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榀华
总结国内外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训的经验,对呼吸系统疾病教学过程中的科研能力培养进行了初步探索.进行课前布置,课后总结.并对目前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方式、时间、资助、评价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思考.
作者:徐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沁源县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以便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尿碘.结果 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65.4 μg/L,尿碘>300 μg/L的占1.1%;尿碘<50 μg/L的为0,尿碘<100 μg/L的占5.6%.城镇与山区儿童尿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沁源县人群碘摄入量可以满足人体需要,碘营养状况良好.
作者:郭东风;郭晓恒;张巧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骨科自2002年1月至2009年6月应用锁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100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按李晓峰等锁骨骨折的疗效判断,本组优86例,良14例.结论 锁骨中段骨折不同内固定选择很重要,手术治疗有其一定的优越性.完全移位锁骨中段骨折行早期钢板固定治疗,恢复功能更快.本研究的资料支持对完全移位锁骨中段骨折的活动要求高的患者行早期钢板固定术.
作者:王厚堂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妊娠10~14周行钳刮术终止妊娠以减少痛苦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择10~14周妊娠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0例,用米非司酮150 mg分3 d顿服,第4天清晨空腹加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并留站观察,如出现出血多或有胚胎组织排出立即行钳刮术.对照组为150例,行负压吸引术或钳刮术.观察两组宫颈的改变,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血压、呼吸,脉搏改变,出血量.结果 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在宫颈软化、疼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10~14周人工流产术中,可以减轻疼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燕平;郑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阴道上皮内瘤样病变(vulva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IN)症状同慢性外阴营养不良,多以外阴瘙痒及外阴皮肤弹性减退为主要症状,有合并色素脱失或色素沉着,少数伴有搔抓溃疡及灼痛,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手术治疗及一些物理治疗因其破坏解剖结构,损伤生理功能等缺点,给病人造成了生理创伤和心理压力,不易被患者接受.而局部保守治疗措施成为治疗该病变的第一选择.近日我院2007年收治1例VIN患者,给予氟脲嘧啶(5-FU)局部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宏;顾建全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异丙酚镇痛对人工流产患者人工流产综合征、流产后宫内残留、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将选择人工流产终止早孕的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未用异丙酚镇痛,第二组:用异丙酚镇痛,常规剂量2 mg/kg,镇痛时间3~5 min,完成人工流产.第三组:用异丙酚2 mg/kg后,因手术时间延长或效果不佳加用20~50 mg,维持时间2~3 min.分别统计各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出血量、术后1~2周出现宫内残留需第二次清宫人数.结果 第一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第二、三组(P<0.01);第一、二组之间出血量及宫内残留发生率无差异.第三组出血量、宫内残留发生率明显高于前两组(P<0.05或0.01).结论 常规剂量异丙酚能减轻人工流产受术患者痛苦,并不增加其他副作用,较大剂量及延长手术时间,会增加人工流产出血量及宫内残留的发生.
作者:彭伟;朱丽;吴慧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析全自动血型仪在血站血型筛检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全自动血型仪检测1 020份已知血型的标本,从血型判读的符合率,混合血清样本倍比稀释后反定型检测灵敏度,溶血及脂血干扰实验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血型判读符合率达99.22%;混合血清≤1:64的稀释度反定型检测准确度达100%,1:128的稀释度可出现误判;脂血和溶血标本对检测结果无影响.结论 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及抗干扰能力,适用于血站血型筛检.
作者:刘健娣;邓雪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及服务质量,消除医院感染的隐患.方法 按照质量管理标准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筑布局、工作流程及管理程序对新院消毒供应中心与老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了分析.结果 新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保证了各类物品的质量,大大降低了医院感染率.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建立完善、合理的布局、工作流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作者:朱小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亦症)是妊娠特发的疾病,多发生于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三大症状,是产科死亡四大原因之一.现将我院于2008年收治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叶曼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707C/T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SLE患者143例(年龄:39.4±12.1岁;女/男:134/9),均符合美国ACR1997分类标准,同时选择97例(年龄:34.4±9.5岁;女/男:87/10)健康体检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OPN基因C707T多态性.结果 707C/T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在SLE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N基因707C/T多态性与SLE发病无关.
作者:李兴锐;徐建华;周小妹;王和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几种方法治疗女性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比较治愈率.方法 300例女性CA患者通过CO2激光烧除疣体,分别给予持续性或间歇性服用盐酸伐苷洛韦,以及干扰素治疗.结果 间歇性服药组总治愈率明显高于持续服药组和干扰素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间歇服用抗病毒药联合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义成;肖海珍;吴海斌;石家宴;陈华;张雨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 对36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治疗,观察病情缓解情况.结果 36例患儿经换血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黄疸明显消退.结论 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效果好、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庄艳云;张小园;叶丽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方法 总结分析76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方法.结果 本组病人全部治愈,无术后复发,有1例疼痛经保守治疗好转;1例肥胖嵌顿性斜疝患者,术后术野及阴囊肿胀,经乙醇湿敷消退.结论 要求术者熟练掌握Bassini、Fergerson、Halsted等经典疝修补手术的操作技术,清晰腹股沟的解剖结构,术中能辨认神经、精索结构和精索,精确安置补片的位置,使用质地适中补片,以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老年疝或复发疝宜尽量选择无张力疝修补术.
作者:吴文周;韩玉龙;许榕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创伤休克合并张力性气胸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急诊来院救治30例创伤休克时张力性气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5例患者为严重多发伤休克并张力性气胸于急诊室抢救无效死亡,其余25例经急诊处置和病区治疗康复出院.结论 对于创伤性休克合并张力性气胸的病员,应当机立断,首先解决张力性气胸所引起的严重症状,为纠正休克和后续多发伤处治争取时间.
作者:来明智;邓志刚;方凯;陈莉;赵晓玲;王雷;张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佳手术治疗模式.方法 将45例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两组,对照组15例采取常规经尿道前列腺顺行性切除,实验组3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膀胱颈口5、7点放射状切开.结果 实验组术后排尿困难改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大尿流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前列腺汽化电切+膀胱颈口放射状切开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引致膀胱颈口梗阻的理想术式.
作者:蔡绍先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分析27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并行活检、诊断性刮宫及(或)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恶性肿瘤引起的出血占21.0%,良性疾病占61.6%,非器质性疾病占17.4%.恶性肿瘤以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为主.患者出血时年龄大、绝经年限长(5年以上),恶性肿瘤发生率高.结论 对阴道出血应引起足够重视,常规行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期得到较好的预后.
作者:曾亚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地区性消化性溃疡病发病学特点.方法 对10年间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病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①共检出1 142例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32例,胃溃疡433例,复合性溃疡77例.②溃疡患者男女之比为2.77:1.③溃疡患者平均年龄40.7岁,球溃疡以30岁以下居多,占40.82%;胃溃疡患者中以大于50岁居多,占35.10%;复合性溃疡大于50岁者多,占40.26%.④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高峰季节是秋季(9~11月)和春季(3~5月).结论 ①病变好发部位以球溃疡多见,胃溃疡次之,复合性溃疡少.②溃疡发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与其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作者:王文平;陈亚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从落实门诊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质量监控管理措施、提高服务意识等方面为内容阐述了加强医院门诊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果,旨在不断提高门诊服务质量管理工作的水平.
作者:田禾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并加以分析.方法 对我院109例小儿慢性咳嗽患者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 导致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从百分比高到低依次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变异型哮喘、支原体感染、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胃食管返流、结核感染、支气管异物、心因性咳嗽等.结论 对不同年龄组小儿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可能的机制及其临床表现应该有足够的认识,明确病因,才能及时有效地治疗咳嗽,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鲁敏;胡灿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收治于我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组用诺和灵30R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三酰甘油,血胆固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能较好的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三酰甘油和血胆固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梁斌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