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洪娣
当今的教育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为提高影像医学的质量和效果,作者对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阐述自己的观点.
作者:董伟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抽脂减肥并发皮肤坏死的原因并探讨如何预防术后皮肤坏死.方法 对1259例患者在肿胀麻醉下采用不同手法形负压吸引脂肪抽吸术:用手抓提固定皮下脂肪后抽吸129例,自然状态手掌轻按皮肤下抽吸1 130例,观察术后并发皮肤坏死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用手抓提固定皮下脂肪后抽吸,术后皮肤坏死率为5.43%;自然状态手掌轻按皮肤下抽吸,术后皮肤坏死率为0.88%.结论 医源性外力造成皮下血管网的损伤,是引起局部皮肤坏死的主要原因.在抽脂术中和术后,应避免医源性外力对皮肤下血管网的损伤,减少抽脂减肥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嘉鑫;张东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如何使医学生在外科学临床教学的实践阶段,掌握好扎实的问诊技巧、查体基本功.提高对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能力,是外科学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作者:李军;高卉;白育庭;万敬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对照分析增强磁共振肺灌注扫描(MRPP)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技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为肺动脉栓塞且均行MRPP及DSA检查的病例,对比肺野内感兴趣区的信号强度.结果 8例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患者MRPP共发现55个肺灌注异常区,DSA显示66处灌注异常区.MRPP中,正常灌注与灌注缺损区及低灌注区的峰值信号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叉(P<0.01).结论 MRPP能够显示肺栓塞的灌注缺损区和低灌注区,对肺动脉栓塞诊断准确率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苏伟贤;徐宏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为评价药物干预对糖耐量受损(IGT)者的糖尿病进程的影响作用.方法 将80例IGT患者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对照组仅一般IGT知识宣教.两组均进行3年临床观察.结果 干预组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格列吡嗪控释片对IGT患者的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
作者:张健;钟咏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浮膝损伤是一种高能量损伤,病情复杂,并发症较多,一直是临床救治和护理的难点.治疗时机与方法不当,往往导致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不良,严重者甚至截肢.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浮膝损伤病例也不断增多,现结合文献将国内外有关浮膝损伤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曾心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满37周、出生体质量小于2500g的活产婴儿,由于体质量低,发育不成熟,出生后不能耐受肠道喂养,常伴有呼吸暂停、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炎、感染、溶血等并发症,死亡率高,约占死亡婴儿的33%~50%[1].我科2007年2月至2008年1月收治123例早产儿,经过细心的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姚俊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胆道疾病并发糖尿病的外科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103例老年胆道疾病并发糖尿病病人的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前3 d起,改用常规胰岛素治疗,使空腹血糖保持在6.7~10.1 mmol/L,尿糖(±~+),酮体(-).结果 所有病例均按预期手术目标完成.平均住院时间23.4 d,术后并发各种感染在4.8%~15.5%,但无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老年胆道疾病并发糖尿病者应在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规范围手术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是预防手术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王光庆;束庆兵;王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34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34例高血压患者单纯采用卡托普利治疗.治疗1月后比较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P<0.01).降压作用更明显(P<0.01).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钱进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本文通过复习痔病因学的相关文献,从5个方面入手探讨痔的发病机制,包括:血管相关学说、肛垫相关学说、盆底动力学、分子生物学及其他相关因素等.目前认为,痔是以肛垫组织的变性及动静脉吻合的调节障碍为前提,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痔是肛垫组织发生病理改变所致,但是,引起这种病理改变的具体原因并未明确.从新的角度进行研究,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痔病.
作者:谢德金;许建衡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伊曲康唑对于重症血液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12例重症血液病患者(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应用伊曲康唑静脉治疗深部真菌感染,部分患者有效后改为口服伊曲康唑混悬液序贯治疗.结果 12例患者中10例有效(有效率83.3%),1例因肾毒性停止治疗,1例为光滑念珠菌感染,根据药敏改为两性霉素B治疗后好转.结论 伊曲康唑治疗谱广,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可以作为重症血液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一线经验性用药,但需要注意其相关毒副作用,改善患者整体状况,以取得更佳疗效.
作者:周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9年6月至2005年9月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27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并对其进行临床分型和分期:Ⅰ型107例(39.6%),其中一期34例,二期42例,三期31例;Ⅱ型125例(46.3%),其中一期69例,二期33例,三期23例;Ⅲ型38例(14.1%),其中一期11例,二期13例,三期14例.结果 术后随访半年以上,Ⅰ型:治愈91例(85.0%),好转10例(9.3%),无效6例(5.6%);Ⅱ型:治愈103例(82.4%),好转15例(12.0%),无效7例(5.6%);Ⅲ型:治愈28例(73.7%),好转6例(15.8%),无效4例(10.5%).结论 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白介素8(IL-8)在实验性大鼠脑出血急性期脑组织和血浆中的含量变化,阐明其在脑出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100只,体质量250~300 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小量出血组、中量出血组、大量出血组;每组又分成15个小组,每小组5只.采用未抗凝新鲜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出血后3 h、6 h、12 h、24 h和48 h各时间点血浆及脑组织中IL-8的含量.结果 脑组织中IL-8含量,脑出血后3 h开始升高,6 h明显增加,12 h达高峰,24 h开始下降,48 h恢复正常.6 h、12 h、24 h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6 h、12 h、24 h各组间比较大量组与中、小量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中量与小量组间仅在12 h和24 h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浆中IL-8含量在脑出血后3 h开始升高,6 h达高峰,12 h开始下降,24 h恢复正常.3 h、6 h、12 h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6 h、12 h各组间比较大量组与中、小量组以及中量与小量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IL-8升高是脑出血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免疫应答致炎症反应所致,监测IL-8浓度变化对了解脑出血后的脑组织变化和判别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志其;张国忠;黄建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门诊475例结核病可疑患者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探讨PPD试验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门诊475例结核病可疑患者进行PPD试验.结果 PPD总阳性率为28.8%,男女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10岁组阳性率为7.6%,≥10岁组阳性率为36.0%,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男、女PPD阳性硬结平均直径大小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不同生理系统结核病可疑患者PPD阳性硬结平均直径及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10岁组阳性硬节平均直径均为17.8 mm,<10岁组阳性硬节平均直径均为10.3 mm,硬节直径大为15 mm.结论 PPD试验用于结核病诊断时,应根据硬结直径大小,并结合年龄、个人体质、可疑结核灶所在系统部位等因素综合考虑;小儿PPD试验更宜用于结核病的排除和卡介苗接种对象的筛选.
作者:李朝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非发酵菌多为环境常居菌,并大多为条件致病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1].近年来,非发酵菌在临床标本中检出率逐年增多,尤其是在医院内感染患者中常见.国内外关于非发酵菌的生物特征、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的报道较多[2-4].本文就近几年非发酵菌在医院内感染的一些情况综述如下,以期探讨非发酵菌在医院内感染的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非发酵菌感染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王琼;唐伟;陈继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光学法(PLT-O)和电阻法(PLT-I)计数血小板的准确性.方法 用高、中、低值血小板标本各1份,检测XE-2100计数血小板的精密度;再将110例血标本分成3组,血小板数量减少组(PLT≤50×109/L)、血小板数量正常组(50×109/L<PLT≤300×109/L)、血小板数量增高组(PLT>300×109/L),用光学法(PLT-O)、电阻法(PLT-I)和手工显微镜法同时镜检,以手工显微镜法结果为参考.结果 XE-2100计数血小板(低、中、高值)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变异系数(CV)均<4.0%.在XE-2100仪器上,血小板数正常者用光学法(PLT-O)和电阻法(PLT-I)计数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数异常者PLT-O法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I法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E-2100光学法计数血小板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当血小板数异常时宜用PLT-O法复查.
作者:陈梅;黄丽云;方伟祯;鲍蕴文;丁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对老年人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50例患者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以真武汤加减口服,每日1次,7 d为1疗程;48例患者为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西地兰0.4 mg+50%葡萄糖20 ml静脉推注,每日1次;呋塞米20 mg,每日2次,7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44.0%,有效率52.0%,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显效率35.4%,有效率45.8%,总有效率81.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老年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应用洋地黄类强心剂治疗不但疗效差,且易导致中毒,选择中西医结合在增强疗效,有效缓解症状,又改善患者体质,延长寿命,避免不良反应等方面显示了较大的优势.
作者:代景贤;方春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妊娠晚期出血常见的原因,是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之一,剖宫产术为该病终止妊娠的主要方法.我院2000年8月至2007年8月间,收治前置胎盘183例孕产妇,其中151例施行剖宫产术.本文分析1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如何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前置胎盘对母婴的危害.
作者:冯锦溪;王晓琼;宋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红霉素联合莫沙比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予以莫沙比利5 mg,3次/d,治疗组加服红霉素250 mg,3次/d.两组均连用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4周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8.0%,对照组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x2=5.09,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胃排空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红霉素联合莫沙比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莫沙比利.
作者:丁虹;白学松;张业琼;严明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调查需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了解其术前的护理需求、让患者参与制订护理计划.结果 术前相关知识缺乏的患者占93.3%,通过有效的护理后下降至6.7%,使他们了解并配合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结论 通过细致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减轻了焦虑、抑郁、恐惧心理,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罗会茹;陈华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