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cl-2/Bax蛋白表达与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吴国祥;李涛;李承晏;吴建平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 Bcl-2, Bax, 凋亡, 病理学
摘要: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与其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分别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和80例经病理证实的不同恶性程度的星形细胞瘤中Bcl-2、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和凋亡细胞百分率.结果正常脑组织中未见Bcl-2和Bax蛋白阳性表达,且凋亡细胞百分率仅为(0.6±0.1)%;不同恶性程度的星形细胞瘤间Bcl-2、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和凋亡细胞百分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随着恶性程度的增高,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有降低的趋势,而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和凋亡细胞百分率均有升高的趋势.相关分析显示,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与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和凋亡细胞百分率呈正相关(r=0.901,P<0.05),而与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呈负相关(r=-0.932, P<0.05).结论 Bcl-2、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和凋亡细胞百分率可能与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中国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3种方法治疗牙隐裂的疗效观察

    为了探讨牙隐裂的治疗效果,同时满足不同患者对治疗方法及过程的要求,我们分别采用活髓全冠修复,备洞充填及脱敏剂加粘接剂封闭缝隙的方法治疗牙隐裂[1],并进行1个月~2年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左欣良;周秋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反应的研究

    目的总结干扰素治疗慢乙肝的反应规律及特点.方法 150例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治疗组和一般护肝的对照组.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治疗组患者定期连续进行肝功能试验、HBV DNA斑点杂交检测、HBV DNA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标记物检测.结果干扰素治疗过程中,转氨酶总体呈下降趋势;HBeAg应答与患者治疗前转氨酶有关,转氨酶重中度升高患者下降明显;用药前HBV DNA阳性患者、开始用药后第2月末HBV DNA 转阴者,HBeAg转阴率较高.HBeAg 应答大多发生在治疗第3月左右,平均转阴时间为3.4月;干扰素治疗前HBV DNA女性低于男性,HBeAg应答组低于无应答组.治疗过程中 HBV DNA 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转阴平均时间为1.9月,与HBeAg应答及肝功能恢复有一定相关性.结论干扰素对慢性肝炎治疗有效.

    作者:何清;王松;蒋小玲;许诚;李丽雄;杨山麦;李藕;戴炜;谌取鼎;王平;李慧涓;陈守春;杨尧;王文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IgA肾病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5例IgA肾病患者及22例正常人血浆ADM水平,分析患者血浆ADM与尿蛋白的关系.结果 IgA肾病患者血浆ADM水平为(24.2±3.8)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9±0.8)pg/ml(P<0.01);蛋白尿大于1g/24h组血浆ADM(32.1±4.7)pg/ml显著高于少量或无蛋白尿组(18.1±2.5)pg/ml(P<0.05).结论 ADM参与了IgA肾病患者病理生理过程,合并明显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血浆ADM升高,可能为代偿性的保护作用.

    作者:曹礼应;段建;郭虹;余开慧;王柏清;卓红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与血管病变的关系

    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D-二聚体可以反应体内凝血与纤溶的病理变化.为此,我们观察了37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变化,同时测定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T)、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活性(PAI).并探讨其与糖尿病及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和临床意义.

    作者:莫朝晖;朱文辉;李冰;刘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卵巢囊腺瘤的超声诊断与分析

    卵巢囊腺瘤是妇科常见肿瘤之一.其中浆液性囊腺瘤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3%~25%,粘液性囊腺瘤约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浆液性囊腺癌由浆液性腺瘤恶变而来,占卵巢上皮性癌的50%,粘液性囊腺瘤约占卵巢上皮性癌的40%.本文采集了76例经超声诊断并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腺瘤,现就声像图与病理形态学关系进行分析.

    作者:姚韵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IgA型内毒素抗体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关系

    内毒素(LPS)是目前公认的加重肝脏损害、加剧肝病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为研究IgA型内毒素抗体与各型肝炎的关系,我们采用EIA法对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变、慢性肝炎和急性肝炎患者各10例血清进行了IgA型内毒素抗体浓度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漪;陈黎明;李跃旗;张晓峰;张鸿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烟卷式网片填充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从Bassini介绍疝修补术以来,腹股沟疝的处理术式繁多,但如果处理不当,将导致术后复发,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随着科学的发展,采用替代物修补腹股沟疝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这种手术无张力,操作简便,不易复发.我院自1996年8月~2001年12月采用烟卷式网片填充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76例,近期疗效理想,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联合;刘昌华;杨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Graves病并周期性麻痹临床分析

    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并周期性麻痹多发生在我国及日本[1],临床表现与周期性低钾型麻痹相似.我院自1996年5月~2000年3月共收治本病 26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亓法英;周广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非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术

    胆囊疾病是外科领域的常见病.我市地处湘西北,是胆囊疾病的高发区.20世纪90年代末,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引进我市,但因费用高昂,推广应用未普及.我科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吸取LC和开放法胆囊切除术(OC)的优点,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加以改进,自创非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术(non-laparoscopic minicholeystectomy,NC).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院实施NC 205例,全部治愈,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比较同期489例OC 病人,达到了微创目的,具有实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廷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抑肽酶对体外循环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抑肽酶对体外循环(CPB)全身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16例心脏瓣膜替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抑肽酶组,各8例,于手术开始前、CPB转流中40min、CPB转流后30min、CPB结束后4h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肝素化动脉血中性粒细胞整合素CD11b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在CPB结束后30min、CPB结束后4h,CD11b的表达明显高于手术开始前(P<0.01)及抑肽酶组相同时间点(P<0.01).结论在CPB术中抑肽酶可抑制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的上调,减轻免疫炎性反应的发生.

    作者:蔡明;宋彦西;楚天舒;(名隹)启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深圳市部分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

    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与饮食行为、膳食结构密切相关.为了解宝安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指导和教育他们合理用餐,树立良好的饮食行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我站2002年2月随机对3个镇的6所学校的585名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群露;袁青;林伟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探讨(附56例报告)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是目前消化内科和普通外科所面临一个病情严重、变化迅速、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疾病.我院1985年6月~2001年5月共收治手术治疗SAP 56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成炎;陈士龙;张明;李林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生活事件应激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生活事件能引起人们的心理反应,并产生相应的心理应激,许多研究表明,心身疾病常可由于生活事件引起应激反应而诱发[1,2].本文将我院1994年3月~1998年10月收治的17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117例与生活事件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作者:陈锦华;安卫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妇女疾病的常用术式,我院自1999年1月起对传统的腹式子宫切除术进行改进,应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晓玲;邓亚丽;邹明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脂肪肝的相关因素探讨

    脂肪肝是肝内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可伴有或不伴有临床表现,随着B超检查的普及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检出率逐渐增多,本文对我校1078名高级知识分子体检中发现的274例脂肪肝患者进行分析,探讨脂肪肝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

    作者:严龙菊;毛旭云;桂建伟;赵李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乌体林斯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临床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后复发与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互为恶性因果关系.因此,肿瘤的免疫调节疗法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1].

    作者:申郑堂;海健;毛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动态脑电图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颅脑外伤临床脑机能评价中的应用

    动态脑电图(AEEG)对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脑机能评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导我院84例行AEEG检查之脑外伤病例,其中45例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BAEP)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素珍;周和平;周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胃术后胃瘫18例的治疗

    胃瘫是胃术后早期并发症,报道渐增多,近十年来本院共治疗1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鲁闽;王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层术后并发肝性脑病的分析

    目的探讨TIPSS术后并发肝性脑病的原因和特点.方法对32例TIPSS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1%的患者术后出现肝性脑病.肝性脑病的发生与术后门静脉血液流向有关(P<0.01);与患者术前肝功能及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的改变无明显关系(P>0.05).所有的患者发生肝性脑病都存在诱因.结论 TIPSS术后发生肝性脑病的高危因素主要为术后门静脉呈离肝性流向.

    作者:陈文红;农玉新;刘阳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新生儿自发胃肠穿孔20例临床治疗

    新生儿胃穿孔虽然发病率较低,但起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达40%~80%.我院自1985~2000年共收治新生儿胃肠穿孔20例,存活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广平;常永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