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比先;周顺科;沈新平
1 一个国际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新指南作为第一个国际CPR和ECC指南2000,它是由各国专家组成的国际小组经过科学、客观的评估,认真的讨论后后成稿,是集中了全体专家智慧并与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成果,意在指导救助者与急救人员以有效的方法救治心血管急症,如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从而制定出一个全球性的标准.这个可谓是真正的国际性心肺复苏指南,是数百名世界范围内著名复苏方面的专家学者经过两年的时间,认真讨论和详尽评估后得以著成.除美国心脏协会的专家外,还有来自澳洲、欧洲、加拿大、日本、新西兰、拉丁美洲、沙特阿拉伯、南非和泰国等的专家,他们为新的心肺复苏指南作出了很大贡献.
作者:邓跃林;周利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了解不同疾病时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8(IL-18)和可溶性Fas(sFas)及可溶性Fas配体(sFasL)的变化,探讨本病中IL-18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法,将58例SLE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应用ELISA方法测定58例SLE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血清IL-18和sFas及sFasL水平.结果 SLE患者血清中IL-18和sFa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疾病活动度轻、中、重三组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SLE患者血清中sFas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血清IL-18水平的增高与sFas增高呈正相关(γ=0.496,P<0.01),与sFasL无明显相关(γ=0.126,P>0.5).结论 SLE患者血清IL-18的增高可引起sFas和sFasL增高,二者在SLE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郑祥雄;李频;邹式文;林芬;杨旭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生率仅次于室性早搏.20世纪50年代,房颤常见的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即所谓瓣膜性房颤,目前总体而言,瓣膜病已明显减少,而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非瓣膜病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及孤立性房颤(临床无器质性心脏病或有全身性疾病而心脏正常的患者)日渐增多.有实验表明,40岁以上人群房颤的发生率为2.3%,65岁以上人群约为5.9%,年龄每增加10岁,发病率增加约1.4倍[1],75岁以上的房颤患者约占房颤总数的一半,所以NVAF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老年疾病,缺血性中风为其大的并发症.有资料显示NVAF所致中风病因复杂,2/3为心源性血栓所致,脑血管本身异常也与发病有关[2].NVFA 过去一般被认为是良性的,对其治疗没有良好的认识.Framingham 等调查表明NVAF 发生中风的危险性是同年龄组无房颤病人的5.6~7.1倍[3],而且第一年内中风的复发率为2.15%,以后每年为5%,每年的死亡率为5%[4],所以不管是瓣膜病性房颤还是非瓣膜病性房颤都是发生中风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房颤所致中风具有早期性、隐蔽性、突然性,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加强房颤病人中风的预防具有很大的医学和社会效益.
作者:张卫茹;孙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胃溃疡是一种多发病,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胃溃疡癌变是病理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题[1~3].本文收集了1972~1989年手术切除胃标本23例,其中良性胃溃疡10例,胃溃疡型癌10例,胃溃疡癌变3例.现就其良性溃疡病,溃疡癌变及溃疡型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探讨.
作者:刘建成;成志诚;周章杰;林海兵;蒋亚湘;贾晓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ASP),是一种危重急腹症.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目前国内外医疗机构趋向于非手术治疗.我们自2000年1月~2001年2月采用内科综合疗法治疗ASP,获较高治愈率,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秦咏梅;孙屹峰;杨云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小肠恶性肿瘤少见,十二指肠是其好发部位,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较易误诊或漏诊,因而影响治疗及预后.为了进一步了解该肿瘤的特点,笔者就淮阴市二院近25年来诊治的十二指肠原发性恶性肿瘤12例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程剑;沈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 S)在新疆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该病病程长、难治愈、致残率高,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目前,国内外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从1999年8月至2000年7月,笔者运用正清风痛宁配合云克(锝[99Tc])治疗A S 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望丰;安莉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应用解剖学和临床应用研究,提出直视下微创胆囊切除术的必要性.方法应用尸体解剖观测及临床对比研究方法.结果人体存在胆囊三角隐窝.直视下微创胆囊切除术切口选择标准为:右6~8肋缘下2cm,脐与剑胸结合连线中点上方(3.0±0.5)cm,距正中线1cm,经右腹直肌外缘斜形切口3~6cm.直视下微创胆囊切除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均少于传统胆囊切除术(OC)(P<0.05).术后恢复较OC组明显快(P<0.05),手术并发症二者无显著差别.结论直视下微创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适应征广、创伤轻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姚伟;王举;黄卫民;窦忠霞;刘丹;黄永文;刘春凤;赵丽华;关宝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微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微生物与微生物、微生物与宿主,以及微生物和宿主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学科;也是研究微观生态平衡、生态失调和生态调整的一门新兴学科[1].
作者:钱康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对肺部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肺部肿块的鉴别诊断已经成为临床医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994年1月至1999年1月,作者对经胸部CT检查发现≤2cm的肺内肿块而经临床检查不能确诊的患者,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立新;袁志军;朱跃红;吴尉;林劲冠;王倩之;李星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γ-干扰素(IFN-γ)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意义.方法检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NDR)、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DR)及正常人血中NO、IFN-γ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NDR组NO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FN-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DR组NO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明显低于糖尿病无眼底病组(P<0.05);DR组IFN-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明显低于糖尿病无眼底病组(P<0.01).结论 NO、IFN-γ共同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NO、IFN-γ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对NO、IFN-γ的深入研究,有望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作者:刘忠伦;黄厚斌;罗南萍;徐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宫颈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的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位,且病死率高,在我国居女性癌症死亡比第二位,仅次于胃癌.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之一,适用于Ⅰa~Ⅱa期的患者,特别是适用于年轻需要保留卵巢功能以及对放疗不敏感的腺癌患者.宫颈癌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年龄、身材状况、设备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来制定.本文收集了1986年1月至1995年12月间在我院妇科进行手术治疗的49例患者的资料,进行了10年随访分析.
作者:刘晓军;沙玉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据初步调查我国的发病率约为3%~9%[1,2].骨关节炎的治疗是临床尚未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关节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高分子生物材料的深入研究,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自1995年3月~1999年3月,我们采用关节镜清理术关节腔内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46例(51膝),效果满意.
作者:董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胆道结石有时合并泌尿系结石,既往常分期手术.1997年2月至1999年6月,我科共收治胆道结石合并泌尿系结石13例,均一期手术,获得成功,减少了病人的痛苦,节省经费,可以安全地进行.以下就开展这项手术谈谈我们的初步体会.
作者:吴金术;易为民;廖春红;吴万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内胚窦瘤是高度恶性的肿瘤,多发生于婴幼儿.内胚窦瘤有合成甲胎球蛋白的生物学特征,因此,临床上通过检测甲胎球蛋白(AFP)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判断手术切除是否彻底,术后监护、药物疗效评价及预测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等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10年来我院收治内胚窦瘤16例,现结合病例分析讨论其诊断治疗与AFP随访检测意义.
作者:李鹰;李团光;王圣石;杜敬民;李存长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呼吸科从1998年10月~2000年10月共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654例,真菌感染有96例.其中89例应用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的氟康唑和大连辉瑞生产的氟康唑(大扶康)对晚期肺癌合并呼吸道真菌感染者进行一疗程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振武;庄武;徐伟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dRTA)是由于远端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在管腔液与管周液间不能产生与维持一个大的氢离子梯度.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容易造成误诊.现总结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及我院1995~2000年确诊的dRTA 42例,其中12例曾被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虞旭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外伤性肝破裂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87年9月至2001年1月间我科收治的外伤性肝破裂210例所采取的外科处理原则、手术术式的选择、治疗的结果、以及手术治疗的指征.结果本组病例采取综合手术治疗198例,存活182例,其治愈率92%;非手术治疗12例,全部治愈,主要死亡原因为严重合并伤,严重休克.结论综合选择手术术式可以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严格掌握非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可以提高治愈率,清创加大网膜填塞修补术、肝修补术、选择性肝动脉结扎及清创性肝切除术为解决肝破裂的主要手段.
作者:蒋可松;林平信;蒋小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尿毒症患者80%有高血压,多数经血液透析(HD)后血压降低,但部分患者血压持续不降,甚至升高.本文回顾血液透析(HD)加用降压药血压不下降,反而呈升高趋势,为此,比较34例患者改为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降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向南竹;刘伏友;李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国新生儿脐带血和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MIP-1β和受激活调节的正常T淋巴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的能力,探讨影响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母婴传播的可能因素.方法 Ficol密度梯度离心、贴附法分离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并以免疫荧光CD3、CD14单克隆抗体鉴定.分别在PMA或LPS刺激下培养,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三种CC趋化因子浓度.结果 17例新生儿脐带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MIP-1α、MIP-1β、RANTES的浓度分别为3920±730、4910±590、1470±410、3240±980、1960±1300、240±120pg/ml,20例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MIP-1α、MIP-1β、RANTES的浓度分别为6560±840、5810±1150、2250±570、3010±1350、2280±870、690±430pg/ml.脐带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上述分泌能力低于成人血.结论中国新生儿脐带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RANTES的能力低下,可能使中国新生儿比成人对HIV-1更易感且影响发病过程.应在新生儿对HIV-1感染的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处理时采取相应对策.
作者:郑煜煌;杨旭;邹文;冯铁健;Ho Wen-Zhe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