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茹;孙明
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dRTA)是由于远端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在管腔液与管周液间不能产生与维持一个大的氢离子梯度.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容易造成误诊.现总结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及我院1995~2000年确诊的dRTA 42例,其中12例曾被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虞旭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急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的弥漫性炎症,治疗方法多,效果不一,我们对无脓性分泌物的急性外耳道炎病人,采用单独口服丹参酮和单用青霉素两组对照治疗,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作者:张传义;赵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胆道结石有时合并泌尿系结石,既往常分期手术.1997年2月至1999年6月,我科共收治胆道结石合并泌尿系结石13例,均一期手术,获得成功,减少了病人的痛苦,节省经费,可以安全地进行.以下就开展这项手术谈谈我们的初步体会.
作者:吴金术;易为民;廖春红;吴万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心包腔内肿瘤为罕见的疾病,少有报道.1986年至1999年间笔者应用彩色超声显像仪对5例疑心包腔内肿瘤的病例进行诊断,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伍英;蒋云山;李立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一个国际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新指南作为第一个国际CPR和ECC指南2000,它是由各国专家组成的国际小组经过科学、客观的评估,认真的讨论后后成稿,是集中了全体专家智慧并与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成果,意在指导救助者与急救人员以有效的方法救治心血管急症,如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从而制定出一个全球性的标准.这个可谓是真正的国际性心肺复苏指南,是数百名世界范围内著名复苏方面的专家学者经过两年的时间,认真讨论和详尽评估后得以著成.除美国心脏协会的专家外,还有来自澳洲、欧洲、加拿大、日本、新西兰、拉丁美洲、沙特阿拉伯、南非和泰国等的专家,他们为新的心肺复苏指南作出了很大贡献.
作者:邓跃林;周利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卡介苗多糖核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14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及对照组,预防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肌注卡介苗多糖核酸0.5mg,每周2次,共18次,对照组仅用一般治疗.两组患者每2周门诊随访1次,记录呼吸道感染次数、天数,于用药前、用药后4周、24周查血清IgA、IgG、IgM,共观察6个月.结果预防组呼吸道感染例数、感染天数及未发生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卡介苗多糖核酸对COPD患者有预防呼吸道感染的作用,减少复发次数,缓解患者病情.
作者:张二明;姚震;向平超;王于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小肠恶性肿瘤少见,十二指肠是其好发部位,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较易误诊或漏诊,因而影响治疗及预后.为了进一步了解该肿瘤的特点,笔者就淮阴市二院近25年来诊治的十二指肠原发性恶性肿瘤12例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程剑;沈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呼吸科从1998年10月~2000年10月共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654例,真菌感染有96例.其中89例应用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的氟康唑和大连辉瑞生产的氟康唑(大扶康)对晚期肺癌合并呼吸道真菌感染者进行一疗程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振武;庄武;徐伟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包含肿瘤细胞的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在良恶性胸水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使50例恶性胸水中不同的细胞成分出现在percoll分离液的不同层面,分别吸取不同层面的细胞作涂片,HE染色,并与传统细胞病理学方法比较,计算各种方法病理细胞阳性率,各组间差异行χ2检验.结果 percoll分离液组(Ⅰ组),离心沉渣涂片组(Ⅱ组),直接涂片组(Ⅲ组)等三组病理细胞阳性率分别为68%,42%,12%,三组总卡方值χ2=32.55,P<0.01,总差异有显著性,其中Ⅰ组与Ⅱ组比较:χ2=5.82,P=0.016,差异有显著性:Ⅱ组与Ⅲ组比较:χ2=12.57,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Ⅰ组与Ⅲ组比较:χ2=32.34,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胸水中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肿瘤细胞,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可以使上述三种细胞浓缩于单个核细胞层中,应用于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能提高病理细胞阳性率以及可疑胸水的诊断.
作者:马吉勇;庞玉瑛;朱钟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西替利嗪(cetirizine)属新一代中枢神经系统无镇静作用的H1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无明显中枢抑制作用,该药毒性低,安全性好.为进一步了解西替利嗪治疗急性和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南京军区总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南就市鼓楼医院3家医院的皮肤科和耳鼻喉科采用随机对照和开放治疗的方法,从1997年9月共治疗173例,报道如下.
作者:倪容之;桑红;周文光;靳培英;刘训荃;贾云;顾富祥;伍凝辉;佘卫东;吴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中50%为急性荨麻疹,病程多在6周以内.我院皮肤科自2001年9月至2001年12月对40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应用盐酸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以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吴玲玲;李虹;毛舒和;徐伟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肝硬化患者在我国极为常见,不同患者的预后有着显著的差异,其原因较为复杂.近年来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增高对疾病的影响已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为此,作者检测了我院29例肝硬化住院病人外周血血浆内毒素含量,以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
作者:袁伟建;张桂英;邹益友;刘家双;陈凤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由于肛门部感觉敏锐,术后疼痛剧烈,患者非常痛苦,而且疼痛及其应激反应,易引起术后并发症.因此肛肠病术后镇痛,一直以来是我国学者致力研究的项目.我院自1999年以来,术后行连续硬膜外注药镇痛104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炳良;金超;徐道昆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病例资料例1,女,26岁,自服1605农药30ml,在当地医院洗胃,同时每5min静推阿托品10mg,病情不见好转而转入本院,查体:T 38.9℃,P 130次/min,R 12次/min,BP 150/100mmHg,瞳孔针尖样,对光反射消失,四肢强直样抽搐,双侧锥体束征阳性,昏迷.经患者家属代诉和所带病例记录,24h阿托品用量近3000mg,急查胆碱酶活力O,腰穿脑脊液为血性脑脊液,行颅脑CT示桥脑出血.请脑外科会诊并协助抢救,终因脑疝,患者于入院12h死亡.例2,女,28岁,自服氧化乐果100ml,在当地医院静推阿托品,用量不详.查体:T 37.4℃,P 90次/min,R 21次/min,神清,面色苍白,大汗,瞳孔1mm,呼吸困难,喉有痰鸣音,胆碱酯酶活力8单位,给予重新洗胃,肌注解磷注射液2ml,静推阿托品30mg,以后每15min,静推阿托品20mg,4次后患者面色潮红,烦躁,瞳孔5mm,痰鸣音消失,阿托品改量为15min静推10mg,总量达到600mg时,患者突然呕吐抽搐,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鼻唇沟变浅,颈部抵抗感,右侧肢体瘫痪,血压165/105mmHg,急查CT示左侧基底节区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终因脑出血量过多,于入院24h后死亡.
作者:董莉;王淑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 S)在新疆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该病病程长、难治愈、致残率高,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目前,国内外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从1999年8月至2000年7月,笔者运用正清风痛宁配合云克(锝[99Tc])治疗A S 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望丰;安莉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糖尿病肾病治疗已取得较为肯定的疗效:能减轻蛋白尿、降低血压、延缓肾功能衰竭的发生[1].但是各种ACEI的价格不同,而病人却需长期服用.故我们应该在疗效和副作用相同的前题下,选择便宜的ACEI,以减少病人的医疗费用.为此,我们将服用ACEI依那普利和苯那普利对比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文勇;叶任高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了解不同疾病时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8(IL-18)和可溶性Fas(sFas)及可溶性Fas配体(sFasL)的变化,探讨本病中IL-18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法,将58例SLE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应用ELISA方法测定58例SLE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血清IL-18和sFas及sFasL水平.结果 SLE患者血清中IL-18和sFa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疾病活动度轻、中、重三组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SLE患者血清中sFas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血清IL-18水平的增高与sFas增高呈正相关(γ=0.496,P<0.01),与sFasL无明显相关(γ=0.126,P>0.5).结论 SLE患者血清IL-18的增高可引起sFas和sFasL增高,二者在SLE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郑祥雄;李频;邹式文;林芬;杨旭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神经系统(SLE)损害发生率较高,国外报道为20%~50%[1],系统损害可累及脑、脊髓及周围神经,其中多见、严重危及生命的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及精神障碍.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作者将近20年收治51例SLE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张桂芳;刘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首例报告国内Trichosporon asahii引起真菌病,并介绍此菌种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从1名未确诊女性患者受损皮肤,皮痂,口腔伪膜,阴道及口腔分泌物,尿便及肝穿刺组织,分离与培养出一种真菌,经生化分析,菌种鉴定分子生物学实验及DNA测序.结果证明此真菌为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asahii),结论本文而诊断此患者罹患播散性真菌病,由此引起播散性真菌病在国内尚属首例报告.
作者:杨蓉娅;王文岭;敖俊红;李大伟;张水文;张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能否早期控制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近年来临床广泛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1~5].鉴此,我们以24h尿总蛋白和尿白蛋白排泄量为观察指标,比较分析以期阐明培哚普利(perindopril)与卡托普利:对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有无差异;能否加强常规降糖治疗的降尿蛋白作用;对正常血压与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影响的异同,并探讨其原理.
作者:肖云武;周智广;周艳琴;黄佳克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