手术探查;左卵巢、盆腔腹膜均见转移,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病理示:子宫浆膜、左卵巢、盆底腹膜,盆腔淋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均见癌转移(第1次手术已切除网膜).术后予以TP方案(多西他赛80 mg/m2、卡铂AUG,5)4疗程,盆腔加腹主动脉旁放疗,完成DT 2400CGY时患者出现腹痛,腹部平片示不完全肠梗阻,予以支持治疗病情无缓解,患者因家庭经济困难要求回当地治疗,其出院后15d死亡.
作者:吴丽;陈亦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经微导管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ACS患者行PCI术中无复流患者62例,随机信封法分为改良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改良组经微导管注射替罗非班,对照组经指引导管注射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注射药物后首次和PCI结束前末次冠脉造影图像,评估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G)和校正的TIMI帧数(cTFC),并记录术后2周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 改良组TIMI 3级血流和TMPG 3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cTFC帧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2周内MAC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微导管注射替罗非班可有效地改善ACS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现象,并减少术后2周内主要心血管事件.
作者:李文庆;张春芳;邓立菊;白炎;吴海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脱氧核苷酸钠治疗乳腺癌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将123例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61例,治疗组患者化疗后予脱氧核苷酸钠0.7~1.0 mg/kg(双侧共1.4~2.0 mg/kg)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予同样剂量脱氧核苷酸钠+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7d为一疗程,所有患者白细胞正常后即行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放疗过程中出现白细胞降低分别予脱氧核苷酸钠穴位注射或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5d及7d后有效率,治疗3、5、7、10 d后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值、放疗中断例数及时间.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9% vs 77.0%,P<0.05),治疗组治疗3、5、7、10 d白细胞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放疗中断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注射脱氧核苷酸钠防治乳腺癌化放疗后白细胞降低有效率高,可快速升高白细胞,疗效显著.
作者:杨丽型;李学海;张建新;马晨辰;王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分析微创动力髋螺钉内固定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伴骨质疏松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6例伴骨质疏松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8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实验组,28例接受微创动力髋螺钉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内置物松动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术后有限负重时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96.37±20.42) min,(529.85±73.82)ml,(7.46±1.23)d vs(66.84±18.63)min,(152.79±37.35)ml,(14.32±2.62)d,t=5.653,24.117,12.542,P <0.01],两组FRS评分与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75±3.59)分,(89.84±4.17)分vs(26.41±3.16)分,(88.68±3.92)分,P>0.05];对照组高危骨质疏松组内置物松动率要明显高于低危组(66.7%vs 18.8%,x2=4.745,P<0.05),实验组高危骨质疏松组与低危组内置物松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1%vs 10.0%,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3.6%vs 28.6%,x2=4.766,P<0.05).结论 对于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及骨质疏松的程度选择手术方式,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也应得到重视.
作者:王传文;黄久勤;王红旗;司金春;吴新宝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患者,女,49岁,无口服避孕药史.右上腹不适3个月,腹部B超发现肝脏多发占位病变于2010年10月21日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入院体检:营养良好,皮肤巩膜无黄染,无出血点及蜘蛛痣,两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压痛,无其他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乙肝、丙肝、肝功能及肿瘤标记物均未发现异常.腹部CT检查示肝脏形态规整,肝缘光滑,动脉期肝内可见多个大小不一的低密度结节影,大者约4 cm;部分病灶中央可见结节状强化,门脉期边缘持续环形强化;部分病灶边界清楚,双期无明显强化,影像学检查考虑肝脏多发转移瘤.胸部CT检查双肺多发小结节及微结节,考虑转移性病灶.胃镜、肠镜、妇科检查均无异常.为明确诊断,在B超引导下行肝脏肿物穿刺,病理报告恶性肿瘤组织由上皮样细胞及梭形细胞组成,可见坏死;免疫组化检测结果:AEI/AE3(-),CD117(+),C-erbB-2(-),VEGF(2 +),EGFR(-),CD31(3+),CD34(3+),结合免疫组化符合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诊断.确诊后先后给予患者干扰素和多靶点药物舒尼替尼治疗,但患者均因出现乏力等副作用拒绝使用,停药随访2年,一般状况较好,影像学进展不明显,生存良好.
作者:张萍;武晓楠;聂鑫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自体半腱肌腱解剖重建外侧韧带结合伸肌下支持带前外侧加强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疗效.方法 2007年5月至2010年7月,本院采用自体半腱肌腱解剖重建外侧韧带结合伸肌下支持带前外侧加强术式治疗12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术后踝关节石膏外固定6周.结果 经6个月至4年的随访复查,优7例,良4例,中1例,总优良率91.7%.结论 自体半腱肌腱解剖重建外侧韧带结合伸肌下支持带前外侧加强术式,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有效方法.
作者:尹明杰;范启申;周祥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训练预防老年髋、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的诊治经过,对照组(46例)常规术后处理,实验组(46例)术后行综合康复训练.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0.85 ±20.14)ml vs (450.28 ±31.57)ml,P>0.05];D-二聚体阳性率(32.6% vs 54.3%,x2=4.42,P<0.05)、DVT发生率(13.0% vs 34.8%,x2=5.97,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具有较高的DVT发生率,而在康复医师指导下的综合康复治疗对于DVT预防具有显著效果,康复训练具有简单、安全、有效、无创伤等优点.
作者:李东冬;刘经星;王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CD40-1C/T基因多态性对血清游离CD40L(sCD40L)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209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无卒中病史体检者8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CD40基因多态性并测序鉴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CD40L浓度.结果 病例组CC基因型(31.6%)及C等位基因频率(53.8%)显著高于对照组(17.2%,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94,10.69,P<0.01);病例组血清sCD40L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97±1.20)ng/ml vs (2.69 ±0.8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9,P<0.01).病例组血清sCD40L表达水平在CC[(4.55±1.16)ng/ml]、CT[(3.93±1.17)ng/ml]、TT[(3.27±0.90) ng/ml]各基因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9.22,P<0.01),CC基因型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明显高于CT和TT基因型者,CT基因型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明显高于TT基因型者;对照组血清sCD40L表达水平在CC[(2.91 ±0.79) ng/ml]、CT[(2.67 ±0.89) ng/ml]、TT[(2.61±0.91) ng/ml]各基因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619,P=0.541).结论 脑梗死患者CD40-1 C/T基因多态性与血清sCD40L的表达水平有关,CC基因型血清sCD40L水平明显增高.
作者:许瑞;李东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