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开;苏国栋;李秋娥;刘宪红;武进华;李冬云
目的 了解住院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期间本科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的家长60例,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家长的焦虑分值为(58.40 ±7.03)分;女性家长焦虑评分为(59.83±8.08)分,男性家长焦虑评分为(57.44±6.56)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保患儿家长焦虑评分值为(57.86±7.41)分,自费患儿家长焦虑评分值为(59.00±7.09)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的抑郁分(59.73±3.77)分;女性家长抑郁分(62.33±1.51)分,男性家长抑郁分(58.00±3.87)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费家长抑郁分为(63.00±1.67)分,医保家长抑郁分为(57.56±3.13)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家长焦虑、抑郁分值高,其心理心理状况与性别、医疗费用、患儿病情有关.
作者:唐小宏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烧伤几乎随时都在发生,烧伤病人由于烧伤面积、程度以及在救治路途转运所需时间、病人个体差异等各种不同因素,为后续治疗、护理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因此,如何做好烧伤阶段性护理工作,对病人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达到治疗目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1 临床资料笔者所在援外医疗队两年来共收治烧伤患者400余例.其中男167例,女233例,烫伤面积在15% ~ 90%左右,以Ⅱ度~Ⅲ度混合烧伤为主.大部分烧伤是由液化气爆炸、电灼伤、热气蒸汽烫伤等所致.在处理烧伤创面时均采用彻底清创后,轻度创面上涂一层凡士林(Flamazine),再贴抗菌素的油纱布(Biogaze H.N.),采用暴露疗法,灯光持续照射创面,Ⅲ度烧伤采用切植皮术.创面愈合时间在15~ 102d不等.
作者:陈美;蔡聪聪 刊期: 2012年第z1期
腹股沟疝是外科的常见疾病,现代无张力修补已经成为疝手术的主流.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腹膜前修补更具合理性,不适感更轻微.本院自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施行形状记忆环(改良Kugel补片)腹膜前入路治疗腹股沟疝18例,随访1~8个月,无一例复发,未见明显不适反应,效果满意.现初期临床手术经验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35 ~ 78(中位年龄56)岁.腹股沟直疝2例,斜疝15例,同时存在斜疝和直疝2例,双侧斜疝3例,股疝1例.均为原发疝.本组采用Nyhus分型标准.Ⅰ型2例,Ⅱ型2例,Ⅲ型13例,Ⅳ型1例.1.2 方法1.2.1材料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改良Kugel补片(图1).1.2.2 麻醉与手术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前更具患者情况决定是否留置尿管,均沿腹股沟韧带斜切口,长约4~ 6cm.切开和分离疝囊同疝普通手术,在疝囊基底部,也就是内环口上方切开腹横筋膜进入腹膜前间隙.在腹膜前间隙,术者食指进行钝性分离,也可塞入湿纱垫有利于进一步创建间隙.
作者:陈桥;贾忠;封光华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评价MR胃癌术前NM分期与术后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30例胃癌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0 ~ 69岁,平均60岁.根据其影像学表现特点进行术前NM分期.结果 MR针对N0期诊断的准确率为73.3%,特异度为85%,灵敏度为50%;对N1期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以及灵敏度分别为63.3%、66.7%和73.3%;对N2期诊断的准确率为86.7%,特异度为95.8%,灵敏度为50%.MR针对M0期诊断的准确率为96.7%,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96.4%;M1期诊断的准确率为96.7%,特异度为96.4%,灵敏度为100%.经统计分析表明,MR对胃癌N0和N2期的诊断与术后病理分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N1期的诊断与术后病理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照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表明,MR方法对胃癌术前N0、N2分期以及M分期判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种判断方法间存在较好的一致性.
作者:霍现英;袁矿生;杨杰;路丽华;翟晓;柯晓宁;许素彦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儿童静脉输液固定板在输液室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0年6月使用前输液室交叉感染风险因素,2010年7月实施儿童静脉输液固定板后效果评价.结果 在门急诊输液室应用儿童静脉输液固定板2年来,交叉感染的控制率为99.9%.结论 有强抗菌作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它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作者:童雪蓉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总结髋关节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对策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资料.结果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愈后恢复.结论 在围手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保证.
作者:钟勤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本文探讨单病种结直肠癌预后判断指标及结直肠癌预后判断指标与辅助治疗策略,为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 回顾近期医学文献资料及本院近年诊治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和结直肠癌患者随诊考察指标[如癌胚抗原(CEA)、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等血液指标及内镜、影像学CT及B超检查]及生存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回归分析.结果 营养、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定期随诊对改善患者预后非常重要.单因素分析表明,确诊晚期时转移器官数目、腹膜转移、癌胚抗原(CEA)、乳酸脱氢酶(LDH)及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肠道外转移灶综合治疗、转移灶曾行根治性切除术为预后影响因素(P<0.05).回归分析显示转移器官数目、ALP升高、全身治疗方案、肠道外转移灶综合治疗、转移灶根治性切除术是影响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内镜、影像学CT及B超检查可以判断肿瘤病变程度、肿瘤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有助于术式选择及实施辅助治疗策略.联合检测癌胚抗原(CEA)、CA190、CA-50、碱性磷酸酶(ALP)及转移器官数目、全身治疗方案、肠道外转移灶综合治疗、转移灶根治性切除术可作为结直肠癌预后判断指标.结论 选择可供特定对象选择的内镜、影像学检查及结直肠癌预后判断指标,判断肿瘤预后,可为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提供辅助治疗策略.
作者:张世杰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狭颅症又称为颅缝骨化症或颅缝早闭,是一种颅骨先天发育障碍性疾病,因其颅骨不能随生长发育而长大可导致颅骨变形和脑功能障碍[1].其发病率为0.03%~0.05%,在小儿神经外科疾病中仅次于脑积水2].其表现主要为头颅畸形,不良后果可导致慢性颅内压增高,逐步造成视神经萎缩性失明和大脑萎缩性痴呆的危险.故积极的手术治疗是必要的[3].其目的是通过绞开原已闭合的颅缝而重新建立新的骨沟,使颅腔有所扩大,以保证脑组织的正常发育4.本院自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共收治了3例狭颅症患儿,均经过颅骨整形术+颅缝再造术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郭立宇;陈年年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不张病因诊断的作用.方法 对120例肺不张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肺不张患者中,114例获得病因诊断,其中肺癌47例,结核22例,炎症43例,异物2例,其它6例,诊断率为9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肺不张的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明显提高诊断率.
作者:张健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持续输注用于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择已确诊的结肠多发性息肉患者60例,术前ASA分级Ⅰ~Ⅱ级,采用芬太尼0.001~0.015mg/kg用生理盐水启释5倍1min内静脉注射,5min后丙泊酚1~1.5mg/kg缓慢静脉注射;麻醉维持:丙泊酚80 ~ 150mg/h,术中根据具体情况调节给药量.分别于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时、术中及术后记录和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术后自述术中无知晓,无痛苦.各时间段中仅在麻醉诱导后动脉血压、心率有波动(P<0.05),其余时间段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波动(P>0.05).结论 丙泊酚持续输注用于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中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高国峰;王海涛 刊期: 2012年第z1期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骨髓内异常浆细胞增殖,导致骨质被破坏,异常浆细胞过度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抑制正常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合成,从而导致一系列复杂的临床表现.发生骨转移后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主要表现为骨痛、病理性骨折、骨质疏松、高钙血症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1].其中骨痛是MM的常见症状,而VAD化疗方案是目前治疗难治性MM的佳有效方案,有效率为45% ~ 65%,少数患者可获得完全缓解.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本科收治MM患者20例,应用VAD方案治疗,现将VAD方案治疗时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沈鹰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18F-FDG(18F-脱氧葡萄糖)和11C-choline(11C-胆碱)PET显像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影响因素,以提高PET显像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可疑前列腺病变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年龄57~82岁,28例为前列腺癌,转移程度不一;其余为前列腺良性病变.所有患者均行全身18F-FDG和11C-choline PET显像检查,分析18F-FDG和11C-choline标准摄取值(SUV)与前列腺病变患者的年龄及病理类型的相互关系和意义.结果 55例前列腺病变患者,18F-FDG和11C-choline SUV与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 SUV与患者的病理类型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1C-choline SUV与患者的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病变患者的病理类型是影响11C-choline SUV的重要因素,11C-choline PET显像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陈翼;彭艳梅;冯盼盼;洪愉;徐昕明;李懿;全显跃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双源CT在冠心病护理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2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进行DSCT和ICA检查(两者检查间时<3个月),以ICA为金标准,对DSCT阳性结果进行对比,对冠心病患者检查中有胸闷、胸痛者进行护理和处理,比较干预后患者完成情况.结果 220例患者顺利完成扫描,获得心脏血管满意图像.220例患者DSCT查出阳性结果179例(81.4%),阴性者41例(18.6%).179例阳性者中174例发生胸闷、胸痛,经卧床休息、吸氧、口服硝酸甘油等处理和护理后,169例患者症状缓解,其缓解率为97.1%,179例阳性者经I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175例,45例为阴性结果.45例无冠状动脉狭窄者中11例发生胸闷、胸痛,经卧床休息、吸氧、口服硝酸甘油等处理和护理后,其中2例患者症状缓解.结论 冠心病患者行DSCT及ICA检查前进行心理干预、宣教及护理处理,其能顺利完成扫描检查,获得心脏血管满意图像.
作者:韩雅琴 刊期: 2012年第z1期
1 国内外针对胺碘酮不良反应的研究现状胺碘酮作为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的治疗[1].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地位褒贬不一.自上世纪90年代后,胺碘酮在美国和欧洲占抗心律失常药物处方的1/3,在拉美占70%左右[2],已成为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常用药物.胺碘酮自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开始初步应用.胺碘酮通过阻滞钾离子外流、延长心肌细胞3相动作电位、延长不应期、非竞争性抑制α和β肾上腺素能等作用,发挥较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它对房性、室性及预激综合征伴发的心律失常均有很好的疗效,并且无明显负性作用.对心功能不良的患者仍可以使用,疗效确切.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引起肺功能及肝功能的损害、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3-4].可达龙对血管刺激性大,轻者可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热、痛等静脉炎表现,重者出现静脉硬结、疼痛等症状,即使无药液外渗,也可引起上述症状[5].如果在应用过程中不注意观察和护理,可能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加重病情.
作者:李雅婧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原发性青光眼静态阈值视野大损害象限的分布.方法 对137例137眼青光眼进行静态阈值视野检查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不同类型原发性青光眼在静态阈值视野缺损的大象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青光眼静态阈值视野损害系同一机制.
作者:席斌;韩芳 刊期: 2012年第z1期
客户满意度对体检机构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体检机构,一般而言,谈到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人们首先会考虑到业务科室(主要包括体检科、客服科、检验科)的体检质量和服务质量,而忽略了某些管理科室所起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对这些科室进行严格、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也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现结合实践重点谈谈此方面的体会.
作者:季建英 刊期: 2012年第z1期
儿童意外伤害已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儿童期重要的健康问题.我国抽样调查表明,意外伤害死亡已成为14岁以下儿童死亡顺位的第一死因[1].随着城市交通的飞速发展,小儿车祸伤日益增多,家长对小儿安全防护意识的减弱,小儿意外伤害逐渐增加.及时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改善病情,减少并发症后遗症,促进患儿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阮红梅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缺乏或相对缺乏所致的一种慢性内分秘代谢性疾病,以糖代谢紊乱为突出表现,未治疗状态下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并伴有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的急、慢性并发症,尤其是慢性病并发症累及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
作者:孟亚清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功能性胃肠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4例功能性胃肠疾病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聚焦解决模式5个步骤进行干预;对照组按照常规内容和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应对方式和消化道症状评分进行比较评价,采用t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消化道症状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实施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功能性胃肠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了患者的应对能力,有效改善自身症状,对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沈月霞 刊期: 2012年第z1期
患者,男,69岁,间歇刺激性干咳一年余就诊.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殊性.胸部CT示右肺下叶背段见一不规则肿块,约3.2cm×2.5cm,内部密度呈不均匀略低密度,CT值:24Hu,边缘见棘状突起和短毛刺,于肺门对侧肺野见磨玻璃影及小叶间隔增厚,肺门及纵膈未见肿大淋巴结,无胸腔积液.CT诊断:右肺占位,考虑周围性肺癌可能性大.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见大量富含脂质的巨噬细胞、多核巨细胞和间质纤维化,符合外源性脂质性肺炎的诊断.追问病史获知患者因慢性便秘间歇性睡前服用液体石蜡6年余.
作者:徐长宇;孙涛 刊期: 2012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