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自军;史占鳌
由于肛门部感觉敏锐,术后疼痛剧烈,患者非常痛苦,而且疼痛及其应激反应,易引起术后并发症.因此肛肠病术后镇痛,一直以来是我国学者致力研究的项目.我院自1999年以来,术后行连续硬膜外注药镇痛104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炳良;金超;徐道昆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随着细胞培养技术和染色体显带技术的提高,大约67.1%~80.0%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具有克隆性、获得性染色体异常,且结构异常(主要是染色体易位)常与某种特定细胞类型白血病及预后密切相关[1,2].我科对26例ANLL患者染色体畸变进行了分析,探讨其分型与疗效的关系.
作者:杨桂玲;陈文准;杨碧云;曹瑞生;石庆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宫颈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的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位,且病死率高,在我国居女性癌症死亡比第二位,仅次于胃癌.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之一,适用于Ⅰa~Ⅱa期的患者,特别是适用于年轻需要保留卵巢功能以及对放疗不敏感的腺癌患者.宫颈癌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年龄、身材状况、设备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来制定.本文收集了1986年1月至1995年12月间在我院妇科进行手术治疗的49例患者的资料,进行了10年随访分析.
作者:刘晓军;沙玉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及病变浸润程度、淋巴转移等与预后的相关因素的研究表明,胃癌根治术后生存期的长短与下列因素相关:术前肿瘤的大小、病变浸润的深度、淋巴结转移的数量及范围、组织病理学的特性等.本文对我院125例病人进行了相关因素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菊英;罗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胆道结石有时合并泌尿系结石,既往常分期手术.1997年2月至1999年6月,我科共收治胆道结石合并泌尿系结石13例,均一期手术,获得成功,减少了病人的痛苦,节省经费,可以安全地进行.以下就开展这项手术谈谈我们的初步体会.
作者:吴金术;易为民;廖春红;吴万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 S)在新疆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该病病程长、难治愈、致残率高,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目前,国内外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从1999年8月至2000年7月,笔者运用正清风痛宁配合云克(锝[99Tc])治疗A S 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望丰;安莉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茶色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液内皮素(UET)排泄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茶色素治疗,3次/d,每次0.24g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 UET、尿白蛋白的排泄率(UAER)变化.结果糖尿病肾病(DN)患者24h UET排泄量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治疗组治疗后24h UET、UAE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P<0.01),对照组治疗后24h UET、UAER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8周后24h UET、UAER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24h尿ET降低与UAER降低呈正相关(P<0.01).结论 DN患者UET明显增多,茶色素可能通过抑制DN患者体内,尤其肾脏产生ET致尿液排泄ET减少,从而可对DN患者肾脏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和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DN患者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夏成云;周京国;谢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支气管肺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尤其是重症支气管肺感染对老年人威胁较大,有时往往成为直接死因.老年人由于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加之患有多种基础疾病,致使支气管肺感染的发病率高、并发症多,预后差,死亡率高.本文回顾性分析近年收治的重症支气管肺感染138例,旨在研究其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多因素.
作者:梁先万;张天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者手术血糖的控制和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25例中除1例胆肠吻合术者为丙级愈合外,其余伤口均为甲级愈合.术后4例出现并发症(占16%),全组无1例发生重症感染,糖尿病急症及死亡.平均住院(36.6±16.3)d,但术后平均住院(21.04±14.1)d.对照组无并发症,平均住院(23.9±10.6)d,两组有非常显著差异(t=2.768,P<0.01),平均术后住院(14.2±5.0)d,两组无显著差异(t=1.867,P>0.05).结论此类疾病中伴发糖尿病比例高达10%(25/338).合并糖尿病者平均住院日明显延长,住院费用增高,并发症发生率高,说明合并糖尿病者手术危险性高于无糖尿病者.
作者:张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心力衰竭一个重要类型,其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别于收缩性心力衰竭(SHF).为加强对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认识,现将我院1996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82例中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21例的诊治做一分析.
作者:何永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胃食管反流病(GERD)诊断方法及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试验的价值.方法对104例有烧心、反酸或反食,伴有或不伴有非心源性胸痛、咽下疼痛及平卧时呛咳等症状的患者进行症状评分、内镜检查、食管测压、2h食管腔内pH监测和7d的安慰剂或兰索拉唑(30mg,每天2次)随机分组交叉对照治疗试验;以24h食管下段pH<4的总时间>4%或和/反流总评分>14分作为诊断病理性胃食管酸反流的标准;用PPI抑制治疗第5、6、7共3d的症状总评分与用药前3d的症状总评分相比较,以症状总分下降>75%者为治疗试验阳性.结果 104例中内镜检出食管炎18例(17%);烧心为主要症状者83例(80%);pH监测结果符合病理性胃食管酸反流(GERD)者87例(84%);兰索拉唑治疗试验阳性者85例(82%),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显著相关(P<0.01).胃镜及食管测压对GERD的检出率低,由24h食管pH监测诊为GERD者87例中,治疗试验阳性者82例(敏感性94%),pH监测结果阴性者的另17例中,治疗试验阴性14例(特异性82%),兰索拉唑治疗试验对诊断GERD的准确性为92%.结论对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治疗试验用于辅助诊断GERD可先于食管测压及24h食管腔内pH监测进行,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且简便易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金坤;胡品津;陈为;何瑶;张晓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病例资料例1,女,26岁,自服1605农药30ml,在当地医院洗胃,同时每5min静推阿托品10mg,病情不见好转而转入本院,查体:T 38.9℃,P 130次/min,R 12次/min,BP 150/100mmHg,瞳孔针尖样,对光反射消失,四肢强直样抽搐,双侧锥体束征阳性,昏迷.经患者家属代诉和所带病例记录,24h阿托品用量近3000mg,急查胆碱酶活力O,腰穿脑脊液为血性脑脊液,行颅脑CT示桥脑出血.请脑外科会诊并协助抢救,终因脑疝,患者于入院12h死亡.例2,女,28岁,自服氧化乐果100ml,在当地医院静推阿托品,用量不详.查体:T 37.4℃,P 90次/min,R 21次/min,神清,面色苍白,大汗,瞳孔1mm,呼吸困难,喉有痰鸣音,胆碱酯酶活力8单位,给予重新洗胃,肌注解磷注射液2ml,静推阿托品30mg,以后每15min,静推阿托品20mg,4次后患者面色潮红,烦躁,瞳孔5mm,痰鸣音消失,阿托品改量为15min静推10mg,总量达到600mg时,患者突然呕吐抽搐,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鼻唇沟变浅,颈部抵抗感,右侧肢体瘫痪,血压165/105mmHg,急查CT示左侧基底节区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终因脑出血量过多,于入院24h后死亡.
作者:董莉;王淑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神经系统(SLE)损害发生率较高,国外报道为20%~50%[1],系统损害可累及脑、脊髓及周围神经,其中多见、严重危及生命的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及精神障碍.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作者将近20年收治51例SLE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张桂芳;刘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首例报告国内Trichosporon asahii引起真菌病,并介绍此菌种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从1名未确诊女性患者受损皮肤,皮痂,口腔伪膜,阴道及口腔分泌物,尿便及肝穿刺组织,分离与培养出一种真菌,经生化分析,菌种鉴定分子生物学实验及DNA测序.结果证明此真菌为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asahii),结论本文而诊断此患者罹患播散性真菌病,由此引起播散性真菌病在国内尚属首例报告.
作者:杨蓉娅;王文岭;敖俊红;李大伟;张水文;张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Dieulafoy病又称消化道黏膜恒径小动脉破裂出血、孤立性糜烂、杜氏溃疡等,临床表现以突发性消化道大出血为主,可直接威胁病人生命,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临床并非罕见,作者自1993年7月至2001年4月共收治11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佳平;付博;李森林;周斌;张秋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肌酸磷酸激酶(CK)及同功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中的重要性已十分明确,本文观察了AMI患者的CK、CK-MB的峰值,提示其作为一个预示危险指标,对指导治疗、评估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亦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生率仅次于室性早搏.20世纪50年代,房颤常见的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即所谓瓣膜性房颤,目前总体而言,瓣膜病已明显减少,而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非瓣膜病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及孤立性房颤(临床无器质性心脏病或有全身性疾病而心脏正常的患者)日渐增多.有实验表明,40岁以上人群房颤的发生率为2.3%,65岁以上人群约为5.9%,年龄每增加10岁,发病率增加约1.4倍[1],75岁以上的房颤患者约占房颤总数的一半,所以NVAF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老年疾病,缺血性中风为其大的并发症.有资料显示NVAF所致中风病因复杂,2/3为心源性血栓所致,脑血管本身异常也与发病有关[2].NVFA 过去一般被认为是良性的,对其治疗没有良好的认识.Framingham 等调查表明NVAF 发生中风的危险性是同年龄组无房颤病人的5.6~7.1倍[3],而且第一年内中风的复发率为2.15%,以后每年为5%,每年的死亡率为5%[4],所以不管是瓣膜病性房颤还是非瓣膜病性房颤都是发生中风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房颤所致中风具有早期性、隐蔽性、突然性,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加强房颤病人中风的预防具有很大的医学和社会效益.
作者:张卫茹;孙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丹参酮是中药丹参根的乙醚提取物,其中含有十种有效成分,亦称总丹参酮.总丹参酮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抗菌作用[1].近,我们对烧伤后期有小面积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感染患者,采用口服结合局部外用丹参酮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宇汝胜;刘晟;余又新;胡德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总结骨质疏松与转移瘤所致的急性椎体压缩的MRI表现,评估MRI在两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根据临床表现、生化检查、普通X线照片及CT检查等随机选择骨质疏松及转移瘤各30例,每例均同时进行SE、T1W、FSE、T2W及SE、T1W增强检查.结果总结了有助于急性椎体压缩鉴别诊断的11种MRI表现:提示为骨质疏松所致的有4种,其中压缩椎体后缘向前成角且骨片向椎管内突出为特异性表现;提示为转移瘤的有7种,其中硬膜外肿块、椎弓根骨质破坏、T1W增强扫描及T2WI呈弥漫性高信号或非均匀性信号为特征性表现.结论在鉴别是骨质疏松还是转移瘤所致的急性椎体压缩中,MRI是一种敏感和可靠的检查方法.
作者:沈比先;周顺科;沈新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真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器疾病,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是妇产科常见病,复发率高,治疗时间长,常规治疗用药如制霉菌素,酮康唑副反应大,患者不易坚持用药.我科2000年全年用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的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病例3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淑清;徐伟全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