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波修复CD44s、CD44v6抗原及其在颅内转移瘤与胶质母细胞瘤中表达研究

熊正文;孙印臣;苏红;李春光;安赵栓

关键词:抗原修复, CD44, 胶质母细胞瘤, 颅内转移瘤,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抗原修复对CD44s和CD44v6抗原的影响及其在颅内转移瘤及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这些肿瘤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波-0.1%Triton X-100(MW-T)和微波-柠檬酸缓冲液(MW-CA)修复抗原,微波-LSAB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44s和CD44v6在20例正常脑组织、35例脑胶质母细胞瘤和30例颅内转移瘤中CD44的表达情况.结果 MW-CA和MW-T抗原修复处理的IOD显著高于未修复组的IOD值(P<0.01);20例正常脑组织中CD44s和CD44v6表达均为阴性;35例脑胶质母细胞瘤CD44s阳性表达率为100%(35/35),CD44v6表达为阴性;30例颅内转移瘤中CD44s阳性表达率为86.7%(26/30),CD44v6阳性表达率为66.7%(20/30).CD44v6在颅内转移瘤与脑胶质母细胞瘤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波抗原修复处理可以显著提高CD44s和CD44v6的IOD值;脑胶质母细胞瘤中CD44V6的表达可能与其脑内侵袭过程有关,无CD44v6表达可能与其很少发生颅外转移有关,并有可能成为颅内转移瘤诊治的有用指标之一.
中国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Graves病并周期性麻痹临床分析

    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并周期性麻痹多发生在我国及日本[1],临床表现与周期性低钾型麻痹相似.我院自1996年5月~2000年3月共收治本病 26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亓法英;周广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脂肪肝的相关因素探讨

    脂肪肝是肝内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可伴有或不伴有临床表现,随着B超检查的普及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检出率逐渐增多,本文对我校1078名高级知识分子体检中发现的274例脂肪肝患者进行分析,探讨脂肪肝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

    作者:严龙菊;毛旭云;桂建伟;赵李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250例住院病人抗菌药使用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使许多细菌感染已得到有效地治疗和控制,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为发挥抗菌药物的治疗作用,降低毒副作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笔者对我院抗菌药应用情况进行了监测、调查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慧星;李玲芝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抑肽酶对体外循环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抑肽酶对体外循环(CPB)全身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16例心脏瓣膜替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抑肽酶组,各8例,于手术开始前、CPB转流中40min、CPB转流后30min、CPB结束后4h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肝素化动脉血中性粒细胞整合素CD11b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在CPB结束后30min、CPB结束后4h,CD11b的表达明显高于手术开始前(P<0.01)及抑肽酶组相同时间点(P<0.01).结论在CPB术中抑肽酶可抑制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的上调,减轻免疫炎性反应的发生.

    作者:蔡明;宋彦西;楚天舒;(名隹)启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肿瘤标志物对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鉴别良恶性腹水的新方法.方法比较几组患者152例血清及腹水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及CA125)的情况.结果恶性腹水组血清AFP、CEA、CA19-9及CA125水平较良性腹水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AFP、CEA、CA19-9及CA125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分别为75.0%, 73.8%, 63.6%及66.7%, 特异性分别为86.4%,77.6%,88.4%及74.1%.在鉴别结核、肝硬化与恶性腹水时, 以CA125≥400KU/L为阳性界值更为适当,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及准确性.以AFP≥400ng/ml为阳性界值可提高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血清AFP及CEA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至94.7%.结论检测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及CA125)有助于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血清AFP及CEA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

    作者:邓咏梅;刘玉兰;王智峰;时晔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创伤或手术后肺栓塞误诊分析

    创伤或手术后并发的肺动脉栓塞,由于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漏诊,往往延误抢救时机造成不良后果,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常常伴有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甚至引起迅速死亡.自1991年以来有4例肺栓塞被误诊、漏诊,后死亡,其中2例尸体解剖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现将经验教训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利;龙宏莲;李献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结节病3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我国南方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我院近22年31例确诊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节病发病的高峰年龄是30~50岁,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胸部X线检查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淋巴细胞的分类对于诊断很重要,确诊还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活检.结论糖皮质激素对早期(Ⅰ期和Ⅱ期)结节病治疗是有效的,在临床上要采用个体化疗法,必要时可加用免疫抑制剂.

    作者:周敏;万欢英;黄绍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急性肠梗阻128例诊治体会

    急性肠梗阻起病急、变化快,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老年人由于机体反应差,合并症多,成为肠梗阻的一类特殊群体.其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特点.我院于1995年5月~2000年12月共收治年龄60岁以上老年急性肠梗阻12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邓宏武;蔡荣耀;曾子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层术后并发肝性脑病的分析

    目的探讨TIPSS术后并发肝性脑病的原因和特点.方法对32例TIPSS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1%的患者术后出现肝性脑病.肝性脑病的发生与术后门静脉血液流向有关(P<0.01);与患者术前肝功能及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的改变无明显关系(P>0.05).所有的患者发生肝性脑病都存在诱因.结论 TIPSS术后发生肝性脑病的高危因素主要为术后门静脉呈离肝性流向.

    作者:陈文红;农玉新;刘阳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三踝骨折24例临床治疗分析

    自1994年1月~1999年7月,我科对24例住院的三踝骨折病人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大多数病人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许传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混合感染性肺炎临床探讨

    自1999年11月~2000年1月对我院收治的377例符合小儿肺炎诊断标准[1]的患儿,均进行鼻咽分泌物(NPS)肺炎支原体(MP)、沙眼衣原体(CT)-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同时作相关检查.其中确诊为MP、CT混合感染者10例(0.3%),现分析如下.

    作者:姚静婵;胡国华;朱红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浸及胃壁固有肌层胃癌46例分析

    早期胃癌随着纤维胃镜的应用,国内外已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而对于浸及胃壁固有肌层的胃癌深入研究报告的相对较少.作者就我院1984年5月至1993年5月收治的浸入胃壁固有肌层的胃癌(PM胃癌)46例加以分析,以探讨浸入固有肌层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淋巴结转移规律和对预后的影响,并对为本病选择合理手术提供依据.

    作者:王中利;孟祥虎;孔旭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妇女更年期水肿与体内激素变化的关系及治疗

    妇女更年期不明原因水肿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为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理,我们分别测定了更年期水肿妇女、更年期无水肿妇女及同龄正常月经周期卵泡期妇女血泌乳素(PRL)、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皮质醇、T3、T4浓度,并对有水肿妇女予以溴隐停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冯洁;杨金文;许佑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烟卷式网片填充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从Bassini介绍疝修补术以来,腹股沟疝的处理术式繁多,但如果处理不当,将导致术后复发,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随着科学的发展,采用替代物修补腹股沟疝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这种手术无张力,操作简便,不易复发.我院自1996年8月~2001年12月采用烟卷式网片填充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76例,近期疗效理想,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联合;刘昌华;杨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更昔洛韦治疗重型乙型肝炎39例疗效观察

    重型乙型肝炎病情凶险,预后极差,其长期治疗以来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自1999年1月~2002年1月我们采用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治疗重型乙型肝炎39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嗣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3例病理分析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恶黑)较为少见,由于认识不足可误诊为其它疾病.我们收集了13例,就其临床、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勇军;刘逢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血清TNF、TGF-α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转化生长因子-α(TGF-Aα)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是近年来关注的细胞因子,研究发现二者均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相关[1,2].作者对63例血液肿瘤病患者的血清TNF和TGF-α水平进行了检测,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作者:叶一秀;叶丽萍;刘丽辉;刘莉;冯会成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继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的处理

    目的探讨继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及其价值.方法对134例继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肝切除组、其他外科处理组及化疗介入治疗组1~3年生存率均存在显著差异,肝切除组生存率高.结论肝切除术是治疗肝脏继发性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其他外科综合处理也是有益的.

    作者:姚宏亮;皮执民;李铁钢;刘国清;周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113例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分析

    临床上急性阑尾炎如果病史,体征明显、典型时,常常不需做超声检查即可确诊,当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时需借助于超声检查以明确诊断.本文对超声诊断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3例急性阑尾炎的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意义.

    作者:赵利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腹腔脏器损伤漏误诊因素探讨

    超声作为腹部脏器损伤的急诊检查方法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其无放射性、无损伤性及价格低廉优于CT, MIR,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诊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及漏误诊,本文仅从超声医师的角度对可能出现的漏误诊因素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超声诊断准确性.

    作者:董昌元;王玲;贺祎;王贤明;郭少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