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999~2001年广州市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漏报调查

罗不凡;罗晓风;王建华;周晓忠;陈健;陈兆荣;马文军

关键词: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型, 儿童, 学龄前, 青少年, 病例报告
摘要:目的 了解广州市儿童、青少年Ⅰ型糖尿病(IDDM)登记报告的质量.方法于2002~2003年采用统一的登记表格、问卷到各有关医院查阅住院登记、门诊日志、实验室记录,到辖区学校、托幼机构医务室、学生保健所查阅学生、幼儿的健康检查资料,筛选出IDDM并登记,对登记的病例进行访视,填写问卷,并将名单与1999~2001年报告的广州市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报病资料进行核对,计算漏报率.结果医院漏报率高达50%,尤其是部队、区县级医院漏报较高,学校调查计算漏报率为26.5%.结论广州市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漏报率较高,提示有必要进一步健全疾病报告制度.
华南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深圳市罗湖区从业人员细菌性痢疾检出情况

    细菌性痢疾(痢疾)是肠道传染病之一,发病率较高.为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预防菌痢的发生和流行,深圳市罗湖区对从业人员进行每年一次的预防性健康检查时,菌痢是检查项目之一.现将2001-2004年上半年从业人员预防性体检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润华;朱旗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化州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化州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效果.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方法和标准于2002年和2003年对全市及各镇级共26所医院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2002年各监测项目合格率在57.32%~95.42%之间,总合格率为88.20%;2003年各监测项目合格率在77.88%~100.00%之间,总合格率为94.96%;2003年合格率高于2002年(P<0.01).结论各医院室内空气菌落总数的合格率偏低,消毒工作有待提高.

    作者:王妙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揭阳市某小学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揭阳市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方法 2003年10月选取揭阳市区一所小学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测量其身高、体重,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营养状况.结果共调查2 668名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4.28%,超重或肥胖检出率为11.92%;营养不良以轻度为主,占83.73%(319/381).不同年级营养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上升;而不同年级的超重或肥胖的检出率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P<0.01),而女生超重或肥胖率则低于男生(P<0.01).结论所调查的揭阳市某小学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改善学生营养状况的工作将任重道远.

    作者:林生茂;张冬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郴州市2003年麻疹疫苗免疫效果监测报告

    目的 了解麻疹疫苗(MV)免疫后的免疫水平.方法于2003年对前来郴州市3个预防接种门诊接种MV的8月龄儿童于免疫前和免疫后1个月各采集血样1次,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麻疹IgG抗体.结果初免前检测88人,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1.14%;免疫后1个月检测57人,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100.00%,其中53人(92.90%)抗体滴度(≥1∶800)达到有效保护水平.结论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良好,保护率高.建议麻疹的初免年龄提前至6月龄,4周岁时加强免疫1次.

    作者:段良松;胡忠兰;曾晓军;庞长胜;周红梅;赵慧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涉外婚检人员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广州市涉外婚 检人群中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隐性感染情况,现将广州市某医院1998-2003年的检查结查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 建立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保护酒精性肝损伤功能的保健食品的筛选与评价.方法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造成肝损伤模型.实验分4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即12 ml/(kg.bw)乙醇灌胃后禁食6、8、10、12 h处死动物;空白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禁食12 h处死动物.取动物肝脏,冰冻切片、苏丹Ⅲ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依据<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2003年)的方法和判断标准,用建立的模型测试某保健食品的护肝功能.结果 12 h禁食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前者呈现明显的肝脏损伤,病理改变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两者肝细胞脂肪变性评分分别为22分、12分,平均秩次分别为27.5和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该模型测试某护肝功能保健食品的结果显示,该受试样品各剂量组的脂肪变性评分均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低、高剂量组能降低小鼠肝匀浆中过氧化脂质降解产物的含量(P<0.05),各剂量组均能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含量(P<0.05或P<0.01).结论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一次灌胃染毒小鼠,并禁食12 h可成功造成肝损伤模型,并成功应用于护肝保健食品的筛选与评价研究.

    作者:赵敏;池莉平;王凤岩;杨杏芬;黄俊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999~2001年广州市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漏报调查

    目的 了解广州市儿童、青少年Ⅰ型糖尿病(IDDM)登记报告的质量.方法于2002~2003年采用统一的登记表格、问卷到各有关医院查阅住院登记、门诊日志、实验室记录,到辖区学校、托幼机构医务室、学生保健所查阅学生、幼儿的健康检查资料,筛选出IDDM并登记,对登记的病例进行访视,填写问卷,并将名单与1999~2001年报告的广州市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报病资料进行核对,计算漏报率.结果医院漏报率高达50%,尤其是部队、区县级医院漏报较高,学校调查计算漏报率为26.5%.结论广州市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漏报率较高,提示有必要进一步健全疾病报告制度.

    作者:罗不凡;罗晓风;王建华;周晓忠;陈健;陈兆荣;马文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卫生行政执法文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随着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卫生行政执法文书档案的管理在卫生监督工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人们对卫生行政执法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有了根本的变化.

    作者:赵静萍;宋红霞;冯志民;张旭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河北省灵寿县一起小学生风疹暴发的调查报告

    2004年3月20日至4月16日,河北省灵寿县一农村小学发生出疹疾病暴发,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血清学诊断,证实不风诊暴发,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罗田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950~2002年汕头市火灾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汕头市不同时期火灾的特点,探讨火灾的防范措施,预防和控制火灾对人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汕头市1950~2002年不同时期火灾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起火原因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950~2002年53年间汕头市共发生火灾1 644次,死亡338人,烧伤618人.年均火灾发生次数、死亡率、受伤率和经济损失,80年代与70年代相比,分别增长272.73%、102.55%、42.31%、747.27%;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分别增长107.32%、947.61%、561.32%、988.87%;21世纪初期与90年代相比,分别下降29.41%、72.88%、67.23%、61.30%.50~70年代,汕头市火灾发生的已知原因中,主要是生活、生产中用火不慎所致,而80年代以后,违反电器使用、安装安全规定和安全制度在火灾原因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21世纪初期已达65.0%.结论汕头市火灾总体水平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大部分火灾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切实加强全社会消防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消防意识,使群众自觉消除火灾隐患,养成良好的生产和生活习惯是预防火灾的主要措施.

    作者:黄少珊;姚远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长沙市1996~2003年医院传染病漏报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长沙市辖区内医院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和规范疫情报告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全市1996~2003年各级医院法定传染病疫情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6~2003年长沙市医院传染病漏报率为6.00%(120/2 000).乙类传染病漏报率高的依次是肺结核(9.87%)、淋病(7.44%)、痢疾(6.31%);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漏报率均>5.0%;报告卡及时率为90.54%,报告卡完整率为89.02%.结论长沙市传染病漏报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

    作者:刘如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一起初中学生突发群体性不明原因发热事件的调查与处理

    2004年2月15-19日,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高都办事处第二中学二年级三班发生了一起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症状的突发群体性不明原因发热事件,现将调查及处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郑强;邢广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一起家庭婚宴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4年6月17日早晨7时,宁厦平罗县卫生防疫站接到报告,称平罗县红崖子乡一村民在家中自办婚宴发生食物中毒,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接到报告后,卫生防疫站立即组织食物中毒调查处理小组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利忠;马维田;马金宝;杨永才;李振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140例孕妇血清甲胎蛋白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 观察甲胎蛋白(AFP)升高与胎儿发育异常、先兆流产、胎死宫内或开放性神经管畸形(如无脑儿、脊柱裂等)的关系.方法以免疫放射试剂盒测定法检测围产期孕妇血清中AFP含量.结果在监测的1 140例孕妇中,有5例(0.44%)胎儿为开放性神经管畸形,孕期平均29周,血清AFP平均值为520 ng/ml;18例(1.58%)胎儿流产,孕期平均19周,血清AFP平均值为350 ng/ml;13例(1.14%)胎死宫内,孕期平均24周,血清AFP平均值为380 ng/ml.结论孕妇在围产期中如疑有胎儿发育异常、先兆流产、胎死宫内、胎儿神经管畸形时,应监测孕妇血清AFP值,孕妇血清AFP比正常人高出10倍以上有诊断参考价值.

    作者:赖德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一起饮用水污染引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深圳市南山区一起群体性胃肠道感染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病原学检测的方法.结果 2003年10月27至11月5日,南山区大土勘居委会共出现胃肠道症状患者240人,其中34人符合急性胃肠炎诊断标准.在检测的150份水样中,有6份检出腊样芽孢杆菌(4份来自未消毒前的龙华凹水源),5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在来自龙华凹水源的水池水、末梢水共73份样品中,有36份在未消毒前大肠菌群或细菌总数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超标率达49.3%.24份各类食物和蔬菜样品中1份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72份病人肛拭子、7份呕吐物和粪便标本中,有5份在用药前的肛拭子和1名学生的呕吐物中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该起群体性胃肠道感染疫情是由饮用水源受生活污水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腊样芽孢杆菌等多种致病菌综合污染而致.消毒饮用水后疫情立即得到控制.

    作者:黄文繁;戴传文;严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阳东县某小学一起腮腺炎暴发的调查报告

    2003年4月5日至5月19日,阳东县麻汕镇某小学发生腮腺炎暴发,由于采取了有效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未波及邻近村庄及学校.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莫开笋;雷仁宇;陈慧赞;许建明;司徒彩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龙泉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手癣感染情况调查

    为了解龙泉市城关地区食品行业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手部皮肤病患病情况,现将2003年3-4月从业人员手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查报道如下.

    作者:王淼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深圳市宝安区加强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的经验

    学生集体用餐卫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深圳市宝安区卫生部门多年来积极开展卫生监督,该区学生集体用餐场所7年来没有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卫生状况有所改善,有效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达98%以上,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达100%,公共食具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食品抽检合格率达100%.本文就该区对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工作的主要经验进行探讨.

    作者:刘开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3年广州市流行性感冒病原学及血清学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掌握广州市流感病原学变化特点及流行趋势.方法病例标本来自广州市3家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和局部暴发疫点现患病例的漱口液或咽拭子;普通人群血清标本于流感流行高峰前(3月)和高峰后(9月)在其中一家哨点医院按0~、5~、15~、25~、60岁以上5个年龄组分层随机抽取普通人群进行采集;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于9月份在花都区、从化市、增城市抽取饲养、销售、屠宰家禽职业人员进行采集.病原学采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血清学采用微量半加敏红细胞抑制试验检测各型流感抗体.结果检测1 925份流感样病例标本,分离出流感病毒265株,其中H3N2亚型256株,B型9株,分别占总病毒株的96.6%和3.4%,未分离出H1N1亚型毒株;4~7月份分离的H3N2亚型毒株共228株,占全年的86.0%,此期未分离出B型毒株.全年共报告流感样局部暴发疫情91起,4~7月份流行高峰期报告82起,占全年的90.1%, 其中56起(占68.3%)为H3N2亚型引起.3、9月份分别采集普通人群血清标本180和150份,流感病毒各型抗体中H3N2亚型抗体阳性率高,3月份为85.6%(154/180),9月份为90.7%(136/150);H1N1亚型、B(维多利亚系)和B(巴拿马系)抗体阳性率偏低,仅为8.9%~36.0% ;职业暴露人群263份标本中检出H9N2抗体阳性5人,阳性率为1.9%,未检出H5N1抗体.结论 2003年广州市流感流行优势株为H3N2,今后需密切关注H3N2的抗原变化和加强禽流感的监测.

    作者:杨卫路;鲁恩洁;周秀珍;吴新伟;刘远;何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东莞市企石镇1994~2003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东莞市企石镇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4~2003年企石镇麻疹报告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0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42例,总年均发病率为18.04/10万.常住人口年均发病率为7.75/10万,外来人口年均发病率为42.08/10万,外地人口发病率高于本地人口发病率(P<0.01).1994~1998年麻疹病例主要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1999~2003年主要以15岁以上人群(工厂员工)发病为主,两个时段的15岁以下儿童病例构成比分别为65.56%(59/90)、44.23%(2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4~7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占全年总病例数的57.04%.结论本地常住人口的麻疹流行基本上得到有效控制.外来人口中的散居儿童和工厂企业外来员工是发生麻疹的主要人群,应引起重视.

    作者:邓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华南预防医学杂志

华南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