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L-2和α-IFN逆转人肺腺癌细胞A549/CDDP耐药性的研究

沈华

关键词:多药耐药性, 白细胞介素2, α-干扰素, 肺腺癌
摘要:目的 观察人重组白细胞介素2(IL-2)和α-干扰素(α-IFN)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顺铂(CDDP)多药耐药(MDR)的逆转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四氮甲唑兰比色法(MTT法)检测IL-2、α-IFN及IL-2+α-IFN处理前后A549/CDDP细胞对药物CDDP的敏感性.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IL-2、α-IFN及IL-2+α-IFN处理前后A549/CDDP细胞内罗丹明聚集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处理前后A549/CDDP细胞P-糖蛋白(P-gp)的表达.结果 经IL-2、α-IFN及IL-2+α-IFN处理48 h后:①化疗药物CDDP对A549/CDDP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依次是(1.75±0.18),(2.95±0.30),(0.45±0.06),同对照组(8.10±0.72)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药物敏感性提高;②A549/CDDP细胞内罗丹明平均荧光强度依次为:(4.82±1.03),(4.25±1.38)(9.13±1.86),同对照组(2.38±0.26)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A549/CDDP细胞P-gp平均荧光强度依次为(5.98±1.13),(8.90±1.59),(3.03±0.51),同对照组(15.23±2.69)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IL-2、α-IFN及IL-2+α-IFN能增加A549/CDDP细胞对CDDP的敏感性,可能机制为抑制P-gp表达,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终逆转了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进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的探讨

    目的 通过有计划、有目标地对近两年新进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使她们进一步巩固在校所学理论知识,强化训练各项护理操作,尽快适应护士角色,为患者服务.方法 对近两年应聘至我院的136名(2007年54名,2008年82名)护理人员进行为期3个月的规范化培训,即:护理部进行为期一周的岗前教育;科室制订培训计划并实施,其内容包括24项基础护理操作、各科常见专科护理操作、<护理学基础>、护理核心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岗位职责及其标准.每周操作考核,每两周理论考试,每月小结一次,3个月结束后由护理部对全体新进人员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结果 136名新进护理人员均通过科内操作及理论考核,在护理部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中,成绩优秀51人,良好82人,不合格者3人.结论 对新进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能使其尽快适应护士角色.

    作者:唐小华;李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舒芬太尼用于小儿骶管阻滞后术后镇痛的适剂量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用于小儿骶管阻滞后术后镇痛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适剂量.方法 骶管阻滞下行择期下腹部手术患儿60例,年龄1~6岁,随机分为3组:Ⅰ组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剂量为0.8 μg/(kg·d),Ⅱ组为1 μg/(kg·d),Ⅲ组为1.2 μg/(kg·d).记录3组术后4 h、8 h、24 h、48 h各时点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患儿家长对镇痛的满意度以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8 h、24 h FLACC量表评分Ⅰ组高于Ⅱ、Ⅲ组(P<0.05),4 h RR、SpO2 Ⅲ组低于Ⅰ、Ⅱ组(P<0.05),PCA按压次数Ⅰ组高于Ⅱ、Ⅲ组(P<0.05),家长对镇痛的满意度Ⅰ组低于Ⅱ、Ⅲ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持续静脉输注舒芬太尼1 μg/(kg·d)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术后镇痛,是小儿骶管阻滞后术后镇痛的适剂量.

    作者:莫利群;吴刚明;袁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动力髋螺钉与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效果,探讨这两种内固定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分别给予DHS和PFN治疗,通过手术时间、X线暴露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程度等方面,比较两组间的结果.结果 DHS组和PFN组在X线暴露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程度等方面比较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组与DHS组相比较,术中出血量少,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术后功能恢复好,但X线暴露次数增加.结论 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疗效好,是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张春;殷运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西门子 Sensation 64层螺旋CT进行扫描及 Leonardo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 78例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经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显示动脉瘤8例,其中大脑后交通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例,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1例,大脑后动脉瘤1例,动脉瘤直径约3~16 mm;62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闭塞或颅内多发血管狭窄;动静脉畸形8例.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准确、快速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冉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美沙拉嗪颗粒和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美沙拉嗪钠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入选标准的UC患者13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05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美沙拉嗪钠颗粒1.0 g,3次/d,餐中服用;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片(SASP)1.0 g,4次/d,餐后服用;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分别为86.0%和76.7%.腹泻、腹痛和黏液血便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5.6%、91.3%和92.5%;对照组分别为84.0%、90.0%和68.0%.黏液血便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为优(P<0.05).结肠镜下疗效观察治疗组有效率79.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2.9%(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以腹泻常见(20.0%),有5例在治疗初期因腹泻加重而中途退出.其次为恶心、上腹不适、皮疹等.对照组以白细胞减少多见(33.3%),其次为恶心、皮疹、上腹不适等.结论 美沙拉嗪颗粒是一种治疗UC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陈志辉;刘阳优;陈彩秀;刘胜雄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新生儿硬肿症并肺出血2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硬肿症并肺出血临床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间在我们医院接受诊治的27例新生儿硬肿症并肺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同胎龄、出生体质量、日龄以及硬肿程度导致新生儿硬肿症并发肺出血的发生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18例新生儿硬肿症并肺出血患儿死亡,病死率66.67%.未行机械通气8例肺出血均死亡,病死率100%;早期气管插管发现肺出血9例,死亡5例,病死率55.56%;口鼻涌出鲜红血液6例,其中死亡5例,病死率83.33%.结论 新生儿硬肿症造成肺出血的发生率与胎龄、日龄、硬肿程度、酸中毒、出生体质量等密切关系,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硬肿程度越重,发生肺出血的几率越高.伴有肺出血危重因素者应尽早气管插管,以便早期发现肺出血,以降低病死率.

    作者:韩雪芳;谢鹤;邱秋香;刘妙君;郑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县级医院护士工作倦怠现状研究

    目的 研究县级医院护士工作倦怠现状,为改善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士工作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马氏人际工作者倦怠问卷(MBI-SS)对县级医院25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县级医院护士群体工作倦怠处于中度水平,以Maslach的常模作为判断标准,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两项分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值的均数都较Maslach的常模低.结论 急诊科护士、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内科护士、21~25岁年龄段护士、护师是县级医院护士工作倦怠干预的重点对象.

    作者:李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低场磁共振水成像结合常规磁共振成像在胆道及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低场磁共振水成像结合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在胆道及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临床怀疑患有胆道、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低场(0.2 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及常规MRI图像.结果 低场MRCP、MRU结合常规MRI对胆道、泌尿系统性疾病的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定性诊断总符合率为96.5%.结论 低场磁共振水成像结合常规MRI在胆道及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诊断是非常有效和准确的方法.

    作者:林虎;李珂欣;赵顺廷;兰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手术室新毕业护士核心能力系统性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目的 分析当前手术室新毕业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我院手术室新毕业护士核心能力系统性培养模式.方法 对我院手术室(包括分院)19位新毕业护士通过实施该模式进行培训.结果 手术室新毕业护士认为通过核心能力的培养,系统地巩固和提高了手术的配合,提高了自评的满意度,激发了学习的热情.结论 通过核心能力的培养,可使新毕业手术室护士短期内能尽快上岗,尽早熟悉手术配合.

    作者:阳爱华;彭爱红;张丽君;朱小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AO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 总结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体会,为提高手术疗效、改进手术方法提供借鉴.方法 对29例(36足)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AO跟骨钢板内固定,疗效评价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结果 29例(36足)均获随访12~36个月,患者足功能优良27例(32足),总优良率88.89%.结论 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AO钢板内固定是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阳闽军;窦庆寅;刘国龙;韩运;梁旭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依那西普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依那西普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依那西普治疗52例AS患者,25 mg/次,每周1次,疗程12周,同时加用沙利度胺50~100 mg 每晚一次,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AS的功能指数(BASFI)、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依那西普治疗后患者的脊柱痛与夜间痛程度、晨僵时间均改善,指地距、BASDAI、BASFI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注射部位反应和上呼吸道感染.结论 依那西普联合沙利度胺对AS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谭校;白玉双;王海;刘树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普米克令舒、沙丁胺醇、氨溴索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普米克令舒、沙丁胺醇、氨溴索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三组,在抗感染、抗病毒、吸氧等基础上A组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B组予普米克令舒、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C组予普米克令舒、沙丁胺醇、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分别观察症状、体征改善及住院天数.结果 C组治疗效果优于A、B两组,住院天数缩短.结论 普米克令舒、沙丁胺醇、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以明显改善 症状,缩短病程,并有协同作用.

    作者:周乐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青蒿琥酯对小鼠宫颈癌U14细胞体内外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Art)对小鼠宫颈癌U14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以及对U14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四氮甲唑兰染色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rt对体外培养的U14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建立小鼠U14腹水瘤和实体瘤模型,分别用Art 200 mg/(㎏·d)、100 mg/(kg·d)、50 mg/(kg·d)、顺铂2 mg/(kg·d)、Art 50 mg/(kg·d)加顺铂1 mg/(kg·d)治疗U14腹水瘤和实体瘤小鼠,生理盐水为对照组.观察实体瘤抑瘤率,腹水瘤的生命延长率.结果 MTT法结果显示Art在体外对小鼠U14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半抑制率(IC50)为62.77 μg/ml;不同剂量Art组及阳性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对小鼠宫颈癌实体瘤抑瘤率分别为52.59%、44.44%、31.84%、61.45%和51.85%,Art大剂量组抑瘤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P<0.05),但大剂量与中剂量、中剂量与小剂量间抑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水瘤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76.7%、45.0%、31.7%、100%和93.3%,Art大剂量组生命延长率明显高于中小剂量组(P<0.05).结论 Art对小鼠宫颈癌U14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大剂量抑瘤效果明显优于小剂量组.

    作者:杜幼芹;肖长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导致的一系列慢性症状和食管黏膜损害[1].

    作者:姜志茹;王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医院放射科DR及PACS系统的临床应用与管理

    目的 探讨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与数字化X线摄影(DR)的临床应用与管理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设备是改造升级后的岛津500 mA直接数字平板X线摄影装置及医学影像工作站,由3位医生按三级医院的评片标准,对24 987张使用DR及PACS系统后的影像照片质量进行评价,将照片影像质量分为甲、乙、丙、废片,并对其工作量及业务收支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选取数字化摄影检查的24 987张照片中甲级片21 520张(86.12%),乙级片2 320张(9.28%),丙级片1 115张(4.46%),废片32张(0.13%).与DR和PACS系统应用前相比较,DR和PACS系统应用后科室业务收入及检查人次大幅增加,耗材减少.结论 PACS的建立使放射科的图像存储方便快捷,实现无胶片化储存,提高了诊断质量和工作效率.DR临床使用广泛,成像质量好,工作效率高,且辐射剂量少,放射科DR与PACS系统联合应用实现数字化后,在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下,极大地提高了医院影像科的诊断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医院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陈建新;张显明;邓绍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α-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

    目的 应用基因诊断技术对139例α地中海贫血高风险胎儿进行产前诊断,降低出生缺陷.方法 应用裂口-聚合酶链反应(裂口-PCR)法及PCR结合反向点杂交技术(RDB-PCR),对胎儿羊水样本进行中国人常见的α地中海贫血三种缺失型基因和三种非缺失型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在受检的139份羊水样本中,共检出正常胎儿26例,α地中海贫血113例,其中静止型19例,轻型49例,中间型15例,重型30例.结论 基因诊断技术适用于α地中海贫血的产前诊断,可有效避免重度α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

    作者:唐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诊治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11月至2008年11月我院治疗36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临床表现、处理方法.结果 手术中、手术后发现的输尿管损伤患者经过积极治疗,患者的腰痛、发热、尿漏一系列症状消失.输尿管损伤病例得到及时治疗.结论 临床工作者应提高对输尿管损伤的认识,一旦发现手术中输尿管损伤及安静输尿管损伤出现尿漏症状病人,及时根据其临床表现及早正确处理、减少并发症发生,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黄国泉;温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骨科病人术后伤口疼痛的护理

    痛觉是感觉神经系统的功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反射机制.疼痛影响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1].正确评估伤口疼痛,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缓解手术病人术后疼痛,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病人住院过程中,护士与病人接触的时间较多,护理工作在疼痛处理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余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美宝创面速愈贴结合MEBO在小儿烧伤创面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美宝速愈贴结合湿润烧伤膏(MEBO)在小儿烧伤创面应用的疗效.方法 在小儿104例浅Ⅱ度~深Ⅱ度烧伤创面,清创后先外涂MEBO.取美宝创面速愈贴覆盖,再以敷料垫固定.结果 104例患儿烧伤创面完全愈合,治疗过程中疼痛轻微,无1例发生创面与全身感染.结论 美宝创面速愈贴结合MEBO治疗小儿烧伤创面换药简便,止痛效果好,创面愈合快,瘢痕愈合率低,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谢平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鼻内镜术及术后治疗真菌球型鼻窦病变40例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及术后综合治疗真菌球型鼻窦病变的疗效.方法 采用内镜扩大有病变的鼻窦开口,对上颌窦内难以清除的病变经口腔尖牙窝钻孔,用内镜联合清除病变,术后定期用氟康唑液冲洗术腔及鼻腔给氧吸入治疗40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患者术后随访1~3年,CT显示各窦腔0分.鼻内镜检查无息肉、无水肿、无鼻漏.结论 内镜下扩大窦口,多数病例可以将窦内霉菌病变清除,但仍有少数上颌窦病例须经口腔尖牙窝钻孔联合清理,才能清除干净,术后综合治疗是不可少的措施.

    作者:张茜蕾;张洪;魏云;李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