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吴小容
目的 比较吉西他滨或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将29例晚期NSCLC随机分为吉西他滨加顺铂组(GC)15例和培美曲塞加顺铂组(PC)14例.GC组吉西他滨1 250 mg/m2,d1,8;顺铂75 mg/m2,d1~3.PC组培美曲塞500 mg/m2,d1;顺铂75 mg/m2,d1~3,两组均为每21 d一个周期重复.结果 吉西他滨加顺铂组和培美曲塞加顺铂组有效率分别为46.7%和42.9%,两组之间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加顺铂组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小于吉西他滨加顺铂组.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吉西他滨加顺铂的疗效相当,但副作用明显减少,可以作为临床一线治疗.
作者:吴尉;朱跃红;袁志军;罗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前应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09年10月要求择期行LC的960例胆石病患者术前常规行MRCP检查.结果 26例术前B超探查胆总管正常而MRCP则提示胆总管下段扩张并微小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冲洗T管引流术,术中证实为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96例术前B超探查胆总管扩张(胆总管下段结石可能)而MRCP检查提示胆总管扩张,未见结石征象,行LC,术后治愈出院.74例术前发现胆管解剖变异,70例行LC术,避免了胆管损伤.结论 LC术前常规行MRCP检查可充分了解胆总管管腔内情况,准确选择术式,减低LC术后综合征的已存因素;在LC术术前对胆管解剖变异的准确显示,可以降低术中胆管损伤的危险性.
作者:刘培万;保红平;李奎;高瑞岗;方登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相关性因素,做到早检查、早发现,积极防治,提高愈后.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经检查确诊的胎盘功能不良综合征患者63例(实验组),随机选择健康孕妇63例为对照组,研究其相关性因素并给予早期防治,观察疗效.结果 实验组63例孕妇均顺利生产,60例(95.24%)新生儿状况良好,2例(3.17%)新生儿死亡,1例(1.59%)新生儿智力低下.实验组母体不良嗜好、特殊工作环境、营养不良等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胎盘发育不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胎盘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早期防治应从母体孕期开始,提高孕妇营养、戒除不良嗜好、做好围产期检查对新生儿的预后改善有重要作用.
作者:邓敏芝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进口门冬氨酸钾镁与国产门冬氨酸钾镁对心律失常患者钾、镁的补充效果以及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性建议.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8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口组给予进口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共24例;国产组给予国产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共24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因、类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进口组的血清钾、镁离子较国产组增加更明显(P<0.05),进口组的总有效率也高于国产组(P<0.05).结论 与国产门冬氨酸钾镁相比,进口门冬氨酸钾镁对心律失常患者钾、镁的补充效果更明显,临床疗效更显著.如果患者经济能够承担得起的话,应优先考虑使用进口药.
作者:万元春;徐飞;周勇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外科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分析1995年1月至2009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64例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老年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人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术前确诊率为50.0%(32/64).行一期切除吻合术19例;Hartmann手术35例;单纯结肠造瘘术6例;Mile's术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1%.结论 对于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应及时诊断,准确把握手术时机,合理选择手术方式,不宜过分追求一期切除吻合.同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基础.
作者:罗德富;徐海;杨康;贺长林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外周血碱性磷酸酶积分(NAP)3个指标在感染病例中的数值变化,评价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我院已诊断为细菌感染的32个病例的3个指标同时测定,PCT用半定量胶体金方法测定,hs-CRP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外周血碱性磷酸酶积分(NAP)用染色法测定,并与其他非细菌感染的15个病例的3个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感染病例的3个指标与非感染病例的3个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以0.5 ng/ml为界限,PCT检测细菌感染的灵敏度为75%,特异性为80%:以10 mg/L为界限,hs-CRP的灵敏度为93.7%,特异性为53.3%;以120为界限,NAP的灵敏度为56.3%,特异性为86.6%.结论 3个指标均可作为细菌感染诊断指标,hs-CRP的灵敏度较高,而PCT和NAP的特异性更高.
作者:陈自武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肋骨骨折的影像诊断方法及流程,以减少漏诊.方法 对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5月100例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胸部转位透视、胸部X线摄片检查及胸部CT检查.结果 单纯行胸部正位检查发现肋骨骨折40例,胸部转位透视加摄片明确肋骨骨折诊断90例,对临床症状明显而X线检查阴性者进一步做CT检查,明确肋骨骨折4例,但发现肺部挫裂伤5例,气胸3例,液气胸3例,胸腔积液5例.结论 胸部外伤肋骨骨折诊断要结合临床体征,采取胸部转位透视加摄片,必要时做胸部CT的规范影像检查流程以减少肋骨骨折的漏诊.
作者:吴伟清;张亿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的多效性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85例注射胰岛素或联合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治疗但血糖仍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3)及对照组(n=42).对照组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立普妥10 mg/d),主要疗效指标是糖化血红蛋白从基线到16周时的变化.结果 经16周治疗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血糖指标(达标时间和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胰岛素或联合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治疗但血糖仍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阿托伐他汀有协同降糖效应.
作者:覃国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2008~2009年度681例麻疹疫情资料,提出麻疹预防的重点人群及控制措施.方法 对数据进行全面描述性分析,应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2008年427例,2009年为254例,2009年的麻疹病例明显少于2008年,但是其中7~14岁、15~19岁麻疹患者人数要高于2008年,其他各年龄组有明显的下降.20~30岁组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40.2%.2009年相比2008年学生病例增加了49.4%,无职业者、工人病例数同比上一年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他各职业者病例相对较少.结论 加强麻疹疫苗复种,特别是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成人麻疹疫苗普种是加速消除麻疹的有效方式.
作者:彭芳;谭妹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 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两组均以两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6%,对照组总有效率65.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可改善心、肺功能,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值的临床推广.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布托啡诺治疗产妇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效果.方法 选择急诊剖宫产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发生寒战的产妇50例,随机分为两组.B1组为布托啡诺1 mg,B2组为布托啡诺0.5 mg,各25例,均在胎儿娩出后用生理盐水稀释到5 ml静脉注射,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B1组嗜睡发生率明显高于B2组(P<0.01),两组治疗对产妇的平均动脉压(MAP)、氧饱和度(SpO2)、恶心呕吐的影响及抑制寒战有效率(B1组为92%,B2组为88%)无显著差异.结论 布托啡诺0.5 mg治疗剖宫产患者的椎管内麻醉后寒战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少,是临床较合理的推荐剂量.
作者:罗小玲;杨智学;张彩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霍乱弧菌在我市水体中存在和动态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霍乱菌株的型别、分布、毒力、耐药性变化情况,监测菌型变迁与流行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增城市为监测区域,2005年1月至2009年5月对外环境水体、海(水)产品进行采样监测.病原检测和生物学分型按<霍乱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4-1995)>的检测方法进行;对霍乱弧菌毒力基因检测按<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1999)>的方法进行.结果 共检测样本820份,共检测出8株霍乱弧菌,检出率为0.98%,且检出率随年份向后呈下降趋势,不同年份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城市下水道检出1株01群霍乱弧菌,沟塘、医院废水、肉联厂污水、乡镇和城区自来水中检测出7株01、0139群霍乱弧菌.血清学分型稻叶型4份,O139型2份,小川型1份;毒力检测1份O139型为产毒流行株,其余均为不产毒非流行株.结论 加强了外环境水体质量的管理和控制,严格的进行卫生检测检验,防止水体污染,做好一切预防控制疾病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黄海燕;曾文敏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毒性.方法 共选择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各40例.治疗方案:多西紫杉醇75 mg/m2分别于第1、8天静滴,卡铂AUC=5 静点第2天,21 d为1个周期.观察疗效、不良反应、1年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慢)37.5% vs 35.0%,P=0.81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3.8个月vs 4.1个月,P=0.236,1年生存率45.0% vs 47.5%,P=0.823,均无统计学差异.老年组KPS评分治疗前平均75.8,治疗后平均87.5,非老年组: KPS评分治疗前平均78.8,治疗后平均89.5,P=0.513,无统计学差异.患者主要毒副作用均为疲乏和骨髓抑制,老年组与非老年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率20.0 %vs 17.5%,P=0.775,Ⅰ~Ⅳ度疲乏发生率35% vs 30%,P=0.633,但均可耐受,无统计学差异,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化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非老年患者疗效相当,毒性反应与非老年患者一样可以耐受,对于有较好体力状态和器官功能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考虑给予标准含铂联合方案化疗.
作者:刘君;李彬;周立中;温福刚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评估盐酸氨溴索用于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小儿肺炎患者76例随即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分析对比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及消失时间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应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在咳嗽咳痰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彦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俗称鼾症,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表浅和/或呼吸暂停,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心脑肺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OSAHS在成年人中的患病率为1%~5%[1],并随着年龄的增加亦呈上升趋势.
作者:杨晶晶;李南方;王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在临床治疗鼻窦炎过程中影响疗效的因素,完善治疗方案,减少复发,改善患者愈后.方法 对我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经确诊的鼻窦炎患者155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全组治愈53例(34.19%),好转88例(56.77%),无效14例(9.03%),总有效率为90.97%.结论 鼻窦炎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综合治疗方法能够提高疗效并改善愈后,但还需要医患双方充分认识,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战胜疾病.
作者:余少华;李粤棠;周光荣;周梓昭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独立通风笼盒(IVC)实验动物房的建设和管理办法.方法 依照相关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要求,对IVC动物房进行了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结果 通过科学的设计建设和严格的管理,本实验室成功饲养了约5 000只基因工程小鼠.结论 通过本实验IVC动物房的科学的建设和严格的管理,保证了动物房的正常运行.
作者:亓翠玲;李明;吴高峰;王丽京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安宫止血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产后恶露不绝的患者15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76例,治疗组予口服安宫止血颗粒,每次4 g,每日3次;对照组予益母草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另加替硝唑片0.5 g/次,每日3次.两组均7 d为1个疗程.结果 安宫止血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6.8%,两者无显著差异,但在子宫复旧以及中医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安宫止血颗粒具有活血行气、促进子宫缩复的功效,而且对母婴无副作用,可广泛应用于治疗产后恶露不绝.
作者:黄东;吴小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生理盐水和肝素钠用于消化道出血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效果.方法 将8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41例采用生理盐水封管,B组41例用肝素钠溶液封管.结果 1~3 d发生堵管、回血、外渗、静脉炎A组共3例,占7.32%;B组共2例,占4.88%,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4~5 d发生堵管、回血、外渗、静脉炎A组共8例,占21.05%;B组共2例,占5.13%,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短期(1~3 d)内封管,生理盐水与肝素钠在并发症发生上无显著差异.生理盐水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更安全.
作者:郑传敏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尖锐湿疣是一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以往采用激光、电灼等方法去除赘生物,效果虽好,但局部反应大,复发率高.我所妇科门诊自2001年1月开始应用GDZ-9650Z(A)高频电灼治疗仪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治疗尖锐湿疣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艳;李国淑;马建丽 刊期: 201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