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新强
目的 探讨胸腺肽和大剂量疫苗提高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 收集成人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抗- HBs阴性者6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31例)为胸腺肽试验组,即使用胸腺肽联合接种大剂量乙肝疫苗,B组(33例)为大剂量乙肝疫苗单纯接种组.结果 A组有23例抗-HBs阳性,阳转率为82.14%(23/28),B组有17例抗- HBs阳性,阳转率为54.84%(17/31),两组阳转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使用胸腺肽以及大剂量乙肝疫苗可有效诱导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者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能显著提高成人乙肝疫苗免疫应答.
作者:李国航;庄桂龙;瞿志军;骆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性病相关性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探讨前列腺炎病原体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收集2009年2月至 2011年7月性病门诊的10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集所有患者的前列腺液,并进行细菌学培养,根据菌落的特征、形态特点和生化反应鉴定细菌,鉴定后进行相关的药敏试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检测发现108例患者的前列腺液中有85例分离出细菌,病原体检测阳性率为78.7%,其中主要有解脲支原体、葡萄球菌、沙眼衣原体为主.药敏试验的结果显示分离出的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淋病双球菌对头孢曲松钠的敏感性较高,淋病双球菌对罗红霉素的敏感性居中,解脲支原体对红霉素和罗红霉素的敏感性较高,对氧氟沙星的敏感性较低.结论 通过对前列腺病原体的分析可以更好的了解性病相关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病原体及其耐药情况,以便于更好地治疗.
作者:陈光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比较喜炎平注射液和热毒宁注射液对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门诊诊断的240例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在常规退热等对症治疗基础上,3组分别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和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使用喜炎平注射液和热毒宁注射液的治疗A组和治疗B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使用巴韦林注射液的对照组,主要表现为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较短,总有效率较高(P<0.05);但两治疗组之间上述指标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和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均有明显临床疗效.
作者:董巧丽;柏金秀;孙东明;许月红;李少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法和染色涂片法检测脑脊液(CSF)结核杆菌,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寻提高抗酸杆菌(AFB)的检出率的检验方法.方法 近年来怀疑结核性脑膜炎患者62例,取脑脊液用两种方法检测结核杆菌.结果 FQ-PCR和染色涂片阳性率分别为14.52%和4.84%.结论 FQ-PCR技术是一种快速、敏感、特异性较强的结核分枝杆菌辅助诊断方法.在检测脑脊液结核杆菌有其应用价值和意义.
作者:梁勇彪;王聪;黎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对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择6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激素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4、8、12周后,两组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肾功能不全.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更能有效降低血脂,安全可靠.
作者:郑安杰;蔡斌;朱怀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即将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分别上升了2.93个百分点和1.91个百分点.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使今后老年病防治日益成为我国卫生保健事业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迫切地需要发展老年医学,老年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为了提高老年病学临床教学的质量,培养合格的老年医学人才,现将我们临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总结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罗文利;柳达;文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动物实验方法研究硼中子俘获疗法(BNCT)对于正常脏器的损伤作用,从而为其安全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实验动物裸小鼠随机分成单纯照射中子组(Ⅰ组),单纯给药组(Ⅱ组),BNCT 1、2、3组(Ⅲ、Ⅳ、Ⅴ组).其中BNCT 1组为注射硼携带剂BPA(300 mg/kg,B.W.)2.5 h后接受超热中子束满功率照射10 min,BNCT 2组为注射硼携带剂BPA(500 mg/kg,B.W.)2.5 h后接受超热中子束满功率照射10 min,BNCT 3组为注射硼携带剂BPA(300 mg/kg,B.W.)2.5 h后接受超热中子束满功率照射15 min.实验完成后2周处理动物,将各组动物脏器心、肺、肝、脾、肾、膀胱切取后HE染色,病理切片,两名经验丰富的病理科医师观察脏器淤血,水肿,坏死,增生情况.结果 将各组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等级计数资料的Ridit分析.结果 显示各组心、肺、脾、肾、膀胱损伤及肝细胞坏死及非典型增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组织淤血、水样变性实验组损伤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NCT对裸鼠脏器损伤小,是一项安全的治疗方法,为进一步用BNCT治疗肿瘤提供了依据.
作者:张道新;智静涛;王文营;解泽林;徐秀红;张紫竹;刘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氨力农联合尼可刹米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衰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86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试验组43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加用100 mg氨力农+1.5 g尼可刹米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及心率(HR)、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肺动脉压(PAP)、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4%,试验组为93.02%,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HR、PCO2和PAP指标水平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治疗后的PO2、FEV1和LVEF指标水平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 氨力农联合尼可刹米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石岭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用酶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酶法测定HbAlc,对其精密度、线性范围、相关性、干扰试验进行分析,以探讨酶法测定HbAlc的可靠性.结果 酶法的批内平均变异系数(CV%)为2.54%,批间平均CV%为2.75%(都在允许误差5%的范围内),均低于HPLC法的批内和批间的平均CV%值3.41%和3.55%.HbAlc在4%~16%的范围内线性良好(γ=0.9980),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y(HbAlc)= 0.9957x +0.102,r=0.9965,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酶法测定HbAlc有较高的可靠性;当甘油三酯(TG)<8.9 mmol/L,胆固醇(TC)<8.1 mmol/L,胆红素(TBil)<824 μmol/L时,使用酶法测定对结果无干扰.结论 酶法比HPLC法具有更好的精密度,且快速、准确,能适用于各种自动化分析仪,易于推广使用.
作者:王佑清;喻飞;王生忠;周本霞;周玉枝;吴雪;井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又称席汉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为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功能减退,其临床变异性较大,有多种不同表现,治疗过程中可出现精神异常,易误诊误治[1].2011年6月我科收治1例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突发以精神分裂样症状为表现的癫痫,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秋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全麻手术患者术前建立通气道的佳方式.方法 90例全麻手术病人根据术前建立通气道方式不同随机分成3组:喉镜直视下气管插管组、盲探插管组和使用喉罩组,比较使用3种通气道方法对手术病人所诱发的心血管反应,观察3组患者的动脉压和心率变化.结果 使用喉镜插管组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程度大;盲探插管组病人血压和心率增幅明显小于使用喉镜组;喉罩组病人心血管反应轻微,血压、心率增幅小,且1 min左右即可恢复.结论 对于全麻手术病人通气道采用盲探下气管插管或使用喉罩均可作为手术病人术前建立通气道的适宜首选方法.
作者:魏成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宫颈注射治疗疤痕妊娠阴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40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均有1次剖宫产史,剖宫产术式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再次妊娠后孕囊种植于疤痕处.流产术前确诊,术中、术后确诊均有大出血,予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处理(观察组).另选同期子宫疤痕妊娠常规处理患者13例(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阴道流血量、输血总量均少于对照组,子宫切除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宫颈注射治疗子宫疤痕妊娠阴道大出血,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翠芬;韩临晓;刘燕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回顾分析国内曾报道过的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病例,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利用中国知识仓库总库检索2000~2011年文献报告的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病例38例(文献21篇),入选病例均为病理组织学证实.结果 男女比例为1∶2.3,平均年龄41.8±16.9岁(8~75岁).常见的症状及体征包括:右上腹饱胀不适75.0%(15/20),右上腹痛73.7%(14/19),肝大50.0%(3/6),脾大50.0%(3/6),ALT、AST轻度升高者占50.0%(6/12).单结节型占36.8%(14/38),多结节型占55.3%(21/38),弥漫型7.9%(3/38).首诊误诊为原发性肝癌10例,肝转移癌10例,肝血管瘤2例.手术肿瘤切除为主要治疗措施,平均生存期1~24个月.结论 我国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特点基本与国外类似,该病少见,好发于中年女性,肝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染色是确诊本病的关键.目前国内主要采取手术切除治疗本病,预后较好.
作者:孙淑杰;迮兴宇;赵新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返流(GERD)临床疗效.方法 选自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58例支气管哮喘合并GERD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支气管哮喘评分和胃食管返流症状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支气管哮喘评分和胃食管返流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支气管哮喘评分和胃食管返流症状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埃索美拉唑是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GERD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聂新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典型及少见的螺旋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复习相关文献并回顾性分析10例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螺旋CT表现.结果 出现较多的CT表现有瘤体较大(7例直径>4.5 cm)、圆形或椭圆形9例、密度不均8例、明显不均匀强化7例(CT值升高约40~60 Hu),较少的CT表现有强化不明显(CT值升高<20 Hu)1例、显著强化(强化程度接近/甚至超过主动脉)2例、密度均匀且均匀强化2例、形态呈串珠状1例、病灶周围可见明显迂曲增粗血管影1例、病灶内出现小条状钙化1例.结论 大部分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螺旋CT表现较典型,通过对其它少见的CT表现的进一步分析了解,能降低异位嗜铬细胞瘤诊断的误诊率,为临床采取适当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文康彦;梁权海;林岗;陈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本地区念珠菌感染构成及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使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对念珠菌进行培养鉴定,并用现行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267例念珠菌感染中呼吸道标本占70.8%、尿液占16.9%,脓液6.4%,胸腹水3.4%,脑脊液0.7%,血液1.9%;菌种分布分别为白色念珠菌占61.4%,热带念珠菌占10.9%,克柔念珠菌占6.4%,光滑念珠菌占8.6%,其他念珠菌占12.7%;耐药情况分别为两性霉素B耐药性1.1%,5-氟胞嘧啶13.1%,依曲康唑46.4%,氟康唑48.3%,酮康唑34.8%.结论 念珠菌的感染呈上升态势,菌种分布及耐药性表现均不同,临床上应根据药敏实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作者:张丽君;王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疗效及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131I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胰岛功能.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甲减发生率分别为11.7%和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复发率分别为3.3%和21.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C-肽及胰岛素均无显著变化,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疗效确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复发率低于使用抗甲状腺药物者,对胰岛功能无影响.
作者:郭青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急性白血病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起病急骤,以发热、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为常见症状.由于白血病细胞对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广泛浸润[1],多有全身症状,缺乏典型症状与体征,常因发病部位的症状而误认为该组器官的疾病.现将我院近10年来初诊时以非血液系统疾病入院,后按诊断标准确诊的20例急性白血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沛;杭国琴;李娜;黄晶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诊治女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8例不孕症患者采用电视腹腔镜手术探查,并对症实施腹腔镜下微创手术.结果 慢性盆腔炎、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异位症居女性不孕症原因前3位(分别占32.8%、26.6%、15.6%);腹腔镜手术成功率95.3%,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随访患者半年内妊娠率为68.2%.结论 腹腔镜下对不孕症患者进行病因诊断并同时实施手术是一种客观并有效的不孕症诊治方法.
作者:李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强调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在PBL教学法应用于消化道影像诊断实习的实践中,情景问题的设计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作者:赵丽琴;贺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