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顺梅;陈茶;曾建明;邹江英
目的 研究脑梗死相关蛋白在评估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0-2012年在珠江医院因ACI住院的患者,选取脑动脉造影结果狭窄程度>70%及闭塞者为试验组(n=29),≤70%者及正常者为对照组(n=23).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脑梗死相关蛋白含量.结果 试验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栓前体蛋白(TpP)、脂蛋白α(Lpα)外周血中含量分别为(3.51±2.25) mg/L、(1 797.08±162.35) μg/L、(363.81±218.34) mg/L,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DDI)、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凝聚因子(vWF)的含量无明显变化.hs-CRP(P=0.029,OR =2.232)、TpP(P=0.032,OR=1.014)、Lpα( P=0.024,OR=1.009)与脑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的脑血管狭窄程度相关,DDI(P=0.671)、Fg(P=0.248)、vWF (P=0.090)与脑血管的狭窄程度相关性不明显.高血压(P=0.029,OR=4.582)是脑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 hs-CRP、TpP、Lpα、高血压是脑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的ACI患者脑血管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血清中hs-CRP、TpP、Lpα含量升高同时伴有高血压的ACI患者脑血管重度狭窄的可能性增大.
作者:刘鹏;刘亚杰;贺雄军;罗丽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对我市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其病原学特点,为流感防控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采用MDCK细胞(狗肾细胞)培养法分离流感病毒,用血凝抑制试验对病毒株进行分型鉴定.结果 从哨点医院采集的520份标本中共分离出流感病毒41株,分离率为7.9%,以新甲型H1N1为主.其中新甲型H1N1 26株(63.4%),H3N2型5株(12.2%),B(Yamagata)型l株(2.4%),B(Victoria)型9株(22.0%).流感流行高峰出现在春季的1-3月和秋季的8-9月.健康人群血清中流感抗体的阳性率不高,高为新甲型H1N1抗体阳性率41.9%,低为B(Yamagata)的抗体阳性率,仅8.1%.对2010年2株新甲型H1N1进行基因测序,结果显示甲型H1N1基因未发生变异,暂时不会造成大的流行.结论 惠州市流感病毒的流行时间有明显的季节性,活动相对平缓,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春季的优势毒株,下半年逐渐转变为H3N2型流感病毒.
作者:曾健君;方巧云;刘燕;严宇斌;罗泽燕;徐励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甲型H3N2流感病毒截短型PB1-F2蛋白与人类宿主蛋白的相互作用,为该病毒蛋白的功能研究和致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本实验室分离和鉴定的甲型H3N2流感病毒A/Guangdong/7028/2010为模版,构建pGBKT7-PB1-F2重组载体,利用Y2HGold酵母双杂交系统,从人类通用cDNA文库中筛选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 成功构建含诱饵蛋白基因的pGBKT7-PB1 -F2重组载体,转化酵母白激活和毒性实验显示为阴性;酵母双杂交实验显示Y2HGold和Y187酵母的结合率为5.22%,符合实验要求;经筛选和验证后,得到3个与截短型PB1 - F2蛋白有相互作用的阳性克隆,分别为钾/钠ATP酶β1亚基、热休克蛋白40和白介素-2受体γ亚基.结论 初步推断截短型H3N2流感病毒PB1-F2蛋白可能影响流感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功能和凋亡调控.
作者:冯发深;何霞;王铸;徐霖;张定梅;关琳琳;曹开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联合硝酸异山梨酯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硝酸异山梨酯等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心功能分级和其他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77%,优于对照组的7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的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内径、N-端脑利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而左心室射血分数方面,两组治疗后出现明显的提高(P<0.01),观察组提高较对照更为明显.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硝酸异山梨酯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能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周柬;庞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配偶之间人类血小板抗原(HPA)的不配合率并评估其在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NAIT)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SP法对200对广州汉族配偶进行了HPA-1~-16基因分型.结果 配偶双方HPA- 1~-6及HPA-15均在同一HPA位点具有不同基因型,HPA-7~- 14及HPA-16均为a/a纯合子.得到HPA-1~-16的等位基因频率,HPA-15、HPA-3、HPA-2、HPA-6、HPA-5、HPA-1和HPA-4的不配合率为别为37.42%、37.02%、8.02%、3.84%、2.44%、0.75%和0.24%,其余HPA位点的不配合率为0.结论 HPA-5可能是广州汉族人群NAP重要的一个HPA系统,HPA-15、HPA-3、HPA-2、HPA-6和HPA-4也分别具有其免疫学意义,这为HPA的抗体检测以及NAIT的诊断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周豪杰;杨承东;聂咏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初步研究登革病毒1、2型单、双价病毒样颗粒(VLP)的免疫原性.方法 表达纯化各型VLP,用纯化好的VLP免疫BALB/c小鼠,将BALB/c小鼠随机分PBS组、灭活DENV1、灭活DENV2、纯化VLP1、纯化VLP2、纯化VLP1+2组,以灭活病毒为阳性对照,PBS为阴性对照.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VLP抗体效价以及血清IFN-γ、TNF-α细胞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细胞CD4+细胞和CD8+细胞数.结果 登革病毒1、2型单、双价VLP均能刺激免疫小鼠产生一定程度的抗血清效价,VLP1的抗体水平较VLP2的低,双价VLP组针对DENV2抗原的抗体水平上升明显,是单价VLP2的2~3倍;攻毒后,灭活DENV1和VLP2可以产生高水平的IFN-γ,分别为60和35 pg/ml,双价VLP组的较低;VLP2组的TNF-α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双价VLP组中攻DENV2组的TNF-α水平较DENV1组高;三次免疫后,各实验组较之PBS组CD4+细胞的比例都有下降,而CD8+细胞变化不大,除灭活DENV1组有增加,其余各组都有减少.结论 无论单、双价VLP均能刺激小鼠产生一定程度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联合免疫有一定程度的协同性.
作者:喻治准;刘岩;付春云;方丹云;江丽芳;周俊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对深圳市2004-2011年伤寒沙门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用药和追踪传染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K-B法对42株伤寒沙门菌进行20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并用PFGE对其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42株伤寒沙门菌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吩、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甲氧苄啶、氯霉素和四环素17种药物的敏感率均超过90%,对萘啶酸耐药率高达61.5%.42株伤寒沙门菌株可分为SZ0001 -SZ0028共28个PFGE型别,其中流行优势型为SZ0023型别.结论 结合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和PFGE分子分型结果可以判断伤寒疫情的优势株型.
作者:林一曼;李迎慧;扈庆华;吕东月;邱亚群;石晓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全自动细菌性阴道病(BV)检测系统在BV诊断中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取943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同时用全自动BV检测系统和Amsel金标准法进行对比检测.结果 采用全自动BV检测系统检测阳性率为18.2%,Amsel法检测阳性率为17.7%,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同时检测阳性有161例,同时检测阴性有765例,符合率达到98.2%.与Amsel法比较,全自动BV检测系统诊断BV的灵敏性为96.4%,特异性为98.6%.结论 全自动BV检测系统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客观准确,适用于门诊病人的BV快速检测,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少卿;曹文平;文道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医体质与大学生疲劳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整群抽样抽取广州某大学6 02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疲劳状况及中医体质分型,进行卡方检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疲劳发生情况为“总是”占3.3%(196)、“经常”占19.7%(1 187).男、女大学生发生疲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725,P=0.000).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是”发生疲劳时平和质为保护因素,气虚质、瘀血质及湿热质为危险因素;“经常”发生疲劳时平和质为保护因素,气虚质、瘀血质为危险因素;“有时”发生疲劳时只有平和质密切相关,为保护因素;“很少”发生疲劳时各体质对模型无贡献.结论气虚质、瘀血质和湿热质是大学生发生疲劳的危险因素,而平和质是保护因素.
作者:严美花;陈晶;孙晓敏;谭为;张乐;肖雅;谢豪杰;罗仁;赵晓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慢性应激状态下大鼠一般状况,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浓度,蓝斑(LC)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即刻早期基因c-fos的表达,以及逍遥散对其的干预效应.方法 将18只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逍遥散治疗组,每组6只.采用束缚的方法造模,观察大鼠行为、饮食、排便的变化;造模21d后取出蓝斑,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CRH浓度,Real-time PCR检测蓝斑中CRF mRNA和c-fos mR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行为、排便、饮食出现明显异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RH浓度升高,蓝斑中CRF mRNA和c-fosmRNA表达均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大鼠血清CRH浓度下降,蓝斑中CRF mRNA和c-fos mRNA表达下调(P<0.01);逍遥散组较对照组CRH浓度升高、CRF mRNA和c-fos mRNA表达上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递质CRF介导了慢性束缚应激中LC的激活,转录因子c-fos亦参与了其调控,而逍遥散则可以有效地进行干预,下调其过表达.
作者:丁秀芳;陶杨;张丽华;张雪;高磊;孙学刚;陈育尧;吕志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为研制美沙酮维持治疗(MMT)者脱失风险评估量表,筛选、优化条目.方法 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编制专家咨询问卷,应用德尔菲( Delphi)法,向22位在艾滋病防治和MMT 工作领域的专家发送3次问卷并对咨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专家权威系数均值为0.93,三轮咨询后,量表条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评分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3和0.29(P<0.01),研制的《美沙酮维持治疗者脱失风险评估量表》包含6个维度,共32个条目;量表的内容效度比(CVR)为0.91,内部一致性信度测量显示Cronbach'α系数为0.83,相隔7d的重测信度达到可接受的水平(组内相关系数为0.96).结论 应用Delphi法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者脱失风险评估量表》条目筛选的结果可取,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张媛;林鹏;李张;李艳;杨放;罗玉兰;付笑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短期和长期过氧化状态对Sestrin2( Sesn2)及PKB胰岛素信号的影响及调控机理.方法 在人肝HepG2细胞株以葡萄糖氧化酶(GO)和含糖培养基共培养4h或16h分别造成细胞短期和长期氧化状态;或胰岛素刺激(15 min或16 h),然后以蛋白印迹法检测Sesn2蛋白含量和胰岛素信号变化(如PKB Ser473和Thr308磷酸化水平).为明确Sesn2作用,用Sesn2 siRNA沉默Sesn2后,探讨胰岛素信号及相关信号变化.结果 GO和胰岛素处理均可明显增加HepG2细胞Sens2蛋白水平;GO短期(4 h)处理可明显刺激胰岛素标志性信号分子PKB Ser473的磷酸化并刺激细胞Sesn2蛋白升高;而长时间(16h)GO处理则可抑制胰岛素刺激的Sesn2表达作用;Sesn2siRNA转染后,可增强胰岛素刺激的PKB Ser473和Thr308位点的磷酸化作用.因此,Sesn2对上述不同机制调控的两个PKB磷酸化位点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HepG2细胞在短期氧化状态下,可激活PKB活性(PKB Ser473磷酸化)并诱导Sesn2蛋白表达;长期过氧化及胰岛素刺激情况下能激活Sesn2功能,而Sesn2可分别通过对PKBSer473及PKB Thr308两个活性位点的抑制性作用和调控,实现对胰岛素信号及PKB活性的长期负反馈平衡作用.
作者:王国玉;何惠君;于志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柳州市1999-2010年50岁以上人群艾滋病流行特点,为今后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和分析柳州市1999-2010年50岁以上人群艾滋病疫情报告、综合监测和专项调查资料.结果 1999-2010年累计报告50岁以上人群HIV感染者/AIDS病人1 788人,其中AIDS 977人,死亡608人;男1 367例,女421例,男女性别比为3.25∶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0.78%;文化程度初中以下的占73.43%;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75.84%,且历年统计显示异性传播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96.94%;50岁以上病例存活时间逐年延长,但超过3年的仅占3.34%,远远低于全人群的1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50,P<0.01);病例发现晚,导致治疗晚是主因.结论 50岁以上人群艾滋病疫情发展迅速,艾滋病防治难度大,必须尽快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白玉;梁庆香;黄宝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DLR)对于维持血浆脂蛋白代谢平衡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LDLR基因突变会导致血脂代谢紊乱,而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就LDLR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异常、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罗显云;姚震;王天松;张云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miR-144和miR-502-3p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复发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从我院肝癌数据标本库中挑选82例原发性肝癌深低温冻存组织标本.其中50例早期复发组(术后1年内肝内出现复发病灶);32例非早期复发组(术后超过2年未出现肝内复发病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miR-144、miR-502-3p在两组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相对于非早期复发组,miR-144在肝癌早期复发组中表达上调[(43.893±107.890) vs (6.321±6.845),P=0.018];其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仅与肝癌术后早期复发有关(P<0.05).而miR-502-3p在肝癌早期复发组中表达下调[(6.702±9.775)vs(26.467±39.613),P=0.009];其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直径、肝癌术后早期复发、脉管癌栓、肝硬化、Edmonson病理分级有关(P<0.05).结论 miR-144、miR-502-3p与肝癌的早期复发转移密切相关,并且可能是肝癌早期复发的分子标记物以及未来肝癌靶向治疗的有效靶点.
作者:邓治亮;简志祥;孙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为调查2009年8-10月深圳某医院妇产科产妇会阴侧切伤口发生医院感染事件的原因和预防相关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和病例对照的方法,了解某医院产科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对医院感染发生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272例侧切术病人中8例发生医院感染,术后感染率为2.94%.经调查,会阴侧切缝合术后住院天数≥3 d(X2=0.01,P=0.01)、住院时有合并症(Fisher's Exect Test,P=0.04)是产科会阴侧切术产妇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产房物品表面(>5 cfu/m2)及病房空气(>200 cfu/m3)细菌污染严重可能为该次医院感染发生的直接原因.结论 提高手术质量,做好产后护理及产房与病房的消毒工作是预防产妇会阴侧切伤口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邱莉芳;刘凤仁;梁享生;董建;王文玲;张起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江西省上饶县晚期血吸虫病人医疗救治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加强晚期血吸虫医疗救助项目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江西省晚期血吸虫病人治疗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对2005-2009年接受医疗救助的607例晚期血吸虫病人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07例晚期血吸虫病人中,男性占62.6%,女性占37.4%,50岁以上患者占83%.其中腹水型病人551例,占90.8%,救治1252例次,人均治疗2.3次;巨脾型病人56例,占9.2%,救治56例次,治疗次数均为1次.临床治愈及好转患者占89.0%.结论 上饶县晚期血吸虫医疗救助项目取得良好社会效益,达到了症状改善,病情好转的基本救治目的.
作者:周红;赵奀琴;黄书春;周玉玲;程立毅;陈远新;宁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精索静脉曲张Marmar术式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手术组80只和对照组20只,手术组分离及缩窄左肾静脉,对照组只分离不缩窄左肾静脉,同一条件下饲养8周,分别解剖两组大鼠精索静脉,并做血管铸型,记录及比较精索静脉系统分支数目、直径、侧枝循环数目和曲张程度.结果 手术组有51只SD大鼠可以观察到精索静脉明显曲张,腹股沟内环口水平以上及外环口水平以下精索静脉的直径较对照组明显增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组大鼠出现明显增粗的侧枝循环,出现的侧枝循环大部分位于外环口平面以下.对照组无或1~2支极细侧枝血管.结论 选择外环口平面以下可以有效结扎曲张的精索静脉避免漏扎导致复发.
作者:曾静;黄桂晓;黄树声;吴先哲;李伟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深圳市龙岗区2007年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深圳市龙岗区2007年麻疹发病资料,按照发病时间、病人性别、年龄、职业分布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年全区共报告确诊麻疹病例1 351例,2007的麻疹发病率为30.18/10万,比2006年(16.88/10万)增加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时间集中在5~8月;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和20~30岁年龄段的外来青工为主:职业以散居儿童发病多占52.5%,其次工人占20.1%.99.19%的病例无麻疹疫苗接种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 2007年麻疹发病显著升高,发病季节主要在夏季,5岁以下散居儿童和外来劳务青工是麻疹防控工作的重点易感人群,需积极开展麻疹疫苗的接种工作.
作者:杨克志;刘国栋;刘渠;谢瑞琼;骆文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2006-2011年东莞市无偿献血人群的构成特点,为今后东莞市无偿献血宣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东莞市2006-2011年无偿献血人群一般情况及献血情况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1年无偿献血共396 984人次,献血人群男、女性别比为2.28∶1;献血者文化程度多为初、高中,分别占总人数36.52%及27.01%;献血者职业以“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者多,占22%.2007-2011年每年2月献血人次为当年低.固定献血者具有男性献血者多、捐献血小板者多、单次献血量较大、检验合格率高的人群特征.结论 东莞市无偿献血的重点人群是工人,应加强对非工人人群(如在校学生、企事业单位职工等)的无偿献血宣传,鼓励更多的献血者成为固定献血者.
作者:张婷;凌莉;张迪;杜莹映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