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黄晓玲;肖刚;刘意心
妇女更年期不明原因水肿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为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理,我们分别测定了更年期水肿妇女、更年期无水肿妇女及同龄正常月经周期卵泡期妇女血泌乳素(PRL)、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皮质醇、T3、T4浓度,并对有水肿妇女予以溴隐停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冯洁;杨金文;许佑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皮肌炎/多发性肌炎(DM/PM)合并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比分析10例DM/PM合并间质性肺炎及26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症状、体征、X线胸片、胸部高分辨CT(HRCT)、肺功能、动脉血气结果.结果 DM/PM合并间质性肺炎发病年龄较IPF年轻,发病至就诊时间明显较后者短.两组都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无二氧化碳潴留.肺功能检查:以限制为主,均有弥散功能降低.结论 DM/PM合并间质性肺炎发病年龄较IPF年轻,病程较短,存活时间短,预后差.
作者:徐建如;周贤梅;戴令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生活事件能引起人们的心理反应,并产生相应的心理应激,许多研究表明,心身疾病常可由于生活事件引起应激反应而诱发[1,2].本文将我院1994年3月~1998年10月收治的17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117例与生活事件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作者:陈锦华;安卫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可引起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聚合酶活性区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发生变异,其发生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长[1,2],YMDD变异常可致病情复发甚至恶化,使治疗失败.为此我们自1999年10月~2001年1月间,采用拉米夫定与干扰素(IFN)序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8例,并与同期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病例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柳龙根;王永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D-二聚体可以反应体内凝血与纤溶的病理变化.为此,我们观察了37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变化,同时测定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T)、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活性(PAI).并探讨其与糖尿病及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和临床意义.
作者:莫朝晖;朱文辉;李冰;刘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1994年元月至2001年12月8年间共收治49例腹部多发伤患者,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饶永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腹股沟疝是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从Bassini介绍疝修补术以来,腹股沟疝的处理术式繁多,但如果处理不当,将导致术后复发,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随着科学的发展,采用替代物修补腹股沟疝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这种手术无张力,操作简便,不易复发.我院自1996年8月~2001年12月采用烟卷式网片填充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76例,近期疗效理想,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联合;刘昌华;杨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动态脑电图(AEEG)对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脑机能评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导我院84例行AEEG检查之脑外伤病例,其中45例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BAEP)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素珍;周和平;周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在临床中,有些右半结肠癌病人以急性阑尾炎的表现发病,多数病人仅单纯施行阑尾切除,而结肠癌被漏诊,贻误了治疗,影响预后.本文总结我院自1995~2001年220例结肠癌,其中误诊阑尾炎的16例,误诊率为7.30%(16/220),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卫;蒋俊青;张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耳部手术,如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成形术,中耳乳突手术,听神经瘤手术等均可损伤面神经,导致周围性面瘫,其中以耳乳突手术损伤造成者为常见.随着手术显微镜和耳用电钻的广泛应用,因中耳乳突手术引起面瘫的发生率已经从当时的15%降到1%[1].我院1987年8月~1996年12月共施行中耳乳突手术601例,39例出现面瘫,占6.5%,高于国内、外资料.现将医源性面瘫的原因,教训及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辉;雷汉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奥沙利铂为新一代铂类抗肿瘤药物.临床以治疗大肠癌为主,近1年作者将其应用于治疗晚期胃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茂亮;庄兴俊;夏放;李露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干扰素治疗慢乙肝的反应规律及特点.方法 150例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治疗组和一般护肝的对照组.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治疗组患者定期连续进行肝功能试验、HBV DNA斑点杂交检测、HBV DNA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标记物检测.结果干扰素治疗过程中,转氨酶总体呈下降趋势;HBeAg应答与患者治疗前转氨酶有关,转氨酶重中度升高患者下降明显;用药前HBV DNA阳性患者、开始用药后第2月末HBV DNA 转阴者,HBeAg转阴率较高.HBeAg 应答大多发生在治疗第3月左右,平均转阴时间为3.4月;干扰素治疗前HBV DNA女性低于男性,HBeAg应答组低于无应答组.治疗过程中 HBV DNA 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转阴平均时间为1.9月,与HBeAg应答及肝功能恢复有一定相关性.结论干扰素对慢性肝炎治疗有效.
作者:何清;王松;蒋小玲;许诚;李丽雄;杨山麦;李藕;戴炜;谌取鼎;王平;李慧涓;陈守春;杨尧;王文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与饮食行为、膳食结构密切相关.为了解宝安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指导和教育他们合理用餐,树立良好的饮食行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我站2002年2月随机对3个镇的6所学校的585名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群露;袁青;林伟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波抗原修复对CD44s和CD44v6抗原的影响及其在颅内转移瘤及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这些肿瘤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波-0.1%Triton X-100(MW-T)和微波-柠檬酸缓冲液(MW-CA)修复抗原,微波-LSAB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44s和CD44v6在20例正常脑组织、35例脑胶质母细胞瘤和30例颅内转移瘤中CD44的表达情况.结果 MW-CA和MW-T抗原修复处理的IOD显著高于未修复组的IOD值(P<0.01);20例正常脑组织中CD44s和CD44v6表达均为阴性;35例脑胶质母细胞瘤CD44s阳性表达率为100%(35/35),CD44v6表达为阴性;30例颅内转移瘤中CD44s阳性表达率为86.7%(26/30),CD44v6阳性表达率为66.7%(20/30).CD44v6在颅内转移瘤与脑胶质母细胞瘤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波抗原修复处理可以显著提高CD44s和CD44v6的IOD值;脑胶质母细胞瘤中CD44V6的表达可能与其脑内侵袭过程有关,无CD44v6表达可能与其很少发生颅外转移有关,并有可能成为颅内转移瘤诊治的有用指标之一.
作者:熊正文;孙印臣;苏红;李春光;安赵栓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脂肪肝是肝内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可伴有或不伴有临床表现,随着B超检查的普及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检出率逐渐增多,本文对我校1078名高级知识分子体检中发现的274例脂肪肝患者进行分析,探讨脂肪肝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
作者:严龙菊;毛旭云;桂建伟;赵李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自1994年1月~1999年7月,我科对24例住院的三踝骨折病人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大多数病人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许传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于其流行病学、病因学及手术方法的探讨已有大量文献报导,但关于翼状胬肉所致的角膜形态和屈光度的改变报道甚少,且多为定性研究[1~3].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仪的临床应用,使对角膜表面的细微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成为可能.我们应用角膜地形图仪检测了翼状胬肉手术前后的角膜形态的改变,对翼状胬肉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作者:赵君彦;翟鹏贵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缺氧预处理(hypoxic preconditioning, HPC)作为一种强大的内源性保护现象,表现为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改善心脏收缩功能恢复;提高心肌细胞在缺血/再灌注(ischemic/reperfusion,I/R)或缺氧/复氧(hypoxic/reoxygenation,H/R)损伤后存活率,减少细胞能量消耗及细胞内各种酶的漏出,减轻细胞内离子紊乱,释放内源性保护物质(腺苷、去甲肾上腺素、缓激肽、内皮细胞舒张因子等)和促使细胞内保护性蛋白的活化与合成增加以及一系列受体(腺苷受体等)及通道(KATP通道等)的激活与开放等等.本文就HPC心肌保护作用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陈日;陈胜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持续硬膜外阻滞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无产科及麻醉禁忌证的初产妇(观察组),在宫口开大3cm以上时,给予持续硬膜外麻醉,并与同期条件相似,未给予任何镇痛方法的40例产妇进行对照(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产痛程度、产程进展速度、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出血率、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率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观察组催产素使用率、第二产程时间、经阴道助产分娩率有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率、出血率及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该法应用于分娩镇痛,方法简单,镇痛效果明显,但对分娩方式有一定影响,应进一步完善.
作者:王柳燕;吴虹霆;易维江;郑忠君;陈智慧;张群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临床上急性阑尾炎如果病史,体征明显、典型时,常常不需做超声检查即可确诊,当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时需借助于超声检查以明确诊断.本文对超声诊断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3例急性阑尾炎的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意义.
作者:赵利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