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接种纯化人用狂犬病疫苗对妊娠期Th1/Th2类细胞因子谱的影响

孟瑞琳;谭小华;黄琼;刘芳兰;王凤岩

关键词: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 妊娠期, 淋巴细胞, TH1/TH2类细胞因子, 流式微球分析术
摘要:目的 研究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RV)对妊娠期Th 1/Th2类细胞因子谱的影响.方法 对所有可疑狂犬病毒暴露者进行RV的全程接种,在接种RV的第0、14、45天时采血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RV进行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抗狂犬病病毒抗体,体外培养检测淋巴细胞增殖能力,CB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h1类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2(IL-2)以及Th2类细胞因子:IL-4、IL-5、IL-10的水平.结果 17例暴露者于RV全程注射后17 d(第45天)抗体检测阳性;RV刺激后,暴露者第45天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第0天(P<0.05);当RV刺激后,暴露组第14天、第45天产生IL-2、IL-4、IL-5的含量显著高于未刺激组及暴露组第0天水平(P<0.05).结论 妊娠期注射RV在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的同时,可以有效地诱导Th1/Th2类细胞因子的产生.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8-2010年广州市自然界白纹伊蚊携带登革病毒监测

    目的 通过对广州地区登革热媒介蚊虫白纹伊蚊携带登革病毒情况的监测,探讨传播媒介对该地区登革热流行特征的影响.方法 采集广州市各区新旧疫点附近的白纹伊蚊幼虫及成蚊,提取蚊虫总RNA,用登革病毒特异引物经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08年以来共检测白纹伊蚊标本658批,合计12 348只,平均每批检测18.8只蚊虫,未检测出登革病毒核酸.结论 广州地区白纹伊蚊自然种群携带登革病毒水平较低.

    作者:江毅民;王玉林;严子锵;胡志刚;李成玲;杨智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孤儿核受体Nur77激动剂CsnB对人HepG2肝癌细胞胆固醇代谢调控基因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孤儿核受体Nur77激动剂CsnB对人HepG2肝癌细胞胆固醇代谢调控基因的影响.方法 利用CsnB诱导Nur77在人HepG2肝癌细胞中的高表达.通过与CsnB相同剂量的DMSO对照组的比较,观察CsnB作用不同时间后肝细胞胆固醇代谢相关重要基因的变化,如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HMGCoA还原酶(HMGCR)和肝X受体α(LXRα).结果 10 μg/ml终浓度CsnB刺激HepG2细胞可以达到Nur77的高表达,并在作用1.5 h后表达量达到高峰.相同浓度CsnB刺激HepG2细胞后,LDLR与HMGCR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并且两种基因在CsnB处理24 h后的表达量与0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XRα的表达量变化不大.结论 CsnB可以有效诱导Nur77在HepG2细胞中的高表达,其对于肝癌细胞胆固醇代谢调控基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LDLR与HMGCR的下调.

    作者:张鹏;裘宇容;王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临床微生物学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目的 总结部、省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提高实验室微生物鉴定水平.方法 2001-2009年参加卫生部和湖北省临检中心的微生物学室间质评活动,菌株鉴定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32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药敏试验结果判定以CLSI/NCCLs标准进行.结果 部、省质评菌株共239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50株,肠杆科菌细菌67株,非发酵菌46株,奈瑟菌属细菌8株;肠杆科菌和肠球菌属细菌鉴定正确率较高为100.0%,菌株鉴定总正确率为92.1%;药敏试验共测试63株菌,总正确率为90.5%.结论 参加微生物室间质评活动对提高细菌鉴定水平、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邹义春;柯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深圳市宝安区学校、幼儿园传染病防制工作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学校、幼儿园传染病防制工作及卫生保健人员的基本情况,为规范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宝安区各类中小学、托幼机构共计80所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所调查的学校均设有医务室及专职的卫生保健人员,传染病防制的各项制度方面比较健全,各项防控工作均有开展.卫生保健人员中位年龄33.7岁;男女性别比为1∶7.33;学历构成以大专(44%)和中专/高中(44%)为主;职称多为无职称(42.7%)和初级职称(40%);从事卫生防病工作平均年限为2.36年;50.7%的人员认为目前的工作超负荷;仅24%的人员对目前的收入水平满意.结论 深圳市宝安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卫生保健人员性另 、职称、学历等结构不合理,政府部门应加强人员的技能培训,切实提高人员的收入,以优化和稳定卫生保健队伍.

    作者:陈兵;赵萍;吴泰顺;马智超;陈亿雄;周小涛;任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产气荚膜梭菌实验室诊断方法综述

    气性坏疽不仅是战伤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其他创伤的严重并发症,其主要致病菌为产气荚膜梭菌.由于产气荚膜梭菌繁殖迅速,引起的临床症状严重,因此日益受到临床及实验室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对此菌的快速诊断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本文就近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作者:唐玲玲;石玉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不同鼻咽癌细胞株对鸡胚尿囊膜模型血管生成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鼻咽癌细胞株在鸡胚尿囊膜模型上促进血管生成能力的差异.方法 选用6日龄鸡胚,开窗后分别种植5-8F、6-10B及CNE-2三种鼻咽癌细胞株,三种细胞株细胞数为2×106/鸡胚者各一组,细胞数为5×105/鸡胚者各一组,另一组为对照组(PBS),每组10个鸡胚.孵育6日后,统计分析新生血管数及血管面积/鸡胚面积比.结果 种植细胞数为5×105/鸡胚时,5-8F、6-10B细胞部分鸡胚有移植瘤形成,CNE-2细胞鸡胚均未见成瘤.种植细胞数为2× 106/鸡胚时,三种鼻咽癌细胞株均可100%成瘤,其新生血管数依次递减,分别为(38.7±2.50)、(33.5±4.43)、(29.7±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面积/鸡胚面积比分别为(22.2±2.18)%、(18.7±2.45)%、(16.9±2.62)%,均高于对照组的(9.5±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5-8F面积比高于其他两种细胞株(P<0.05).结论 鼻咽癌5-8F、6-10B及CNE-2三种细胞株在鸡胚尿囊膜模型上血管生成能力依次减弱,实验研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作者:林少雄;李湘平;鲁娟;梁碧君;刘雄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替比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对乙肝携带者抗结核治疗肝损害的预防作用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对乙肝携带者抗结核治疗中肝损害的预防治疗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乙肝携带并有肺结核患者(A组)30例,及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携带并有肺结核患者(B组)25例,两组开始抗结核时均采用2HRES/7HR化疗方案.A组给予水飞蓟宾护肝治疗和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B组仅给予水飞蓟宾护肝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HBV DNA变化情况.结果 A组治疗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治疗前A、B两组肝功能与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HBV DNA(log)水平为(3.68±1.04),与治疗前的(6.74±2.27)及治疗后B组的(6.57±2.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肝功能ALT、AST增高,与治疗前及治疗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携带合并肺结核患者使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患者体内HBV的复制,预防肝功能损害,可以支持化疗顺利进行.

    作者:何纲;丁佩佩;甄沛林;吴兴柳;胡长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 EspF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初步纯化

    目的 制备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 O157:H7 EspF蛋白多克隆抗体并初步纯化.方法 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EHEC O157:H7 EspF蛋白的柔韧性、亲水性、表面可能性及抗原表位,选取1条由1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为半抗原,在其C端偶联钥孔血蓝蛋白(KLH),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血清.ELISA测定抗血清效价,免疫印迹法鉴定其特异性,辛酸-硫酸铵法初步纯化抗血清,SDS-PAGE检测抗体纯度.结果 选择EspF蛋白抗原指数高的肽段72-TPSRPAPPPPTSGQA- 86 (0.506)为半抗原,合成抗原多肽经高效液相色谱鉴定,纯度为95.78%,经质谱分析其分子量为1 563.76 Mr,与目的多肽分子量一致;加强免疫3次后,EHEC O157:H7 EspF蛋白的抗血清效价达1∶2048 000;该血清对EHEC O157:H7野生株和espF突变株(△espF)的EspF蛋白均有特异性,并经辛酸-硫酸铵法获得一定纯度的抗体.结论 成功地制备了效价高、特异性强的EHEC O157:H7 EspF蛋白多克隆抗体.

    作者:周莹;赵素慧;韦耀;王春晖;张其威;万成松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食用田螺引起O1群小川型霍乱1例报告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系国际检疫传染病,也是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1].霍乱疫情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多因生食或食用加工不彻底的海产品引起[2],现报告因食用田螺感染霍乱的病例1例.1病例摘要孙某,女,53岁,天津市蓟县杨津庄镇大保安镇村农民.2010年7月30日凌晨1时,孙某出现剧烈腹泻症状,米泔样粪便,至凌晨5时30分腹泻10余次,伴有呕吐.

    作者:司福德;郝俊伟;张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贫困山区肺结核患者实施交通补助后的治疗依从性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对贫困山区肺结核患者实施交通补助后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研究,探讨提高贫困山区肺结核患者治愈率的有效途径.方法 选取重庆市国家级贫困县WX县作为实施区县,连续选择200例新确诊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对患者实施适当的交通补助,以评价实施交通补助的效果.结果 在课题干预前后,患者治疗2月末随访查痰率由63.1%提高到96.0%,痰菌阴转率由59.0%提高到88.5%,治疗5月末随访查痰率由95.9%提高到98.5%,患者随访按时取药率由65.4%提高到9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5月末痰菌阴转率由95.9%提高到96.0%,治疗6月末随访查痰率由97.7%提高到99.0%,6月末痰菌阴转率由96.8%降低到96.0%,患者治愈率由96.8%降低到96.0%,以上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肺结核患者提供交通补助有助于提高患者按时取药和查痰的比例,但要真正确保患者规则服药,达到治愈目的,需要结合其他措施综合实施.

    作者:汪清雅;熊鸿燕;刘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胸腔镜手术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联合肋间神经阻滞的多模式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40例胸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多模式组(A组)和传统组(B组),每组各20例.A组于麻醉诱导前连接镇痛泵行PCIA,术中持续输注2 ml/h,并于切皮前进行一次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B组于术毕连接镇痛泵行PCIA.观察两组的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术后48 h内各时点静止及咳嗽状态时的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A组48 h舒芬太尼消耗量、PCA总按压次数及总有效按压次数分别为(105.13±1.78) μg、(5.35±2.06)和(3.82±2.17),均较B组的(120.45±1.34) μg、(12.39±2.25)和(9.67±1.83)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亦较B组低(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实行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的效果优于传统术后静脉镇痛方法,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亦较低.

    作者:高涛;赖学文;莫惠飞;杨艳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人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浓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比较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胎盘生长因子(PIGF)水平,探讨其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87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及61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的PIGF水平,分析血清PIGF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血清PIGF水平进行比较,分析血清PIGF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之间的相关性;以cTnI 0.03 ng/ml和0.1 ng/ml为分界值,将冠心病组分成冠心病Ⅰ组、Ⅱ组和Ⅲ组,比较各组之间血清PIGF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PIGF水平为(11.55±3.10)ng/ml,高于对照组的(5.81±2.2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IGF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均无相关性(P>0.05).冠心病Ⅱ组和冠心病Ⅲ组血清PIGF水平分别为(13.12±2.45)、(14.62±3.25)ng/ml,与冠心病Ⅰ组的(9.10±2.31) n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IGF水平与冠心病、心肌受损之间存在相关性,PIGF水平与冠脉梗塞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林勇平;曾翠云;孟艳辉;刘忠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敏感型心肌钙蛋白T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

    目的 探讨敏感型心肌钙蛋白T( hs-cTnT)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发光免疫法分别测定67例AMI患者和58例非AMI患者,同一份血清标本作标准型心肌钙蛋白I(cTnI)和hs-cTnT检测.结果 标准型cTnI检测AMI患者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8.7%和53.4%,hs-cTnT为74.6%和51.7%.hs-cTnT检测的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和诊断灵敏度分别为0.659和70.2%,均高于标准型cTnI检测的0.639和59.7%;标准型cTnI检测的佳cutoff值为0.035μg/L,hs-cTnT检测为0.0125 μg/L.结论 应用hs-cTnT早期诊断AMI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优于标准型cTnI的检测.

    作者:黄小媛;廖军;汤勇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stx1和stx2基因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产毒基因stx1和stx2的TaqMan双重实时荧光PCR法.方法 根据GenBank公布的EHEC stx1和stx2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后设计相应的PCR引物和TaqMan探针,探针报告基团分别使用FAM和HEX标记,淬灭基团使用BHQ1标记.建立双重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对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其重复性进行分析.结果 建立了EHEC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菌液浓度为102~108 cuf/ml时,均可观察到扩增曲线,且扩增曲线平滑;检测30份模拟临床样品,均检测到stx1和stx2基因,且均培养出EHEC,该方法灵敏度为100%;3次重复测定108、105、102 cfu/ml 3个高、中、低浓度的菌液DNA模板,得到其扩增曲线,计算各浓度的Ct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均小于5%,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结论 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法可快速、灵敏、特异、有效地检出EHEC.

    作者:陈应坚;刘渠;甘莉萍;金玉娟;杨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安溪县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安溪县2010年手足口病的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策略和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报告卡信息,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全县报告手足口病283例,报告发病率为25.87/10万,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聚集性病例1起.病例报告多的是市级医疗机构,占48.1%.从发病到诊断间隔时间中位数为2.46 d.疫情呈散发趋势,构成比以龙涓(13.78%)和官桥(7.77%)较高,发病率以福田(110.10/10万)和桃舟(58.08/10万)较高,兰田构成比(0.4%)和发病率(3.83/10万)均低.发病率男女性别比例为2.41∶1,0~3岁高发(84.45%),以散居儿童(89.00%)为主.每个月均有病例报告,11和12月发病少,9月多,全年以4-5月和8-9月为发病高峰,呈双峰分布.结论 应提高基层医疗单位对手足口病的诊治能力和群众防病及就医意识,加强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防控.

    作者:吴炳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09-2010年重庆市8~10岁儿童尿碘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市碘营养状况,科学制定碘缺乏病防治对策.方法 调查重庆市40个区县,每县随机抽取1所中心小学100名学生,采集尿液,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计算中位数.结果 检查8~10岁儿童尿碘4 050人,尿碘中位数为246.00μg/L,碘含量≥100 μg/L的尿样占88.07%.40个区县儿童尿碘中位数均大于100μg/L,中位数在100~300 μg/L间33个,占82.5%;300 μg/L以上7个,占17.5%.男女性别间及年龄间尿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渝西、渝东、渝东南3类地区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23.9、270.0和256.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济欠发达和经济较好的2类地区以及榨菜生产和非榨菜生产2类地区儿童尿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庆市儿童碘营养状况良好,但部分地区和儿童可能存在碘营养过剩.

    作者:陈亚林;罗兴建;吴成果;李珊珊;肖邦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能量限制对化疗大鼠卵巢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能量限制对环磷酰胺处理大鼠卵巢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8只10周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能量限制组、环磷酰胺组、能量限制加环磷酰胺组.观察各组动物的动情周期,实验结束时称取卵巢重量,并进行卵巢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卵泡计数,测定血清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激素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结果 经环磷酰胺处理的大鼠出现精神萎靡、体重下降、动情周期逐渐消失,卵巢体积缩小,颗粒细胞变性、坏死,各期卵泡数均明显减少,闭锁卵泡数增加(P<0.01).能量限制组大鼠卵巢的原始卵泡数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窦状卵泡数减少(P<0.01).能量限制加环磷酰胺组的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数比环磷酰胺组明显增多(P<0.01),且卵巢组织受损程度较单用环磷酰胺轻.环磷酰胺处理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能量限制组,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能量限制组(P<0.01).结论 能量限制模型可以抑制原始卵泡的的转化使其数量明显增多,并可以适度减轻化疗造成的结构与功能损伤,使卵巢保留有一定储备功能.

    作者:向延芳;傅玉才;许锦阶;栗丽;林旋豪;陈晓纯;罗丽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接种纯化人用狂犬病疫苗对妊娠期Th1/Th2类细胞因子谱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RV)对妊娠期Th 1/Th2类细胞因子谱的影响.方法 对所有可疑狂犬病毒暴露者进行RV的全程接种,在接种RV的第0、14、45天时采血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RV进行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抗狂犬病病毒抗体,体外培养检测淋巴细胞增殖能力,CB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h1类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2(IL-2)以及Th2类细胞因子:IL-4、IL-5、IL-10的水平.结果 17例暴露者于RV全程注射后17 d(第45天)抗体检测阳性;RV刺激后,暴露者第45天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第0天(P<0.05);当RV刺激后,暴露组第14天、第45天产生IL-2、IL-4、IL-5的含量显著高于未刺激组及暴露组第0天水平(P<0.05).结论 妊娠期注射RV在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的同时,可以有效地诱导Th1/Th2类细胞因子的产生.

    作者:孟瑞琳;谭小华;黄琼;刘芳兰;王凤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鼻嗜酸性细胞乳头状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

    目的 探讨鼻嗜酸性细胞乳头状瘤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鼻嗜酸性细胞乳头状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并对手术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患者年龄48 ~66岁,6例发生于上颌窦、2例发生于筛窦、1例发生于鼻腔.镜下见乳头状排列的多层柱状上皮细胞,胞浆内含有嗜酸性颗粒,上皮内含有充满粘液的微囊,有的微囊内聚集多少不等的中性粒细胞形成微脓肿.手术后3例复发,1例恶变.结论 鼻嗜酸性细胞乳头状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易误诊,术后易复发及恶变,需积极治疗和精心的术后监测.

    作者:邹兰英;李军川;陈廷煊;夏波;谢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慢病毒载体法制备荧光素酶转基因小鼠

    目的 基于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法制备荧光素酶(Luc)转基因小鼠.方法 制备携带Luc基因的慢病毒,将其注入小鼠单细胞受精卵卵周隙以感染受精卵,然后将胚胎移植进假孕母鼠体内以获得仔鼠,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及PCR等在蛋白和DNA水平上筛选和鉴定Luc转基因小鼠.结果 移植慢病毒隙感染后的成活胚胎63枚.将其移植至3只假孕母鼠,其中2只怀孕,共生仔鼠11只;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检测Luc表达,在蛋白水平证实11只F0代中,3只(命名为S1、S2、S3)表达Luc;DNA水平检测证实,3只Luc阳性小鼠的基因组中整合有外源转基因Luc.此外,Luc转基因首建鼠基因组中整合的Luc转基因可稳定遗传至下一代,并能正常表达.Luc转基因小鼠主要脏器如睾丸、肾脏、胃、肠、肺、脑、胸腺、肝脏和心脏等均可见Luc信号,但不同脏器间Luc强度有差异.结论 成功制备Luc报告基因转基因小鼠.

    作者:张余琴;林晓琳;贾俊双;高飞;李静;王胜纯;姚开泰;肖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