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乡县城镇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殷秋香;刘家爱;徐春兰

关键词:学生, 营养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金乡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科学地指导学生营养和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1997~2002年间,按有关标准对4所监测点学校的41551名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营养状况.结果营养不良检出率平均为25.01%,肥胖检出率平均为8.05%,均有逐年上升趋势(P<0.01).营养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初中高于高中、高中高于小学(P<0.01).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小学高于初中、初中高于高中(P<0.01).结论金乡县学生营养不良防治工作远未达到<全国学生营养不良综合防治方案(试行)>的目标.学生的营养和健康工作应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华南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测定水中Ca2+含量方法中钙指示剂的改进

    在水质分析中,通常需要测定水中的Ca2+、Mg2+含量,在常规容量法测定水中的Ca2+时,若选用紫脲酸铵作指示剂,在滴定到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从而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若选用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中的钙试剂作指示剂时[1],则在水中显色极浅,滴定至终点时颜色变化很难观察.本文在传统钙试剂配制基础上作了些改进,可克服上述缺点,滴定至终点时,颜色变化非常明显,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彩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梅州市1991~2002年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梅州市1991~2002年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流行规律,为制订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1~2002年梅州市的乙肝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1~2002年乙肝平均总发病率为26.94/10万,年平均总发病率从1991年的20.98/10万上升到2002年的30.59/10万,上升了45.81%.乙肝年平均总病死率为0.01/10万;发病无明显季节高峰;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16~45岁年龄组发病率高,占总病例数的40.49%;职业分布以农民、学生、干部职工发病为主.结论应加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进一步做好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和其他年龄组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作者:秦锐和;黄闽昌;邓建华;杨翼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吐哈油田已婚女职工妇科病普查结果与分析

    为了做好妇女保健工作,吐哈油田每两年为在册的已婚女职工进行一次妇科病普查.现将2001~2002年妇科病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肖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惠州市1999~200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惠州市1999~200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探讨目前的控制现状和今后对策.方法对199~2002年惠州市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并采集部分疑似病例早期血清标本进行麻疹及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 1999~2002年惠州市麻疹发病率分别为2.22/10万、7.69/10万、7.2/10万、4.99/10万,发病季节高峰为4~5月,发病年龄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67.63%,外来人口发病占23.02%,79.69%的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698例,其中临床诊断634例,实验室确诊53例,排除11例.85份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的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62.35%,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14.06%(9/64).结论要加快惠州市麻疹控制步伐,亟待提高麻疹监测质量,提高麻疹疫苗接种覆盖率,并重点做好10岁以下儿童的查漏补种和外来人口免疫预防工作.

    作者:肖文芳;朱秀兰;张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金乡县城镇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金乡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科学地指导学生营养和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1997~2002年间,按有关标准对4所监测点学校的41551名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营养状况.结果营养不良检出率平均为25.01%,肥胖检出率平均为8.05%,均有逐年上升趋势(P<0.01).营养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初中高于高中、高中高于小学(P<0.01).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小学高于初中、初中高于高中(P<0.01).结论金乡县学生营养不良防治工作远未达到<全国学生营养不良综合防治方案(试行)>的目标.学生的营养和健康工作应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作者:殷秋香;刘家爱;徐春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伊宁市1997~2002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伊宁市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1997~2002年伊宁市所辖性病专科门诊、综合医院、乡镇及个体医疗单位上报的性病疫情报告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02年伊宁市累计报告性传播疾病4300例,发病率由1997年的31.68/10万上升至2002年的459.98/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57.43/10万.病种分布以非淋菌性尿道炎为主,占总病例数的45.26%;淋病次之,占28.23%.患者男女性别比为2.24:1;20~39岁为高发年龄段,占总病例数的82.28/%;发病以个体、干部职员和无业人员为主,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1.47%、15.28%和12.72%.患者文化程度以中学文化程度者居多,占发病总数的64.91%.结论伊宁市的性病发病率持续增高,应继续加强性病监测工作,及时发现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广泛、持久开展预防性病健康教育.

    作者:常燕玲;王建秀;陈志胜;买迪娜木·哈帕尔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受血及献血者HIV-1外膜蛋白ENV基因序列分析

    目的了解在广东省受血及献血者中发现的HIV-1亚型的流行规律及其与国际参考株的同源性.方法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4例采自于广东省HIV-1抗体阳性的受血者或献血者淋巴细胞富集液的核酸样品进行扩增,并使用AB1377型测序仪对扩增产物测序后,对其ENV基因C2-V3段的核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4份血样中,7份为泰国B'亚型,与国际参考株RL42的距离近,基因离散率为(6.082±2.607)%,组内离散率为(5.963±2.383)%;4份为AE重组亚型,与国际参考株TH.90.CM240近,基因离散率为(8.900±1.830)%,组内离散率为(13.810±1.317)%;2份为07-BC重组亚型,与国际参考株CN.97C54A近,基因离散率为(4.155±1.223)%,组内基因距离为6.36%;1份为08-BC重组亚型,与国际参考株97CNGX-9F近,基因距离为0.97%.结论本次检测的广东省受血及献血者HIV-1以泰国B'亚型为主,也存在主要在性途径感染人群中流行的AE重组亚型和吸毒者中流行的07-BC、08-BC重组亚型.

    作者:颜瑾;王玉;李杰;马鹏飞;万卓越;邢辉;刁丽梅;邵一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一例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调查报告

    德庆县地处粤西山区,自1975年后已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病例报告,2001年完成无脊灰的证实工作.2002年9月报告发生1例脊灰疫苗相关病例(VAPP),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文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一起硫化氢中毒死亡事件的调查报告

    2003年8月14日清远市发生一起急性中毒引致一家5死1中毒的严重事件,中毒原因是事主在清理腌泡咸菜池的污水时发生急性H2S气体中毒,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钟金群;李秀珍;苏金廷;陈朝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广东省某医院儿科病区院内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儿科病区院内感染发生情况,为控制儿科病区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东省某医院1999~2002年儿科病区医院感染的监测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1999~2002年共有住院病人7285人次,发生院内感染263例次,院内感染率为3.6%;医院感染高发部位的前三位为口腔感染(占33.1%)、上呼吸道感染(占29.7%)、胃肠道感染(占27.8%).对55例次病人进行病原学检查,检出的病原微生物中真菌占41.2%,病毒占35.3%,革兰阴性菌占23.5%.结论对儿科病区医院感染的控制应该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消毒隔离等措施.

    作者:邱亿腾;王伟光;魏凌云;谭红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改良法与传统法效果比较

    目的评价改良的小鼠精子畸形实验方法,以建立一种简易、省时、无职业性损害的检测小鼠精子畸形的试验方法.方法将同时采用改良方法(直接在精子悬液中加1%伊红染液,染色后直接制片观察)与常规方法在不同季节进行的9个批次的实验结果作对比研究.结果改良方法与传统方法所制玻片经镜检后,所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对照组精子畸形率分别为(20.80±2.32)‰和(20.58±2.75)‰,染毒组精子畸形率分别为(76.37±4.43)‰和(76.47±4.96)‰,同组两种方法所得精子畸形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且改良方法所制得玻片镜检效果较好,镜下杂质较少.结论经改良的方法与传统方法比较具有稳定、操作简便、经济、省时省力、制片质量更优、对实验人员无损害等优点.

    作者:范瑞泉;魏青;丘钦英;陈铁江;刘移民;徐琳;赵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广州市预防接种门诊现况分析

    目的了解广州市目前计划免疫门诊的基本情况,为建设规范化门诊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参照<广东省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对广州市141所街(镇)级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141所门诊部中,46.8%的门诊专职防保人员配置<1/万人口,平均每名防保人员一年要承担694名学龄前儿童的接种任务.人员职称结构中主管医师以上仅占8.1%(88/1079),没学历人员占23.4%;门诊部总面积达标率仅为41.1%,接种室面积达标率为39.0%.结论广州市预防接种门诊未能达到广东省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亟待改善.

    作者:梁建华;袁俊;王大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化妆品中常见微生物种类和污染源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几乎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作者:谢小保;欧阳友生;陈娇娣;黄小茉;陈仪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大鹏湾海域河豚鱼毒性状况研究

    目的掌握深圳大鹏湾海域河豚鱼毒性状况.方法采集渔民在大鹏湾海域捕获的河豚鱼鲜活或冰鲜,采用小鼠生物试验法测定样本鱼不同组织的河豚鱼毒素(TTX)含量.结果共检测了五种河豚鱼样本,92份棕腹刺豚和5份暗鳍腹刺豚样本鱼均未检出毒性;1份园斑腹刺豚、9份星点东方豚和26份弓斑东方豚样本鱼各组织均检出毒性,肝脏毒力均值范围为183.00~511.72MU/g,卵巢毒力均值范围为212.84~354.10 MU/g,皮肤毒力均值范围为9.21~38.31 MU/g,精巢毒力均值范围为11.40~25.64MU/g,肌肉毒力均值范围为7.23~9.17 MU/g.弓斑东方豚卵巢的毒力在3~4月份明显高于9~10月份并高于其他组织.结论本次检测的大鹏湾产的园斑腹刺豚、星点东方豚和弓斑东方豚均为有毒鱼种,可认为棕腹刺豚是一种可以安全利用的无毒河豚鱼种.

    作者:张风雷;戴桂勋;汤洵;赖国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湛江市健康儿童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水平分析

    目的了解湛江市健康儿童脊髓灰质炎(脊炎)中和抗体水平,评价湛江市近年来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效果.方法于2002年8月至2003年10月对雷州市、吴川市、徐闻县的健康儿童进行脊灰中和抗体水平调查,选择2~4、6~8、13~15岁3个年龄组儿童进行随机抽样,共抽取323名进行血清中和抗体检测.结果 3县(市)健康儿童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99.38%、98.76%、98.45%和1:87.36、1:81.56、1:45.30;Ⅰ、Ⅱ型脊灰中和抗体GMT以2~4岁组高,6~8岁组次之,13~15岁组低,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Ⅲ型中和抗体GMT各年龄组之间差异则无显著性;雷州市脊灰各型中和抗体GMT明显高于徐闻县.结论湛江市健康儿童有较高的脊灰免疫水平,并已形成有效的免疫保护屏障.

    作者:余永清;罗兰英;苏华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广州市流动人口A群流脑抗体水平调查

    目的了解广州市流动人群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抗体水平及流脑多糖菌苗的接种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整群抽样方法,于2000年10~12月在广州市流动人口聚集地采集流动人群血清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A群流脑抗体检测,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1026名流动人群中,A群流脑抗体阳性917人,阳性率为89.28%,GMT为1:17.流脑菌苗接种率为17.64%,181人已接种流脑菌苗者抗体阳性率(93.90%)和GMT(1:21.86)明显高于845人未接种者(阳性率和GMT分别为88.40%和1:16.11)(P<0.05).抗体阳性率和GMT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20岁组高(93.6%),40岁以上组低(71.4%),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广州市流动人群对A群流脑具有较高的免疫力,但人群流脑菌苗接种率低,且高年龄组人群抗体水平较低.提示今后在流动人群聚集地开展流脑菌苗接种以提高其免疫水平实属必要.

    作者:李美霞;周秀珍;张知光;刘俊华;许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艾滋病临床学

    1致病机理目前,艾滋病的致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HIV感染人体后引起的大病理改变就是人体免疫功能的进行性破坏,终导致免疫缺陷.

    作者:林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003年金华市学校食堂学生餐具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金华市各学校食堂学生餐具卫生状况,督促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和<学生集体用餐管理办法>,进一步落实餐具消毒工作,我们于2003年3月和9月分别对金华市区的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学校的67个学生食堂的学生用餐具进行了卫生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周春红;吴国富;吕洪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人禽流感及其预防与控制

    人禽流感是指由H5、H7、H9等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被列为一种新发传染病.

    作者:彭国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济南市历城区1983~2001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情况分析

    济南市历城区1983年3月发生首例流行性出血热,至今在全区20个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为了进一步掌握历城区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情况,以便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现将历城区1983~2001年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夏淑红;赵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华南预防医学杂志

华南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