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平板培养计数法与发酵法检测大肠菌群的比较

梁盛年;陈雄伟

关键词:平板培养, 计数法, 发酵法, 检测时间, 大肠菌群数, 国家标准方法, 显色培养基, 阳性结果, 食品卫生, 乳糖, 快速测定, 对比观察, 胆盐, 操作步骤, 饮用水, 选择性, 平板法, 工作量, 指标, 样品
摘要:大肠菌群的有无及其存在的数量是评价食品卫生的重要指标[1].目前,食品和饮用水中的大肠菌群检测执行的是GB4789.3-94规定的传统乳糖胆盐发酵法,但该法工作量大,操作步骤繁琐,检测时间长,成功报告一个阳性结果需要72h[2].本实验选用151份样品用COLI ID选择性显色培养基平板培养计数法(以下简称平板法)对大肠菌群数进行快速测定,同时与国家标准方法(乳糖胆盐发酵法)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华南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艾滋病疫情调查和处理原则

    1疫情调查和处理的意义艾滋病属于慢性传染病,因此艾滋病的预防控制也应遵循一般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对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疫情的调查和处理正是控制传染病三大措施的具体贯彻和实施.我国于1986年将艾滋病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和报告,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重视.

    作者:林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邵东县食品从业人员HBV感染状况分析

    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食品从业人员直接从事食品加工、经营,为顾客服务,并密切接触顾客,因此加强对该行业人员中HBV携带者的监测与管理,为防止乙型肝炎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掌握邵东县食品从业人员HBB感染状况并加强对其管理,现将1998~2002年在邵东县卫生防疫站进行健康检查的12 868名食品从业人员HBV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春池;宁琼;刘冠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兴宁市1984~2003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广东省兴宁市1984~2003年狂犬病发病情况和流行规律,探讨有效防制措施.方法对兴宁市1984~2003年的狂犬病疫情报表、1994~2003年的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兴宁市1984~2003年共发生狂犬病8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44/10万,全市除径心镇未发生疫情外其余28镇均发生疫情,病例发生没有明显季节性,但以6月、12月病例数多,达10例以上.1994~2003年狂犬病个案30例流行特征为:病例以农民、学生及散居儿童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在7~77岁,10~19岁及30~39岁两个年龄组发病高,达20.0%~23.3%.个案调查的30例全部为犬伤者,未进行伤口处理及注射狂犬疫苗者24例,占80%.结论兴宁市现仍属狂犬病高发地区.应加大狂犬病防制力度,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努力降低发病率,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作者:赖利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成人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者再次接种免疫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免疫应答者的免疫对策.方法对乙肝二对半检测(ELISA法)65名全阴者按0、1、6个月10μg×3方案,以北京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于210 d抽血检测,抗-HBs阴性者再次按0、1、2个月μg×3免疫程序进行免疫,于90d抽血检测抗-HBs.结果65例首次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者,再次免疫后抗-HBs阳性63例,阳转率为96.9%,抗-HBs滴度均值(GMRT)为97.4mIU/ml.结论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免疫应答者,通过增加剂量及接种次数可提高抗-HBs阳转率.

    作者:黄桂花;陈小霜;闻书英;曹庆;蒋爱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河源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通过对河源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制定SARS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术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河源市发生的SARS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2年12月5目至2003年4月17日河源市共发生SARS病例14例,发病率为0.467/10万.患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共9例,年龄小14岁,大84岁.发病地点主要集中在市区,为11例.职业分布以医务人员为主,共8例.河源市SARS疫情的发生,第一阶段以医院聚集性病例为主,第二阶段为散发性病列,两阶段之间没有明显的流行病学关联.SARS的平均潜伏期为5 d.结论河源市的SARS疫情有明显的聚集性,采取严格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措施可迅速控制疫情.

    作者:王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一起诺瓦克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某幼儿园14名儿童发生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集体性急性胃肠炎的发病原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例进行时间、年龄、班级分布情况、进食史分析,对可疑剩饭菜、病人呕吐物和粪便进行肠道病毒检测、食物中毒常规致病菌检测,对病人进行血白细胞计数、血液胆碱酯酶活性检测.结果14名患者均有共同进食史,发病罹患率为41.18%(14/34),以3岁组发病人数多,为8例,病例集中在小班,为11例,流行时间1d;采集的15份样品中3份病人呕吐物、2份大便样本检测出诺瓦克病毒,8份样本诺瓦克病毒PCR阳性.结论这是一起由诺瓦克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

    作者:秦小洁;陈军强;何淑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广东省疾控人员SARS防治知识刊授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SARS防治知识刊授效果.方法选取地级市、县级市(县)、镇三级的疾控人员,利用统一测试问卷,采用匿名封闭式自填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进行SARS防治知识及相关态度调查,并利用<华南预防医学>杂志进行SARS防治知识培训(刊授)及其效果观察.结果培训前后分别调查374、378名疾控人员,培训前后疾控人员的SARS防治知识平均分分别为41.8、60.7分(t=126.1,P<0.01),总合格率从培训前的5.1%上升至培训后的52.6%(χ2=206.6,P<0.01);培训后地级市、县级、镇级的人员合格率及平均分比培训前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均P<0.01).培训前86.6%的人员认为基本掌握SAgS疫情的预警、上报和处理方法,50.0%人员不担心在处理SARS疫情时被感染;培训后两项正确回答率分别为94.5%、60.5%,均高于培训前(均P<0.01).培训前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所学专业、从事专业的人员平均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培训后学历高、所学公共卫生专业、从事流行病学业务的人员的平均分均高于其他人群(均P<0.01).61.4%(199/324)人员认为该次刊授效果好.结论利用医学杂志对疾控人员进行SARS防治知识培训的方法(刊授)是可行和有效的.

    作者:袁华晖;柳青;罗会明;许小频;汤洪伟;吕莉;曾四清;刘惠玲;陈潮燕;李东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广州市天河区2003年肺结核疫情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广州市天河区2003年肺结核疫情状况,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登记的常住户口在天河区的肺结核病例管理卡片中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天河区肺结棱登记率为30.60/10万,涂阳登记率为8.86/10万;新登记率为75.83/10万,涂阳新登记率为37.83/10万.新登记的451例肺结核病例中:20~25岁占20.84%,无业占30.82%,求诊发现占84.04%,Ⅲ型占97.34%,70.51%有咳嗽症状,全程管理和住院占63.63%,涂阳病人的2个月阴转率和治愈率分别为76.28%和79.05%.结论继续加大病人的发现力度是今后防治措施的关键,其次病人的管治质量仍有待提高.

    作者:陈胜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化州市2000~2003年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情况分析

    新生儿破伤风(NT)是威胁新生儿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自1996年起已将其纳入乙类传染病报告管理.化州市为新生儿破伤风高发地区,为进一步了解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情况和发生原因,以便更好地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现对化州市2000~2003年新生儿破伤风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黄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珠海地区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调查

    目的了解土地开发和城市建设等对珠海地区天然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2000年6月至2004年4月期间对珠海市室内外γ辐射剂量率进行了调查.采用环境X-γ剂量率仪,约按每30平方公里面积取1室内及1室外测量点测量室内外γ辐射剂量率.结果共调查测量室内123个点,室外123个点,珠海市室内γ辐射剂量率为(196±33.75)nGy/h,室外γ辐射剂量率为(191±53.38)nGy/h,差异无显著性(P>0.05).裸露的岩石及土壤表面的γ辐射剂量率显著高于用其他材料覆盖后的地表的γ辐射剂量率.结论珠海地区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面铺设水泥、瓷砖等建材可以对高辐射本底起到屏蔽作用.

    作者:陈斌;谭爱军;晁斌;陈瑞利;尚兵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人体接种浓缩或纯化狂犬疫苗后抗体水平分析

    人被狗、猫、鼠等温血类哺乳动物咬、抓伤后,必须进行狂犬疫苗全程免疫.为了解鹿寨县受伤人群注射狂犬疫苗后抗体产生情况,于1999年8月至2003年6月对接受狂犬疫苗注射的接种者进行抗体测定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礼平;唐少令;徐丽萍;李春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韶关市食源性疾病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韶关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状况,为研究与制定食源性疾病的控制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WHO食源性疾病监测规划,收集韶关市1990~2002年传染病疫情报告、寄生虫病调查报告、食物中毒报告、人口统计等资料,进行食源性疾病现况分析.结果1992~1999年和2000~2002年韶关市食源性传染病发病分别占法定传染病的41.55%和20.97%,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13.0/10万和57.16/10万,病因构成以感染性腹泻和痢疾为主;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1992~1999年和2000~2002年分别为18.98%和7.22%,病因构成以蛔虫病为主;食物中毒共发生44起,1992~1999年和2000~2002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65/10万和2.81/10万,中毒类型以农药为主.结论该市食源性疾病已普遍对健康构成危害,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

    作者:卢志坚;陈志礼;卢学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深圳市福田区化妆品标签抽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化妆品在美发美容行业销售和使用时的标签标注情况.方法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其细则和<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对深圳市福田区美发美容行业销售和使用的化妆品进行抽查.结果共抽查化妆品1 190件,标签合格的850件,合格率为71.4%.其中国产化妆品合格率为80.0%(508/635),进口化妆品合格率为61.6%(342/55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化妆品标签不合格的主要项目是无生产日期或无保质期、无批准文号等.结论美发美容行业销售和使用的化妆品标签存在问题较多,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这部分化妆品的卫生监督.

    作者:郭玉芹;吴舒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原花青素与珍珠粉混合物对老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酶及果蝇生存期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老龄大鼠肝细胞及线粒体酶活性、果蝇生存期的检测,探讨原花青素与珍珠粉混合物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原花青素与珍珠粉混合物为受试物,将20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0.1g/(kg.bw)(低)、0.2g/(kg.bw)(中)、0.6g/(kg.bw)(高)3个剂量组,每组11只动物,连续灌胃35 d,取肝脏,测定肝细胞及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将Oregon K野生型黑腹果蝇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0.007%、0.013%、0.040%、0.120%剂量组,每组400只,雌雄各半,隔天一次统计果蝇存活数、死亡数,直到全部死亡,计算平均寿命、高寿命及半数死亡时间.结果原花青素与珍珠粉混合物各剂量组均能升高老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GSH-Px活性(P<0.05或P<0.01),中、高剂量组能升高SOD活性(P<0.05或P<0.01)和降低MDA含量(P<0.05或P<0.01);受试物亦能升高老龄大鼠肝细胞SOD活性和降低MDA含量(均P<0.01);果蝇生存试验中,受试物各剂量组的半数死亡时间比对照组延长2~8 d,且明显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和高寿命.结论原花青素与珍珠粉混合物可能通过提高肝细胞及线粒体GSH-Px、SOD活性,减少机体氧自由基生成而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李文立;陈壁锋;黄俊明;杨杏芬;谭剑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广州市芳村区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口进入广州市,外来人口传染病发病情况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广州市从1997年起将外来人口的传染病病例列入本市疫情报表.为此,广州市芳村区采取一系列措施与对策,加强对流动人口传染病的监控和疫情报告,加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现将1997~2003年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蒲少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中的心因反应调查

    目的了解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对相关人员的心理应激影响.方法采用国家标准<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对群体性食物中毒进行事故分级和心因性反应的排查.结果2002~2003年惠州市共发生食物中毒29起,其中较大型2起,中毒人数77人;一般性27起,中毒人数258人.较大型食物中毒心因性反应人数为159人,平均每起79.5人;一般性食物中毒心因性反应人数为278人,平均每起为10.3人.结论心因性反应与食物中毒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食物中毒人群应加强心理干预措施.

    作者:刘庆荣;何慧芬;王立斌;闻剑;刘素芬;李伟波;刘智强;张智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增城市婚检人群乙型肝炎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为了解增城市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以制定有效预防措施,于2002~2003年对到增城市妇幼保健院婚检的对象进行乙肝感染情况检测,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蒋凤英;程敬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2003年深圳市罗湖区托幼机构消毒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评价深圳市罗湖区托幼机构的消毒效果.方法于2003年对深圳市罗湖区托幼机构室内空气、餐具、玩具、床上用品和老师手的消毒效果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样品检验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结果全部样品合格率为90.07%(1 342/1 490),其中室内空气合格率为89.74%、餐具为94.05%、老师手为88.89%、玩具为83.66%、床上用品为91.92%.机关企事业单位附设的托幼机构与个体承包经营的托幼机构消毒样品合格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室内空气、玩具、床上用品和老师手消毒监测合格率机关企事业单位托幼机构均高于个体承包托幼机构(均P<0.01).结论个体承包经营的托幼机构其室内空气、玩具、床上用品及老师手消毒效果较差,存在疾病传播的隐患.

    作者:霍雪霞;陈戊申;戴桂勋;杨湘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湛江市1991~2000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了解湛江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湛江市1991~200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表进行分析.结果1991~2000年湛江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93.73/10万,年均死亡率为0.24/10万.十年间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前五位传染病分别为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淋病、麻疹,五种病占总发病数的82.53%.死亡率相对较高的前五位传染病是新生儿破伤风、乙型脑炎、霍乱、麻疹、狂犬病,占总死亡数构成的75.17%.结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等仍是湛江市的主要传染病;1997年以后淋病、梅毒等性传播传染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今后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麻疹和性传播传染病的防制工作.

    作者:苏华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发酵工艺酱油企业HACCP体系建立的探讨

    目的为保障酱油的卫生、安全,探讨HACCP体系在酱油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广州某发酵工艺酱油生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发布的,通过现场调查,了解加工工艺,对酱油生产的整个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结果确定了生产酱油的5个关键控制点:(1)接收脱脂大豆和麸皮;(2)菌种的选用;(3)灭菌;(4)包装材料的清洗和消毒;(5)灌装;并对每一关键点进行分析和实验摸索,确定了相应的关键限值;建立了监控程序、纠偏措施、文件记录档案和验证程序.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ACCP体系合理有效,能够充分保障酱油的卫生、安全.

    作者:何洁仪;马林;李迎月;李银宽;刘兆敏;黎庆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华南预防医学杂志

华南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