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朝晖;朱文辉;李冰;刘竞
目的探讨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综合征(Turner)综合征的终身高、生长激素水平、学历和性发育的变化.方法 213例Turner综合征进行了染色体检查,57例生长激素激发试验,41例随访了学历和性发育.结果染色体核型分4组,第1组45,X,78例;第2组嵌合型60例;第3组X染色体结构畸变69例;第4组伴有Y染色体6例.终身高(139.1±8.3)cm.生长激素完全缺乏16例,部分缺乏30例,正常11例.随访41例中,学历大部分在初中、技校和中专,17例有不同程度的性发育,24例无性发育.结论 Turner征患者终身高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生长激素分泌低下,学习能力降低,性发育不全.
作者:江静;付曼芬;王伟;陈凤生;王德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持续硬膜外阻滞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无产科及麻醉禁忌证的初产妇(观察组),在宫口开大3cm以上时,给予持续硬膜外麻醉,并与同期条件相似,未给予任何镇痛方法的40例产妇进行对照(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产痛程度、产程进展速度、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出血率、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率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观察组催产素使用率、第二产程时间、经阴道助产分娩率有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率、出血率及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该法应用于分娩镇痛,方法简单,镇痛效果明显,但对分娩方式有一定影响,应进一步完善.
作者:王柳燕;吴虹霆;易维江;郑忠君;陈智慧;张群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临床上急性阑尾炎如果病史,体征明显、典型时,常常不需做超声检查即可确诊,当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时需借助于超声检查以明确诊断.本文对超声诊断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3例急性阑尾炎的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意义.
作者:赵利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鉴别良恶性腹水的新方法.方法比较几组患者152例血清及腹水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及CA125)的情况.结果恶性腹水组血清AFP、CEA、CA19-9及CA125水平较良性腹水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AFP、CEA、CA19-9及CA125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分别为75.0%, 73.8%, 63.6%及66.7%, 特异性分别为86.4%,77.6%,88.4%及74.1%.在鉴别结核、肝硬化与恶性腹水时, 以CA125≥400KU/L为阳性界值更为适当,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及准确性.以AFP≥400ng/ml为阳性界值可提高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血清AFP及CEA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至94.7%.结论检测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及CA125)有助于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血清AFP及CEA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
作者:邓咏梅;刘玉兰;王智峰;时晔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超声作为腹部脏器损伤的急诊检查方法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其无放射性、无损伤性及价格低廉优于CT, MIR,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诊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及漏误诊,本文仅从超声医师的角度对可能出现的漏误诊因素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超声诊断准确性.
作者:董昌元;王玲;贺祎;王贤明;郭少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自1995年6月~2000年6月对116例便血患儿应用电子结肠镜(Olympus CFXQ230)进行诊断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陈昌斌;游洁玉;张爱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创伤或手术后并发的肺动脉栓塞,由于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漏诊,往往延误抢救时机造成不良后果,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常常伴有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甚至引起迅速死亡.自1991年以来有4例肺栓塞被误诊、漏诊,后死亡,其中2例尸体解剖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现将经验教训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利;龙宏莲;李献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为探讨血流动力学因素对老年勃起功能的影响,本文以脉冲超声多普勒探测阴茎深动脉横切面图形及平均流速时间积分(AVTI),微机图像扫描仪自动测量其图形面积,以小血管流量公式算出血流量,结合血流动力学原理探讨血管口径和血流量在老年勃起功能障碍(ED)中起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孟战战;邹永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化疗药物的不断更新和综合治疗的逐步完善,肾母细胞瘤的生存率可以达85%以上,但仍约有10%的患者因病理组织结构不良而导致复发和死亡,被称为预后不良型(unfavorable histology)肾母细胞瘤,其病程中浸润、转移、生长迅速,早期即浸润正常组织,而这一过程与凝血、抗凝血、纤溶、血小板等各系统的异常改变密切相关[1].多数肿瘤自身存在凝血活性物质,且在生长中不断释放各种能激活凝血因子的物质,导致血栓形成趋势加剧,进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浸润.作者对37例肾母细胞瘤患者的凝血、抗凝血、纤溶、血小板系统的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观察,以探讨上述各系统改变与肾母细胞瘤病程发展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阳淑娟;吴白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⑴评价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⑵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8月至2001年6月间实施鼻内镜手术并完成术后随访的18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结果临床分型、分期Ⅰ~Ⅲ型分别为171例(9.5%)、1003(55.7%)、626例(34.8%);治愈率分别为91.2%、71.1%、36.2%;总治愈率为61.0%;手术并发症96例(5.3%),分别为纸板损伤15例(0.83%)、大出血16例(0.89%)、鼻腔粘连63例(3.5%)、一过性或短暂性失明2例(0.11%).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手术疗效与其临床分型分期密切相关.熟悉和确认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提高疗效和预防并发症是重要的.
作者:黄南桂;唐青来;李友忠;贺湘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本所自2001年6月至2002年2月共收治3例食管癌穿孔病人,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申学昌;刘志才;郭建庄;马中州;管福顺;田秀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波抗原修复对CD44s和CD44v6抗原的影响及其在颅内转移瘤及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这些肿瘤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波-0.1%Triton X-100(MW-T)和微波-柠檬酸缓冲液(MW-CA)修复抗原,微波-LSAB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44s和CD44v6在20例正常脑组织、35例脑胶质母细胞瘤和30例颅内转移瘤中CD44的表达情况.结果 MW-CA和MW-T抗原修复处理的IOD显著高于未修复组的IOD值(P<0.01);20例正常脑组织中CD44s和CD44v6表达均为阴性;35例脑胶质母细胞瘤CD44s阳性表达率为100%(35/35),CD44v6表达为阴性;30例颅内转移瘤中CD44s阳性表达率为86.7%(26/30),CD44v6阳性表达率为66.7%(20/30).CD44v6在颅内转移瘤与脑胶质母细胞瘤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波抗原修复处理可以显著提高CD44s和CD44v6的IOD值;脑胶质母细胞瘤中CD44V6的表达可能与其脑内侵袭过程有关,无CD44v6表达可能与其很少发生颅外转移有关,并有可能成为颅内转移瘤诊治的有用指标之一.
作者:熊正文;孙印臣;苏红;李春光;安赵栓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股骨头骨骺滑脱(SCFE)是一种原因不明.于11~14岁骨骺生长快年龄,在无明显外伤暴力情况下股骨头骨骺自于骺端进行性滑移的病症.文献报道多为单侧.现报道我们经治的一例双侧股骨头骨骺滑脱症.
作者:孔成舟;阳闽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早期胃癌随着纤维胃镜的应用,国内外已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而对于浸及胃壁固有肌层的胃癌深入研究报告的相对较少.作者就我院1984年5月至1993年5月收治的浸入胃壁固有肌层的胃癌(PM胃癌)46例加以分析,以探讨浸入固有肌层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淋巴结转移规律和对预后的影响,并对为本病选择合理手术提供依据.
作者:王中利;孟祥虎;孔旭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胃瘫是胃术后早期并发症,报道渐增多,近十年来本院共治疗1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鲁闽;王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奥沙利铂为新一代铂类抗肿瘤药物.临床以治疗大肠癌为主,近1年作者将其应用于治疗晚期胃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茂亮;庄兴俊;夏放;李露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恶黑)较为少见,由于认识不足可误诊为其它疾病.我们收集了13例,就其临床、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勇军;刘逢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外伤性肝破裂在临床上不少见,发病率占腹部外伤25%,总死亡率在10%左右[1].回顾我院1999年1月~2002年1月共215例外伤性肝破裂病人,其中应用改良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21例(21/215).现就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邵去非;赵益华;胡世雄;王晓荣;吴培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TIPSS术后并发肝性脑病的原因和特点.方法对32例TIPSS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1%的患者术后出现肝性脑病.肝性脑病的发生与术后门静脉血液流向有关(P<0.01);与患者术前肝功能及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的改变无明显关系(P>0.05).所有的患者发生肝性脑病都存在诱因.结论 TIPSS术后发生肝性脑病的高危因素主要为术后门静脉呈离肝性流向.
作者:陈文红;农玉新;刘阳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抑肽酶对体外循环(CPB)全身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16例心脏瓣膜替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抑肽酶组,各8例,于手术开始前、CPB转流中40min、CPB转流后30min、CPB结束后4h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肝素化动脉血中性粒细胞整合素CD11b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在CPB结束后30min、CPB结束后4h,CD11b的表达明显高于手术开始前(P<0.01)及抑肽酶组相同时间点(P<0.01).结论在CPB术中抑肽酶可抑制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的上调,减轻免疫炎性反应的发生.
作者:蔡明;宋彦西;楚天舒;(名隹)启兰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