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利群;吴刚明;袁梅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的全身血管炎,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
作者:常宇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在自然周期获取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IVM)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57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PCOS患者,共62个周期,获取434个未成熟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成熟后行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受精后取优质胚胎移植宫腔,统计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和妊娠率.结果 62个周期共培养出成熟卵子293个,成熟率为67.5%;271个卵子受精,受精率92.5%,卵裂率81.2%,其中52个周期进行胚胎移植,周期取消率为16.1%;17例患者妊娠,移植周期妊娠率32.7%.结论 IVM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海仙;马文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后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补救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输尿管结石患者28例,均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失败,采用ESWL补救治疗,观察碎石的效果.结果 28例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碎石效果良好,碎石逐步随尿液排出体外,1~2周后在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复查尿路平片示无残余结石.结论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对于输尿管下段结石效果较好,上段结石容易因结石上漂造成气压弹道碎石失败,体外冲击波碎石提供了补救治疗的方法,碎石效果好.
作者:田维云;杨四文;孙菊元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毒蛇咬伤患者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和治疗效果.方法 17例蝮蛇咬伤患者,常规治疗组9例,乌司他丁治疗组8例,检测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 d的血钾、血肌酸磷酸激酶(CK)、血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3 d后乌司他丁治疗组各指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蝮蛇咬伤患者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有保护作用.
作者:汪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老年人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口服血脂康胶囊降脂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年龄在62~75岁的老年患者,诊断为冠心病并血脂异常,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均采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5%葡萄糖250 ml静滴,2次/d,10%氯化钾7 ml、普通胰岛素3 U+5%葡萄糖250 ml静滴,1次/d,连续14 d为1疗程.间隔7 d后,再行第2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组加服血脂康胶囊,2粒/次,2次/d,连服8周.结果 血脂康可明显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1),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结论 血脂康有明显的调脂作用,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获益大,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明;闫莉;黄慧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自拟润枯搜络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润枯搜络汤(黄芪、生地黄、元参、石斛、丹皮、赤芍、丹参、僵蚕、白芥子、水蛭、地龙、忍冬藤、玄胡索、鬼箭羽、川牛膝)口服,对照组60例给予甲钴胺片(500 μg,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神经传导速度进行评价.结果 ①总有效率治疗组86.6%,对照组6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两组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但治疗组在改善感觉减退与感觉缺失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③在改善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运动神经速度方面两组疗效相近(P>0.05).结论 润枯搜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明显的确切疗效.
作者:李绍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和评价玉洁纯牙膏预防乳牙龋齿的临床效果.方法 实验对象为幼儿园4.0~4.5岁幼儿.每位受试者经过3个月洗脱期后,实验组应用玉洁纯牙膏,对照组幼儿应用不含玉洁纯的空白牙膏,并分别对实验前、实验后6个月、1年、1.5年的龋面均的变化作一对比研究,以评价玉洁纯牙膏的防龋效果.结果 实验前本研究中幼儿的患龋率为54.14%,在基线检查中,两组的龋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使用玉洁纯牙膏6个月两组龋面均无统计学差异,而1年、1.5年后,实验组新增龋面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新增龋面均的下降趋势越明显.结论 玉洁纯牙膏能降低乳牙龋病的龋面均,对患病率高的幼儿乳牙,具有一定的防龋效果.
作者:练方明;罗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100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体检腋窝淋巴结(ALN)阴性,均单独采用美蓝作为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示踪剂.结果 全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行SLN和ALN活检,灵敏度为97.44%,准确率为92.71%,假阴性率为10.26%,假阳性率7.69%.SLNB与ALN转移检测比较 效果相一致,准确率高,统计无差异性.结论 应用美蓝进行SLN的认定有利于简化乳腺癌手术方式,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韩德;董洪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Art)对小鼠宫颈癌U14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以及对U14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四氮甲唑兰染色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rt对体外培养的U14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建立小鼠U14腹水瘤和实体瘤模型,分别用Art 200 mg/(㎏·d)、100 mg/(kg·d)、50 mg/(kg·d)、顺铂2 mg/(kg·d)、Art 50 mg/(kg·d)加顺铂1 mg/(kg·d)治疗U14腹水瘤和实体瘤小鼠,生理盐水为对照组.观察实体瘤抑瘤率,腹水瘤的生命延长率.结果 MTT法结果显示Art在体外对小鼠U14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半抑制率(IC50)为62.77 μg/ml;不同剂量Art组及阳性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对小鼠宫颈癌实体瘤抑瘤率分别为52.59%、44.44%、31.84%、61.45%和51.85%,Art大剂量组抑瘤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P<0.05),但大剂量与中剂量、中剂量与小剂量间抑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水瘤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76.7%、45.0%、31.7%、100%和93.3%,Art大剂量组生命延长率明显高于中小剂量组(P<0.05).结论 Art对小鼠宫颈癌U14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大剂量抑瘤效果明显优于小剂量组.
作者:杜幼芹;肖长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及腹腔镜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价值.方法 对58例女性不孕症患者111条输卵管的HSG及腹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诊断通畅度中,两种方法符合率为89.2%,不符合率为10.8%.HSG确定有一侧或双侧盆腔组织粘连的有52例,未明确有盆腔组织疾病的有6例.腹腔镜确认的56例存在盆腔组织粘连患者.结论 HSG在判定输卵管管腔情况及梗阻部位优于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发现影响生育的其他盆腔疾病及粘连优于HSG.HSG是诊断输卵管因素不孕症的安全、简便、可靠的方法,而腹腔镜联合HSG术可以增加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魏刚;陈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脏淋巴瘤(PSL)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7例PSL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PSL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肝脾肿大、贫血;术前7例均行CT检查,CT检出肿瘤5例;CT表现:平扫时为单发或多发的低密度灶,边界欠清,增强扫描病变稍强化,而周围脾实质强化显著.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结果为PSL,术后1年生存率为85.7%.结论 PSL临床表现无特异性,B超诊断率低,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PSL早期诊断、积极手术治疗并辅助化疗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邱雍;蔡刁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体会,为提高手术疗效、改进手术方法提供借鉴.方法 对29例(36足)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AO跟骨钢板内固定,疗效评价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结果 29例(36足)均获随访12~36个月,患者足功能优良27例(32足),总优良率88.89%.结论 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AO钢板内固定是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阳闽军;窦庆寅;刘国龙;韩运;梁旭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硬肿症并肺出血临床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间在我们医院接受诊治的27例新生儿硬肿症并肺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同胎龄、出生体质量、日龄以及硬肿程度导致新生儿硬肿症并发肺出血的发生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18例新生儿硬肿症并肺出血患儿死亡,病死率66.67%.未行机械通气8例肺出血均死亡,病死率100%;早期气管插管发现肺出血9例,死亡5例,病死率55.56%;口鼻涌出鲜红血液6例,其中死亡5例,病死率83.33%.结论 新生儿硬肿症造成肺出血的发生率与胎龄、日龄、硬肿程度、酸中毒、出生体质量等密切关系,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硬肿程度越重,发生肺出血的几率越高.伴有肺出血危重因素者应尽早气管插管,以便早期发现肺出血,以降低病死率.
作者:韩雪芳;谢鹤;邱秋香;刘妙君;郑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肥胖合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急性加重期抢救成功的主要护理要点.方法 收治4例肥胖合并重度OSAHS急性加重患者,对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及双水平正压通气,并结合肥胖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进行相应的抢救、治疗和护理.结果 4例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 根据OSAHS患者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好护理工作,就能大限度地降低其急性加重期的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黄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病人早期良肢位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发生脑卒中后即进行良肢位护理与病程在1个月以后进行良肢位护理的脑卒中病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5.2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脑卒中病人的早期良肢位护理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对减少残障的发生和提高病人的生活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赖照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依那西普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依那西普治疗52例AS患者,25 mg/次,每周1次,疗程12周,同时加用沙利度胺50~100 mg 每晚一次,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AS的功能指数(BASFI)、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依那西普治疗后患者的脊柱痛与夜间痛程度、晨僵时间均改善,指地距、BASDAI、BASFI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注射部位反应和上呼吸道感染.结论 依那西普联合沙利度胺对AS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谭校;白玉双;王海;刘树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 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对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102例非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及46例健康体检者晨尿mALB、β2-MG、NAG含量.结果 NIDDM患者尿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增高(P<0.01);mALB阳性率33.5%,β2-MG阳性率 26.5%,NAG阳性率为38.2%,三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项检测阳性率较低,但mALB、β2-MG、NAG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69.6%,灵敏度显著提高.结论 尿 mALB、β2-MG、NAG三项联合检测能更灵敏地发现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损害,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可靠的指标.
作者:袁静;王丽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濮阳市油田健康人群血液流变学指标参考值范围并进行分析,以建立一种适合于本区的血液流变学正常参考值.方法 用LG-R-80A型自动血液黏度仪检测2 800名健康成年人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按性别和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HCT)等指标在男、女性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61岁以上年龄组有增高趋势.结论 血液流变学正常参考值,对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疗效及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各地要测定适合本地区的血液流变学正常参考值.
作者:孟宪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美沙拉嗪钠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入选标准的UC患者13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05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美沙拉嗪钠颗粒1.0 g,3次/d,餐中服用;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片(SASP)1.0 g,4次/d,餐后服用;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分别为86.0%和76.7%.腹泻、腹痛和黏液血便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5.6%、91.3%和92.5%;对照组分别为84.0%、90.0%和68.0%.黏液血便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为优(P<0.05).结肠镜下疗效观察治疗组有效率79.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2.9%(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以腹泻常见(20.0%),有5例在治疗初期因腹泻加重而中途退出.其次为恶心、上腹不适、皮疹等.对照组以白细胞减少多见(33.3%),其次为恶心、皮疹、上腹不适等.结论 美沙拉嗪颗粒是一种治疗UC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陈志辉;刘阳优;陈彩秀;刘胜雄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点血糖水平对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 000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糖控制情况进行监测,定期监测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比较不同血糖水平的患者术后1年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了解影响该类患者PCI预后的因素.结果 2 hPG、FBG均控制理想的患者组术后1年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所有原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衰入院等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仅2 hPG或FBG控制良好或两者均控制不理想的组别,而仅以HbA1c水平为分组标准的两个对照组的预后无显著差异.结论 FBG、2 hPG水平均是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辛丽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