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卓华;林杰;刘磊;刘秦;李少明;邵明
目的 研究尿液分析试纸在腹水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不同病因形成的腹水标本33例,应用尿液分析试纸对腹水标本进行白细胞检测,同时与手工计数法作比较,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尿试纸检验结果阳性率为54.5%,传统方法结果阳性率为57.6%.两种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尿液分析试纸结果的敏感性78.95%,特异性78.57%,阳性预测值83.33%,阴性预测值73.33%,尿液分析试纸对诊断腹水感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计算kappa值为0.57,尿液分析试纸与手工计数法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结论 尿液分析试纸检测法具有快速、操作简单、结果比较可靠等优势,在临床上应用于腹水感染的初步筛检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杨郑;李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11月至2010年11月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62例,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分析患者误诊情况.本组患者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后,均给予他巴唑或者丙基硫氧嘧啶治疗,根据患者合并的心脏病,可给予盐酸普奈洛尔、利尿剂、血管扩张药、强心药物等治疗.结果 经过1~6个月治疗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和血清游离甲状腺素逐渐降到正常水平;4例心绞痛患者在治疗1周后心绞痛症状消失;27例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1个月内心衰症状均得到纠正;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患者在治疗3个月内均转为窦性心律,早搏和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电图均转为正常;18例心脏扩大患者复查心脏彩超,15例患者均恢复正常,其余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较治疗前缩小.结论 掌握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临床特点,避免误诊,及早确诊及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杨华;吴海清;祁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在产科临床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教育理念.通过介绍产科临床循证医学的流行病学知识,展示循证医学数据库等手段,使学生逐步了解循证医学在产科临床中的运用.保证学生掌握循证医学的概念和方法,为其在以后的产科临床工作和科研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运用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产科学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作者:丁新;阴赪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全麻维持后期应用右美托咪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拟全麻下择期手术的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右美组和异丙酚组,每组39人.右美组患者于全麻维持后期应用右美托咪啶,异丙酚组患者继续用异丙酚维持,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苏醒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右美组患者在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 min、拔管后10 min、拔管后15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低于丙泊酚组(P<0.05);右美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丙泊酚组(P<0.01),右美组患者拔管后即刻Steward苏醒评分明显高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全麻围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提高患者术后苏醒质量.
作者:黄兰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社会发展,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呈逐年上涨的趋势,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代谢关系密切.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关键因素,特别与血脂代谢关系密切,高密度脂蛋白是重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性因素,在肥胖状态下,高密度脂蛋白的代谢水平和功能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从而减弱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进而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窦丽阳;王翠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临床诱因以及合并疾病的影响.方法 对137例BPPV患者病历进行分析,并对其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中患者合并有循环缺血、高血压、突发性耳聋以及迷路炎的较多;过度劳累、精神以及心理因素、全身疾病、体力以及脑力劳动、合并中耳疾病是导致BPPV的独立因素.结论 过度劳累、精神以及心理因素、全身疾病、体力以及脑力劳动、合并中耳疾病史是导致患者发生BPPV的独立影响因素,在BPPV治疗中应当注意对原发疾病的治疗.
作者:吴卓华;林杰;刘磊;刘秦;李少明;邵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对社区高血压实施综合干预管理的效果,探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正在药物治疗的社区高血压患者18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在进行一般血压监测,自行锻炼和饮食控制;观察组建立健康档案进行个体评估,实施相应干预管理:健康教育及认知干预;心理干预;行为引导生活干预;服药管理;定期体格检查.结果 两组实施管理前药物治疗依从性、疗效评价、高血压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行为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综合管理1年后观察组依从性好(71.11%)、血压达标(86.67%)、知晓率(93.33%)、自我管理(86.67%)均高于对照组(38.89%、51.22%、72.22%、58.89%)(P<0.05).结论 综合管理有利于社区高血压依从性的提高,改善治疗,是提高社区高血压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切实可行方法.
作者:糜跃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引起的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 对肾小球内皮细胞进行培养,细胞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ADMA组,槲皮素组,ADMA+槲皮素组,阳性对照组,经过加入相应刺激后继续培养细胞24 h,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内质网应激蛋白PERK、ATF4及CHOP的水平.结果 ADMA组较阴性对照组P-PERK、ATF4及CHOP的表达明显升高,而ADMA+槲皮素组较ADMA组P-PERK、ATF4及CHOP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ADMA可以引起肾小球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而槲皮素可以抑制ADMA引起的内质网应激.
作者:郭维康;张东亮;王丽妍;封仪多;刘文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神经病学在医学专业教学中课时较少,同时要求要有比较牢固的神经解剖学基础.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比较难学.我们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虽然在课堂授课中,很多老师已经尽其所能地把所要讲授的内容,采用多媒体、人体标本、挂图等方法进行详细讲述,很多学生仍然只掌握了约50%左右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从听不懂发展到不爱听,对神经病学逐渐失去兴趣,很早就不把神经病学作为自己将来的专业方向.在教学工作中,我作为见习带教老师,通过学习和实践,对于教学方法进行了科学改进,同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的体会进行认真的梳理,以期能够对于从事神经内科教学的同仁给以一定的帮助.
作者:刘占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原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分娩孕妇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谈话时记录孕妇及家属要求剖宫产原因作为社会因素剖宫产的依据,同时调查影响产科医生实施剖宫产非医学因素.结果 4 240例分娩孕妇中实施剖宫产1 820例,医学指征剖宫产990例,社会因素剖宫产830例.830例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构成包括孕产妇及家属要求670例(缺乏阴道分娩信心381例,对分娩方式的不正确认识220例,封建迷信思想69例),医源性因素160例(回避医疗风险95例,阴道分娩技术经验不成熟35例,经济利益驱动30例).结论 社会因素在剖宫产占比率较高,通过进行健康教育,更正分娩观念;推广导乐分娩和镇痛分娩;提高医生责任感;改善医疗环境以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
作者:李小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患者输血前及术前(包括产前)的身体状况,避免院内交叉感染,防止医疗纠纷,增强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10 910例患者进行输血前及术前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同时应用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剂筛查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阳性者用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方法确认.结果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9.74%(1 063例)、梅毒抗体阳性率0.44%(48例)、丙肝抗体阳性率0.34%(37例)、HIV抗体阳性率0.04%(5例).结论 对患者术前和输血前检查血液传染性疾病标志物,无论对患者、医务人员还是控制院内感染都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童风琴;宋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32例经手术证实的急性阑尾炎,回顾性分析低频探头2~5 MHz和高频探头3~12 MHz检查阑尾炎的图像特点及诊断效果.结果 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32例中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197例(84.9%),其中低频超声诊断符合率45.2%,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84.9%,急性阑尾炎的彩色血流信号显示率高频86.8%,低频48.7%(96例).结论 高频超声在显示肿大阑尾结构上更具有特异性,能大幅度提高肿大阑尾的显示率,结合彩色多普勒更有助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可作为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依据.
作者:董应兰;游节委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完全局限于皮肤的伴巨大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皮肤病变进行常规病理检查,伊红染色(HE)及免疫组化(S-100,CD68,Lys,Mac387,CD31,CD1a,ⅩⅢa因子和CD34)染色,光镜观察,分析其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结果 组织学上病变主要在皮肤真皮层,低倍镜下见深蓝染区域与淡粉染区域相间(重要诊断提示性背景病变);在炎症背景中有纤维分割;细胞组成见大量的单核或多核的组织细胞及散在的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浸润,同时巨噬性组织细胞内可见吞噬的小淋巴细胞.免疫组化显示巨噬性组织细胞S-100强(+),CD68和Lys(+),Mac387(+),CD31(+),不表达CD1a、ⅩⅢa因子和CD34.病理诊断:皮肤伴巨大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术后随访5年,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完全局限于皮肤的伴巨大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是很少见的非肿瘤性疾病,临床行为属于良性/潜在恶性,易被误诊为淋巴网织系统恶性肿瘤.明确诊断主要依靠其独特的组织病理学,并辅以免疫组化标记.
作者:乔海国;张昶;庄一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急性间质性肾炎(AIN)的病因、临床特点、肾脏病理改变、治疗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经肾活检确诊为AIN的34例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肾脏病理结果、治疗措施及转归.结果 34例AIN患者中,药物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肾炎(DAIN)27例,占79.4%,其中抗生素导致的AIN占DAIN的70.4%,常见的抗生素依次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磺胺类;主要临床表现有急性肾功能衰竭(ARF)(100%)、发热(64.7%)、蛋白尿(55.9%)、少尿或无尿(52.9%)、镜下血尿(41.2%)、白细胞尿(38.2%)、皮疹(32.4%)、糖尿(26.5%)及关节痛(14.7%);病理显示肾小管损伤轻重不等,肾小球及肾血管无明显病变;18例(52.9%)口服强的松治疗,7例(20.6%)应用甲基强的松(urbason)冲击,有7例(20.6%)行血透治疗,2例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经治疗6周后,34例患者中,20例患者完全治愈,4例因故好转后出院,7例血透患者有5例摆脱透析治疗,3例未愈患者蛋白尿未完全转阴.入院时患者平均血清肌酸酐(Scr)为(531.64±236.65)μmol/L,尿素氮(BUN)为(19.89±7.28)mmol/L,尿酸(UA)(414.88±141.09)μmol/L,治疗6周后,肾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降低,平均Scr为(133.29±85.26)μmol/L,BUN为(7.40±2.71)mmol/L,UA(309.39±94.09)μmol/L,与治疗前相比P值均<0.01,有显著疗效.结论 AIN的常见致病因素为药物.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无特异性,发热为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临床及病理改变决定治疗措施,激素及血液透析是治疗AIN的有效方法,及时把握时机,并选取恰当的治疗方法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张会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随着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乳腺癌的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鉴于老年乳腺癌患者激素受体表达阳性率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表达低以及肿瘤细胞增殖指数偏低、组织学分级低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伴随其他脏器疾病多的临床特征.在老年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中,毒副作用低的内分泌治疗是为重要的手段之一[1].
作者:李卉;张翠英;蔡智慧;吕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启发式教学原则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强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为出发点.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并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1].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爱学好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灵活发挥启发引导,就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获得知识,并培养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应避免单调呆板,要做到灵活多变,才能不断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
作者:吴世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医院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四大任务,其中,医学科研是促进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并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培养医学人才、促进医院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措施.医院科研的进展是衡量一个现代医院的医疗水平、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实验研究是医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研究生遇到困难多,锻炼研究生意志、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的重要阶段[1].而当前高等院校的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课时偏少,内容粗放,很难让研究生快速切入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实验中心开设了北京市级继续教育课程-实用生物技术培训班.
作者:刘天会;尤红;王萍;丛敏;唐淑珍;徐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前路、中路和股静脉3种不同径路临时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共计124例患者,采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选择颈内静脉前路、中路和股静脉进行穿刺置管,评估3组(颈内静脉前路置管组、颈内静脉中路置管组以及股静脉置管组)不同风险及各自的优缺点.结果 置管成功率为98.39%,并发症发生率为4.03%;颈内静脉前路、中路和股静脉置管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种不同径路临时深静脉置管术均较为安全、可靠,临床可依据患者病情以及3种径路置管术各有的优缺点灵活选用.
作者:周蓉;许正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肺部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非常困难,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肺部感染性疾病与恶性疾病难以区分的情况.重视详细的病史采集和物理检查,客观评价实验室检查结果,加强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积极稳妥地开展介入性检查,才能避免误诊和漏诊.
作者:保鹏涛;赵卫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高尿酸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0年体检机关干部、事业单位职工2 854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中尿酸、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的含量.根据检测结果分为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分析高尿酸与血脂的代谢的相关性.结果 高尿酸阳性率642例( 22.49%).高尿酸组TC阳性率为32.87%,正常尿酸组的TC阳性率为28.12;高尿酸组的TG阳性率为50.16%,正常尿酸组的TG阳性率为30.06%.高尿酸组TC、TG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尿酸与血脂的代谢异常有明显的相关性.高尿酸血症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增加了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郑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