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田吉会

关键词:普外科, 护理质量, 优质护理服务, 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究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普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各38例,比较两组护理成效。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总满意率(94.7%)均高于对照组(81.6%),不良事件发生率(5.3%)低于对照组(15.8%),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减少普外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食管癌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围手术期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行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体重、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以及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6.6%,对照组是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围手术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预防各种并发症,可推广。

    作者:王艳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创新护理干预改善孕产妇负性情绪及分娩质量的作用

    目的:探讨创新护理干预在改善孕产妇负性情绪及分娩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接收的2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200例孕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实施创新护理干预,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各产程时间以及护理后的疗效率。结果:通过不同护理方式的实施,观察组产妇三个阶段的产程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总有效率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研究发现,创新护理干预改善孕产妇负性情绪及分娩质量的作用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孕产妇的负性情绪,提高分娩质量,应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姚媛敏;杨锡翠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浅析C RP在炎症性急腹症与带状疱疹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应用于炎症性急腹症、带状疱疹腹痛鉴别诊断中的实际价值。方法:利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对血清CRP进行测定,A、B两组患者在就诊当时以及入院以后1天分别对血清CRP进行检测,分析测定结果。结果: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患者在发病初期,其CRP在持续上升,入院以后第一天其CRP水平升高明显,P<0.05,甚至达到了正常值的30倍以上;带状疱疹患者在各时间点CRP水平变化并不明显。结论:将CRP应用于测定带状疱疹、感染性急腹症腹痛具有一定价值,可以将其作为鉴别感染性急腹症和带状疱疹腹痛的一项实验室检查。

    作者:靳玉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膀胱癌术后化疗药物膀胱灌注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通过对膀胱癌术后化疗药物灌注的方法对膀胱暗患者进行观察,进一步探讨膀胱癌术后对膀胱灌注化疗药物的一些护理方法。方法:对102例膀胱癌患者进行手术,在手术后进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然后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插管、灌注时、灌注后的护理及普及健康知识等)。应用不同的化疗方案给予膀胱灌注,在局部化疗前、灌注过程中及灌注后观察患者情况。结果20例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少等各种不良反应。102例患者随访3~24个月,3个月内复发者15例,12个月内复发11例,24个月内复发20例,其中2次复发15例。结论:改进和提高对膀胱进行药物灌注前后的护理策略,能降低化疗药物灌注后的各种不良反应,能有效的控住肿瘤,进而提高膀胱癌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仝静;庞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烧伤瘢痕整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烧伤瘢痕使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承受着双重的痛苦,同时对于其家庭和社会生活产生着极大的影响,患者无法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通过烧伤瘢痕整形手术能够有效修复烧伤瘢痕,恢复患者的皮肤外观,进而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促进其健康恢复。本文围绕烧伤瘢痕整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研究,探讨相应的护理办法,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烧伤瘢痕整形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作者:安敏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精神科病房的安全护理

    目的:精神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而导致患者情感、思维、行为异常进而引起的疾病。精神病患者受妄想、幻觉等症状影响,随时都可能发生冲动伤人、自杀、毁物、逃跑等不安全行为,因此精神科病房的安全护理尤为重要。落实科学有效的安全护理措施也成为了当前精神科病房的当务之急。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临床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本文分析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探索相应的控制措施,提高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对尿常规检验中标本采集、运输、存储和检验环节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各个操作环节都会影响检验结果。说明在临床尿常规检验中,需要从各个环节加强尿常规检验的控制,严格按照质量控制规定执行操作,降低检验环节中影响因素导致的误差,保证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周旭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下病(湿热下注型)的临床研究

    目的:为求一种更好的中西医结合(紫香解毒膏)治疗重度带下病(湿热下注型)即西医称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复发少、治愈快的方法。方法:将我院妇科确诊为重度带下病(湿热下注型)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200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患者的瘙痒、疼痛症状及抓痕糜烂粘膜充血水肿体征的观察对比,以计分形式进而得出结论。结果:采用紫香解毒膏(中西医结合)治疗组(924例)为91%的治愈率,7%的有效率,共98%的总有效率;而单纯西医组(912例患者)为40%的治愈率,31%的有效率,共71%的总有效率。结论:采用紫香解毒膏治疗重度带下病(湿热下注型)是一种少复发、治愈快、无副作用且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上具有极强的推广价值。

    作者:范丽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患者通过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采用后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前路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观察两组术后疗效。结果:经过手术,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3%vs66.66%,),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2±1.3)vs(4.1±1.4)}。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通过后路手术治疗效果更显著,可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马天翔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脑梗塞肢体偏瘫后的早期康复锻炼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脑梗塞肢体偏瘫后行早期康复锻炼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后肢体偏瘫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早期康复锻炼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75.0%),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6.9%)高于对照组(81.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肢体偏瘫患者,在进行治疗时,给予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可以促进患肢肢体的恢复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蒋泽沾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口腔护理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进展

    目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属于院内感染性肺炎,其常见于机械通气48h后或机械通气停用、人工气道拔除48h内。如果VAP患者未能得到及时与有效护理,则会加重病情,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威胁其生命安全。为了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口腔护理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进展,旨在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邹慧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心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治疗下所起到的效果。方法:抽取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降压药物治疗及一般的临床护理,试验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进行定期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血压平稳以后,患者的焦虑显著降低,而生活质量水平有显著的提高。结论:心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有着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银香;潘玉玲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新式一次性无影灯灯柄套的设计与应用

    目前,在手术过程中,无影灯用来照明手术部位,从而佳地观察处于切口和体腔中不同深度的组织,因此,需要经常调节无影灯的高度、角度以及灯光的强弱、聚光或散光状态。调节时,因为无影灯需要保持无菌的状态,因此,需要用消毒后的灯柄套套在无影灯中心的灯柄上,然后手术人员戴上无菌手套进行操作。一方面,因为灯柄套套在灯柄上之后,为了防止滑落,灯柄套上设有弹簧,使其能顺利套在灯柄上又可顺利取下,但是,结构复杂;另一方面,在每次使用完灯柄套之后需消毒保存,但由于灯柄套储存体积过大,堆放不整齐,不利于保存;再者,灯柄在消毒之后,如果超过十四天的有效期,需要重新消毒保存,造成工作重复;而且,此种灯柄套的成本高。

    作者:陈勤勤;汪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中选取10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前后症候评分。结果:①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前后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具有显著疗效,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病情,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多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老年病房护理环节的感染管理控制分析

    目的:对老年病房护理环节的感染管理控制分析。方法:我院从2010年12月-2015年12月在老年病房出院的患者共计18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感染管理的时间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感染率。结果:对照组感染率是80.89%,观察组感染率是17.29%,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经对比分析,老年病房护理感染率呼吸道感染为高,其次,是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及其他感染。结论:通过严格执行JCI标准,对老年病房进行严格的护理,能有效控制老年患者感染的发生。

    作者:何爱慧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分析针对性护理对脑肿瘤患者的伽马刀术后颅内压的影响价值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脑肿瘤患者伽马刀术后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伽马刀术的50例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25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颅内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 组患者护理后的颅内压水平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 A 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脑有肿瘤患者伽马刀术后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颅内压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蒋华琴;蒋祝珠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X线与CT检查应用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效果

    目的:探究X线与CT检查应用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CT检查后再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检查后再进行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准确率(阳性率),诊断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和X线与CT检查的表现。结果:观察组检测出阳性患者38例,阳性率是95%,诊断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治愈率52.63%,总有效率是86.84%,对照组检测出阳性患者30例,阳性率是75%,诊断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治愈率50%,总有效率是66.67%;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诊断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检查的准确率高,是用于早期诊断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较为有效的手段。

    作者:卢祖坤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中的作用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将本院在2014-2015年收治的黄疸需要进行蓝光照射治疗的新生儿共计6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患儿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为3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儿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效果。结果对两组患儿每天的安静睡眠时间、体质量增加情况与黄疸指数下降幅度进行比较,结果为:研究组患儿比对照组患儿的每天睡眠状况要好,两者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在3d 内的体质量显著增加了,3d 后黄疸指数有了显著的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黄疸蓝光照射治疗的新生儿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吉翠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夜间蜈蚣咬伤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对夜间蜈蚣咬伤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6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0例凌晨零点到五点被蜈蚣咬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其采取的治疗方法、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后果,20例患者均获痊愈。结论通过心理干预、音乐疗法、伤口处理、解毒、消炎等护理措施,有助于缓解患者内心恐惧,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胡慧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160例骨科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指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2.5%,VS72.5%、28.75%,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科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指引,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控制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师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