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穿刺方法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静脉注射尼莫地平中的应用

马霞;冯国琴;王云

关键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尼莫地平, 静脉炎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穿刺方法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静脉注射尼莫地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2组均给予尼莫地平静脉注射,对照组采用浅静脉置管,观察组采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观察2组导管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和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86%(P<0.01),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13.13 ±4.58)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2.10±0.92)d(P<0.01).观察组无痛19例、轻度疼痛9例、中度疼痛2例,对照组轻度疼痛5例、中度疼痛15例、重度疼痛8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静脉注射尼莫地平时采用PICC置管,可延长置管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1例经皮穿刺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体外膜肺氧合(ECMO)通过膜肺氧合器将静脉血从体内引流到体外进行氧合后,采用驱动泵将血液灌入体内[1],达到心肺支持的目的,可用于呼吸功能不全和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近年来经皮穿刺插管逐渐取代外科技术协助插管,使ECMO建立速度明显加快[2].本院1例爆发性心肌炎患者经皮穿刺建立ECMO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韩梅;吕晓玲;范云兰;邱少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不良反应的护理

    目的 总结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结果 46例患者中,出现皮肤反应28例,腹泻17例,肝功能异常3例,间质性肺炎1例.护理对策包括针对皮疹和腹泻患者合理使用药物,积极监测肝功能异常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等.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皮肤、胃肠道等方面的不良反应.

    作者:孙雷;刘改丽;张玲;季有信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鸟巢式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在预防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鸟巢式护理联合中医穴位按摩早期干预在预防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早产儿分娩后均安置于暖箱中,常规蓝光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早产儿进入暖箱后睡在医院自制“鸟巢”式襁褓中,给予穴位按摩.比较2组早产儿出生后首次排便时间、大便转黄时间、蓝光治疗次数以及娩出后48、72、96 h经皮测胆红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大便转黄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蓝光治疗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8、72、96 h经皮测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鸟巢式护理联合中医穴位按摩早期干预,可以降低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风险,对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顾惠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地西泮在产妇分娩第一产程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地西泮在产妇分娩第一产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初产妇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第一产程中推注地西泮.分析2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阴道分娩例数、产后1h阴道出血>500 mnL例数以及新生儿窘迫情况.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产后1h阴道分娩出血>500 mL例数及新生儿轻度呼吸窘迫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西泮在分娩过程中能够加速产程,降低剖宫产率,针对性护理措施也是顺利分娩的保证.

    作者:黄明秀;张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护理团队合作模式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团队合作模式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5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糖尿病护理团队合作模式.观察2组患者低血糖、糖尿病足等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0%(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团队合作模式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

    作者:杨官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综合保暖措施预防前列腺电切术中寒战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预防前列腺电切术中寒战的效果.方法 将实施前列腺电切术的72例患者分为综合护理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将手术室温度、灌注液以及输入液体温度适当提升并采取合理的保暖措施,对比2组观察指标.结果 综合护理组寒战与躁动发生率分别为5.56%与8.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与术后,综合护理组体温、心率以及收缩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手术室温度、灌注液以及输入液体温度适当提升,并采取合理的保暖措施,可有效降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寒战发生率.

    作者:申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穿刺方法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静脉注射尼莫地平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不同穿刺方法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静脉注射尼莫地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2组均给予尼莫地平静脉注射,对照组采用浅静脉置管,观察组采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观察2组导管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和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86%(P<0.01),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13.13 ±4.58)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2.10±0.92)d(P<0.01).观察组无痛19例、轻度疼痛9例、中度疼痛2例,对照组轻度疼痛5例、中度疼痛15例、重度疼痛8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静脉注射尼莫地平时采用PICC置管,可延长置管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作者:马霞;冯国琴;王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及室间隔封堵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房间隔及室间隔封堵术的护理配合技巧.方法 对5例行非体外循环房间隔及室间隔封堵术的患者做好术前访视,同时积极与手术医生沟通,准备术中所需物品及器械,做好术中配合.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手术死亡者.结论 全面的术前访视、充分的物品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必要的应急措施,是保证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及室间隔封堵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胡林婕;于春霞;左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预防住院跌倒的综合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探究加强临床综合护理对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90例患有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施行一般护理,干预组实施全面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住院期间患者发生跌倒情况.结果 2组跌倒发生率对照组为20%,观察组为6.7%,对照组跌倒发生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精神障碍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跌倒状况发生,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涂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慢性肺气肿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康复护理对慢性肺气肿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性肺气肿患者12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以一般护理措施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61例结合康复护理,探究2组患者的心理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MSSNS、QOL评分显著优于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肺气肿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费建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雾化后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雾化后应用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小儿肺炎患儿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患儿雾化吸入治疗10 min后,对照组行人工叩击排痰,实验组行机械振动排痰,2次/d,连续5d.对比2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气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日咳痰次数、住院时间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9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3% (P<0.05).实验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均较对照组患者短,日咳痰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雾化后将机械振动排痰应用于小儿肺炎的治疗,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李团员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早期个性化开放尿管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个性化开放尿管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留置尿管拔除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前期收治的宫颈癌患者4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早期个性化开放尿管,对照组给予常规尿管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尿管拔除后首次排尿情况、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及拔尿管后3d排尿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尿管拔除后首次排尿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拔尿管后3d内排尿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个性化开放尿管能有效提高宫颈癌患者术后的自主排尿功能,减少排尿障碍的发生.

    作者:王红霞;陆金美;曹文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医疗器械常用灭菌方法综述

    灭菌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器械、敷料等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使其达到无菌水平,以避免手术器械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感染发生及疾病传播.无菌,是指灭菌后单个微生物存活的概率,又称无菌保障水平(SAL),通常用10-n来表示.目前,一致认为SAL10-6为无菌水平[1].手术器械的灭菌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与人体组织、器官、破损皮肤、破损黏膜接触的医疗器械为高危险度物品,常见的高危险度物品包括:穿刺针、活检钳、腹腔镜、植入性医疗器械等.此类物品具有极高的感染风险,在使用前必须经过灭菌[2].常见的灭菌方法包括:高压蒸汽灭菌、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环氧乙烷灭菌、电离辐射灭菌和干热灭菌,本文对常见灭菌方法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赵奕华;周平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知识和药物使用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孙金星;陈德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胸腔镜术后发生肺漏气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后发生肺漏气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选择全麻气管插管单侧肺通气胸腔镜手术患者96例,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肺漏气,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 96例手术患者中发生肺漏气者3例,经积极观察与治疗,护理后康复出院.结论 有针对性地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可保障术后发生肺漏气的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胡晓萍;周玉清;张玲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龄手术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高龄手术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并发症及护理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年龄≥70岁的患者110例,观察患者术后气管插管拔管后的情况,对相应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 本组中,呛咳患者19例(17.3%),咽喉疼痛患者28例(25.5%),拔管后低氧血症再插管的患者3例(2.7%),误吸患者7例(6.4%),气道痉挛患者4例(3.6%),高血压患者2例(1.8%),心脏骤停患者1例(0.9%).结论 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倪海芳;秦晓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新生儿大动脉调转术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 总结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新生儿行大动脉调转术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20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新生儿,实行大动脉调转术,总结围术期护理措施和要点.结果 20例患儿发绀均消失,14例术后延迟关胸,8例肺部感染,2例肺不张,4例房室传导阻滞,均已治愈.结论 加强新生儿大动脉调转术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赵丽洁;刘晓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软聚硅酮泡沫吸收敷料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头皮压疮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软聚硅酮泡沫吸收敷料(美皮康)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头皮压疮预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因重度颅脑损伤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用美皮康泡沫敷料贴于头皮受压部位,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无菌纱布垫于受压部位,病情稳定转出监护室前对2组患者头皮受压部位压疮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头皮受压部位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从新医改收费政策经济方面核算,观察组护理成本远低于对照组.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应用美皮康泡沫敷料能有效预防头皮压疮,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和护理成本,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吴茱萸热熨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吴茱萸热熨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 将60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吴茱萸热熨,并根据辨证施护的原理采取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的ODI积分和VAS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ODI积分和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5),且VAS评分达到4分所需平均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 吴茱萸热熨可有效缓解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各项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红网;刘华;徐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实施护理质控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质控干预在宫颈癌放射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护理质控干预.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8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实验组皮肤反应和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护理质控干预,能降低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邱怡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