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CT诊断

曾琦

关键词:气管, 支气管, 异物,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进行CT扫描.结果直接征象:CT直接显示异物及其所在部位的13例,占81.3%,局限性支气管阻塞而无明确异物显示的3例,占18.7%.间接征象:阻塞性肺气肿11例,纵隔双边影5例,阻塞性肺不张3例.合并症表现:阻塞性肺炎6例,纵隔气肿1例,气胸1例,渗出性胸膜炎2例.结论 CT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显示率高,定位准,并可显示各种合并症的CT表现,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中国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奥沙利铂对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奥沙利铂为新一代铂类抗肿瘤药物.临床以治疗大肠癌为主,近1年作者将其应用于治疗晚期胃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茂亮;庄兴俊;夏放;李露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皮肌炎/多发性肌炎(DM/PM)合并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比分析10例DM/PM合并间质性肺炎及26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症状、体征、X线胸片、胸部高分辨CT(HRCT)、肺功能、动脉血气结果.结果 DM/PM合并间质性肺炎发病年龄较IPF年轻,发病至就诊时间明显较后者短.两组都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无二氧化碳潴留.肺功能检查:以限制为主,均有弥散功能降低.结论 DM/PM合并间质性肺炎发病年龄较IPF年轻,病程较短,存活时间短,预后差.

    作者:徐建如;周贤梅;戴令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CT诊断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进行CT扫描.结果直接征象:CT直接显示异物及其所在部位的13例,占81.3%,局限性支气管阻塞而无明确异物显示的3例,占18.7%.间接征象:阻塞性肺气肿11例,纵隔双边影5例,阻塞性肺不张3例.合并症表现:阻塞性肺炎6例,纵隔气肿1例,气胸1例,渗出性胸膜炎2例.结论 CT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显示率高,定位准,并可显示各种合并症的CT表现,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曾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RF、CAGE联合治疗腰椎滑脱合并椎间盘突出症17例报告

    腰椎滑脱合并椎间盘突出在临床中常见,治疗方法多.我院1996年至2000年5年间,住院治疗97例腰椎滑脱患者,其中合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7例.采用RF内固定,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德山;马卫东;罗志强;孙贤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非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术

    胆囊疾病是外科领域的常见病.我市地处湘西北,是胆囊疾病的高发区.20世纪90年代末,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引进我市,但因费用高昂,推广应用未普及.我科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吸取LC和开放法胆囊切除术(OC)的优点,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加以改进,自创非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术(non-laparoscopic minicholeystectomy,NC).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院实施NC 205例,全部治愈,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比较同期489例OC 病人,达到了微创目的,具有实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廷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缺氧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缺氧预处理(hypoxic preconditioning, HPC)作为一种强大的内源性保护现象,表现为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改善心脏收缩功能恢复;提高心肌细胞在缺血/再灌注(ischemic/reperfusion,I/R)或缺氧/复氧(hypoxic/reoxygenation,H/R)损伤后存活率,减少细胞能量消耗及细胞内各种酶的漏出,减轻细胞内离子紊乱,释放内源性保护物质(腺苷、去甲肾上腺素、缓激肽、内皮细胞舒张因子等)和促使细胞内保护性蛋白的活化与合成增加以及一系列受体(腺苷受体等)及通道(KATP通道等)的激活与开放等等.本文就HPC心肌保护作用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陈日;陈胜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微波修复CD44s、CD44v6抗原及其在颅内转移瘤与胶质母细胞瘤中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微波抗原修复对CD44s和CD44v6抗原的影响及其在颅内转移瘤及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这些肿瘤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波-0.1%Triton X-100(MW-T)和微波-柠檬酸缓冲液(MW-CA)修复抗原,微波-LSAB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44s和CD44v6在20例正常脑组织、35例脑胶质母细胞瘤和30例颅内转移瘤中CD44的表达情况.结果 MW-CA和MW-T抗原修复处理的IOD显著高于未修复组的IOD值(P<0.01);20例正常脑组织中CD44s和CD44v6表达均为阴性;35例脑胶质母细胞瘤CD44s阳性表达率为100%(35/35),CD44v6表达为阴性;30例颅内转移瘤中CD44s阳性表达率为86.7%(26/30),CD44v6阳性表达率为66.7%(20/30).CD44v6在颅内转移瘤与脑胶质母细胞瘤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波抗原修复处理可以显著提高CD44s和CD44v6的IOD值;脑胶质母细胞瘤中CD44V6的表达可能与其脑内侵袭过程有关,无CD44v6表达可能与其很少发生颅外转移有关,并有可能成为颅内转移瘤诊治的有用指标之一.

    作者:熊正文;孙印臣;苏红;李春光;安赵栓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翼状胬肉所致的角膜形态改变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于其流行病学、病因学及手术方法的探讨已有大量文献报导,但关于翼状胬肉所致的角膜形态和屈光度的改变报道甚少,且多为定性研究[1~3].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仪的临床应用,使对角膜表面的细微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成为可能.我们应用角膜地形图仪检测了翼状胬肉手术前后的角膜形态的改变,对翼状胬肉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作者:赵君彦;翟鹏贵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动态脑电图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颅脑外伤临床脑机能评价中的应用

    动态脑电图(AEEG)对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脑机能评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导我院84例行AEEG检查之脑外伤病例,其中45例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BAEP)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素珍;周和平;周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肝癌血清四项肝纤维化指标的比较及临床意义

    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层粘蛋白(LN)和Ⅳ型胶原(Ⅳ-C)均为重要的细胞外间质成份,其血清水平的高低同肝纤维化及肝细胞损伤的程度有关.为探讨上述四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同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的关系,于2000年起,我们对住院的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及肝外恶性肿瘤的病人进行了四项指标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志;陈友土;余友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结节病3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我国南方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我院近22年31例确诊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节病发病的高峰年龄是30~50岁,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胸部X线检查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淋巴细胞的分类对于诊断很重要,确诊还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活检.结论糖皮质激素对早期(Ⅰ期和Ⅱ期)结节病治疗是有效的,在临床上要采用个体化疗法,必要时可加用免疫抑制剂.

    作者:周敏;万欢英;黄绍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生活事件应激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生活事件能引起人们的心理反应,并产生相应的心理应激,许多研究表明,心身疾病常可由于生活事件引起应激反应而诱发[1,2].本文将我院1994年3月~1998年10月收治的17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117例与生活事件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作者:陈锦华;安卫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食管癌穿孔的外科治疗(附3例报道)

    本所自2001年6月至2002年2月共收治3例食管癌穿孔病人,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申学昌;刘志才;郭建庄;马中州;管福顺;田秀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酚妥拉明对离体正常大鼠胰岛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对离体正常大鼠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胶原酶和DNA酶联合消化法分离SD大鼠胰岛,RPMI1640组织培养液过夜培养,采用Millipore Multiscreen系统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及酚妥拉明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放免法测定孵育液中胰岛素及胰高糖素的浓度.结果⑴离体胰岛胰岛素的分泌依赖于孵育液中的葡萄糖浓度,酚妥拉明明显刺激其释放.Ca2+通道阻滞剂硝苯吡啶(25μmol/L)及K+通道开放剂二氮嗪(100μmol/L)可显著抑制胰岛素的释放,但其作用可被酚妥拉明消除.⑵离体胰岛胰高糖素的分泌明显受葡萄糖浓度的抑制,酚妥拉明显著抑制其分泌,其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浓度依赖型,硝苯吡啶和二氮嗪也显著抑制胰高糖素的释放.结论酚妥拉明可刺激离体胰岛胰岛素的释放,抑制胰高糖素的分泌,可能具有降糖作用.

    作者:翁孝刚;张清贵;窦敬芳;李江涛;崔卫玲;王涛;索新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耳乳突手术后面瘫39例临床分析

    耳部手术,如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成形术,中耳乳突手术,听神经瘤手术等均可损伤面神经,导致周围性面瘫,其中以耳乳突手术损伤造成者为常见.随着手术显微镜和耳用电钻的广泛应用,因中耳乳突手术引起面瘫的发生率已经从当时的15%降到1%[1].我院1987年8月~1996年12月共施行中耳乳突手术601例,39例出现面瘫,占6.5%,高于国内、外资料.现将医源性面瘫的原因,教训及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辉;雷汉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1800例鼻内镜鼻窦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⑴评价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⑵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8月至2001年6月间实施鼻内镜手术并完成术后随访的18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结果临床分型、分期Ⅰ~Ⅲ型分别为171例(9.5%)、1003(55.7%)、626例(34.8%);治愈率分别为91.2%、71.1%、36.2%;总治愈率为61.0%;手术并发症96例(5.3%),分别为纸板损伤15例(0.83%)、大出血16例(0.89%)、鼻腔粘连63例(3.5%)、一过性或短暂性失明2例(0.11%).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手术疗效与其临床分型分期密切相关.熟悉和确认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提高疗效和预防并发症是重要的.

    作者:黄南桂;唐青来;李友忠;贺湘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Graves病并周期性麻痹临床分析

    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并周期性麻痹多发生在我国及日本[1],临床表现与周期性低钾型麻痹相似.我院自1996年5月~2000年3月共收治本病 26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亓法英;周广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脂肪肝的相关因素探讨

    脂肪肝是肝内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可伴有或不伴有临床表现,随着B超检查的普及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检出率逐渐增多,本文对我校1078名高级知识分子体检中发现的274例脂肪肝患者进行分析,探讨脂肪肝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

    作者:严龙菊;毛旭云;桂建伟;赵李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三踝骨折24例临床治疗分析

    自1994年1月~1999年7月,我科对24例住院的三踝骨折病人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大多数病人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许传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更昔洛韦治疗重型乙型肝炎39例疗效观察

    重型乙型肝炎病情凶险,预后极差,其长期治疗以来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自1999年1月~2002年1月我们采用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治疗重型乙型肝炎39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嗣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