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簃兰
自1999年11月~2000年1月对我院收治的377例符合小儿肺炎诊断标准[1]的患儿,均进行鼻咽分泌物(NPS)肺炎支原体(MP)、沙眼衣原体(CT)-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同时作相关检查.其中确诊为MP、CT混合感染者10例(0.3%),现分析如下.
作者:姚静婵;胡国华;朱红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波抗原修复对CD44s和CD44v6抗原的影响及其在颅内转移瘤及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这些肿瘤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波-0.1%Triton X-100(MW-T)和微波-柠檬酸缓冲液(MW-CA)修复抗原,微波-LSAB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44s和CD44v6在20例正常脑组织、35例脑胶质母细胞瘤和30例颅内转移瘤中CD44的表达情况.结果 MW-CA和MW-T抗原修复处理的IOD显著高于未修复组的IOD值(P<0.01);20例正常脑组织中CD44s和CD44v6表达均为阴性;35例脑胶质母细胞瘤CD44s阳性表达率为100%(35/35),CD44v6表达为阴性;30例颅内转移瘤中CD44s阳性表达率为86.7%(26/30),CD44v6阳性表达率为66.7%(20/30).CD44v6在颅内转移瘤与脑胶质母细胞瘤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波抗原修复处理可以显著提高CD44s和CD44v6的IOD值;脑胶质母细胞瘤中CD44V6的表达可能与其脑内侵袭过程有关,无CD44v6表达可能与其很少发生颅外转移有关,并有可能成为颅内转移瘤诊治的有用指标之一.
作者:熊正文;孙印臣;苏红;李春光;安赵栓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进行CT扫描.结果直接征象:CT直接显示异物及其所在部位的13例,占81.3%,局限性支气管阻塞而无明确异物显示的3例,占18.7%.间接征象:阻塞性肺气肿11例,纵隔双边影5例,阻塞性肺不张3例.合并症表现:阻塞性肺炎6例,纵隔气肿1例,气胸1例,渗出性胸膜炎2例.结论 CT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显示率高,定位准,并可显示各种合并症的CT表现,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曾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恶黑)较为少见,由于认识不足可误诊为其它疾病.我们收集了13例,就其临床、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勇军;刘逢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腰椎滑脱合并椎间盘突出在临床中常见,治疗方法多.我院1996年至2000年5年间,住院治疗97例腰椎滑脱患者,其中合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7例.采用RF内固定,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德山;马卫东;罗志强;孙贤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奥沙利铂为新一代铂类抗肿瘤药物.临床以治疗大肠癌为主,近1年作者将其应用于治疗晚期胃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茂亮;庄兴俊;夏放;李露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早期胃癌随着纤维胃镜的应用,国内外已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而对于浸及胃壁固有肌层的胃癌深入研究报告的相对较少.作者就我院1984年5月至1993年5月收治的浸入胃壁固有肌层的胃癌(PM胃癌)46例加以分析,以探讨浸入固有肌层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淋巴结转移规律和对预后的影响,并对为本病选择合理手术提供依据.
作者:王中利;孟祥虎;孔旭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脑梗死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意速注射液[国产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98)卫药准字X-247-1]具有增加脑部血流的灌注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红细胞的变形性及降低组织耗氧量等功能.为了观察意速注射液的临床治疗效果,2001年1月~2002年1月应用该药治疗了90例发病1周内的脑梗死病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满连;刘翔;张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缺氧预处理(hypoxic preconditioning, HPC)作为一种强大的内源性保护现象,表现为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改善心脏收缩功能恢复;提高心肌细胞在缺血/再灌注(ischemic/reperfusion,I/R)或缺氧/复氧(hypoxic/reoxygenation,H/R)损伤后存活率,减少细胞能量消耗及细胞内各种酶的漏出,减轻细胞内离子紊乱,释放内源性保护物质(腺苷、去甲肾上腺素、缓激肽、内皮细胞舒张因子等)和促使细胞内保护性蛋白的活化与合成增加以及一系列受体(腺苷受体等)及通道(KATP通道等)的激活与开放等等.本文就HPC心肌保护作用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陈日;陈胜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5例IgA肾病患者及22例正常人血浆ADM水平,分析患者血浆ADM与尿蛋白的关系.结果 IgA肾病患者血浆ADM水平为(24.2±3.8)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9±0.8)pg/ml(P<0.01);蛋白尿大于1g/24h组血浆ADM(32.1±4.7)pg/ml显著高于少量或无蛋白尿组(18.1±2.5)pg/ml(P<0.05).结论 ADM参与了IgA肾病患者病理生理过程,合并明显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血浆ADM升高,可能为代偿性的保护作用.
作者:曹礼应;段建;郭虹;余开慧;王柏清;卓红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AP)与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和氧自由基关系.方法急性胰腺炎71例,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ET、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与健康体检者15例作对照.结果急性胰腺炎血浆ET、NO明显升高,而SOD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且重症胰腺炎的ET和NO增高、SOD降低尤为明显,与轻症胰腺炎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的ET、NO和SOD异常消长在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建生;卫新革;付极;刘进;袁耀宗;吴云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外伤性肝破裂在临床上不少见,发病率占腹部外伤25%,总死亡率在10%左右[1].回顾我院1999年1月~2002年1月共215例外伤性肝破裂病人,其中应用改良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21例(21/215).现就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邵去非;赵益华;胡世雄;王晓荣;吴培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本所自2001年6月至2002年2月共收治3例食管癌穿孔病人,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申学昌;刘志才;郭建庄;马中州;管福顺;田秀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积器官损害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62份SLE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ICC/ACR损害指数评估其累积器官损害并分析评价其影响因素.结果累积器官损害同首诊时间、合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复发次数及补体水平呈显著性相关;而与性别、年龄、病程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累积剂量无显著性相关.结论累积器官损害是评价SLE病情的指标之一,其发生、发展受多因素相互作用.应早期治疗并连续观察实验室指标尤其是血清补体水平,激素治疗的同时若合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可延缓器官发展至终末期损害.
作者:谢红付;李捷;陈翔;陈明亮;施为;杜乾君;吴佳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化疗药物的不断更新和综合治疗的逐步完善,肾母细胞瘤的生存率可以达85%以上,但仍约有10%的患者因病理组织结构不良而导致复发和死亡,被称为预后不良型(unfavorable histology)肾母细胞瘤,其病程中浸润、转移、生长迅速,早期即浸润正常组织,而这一过程与凝血、抗凝血、纤溶、血小板等各系统的异常改变密切相关[1].多数肿瘤自身存在凝血活性物质,且在生长中不断释放各种能激活凝血因子的物质,导致血栓形成趋势加剧,进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浸润.作者对37例肾母细胞瘤患者的凝血、抗凝血、纤溶、血小板系统的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观察,以探讨上述各系统改变与肾母细胞瘤病程发展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阳淑娟;吴白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动态脑电图(AEEG)对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脑机能评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导我院84例行AEEG检查之脑外伤病例,其中45例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BAEP)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素珍;周和平;周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由于老年肺结核并存肺癌患者较常见,临床上与单纯肺结核或肺癌有许多相似之处,为减少误诊、漏诊,现就我院1992年5月~1999年7月住院的32例肺结核并存肺癌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易晴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耳部手术,如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成形术,中耳乳突手术,听神经瘤手术等均可损伤面神经,导致周围性面瘫,其中以耳乳突手术损伤造成者为常见.随着手术显微镜和耳用电钻的广泛应用,因中耳乳突手术引起面瘫的发生率已经从当时的15%降到1%[1].我院1987年8月~1996年12月共施行中耳乳突手术601例,39例出现面瘫,占6.5%,高于国内、外资料.现将医源性面瘫的原因,教训及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辉;雷汉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少见而严重的心血管急症,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情发展迅速,误诊率和死亡率高.据统计,未经特殊治疗的病例,约3%的患者猝死,发病2d内死亡者占37%~50%,发病1周内死亡者占60%~70%[1].因此,早期诊断和积极合理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本文将我院1995年至2000年确诊的18例主动脉夹层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吴名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1994年元月至2001年12月8年间共收治49例腹部多发伤患者,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饶永德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