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附对单侧尿路梗阻大鼠肾脏白介素18表达的影响

陈文莉;黄艳霞;郑宇明;邵菊芳

关键词:参附汤/药理学, 尿道梗阻/中药疗法/病理学, 白细胞介素18
摘要:目的 研究单侧尿路梗阻后大鼠肾脏白介素-18(IL-18)的表达及中药参附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制造梗阻性肾痛模型,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组(UUO组)和治疗组(UUO+参附),术后7、14 d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肾组织中IL-18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肾间质出现了明显的纤维化,IL-18的表达在术后第7天明显增加,第14天表达更强,与手术组相比,治疗组肾间质纤维化明显减轻,而治疗组与手术组同一时间点相比较.IL-18的表达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可以下调肾组织IL-18的表达,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挥肾保护作用.
中国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整合素αvβ3在IgA肾病肾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 探讨整合素αvβ3在IgA肾病(IgAN)患者肾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53例IgAN患者肾组织整合素αvβ3、纤维连接蛋白(Fn)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并与病理和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αvβ3表达:随病变程度加重,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表达逐渐增强,并在系膜细胞,上皮细胞,部分肾小球新月体表达;I-Ⅳ级病变肾小球avβ33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6.18±0.98,19.58±0.99,28.35±1.99,17.72±2.17)%,Ⅲ级达峰值.Ⅳ级反而降低(P<0.05);表达强度与血IgA水平呈正相关(r=0.52~0.79,P<0.05).I-Ⅲ级病变时,肾小球内αvβ3与尿蛋白、肾小球硬化率、肾间质CTGF及小球内Fn表达呈正相关(P均<0.05).纤维蛋白相关抗原(FRA)阳性、IgA或Fn毛细血管袢和系膜区沉积组肾小球内αvβ3表达高于、eGFR低于单纯系膜区沉积组(P均<0.05).结论 整合素αvβ3与IgAN细胞外基质的异常沉积和肾小球硬化有关,其高表达可能示预后不良.

    作者:任瑞华;傅淑霞;杨林;王建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Survivin和bcl-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bcl-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及92例结肠癌组织survivin,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结肠癌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5%和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的高表达与结肠癌组织学分级、Duke's分期相关(P<0.0I),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结肠癌与正常结肠黏膜中bcl-2阳性生表达率分别为59.8%和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l-2蛋白的高表达与结肠癌Duke~分期及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Survivin与Bcl-2之间呈正相关(r=0.333,P<0.05).结论 Survivin和bcl-2的表达与结肠癌发生、临床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二者在结肠癌中起相互协同作用.

    作者:陈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妇女绝经后出血546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妇女绝经后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比分析546例老年妇女与对照组(<60岁)绝经后出血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结果 老年妇女绝经后出血病因依次为恶性肿瘤(39.75%)、良性疾病(31.50%)和非器质性病变(28.75%).而对照组为非器质性病变(45.87%)、良性疾病(42.83%),恶性肿瘤(11.30%);老年妇女恶性肿瘤宫颈癌高发,对照组子宫内膜癌多见.结论 老年妇女绝经后出血的病因构成比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1),应重视老年患者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史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C反应蛋白和B型利钠肽与终末期肾病患者心力衰竭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B型利钠肽(BNP)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53例ESRD(CKD5期)患者,分成非心力衰竭组34例,心力衰竭组19例,非ESRD患者(CKD3期和CKD4期)组36例,健康体检者10例为对照组,同时检测其超敏CRP、BNP、血清尿素氮、肌酐、血清白蛋白(Alb)和血红蛋白(Hb).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房内径(LAD)、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EsRD(CKD5期)中心力衰竭组CRP、BNP与非心力衰竭组、非ESRD患者(CKD3期、CKD4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力衰竭组LAD、LVEDD、LVEF与非心力衰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水平与肌酐清除率(Ccr)、Alb、Hb呈负相关,BNP水平与cRP呈正相关(P<0.01).结论 CRP浓度可作为判断心力衰竭的病情程度,BNP能敏感特异性地反映心室功能紊乱程度,对于ESRD患者,当CRP>10 mg/L,BNP水平>100 ng/L时,要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低蛋白血症和贫血状况,当BNP水平>500 ng/L,要及早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

    作者:刘江;杨敏;杨金国;孟艳;张豪杰;裘晓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美托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器质性室性早搏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器质性室性早搏(PVB)的疗效.方法 将108例伴器质性心脏病的PVB患者分为治疗组(美托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组)56例和对照组(胺碘酮组)52例,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临床症状及动态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对PVB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的在症状改善上总有效率为84.6%,在动态心电图上总有效率为90.4%,2组的疗效相近(P>0.05),而在显效率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器质性PVB近期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安全稳定.

    作者:李廉;程震峰;刘化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神经肽Y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患者血浆、脑脊液中神经肽Y(NPY)的动态变化,探讨NPY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 血浆和脑脊液中NPY的浓度采用放免方法测定;脑血管痉挛程度运用TCD测量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来评价.结果 SAH后DCVs患者血浆.脑脊液中NPY在第1~3天,第4-7天,第8~10天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第4~7天达高峰,第11~14天接近正常水平;第4~7天血浆和脑脊液中NPY与脑血管痉挛呈正相关(血浆r=0.86.P<0.01;脑脊液r=0.46,P<0.05).结论 SAH后DCVs患者血浆,脑脊液中NPY参与了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发展过程,NPY浓度反应脑血管痉挛的程度.

    作者:涂汉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糖皮质激素吸入与全身用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住院的AECOPD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吸入激素组30例、静脉激素组26例和口服激素组28例.3组患者均给予吸氧、抗感染及茶碱等常规治疗.吸入激素组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 mg,2次/d;静脉激素组加用甲泼尼龙40 mg,1次/d静脉滴注;口服激素组加用强的松10 mg,3次/d,口服.治疗后:三组患者肺功能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三组患者肺功能与动脉血气分析各指标均值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治疗前后比较,吸入激素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静脉激素组与口服激素组治疗后明显升高(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以取代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能改善AEC0PD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陈国忠;曹霞;余昌平;胡克;胡苏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

    目前心血管疾病是女性主要的死亡原因,发展中国家>50岁的女性一半死于冠心病.回顾性研究显示女性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措施、疾病顶后均与男性有差异.Framinham试验早研究了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它早阐述了心血管疾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等,近来发现了许多新的危险因素,如C反应蛋白、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等,另外,研究也发现心理社会因素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本文综述了这些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

    作者:李秀梅;胡大一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免疫球蛋白佐治麻疹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佐治麻疹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6例应用IVIG治疗与28例未使用的麻疹重症肺炎病例进行比较,包括症状、体征、血气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热退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痰菌阴转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0.01、<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VIG佐治麻疹重症肺炎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谷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全血细胞减少108例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构成.方法 对108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病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全部病例均符合以下标准:血常规测定Hb<100g/L,WBC<4.0×109/L,PLT<100×109/L者.结果 108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中,多见者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占43.52%,其次为急性白血病,占12.96%.再依次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功能亢进、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纤维化、Evans 综合征、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结论 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较多,其中绝大多数系造血系统疾病所致,非造血系统疾病所致者较少.诊断时,应先考虑造血系统疾病,再考虑非造血系统疾病.并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诊断.

    作者:李後峰;赵谢兰;谢兆霞;陈方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强致病岛在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分布及序列分析

    目的 探讨强致病岛(HPI)fyuA-irp2基因簇在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分布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84株茵的加fyuA-irp2基因簇,时产物进行DNA测序.结果 irp1、irp2、irp3、irp4及fyuA的总检出率分别是:40.48%、41.67%、5.95%、0%及16.67%;EC06748、Kp7151及PAE 7之fyuA蛋白质序列与YP_853080的相比有100%同源;克雷伯菌49及Kp51之irp2与AAA27636.1的同源性高(99%),而大肠埃希茵ECO4、EC07与1176840的相符率低(90%).GenBank登陆号分别为:FJ211852及FJ211851;Kp51、Kp10及Kp49之irp1均与AL590842有99%同源;EC03、Kp51、Kp10及Kp49之irp3与CAA73128相比有97%的同源.同种茵株突变的位点大致相同,不同种菌株间的突变差异较大.结论 在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茵中检出HPI,fyuA-irp2基因簇有不同程度的突变和缺失.

    作者:江洁华;谭获;徐军;廖伟娇;易健云;张还珠;李翊泉;郑贵星;许志晟;朱伯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小板生成素抑制阿霉素大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血小板生成素(TPO)对大鼠阿霉素(ADM)心肌细胞损伤的拮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2只Wistar 大鼠被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ADM组、ADM+TPOL组、ADM+TPOH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给予ADM 20 mg/kg腹腔内注射,TPO干预组则加用不同剂量的TPO(10μg或30μg/kg,隔天1次,共3次).采用ELISA法测大鼠血清CK-MB及cTNI;观察电子显微镜下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组织学改变及DNA氧化损伤产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表达情况,应用IPP6.0软件,计算累积光密度(IOD)及8-OHdG index.结果 加用TPO干预后CK-MB、cTNI的活力较ADM组明显下降(P<0.01);电子显微镜下ADM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害较TPO干预组严重;TPO干预组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减轻,IOD、8-OHdG index值较其他各组明显降低(P<0.01)上述指标在ADM+TPOL组及ADM+TPOH组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O通过拮抗阿霉素对心肌的氧化损伤来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作者:陈芾珩;刘元生;苏永忠;陈惜遂;江美銮;李回军;谭凤娇;侯展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CD14基因多态性与严重感染患者炎症介质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内毒素受体CD14-159C/T基因多态性与严重感染患者预后及炎症介质的关系.方法 以2007年2月~7月收治的42例术后严重感染患者为对象,提取全血基因组DNA,应用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CD14-159C/T基因多态性,观察CD14基因多态性分布与严重感染患者预后及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一6(IL-6)、白介素-10(IL-10)的关系.结果 -159TT基因型患者死亡率(69.2%)明显高于-159CT(23.1%)及-159CC患者(7.7%)(P<0.05).-159TT纯合子TNF-α、IL-6的表达明显高于基因-159CT(P<0.05)及-159CC(P<0.05),而IL-10的表达明显低于后两者(P<0.05).结论 CD14-159TT基因型可能对严重感染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影响,其机制可能与增加促炎因子TNF-α、IL-6表达及降低抑炎因子IL-10有关.

    作者:许长琼;王伟;王怀宁;刘德红;冯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脑神经元凋亡和脑死亡相关蛋白激酶的表达变化

    目的 探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的表达变化,寻找药物治疗的时间窗.方法 选择自由落体法建立脑损伤模型,6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损伤组,损伤组于损伤后分别于2、8、24、48和72 h取脑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RT-PCR法检测DAPK mRNA的表达;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 脑损伤8 h后DAPK mRNA的表达开始增高并出现明显的神经元凋亡;伤后24 h DAPK的表达神经元凋亡二者都达到高峰,随后二者逐渐降低.结论 创伤性脑损伤诱导DAPK表达和神经元凋亡,二者在伤后24 h达到高峰.药物治疗时问窗为伤后24 h.

    作者:李艳;梁敏;陈勇;欧阳碧山;吕志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单核巨噬细胞抗原-1阳性细胞在大鼠肾小球硬化中的表达

    目的 检测单核巨噬细胞抗原(ED)-1在大鼠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FSCS)中的表达,探讨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在FSG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12只雄性Wisuw大鼠,实验组7只,一次性静脉注射氨基核苷嘌呤霉素9mg/100 g体重,对照组5只,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一次,动态观察尿蛋白定量变化.第20周末宰杀,检测血浆白蛋白、血脂、肾功能.肾脏制备病理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两组大鼠肾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FN)和ED1阳性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计数ED1阳性细胞数.分析其与尿蛋白程度及F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FSGS模型组大鼠用药后尿蛋白定量显著增高,血总胆固醇显著增高.肾脏病理示部分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或全球性硬化.细胞外基质节段性增多.在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ED1阳性细胞较正常大鼠肾组织显著增多(P<0.01).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FN的表达较正常大鼠肾组织明显增多(P<0.05).ED1阳性细胞数与FN表达呈直线正相关(r=0.876,P<0.01).ED1阳性细胞数与尿蛋白程度呈直线正相关(r=0.651,P<0.01).结论 肾间质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可以加重细胞外基质沉积,加重肾小球硬化,提示炎症反应在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赵慧颖;黄雯;黄海长;李月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黏附对Jurkat细胞周期及调控的影响

    目的 观察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Jurkat细胞共培养模型中Jurkat细胞的化疗敏感性,探讨基质细胞黏附对Jurkat细胞周期及其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常规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Jurkat细胞与60Co照射的基质细胞层黏附培养,构建基质细胞-Jurkat细胞共培养模型,扫描电镜观察,通过MTF法测定Jurkat细胞DNR的IC50,流式细胞仪检测Jurkat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检测黏附培养4、24和48 h Jurkat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A、cyclin E及p27的表达.结果 悬浮培养Jurkat细胞的IC50为0.45 p.mol/L,而白血病基质细胞及正常基质细胞黏附组ICSO分别为2.30 p.mol/L和1.78 pmol/L.Jurkat细胞与基质细胞黏附培养24 h,G0-G1期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48.74%±8.77%),与悬浮对照组(27.83%±1.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2-M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为2.01±1.17%,与悬浮对照组(20.33%±1.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cyclin A、cyelin E的表达在Jurkat细胞黏附培养4 h时即有所下调,24 h和48 h尤为明显,而p27的表达则出现上调,以48 h为明显.结论 白血病基质细胞黏附能介导白血病细胞耐药,其机制可能与白血病细胞周期改变有关.

    作者:王吉刚;陈幸华;周凡;刘彦琴;白颖;刘景华;LIU Jin-hua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三种评分系统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SOFA)、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LS)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59例诊断为VAP患者,分别在入院第一个24 h及发生VAP第一个24 h进行APACHEⅡ、SOFA及CPIS评分.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OC))与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三种评分系统对VAP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 死亡组发生VAP第一个24 h的APACHEⅡ、CPIS及SOFA评分的分值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发生VAP第一个24 h内的APACHEⅡ、SOFA及CPIS评分AUROOC分别为0.81、0.72、0.7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VAP第一个24 h的APACHEⅡ>16分是预测VAP患者的独立相关因素(OR值为5.1;95%CI为1.3-18;p值为0.019).结论 发生VAP第一个24 h内的APACHEⅡ评分可作为预测VAP患者的预后指标.

    作者:谢伦雄;杜娟;高伟良;晏斌林;左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鼻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传统胃镜不能通过的上消化道狭窄患者予经鼻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传统胃镜不能通过的上消化道狭窄伴有营养不良的患者10例予经鼻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结果 10例患者均成功放置空肠营养管.整个过程病人耐受良好,无并发消化道出血和穿孔.结论 上消化道狭窄患者经鼻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有效,优于传统胃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捷;潘杰;朱丽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参附对单侧尿路梗阻大鼠肾脏白介素18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单侧尿路梗阻后大鼠肾脏白介素-18(IL-18)的表达及中药参附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制造梗阻性肾痛模型,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组(UUO组)和治疗组(UUO+参附),术后7、14 d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肾组织中IL-18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肾间质出现了明显的纤维化,IL-18的表达在术后第7天明显增加,第14天表达更强,与手术组相比,治疗组肾间质纤维化明显减轻,而治疗组与手术组同一时间点相比较.IL-18的表达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可以下调肾组织IL-18的表达,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挥肾保护作用.

    作者:陈文莉;黄艳霞;郑宇明;邵菊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四磨汤联合小剂量阿普唑仑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四磨汤联合小剂量阿普唑仑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按罗马Ⅲ标准选择的60例便秘型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四磨汤20 mL/次.3次/d,阿普唑仑0.2 mg/次,3次/d;;对照组30例,予莫沙比利餐前5mg/次,3次/d,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症状总积分为570分,平均(19.0±9.59)分;对照组治疗后的症状总积分为855分,平均(28.50±5.89)分.2组治疗后症状平均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4,P<0.0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2,P<0.05).结论 四磨汤加小剂量阿普唑仑联合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明显改善便秘型IBS患者的便秘、腹胀、腹痛等症状,效果优于单用莫沙比利.

    作者:王运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