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凌峰;曹慕民;王圣贤;戴裕海
目的 探讨安溪县病毒性肝炎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的流行和变化趋势.结果 1963-2011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27 155例,年均发病率为67.10/10万;死亡31例,年均死亡率为0.07/10万.流行具有周期性,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女性别比例为2.48∶1;年龄以15~44岁为主,占64.13%;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0.63%.结论 提高甲、乙肝疫苗的接种率是防制病毒性肝炎的关键,同时要注重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控.
作者:吴炳疆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某地地表水中EV71、CoxA16等人肠道病毒的污染情况.方法 选择某地1个污水处理厂和1条河流(上、下游)作为采样对象,每月采集未经处理的污水和上、下游河水各1份,经过滤、浓缩后进行人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36份水样中,肠道病毒检出率为52.77%;其中EV71阳性检出率为44.44%,CoxA16阳性检出率为16.66%,其它肠道病毒的检出率亦高达36.11%.夏季地表水体中的肠道病毒阳性率(100.00%)显著高于其它季节(37.03%)(P<0.00).污水中各类肠道病毒的检出率与河水中肠道病毒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表水中肠道病毒的检出率与当地手足口病、手足口病重症及肠道传染病(甲乙丙类)的发生无相关(P>0.05).结论 地表水中肠道病毒的污染严重,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了解肠道病毒经水传播的风险.
作者:谭惠玲;刘春平;刘凤仁;刘渠;李水明;李刚;陈应坚;叶伟雄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广州市天河区1995-2010年艾滋病(AIDS)疫情,探讨防控策略.方法 根据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的信息,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天河区的艾滋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天河区1995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至2010年底累计共报告HIV感染者223人,AIDS病人110人,死亡17人.近3年报告数增加较快,共报告201例,占总报告数的60.4%;全区21个街道均有HIV/AIDS报告,以棠下街多,占14.7%(49/333);年龄小3岁,大99岁,以青壮年为主,占91.9%;男性251人,女性82人,性别比为3.07:1;感染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占36.3%(121/333),男男同性传播占25.2%(84/333),注射毒品占16.2%(54/333);户籍以广东省为主,占53.5%(178/333).结论 天河区艾滋病报告数近3年呈快速增加,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
作者:文建华;张宏;吴莉萍;朱琳;陈武;卢洁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精液常规参数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25例患者的178个IUI治疗周期,检测记录每个周期患者精液常规参数,并根据妊娠结果分成两组: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对主要精液常规参数精子密度、精子形态及精子总数与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25例患者IUI治疗178个周期,临床妊娠34个周期,周期妊娠率为19.10%(34/178),IUI治疗累计临床妊娠率为27.20%(34/125).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精液常规参数无明显差别;精子总数<100×106或精子密度<20×106/ml患者临床妊娠率明显降低(P<0.05).精子形态对IUI临床妊娠率无影响.结论 不孕夫妇进行IUI治疗,当精子总数≥100×106或精子密度≥20×106/ml时才有可能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妊娠率.
作者:苏亮;罗平;罗江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涂擦防蚴灵后依然感染血吸虫病的原因是否可能为不完全涂擦防蚴灵.方法 从湖北省团风县、阳性县、黄陂区各抽取一个发放使用防蚴灵防护剂的行政村作为调查现场,在每个行政村随机访问不少于50名接触疫水前涂擦防蚴灵的村民,并观察完全涂擦防蚴灵组(A组)和不完全涂擦防蚴灵组(B组)粪检阳性率.结果 A组110人,其中男性69人,女性41人,平均年龄(49.8±8.6)岁,平均每天接触疫水230 min,粪检阳性率0.0%;B组49人,其中男性37人,女性12人,平均年龄(48.1±8.6)岁,平均每天接触疫水220 min,粪检阳性率6.1%.两组粪检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P<0.05).结论 完全涂擦防蚴灵的预防效果明显优于不完全涂擦,提示涂擦防蚴灵后依然被感染的可能为未完全涂擦防蚴灵所致.
作者:代凌峰;曹慕民;王圣贤;戴裕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登革热是一种蚊媒传染病,近年来其发病人数不断上升、流行范围不断扩大.传播登革病毒的媒介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本文对伊蚊传播登革病毒媒介效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浩;王春梅;周元平;陈晓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前题,它会使肝脏结构发生改变,肝细胞的血液供应等受到影响,使肝脏功能逐渐丧失,并终发展为肝硬化.目前临床上肝纤维化的诊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肝活检病理学检查、影像学诊断和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现就这些诊断方法做一总结.
作者:吴蓉;公衍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平远县近10年来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因素,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1-2010年平远县传染病疫情资料、狂犬病个案资料和狂犬病疫点调查处理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平远县共报告狂犬病1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64/10万;死亡16例,病死率为100%;常年散发,秋季发病较多(占50%);发病以农村为主,农民和农村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5∶3),40~70岁年龄组发病较多(占62.5%);头面部咬伤的潜伏期短,下肢咬伤的潜伏期较长;87.5%的病例未进行规范伤口处理,87.5%的病例未进行免疫接种.结论 预防狂犬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犬类管理,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将农民和学生作为预防狂犬病的重点人群,规范暴露后伤口处理和提高狂犬疫苗接种率,才能有效降低发病率.
作者:黄良君;杨桂灵;张世远;张学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专生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其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Zung ’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制抑郁相关因素调查表对224名广州市某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SDS总标准分为(47.92±9.50),抑郁检出率为42.0%;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和父母一起居住是抑郁的保护因素(OR=0.259),学习成绩差、家庭经济困难是抑郁的危险因素(OR=1.783、1.896);抑郁状况在1周内感到孤独的天数、是否想过离家出走、是否想过自杀等方面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州市中专生抑郁较严重,可通过让学生和父母一起居住、改善由学习成绩差及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心理负面影响以降低其抑郁情绪的发生.
作者:白卢皙;卢次勇;汪慧;洪令瑶;杨杏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研究深圳市罗湖区2005-2007年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获得的49株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子流行情况.方法 样品采用荧光PCR与传统分离培养同时检测,对分离获得的副溶血性弧菌阳性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BioNumerics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49株副溶血性弧菌中,有12株不能分型,其余36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大致可分为Ⅰ、Ⅱ、Ⅲ3个群,相同血清型的菌株其PFGE型大致相同,同一起食物中毒的菌株间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 罗湖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存在流行克隆株,PFGE分子分型技术在食物中毒追踪溯源方面有重要提示性作用.
作者:卓菲;赵洁玲;文凤兰;杨贵清;龙冬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胸腺五肽宫颈局部注射治疗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宫颈HR-HPV感染的女性8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3~5 d开始治疗.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44):胸腺五肽注射液分别注射于宫颈的3、9点部位,每周1次,12次为1个疗程.B组(n=43):常规肌肉注射胸腺五肽注射液,每周1次,12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宫颈HR-HPV DNA.结果 87例患者治疗结束1个月后,A组痊愈5例,显效28例,有效5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6.36%;B组痊愈0例,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21例,有效率为51.16%.A组的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9,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胸腺五肽局部宫颈治疗HR-HPV感染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齐焕英;班慧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快速血酮检测法在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中的临床意义,并与常规生化分析仪检测法进行比较.方法 将113例怀疑DKA的患者采用国产快速血酮检测仪进行快速血酮检测,并与常规生化分析仪检测法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快速血酮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到的血酮值几乎完全一致,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无明显差异(P>0.01).快速血酮检测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成显著正相关(P<0.01).快速血酮检测法与生化分析仪检测法一样,用于DKA的诊断时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为100%.结论 快速血酮检测法诊断DKA准确、可靠,与常规生化分析仪检测法相比,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对DKA的早期诊断和预防病情恶化有重要意义,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罗文辉;李国文;梁伟;李金连;杨志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1年平顶山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的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平顶山市共报告腮腺炎6 42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5.88/10万.每月均有病例发生,相对集中在3-7月,占全部病例的55.61%.病例主要为学生(56.99%)、幼托儿童(22.86%)、散居儿童(15.57%).男女病例报告发病率性别比为1.85∶1.结论 平顶山市腮腺炎的发病率较高,应做好麻风腮三联疫苗的接种工作,是预防与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措施.
作者:杨秋峰;张俊杰;崔振铎;杨恒丹;王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血液内科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原因,控制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医院管理质量.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1-12月本院血液内科2 974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974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内感染164例,发生率为5.51%,其中以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尤高,感染率分别达9.66%和8.6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多见,其构成比为44.51%,尤其在冬春季高发呼吸道感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单因素分析提示医院内感染率随病人年龄、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放化疗和抗生素使用的增加而增高.结论 血液内科是医院内感染发生的高危科室之一,必须加强监管,有效地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谢宁;梁宸源;郭斌;黄义山;廖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电子支气管镜局部化疗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将226例确诊的初治涂阳支气管内膜结核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6例采用全身化疗联合电子支气管镜局部化疗,对照组1 10例采用全身化疗联合超声雾化化疗,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痰菌转阴时间、胸片及胸部CT病变吸收情况,以及支气管内膜病变好转情况.结果 观察组痰菌阴转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1),随访2年,痰菌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和终止时胸片及胸部CT病变吸收情况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53.77%、64.15%)高于对照组(29.59% 、39.80%)(P<0.05).随访2年,病灶范围增加(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及6个月支气管内膜病变好转率(48.28%、58.62%)均高于对照组(28.19% 、40.91%) (P<0.05),第12及24个月两组好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电子支气管镜局部化疗结合全身化疗,可加快痰菌转阴和局部病变好转的速度,并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守江;王健;郭旭君;覃林珍;魏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用建立的贝氏柯克斯体毒力相关基因芯片研究贝氏柯克斯体与其致病性相似的专性胞内寄生菌(立克次体、埃立克体、新立克次体),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兼性胞内寄生菌(巴通体和肺炎军团菌)等病原菌的毒力基因的差异.方法 贝氏柯克斯体国际标准株-九里株作为本研究参考株,从全基因序列中选取166个毒力及毒力相关基因进行PCR扩增,纯化后的产物制备基因芯片.采用双色荧光标记,待测DNA(即用于分析的各菌株基因组DNA)用Cy5标记,贝氏柯克斯体九里株参照基因组DNA用Cy3标记.芯片杂交后,采用软件GenePix Pro4.1,辅助以软件Excel,进行图片处理和数据分析.结果 芯片的166个基因片段中有165个存在于所有贝氏柯克斯体属的6个分离株中,另一锚定蛋白( AnkI)基因(CBU1213)仅存在于九里株及Grita株;立克次体属的5株菌株均与CBU1631和CBU1125杂交;埃立克体属的3种菌株与新立克次体属的3种菌株均含有基因CBU1125;东方属的1株菌株具有基因CBU1449,而巴通体属的菌株,军团菌和大肠杆菌与基因芯片均无杂交.结论 贝氏柯克斯体种内基因组具有高度保守性,它的专性细胞内寄生菌的毒力相关基因与胞外寄生菌的毒力相关基因有非常显著差异.
作者:王世斌;赵建忠;董晓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胚胎体外培养细菌污染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10年来胚胎体外培养中发生的12例细菌污染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胚胎体外培养污染中,所有培养液滴有污染5例,部分液滴有污染3例,接触配子及胚胎的液滴污染有4例,培养液滴常见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污染的来源可能为患者生殖道、手术操作、培养环境及培养操作等.结论 严格操作规程,改善培养环境,可能有效减少人类胚胎体外培养中的细菌污染.
作者:李俐琳;李穗萍;林雯青;方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深圳口岸输入性疟疾病例的相关资料和追踪调查,为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经深圳口岸入境疑似疟疾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通过现场体温监测、医学巡查、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实验室检测,从某劳务派遣入境团体人群中流行病学确诊6例输入性疟疾病例,并对确诊的病例进行了跟踪.结论 深圳口岸面临输入性疟疾的威胁,需对来自疟疾流行区的人群加强检疫,以防止疟疾传入.
作者:欧青叶;刘春晓;赵纯中;顾大勇;徐云庆;史蕾;徐媛;李薇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分析军队离休干部疾病死亡率水平、死因构成及其变化趋势,为军队卫生部门制定离退休干部疾病控制规划、预防保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国际疾病分类规则编码ICD-10对广州地区军队5所离职干部休养所360份完整病案进行疾病死因回顾性调查,并按不同性别进行死因的疾病种类、系统、年龄排序.结果 导致高龄老人死亡的疾病排序依次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肺炎、脑卒中和肾脏病.男性恶性肿瘤的死因比例高于心脏病而居首位,分别为45.23%和36.90%;女性心脏病的死因比例高于恶性肿瘤而居首位,分别为41.39%和18.52%.高龄老人恶性肿瘤37.22%的死亡率远远高于全国居民22.32%的平均水平.恶性肿瘤死因排序前6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胰腺癌、白血病、膀胱癌.结论 恶性肿瘤和心脏病是广州市军队离休干部的主要死因.
作者:李金华;巢红卫;朱艳;伍战国;彭远辉;王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从分离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提取肠毒素A(SEA)基因,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为肠毒素A应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GenBank中SEA的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金黄色葡萄球菌DNA为模板PCR扩增SEA,纯化DNA进行BamH Ⅰ 、Xhol Ⅰ双酶切鉴定及测序鉴定,并与做相应酶切的pET-28a(+)连接,转化大肠杆菌BL21,并对质粒进行双酶切鉴定及基因序列分析,用IPTG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His标签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印迹验证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DNA为模板,成功扩增了SEA基因,基因大小为774 bp,重组PET-28a(+)-SEA双酶切鉴定可见目的片段,测序结果显示SEA在正确读框中,序列比对分析显示其与相关报道核苷酸序列一致性达99.9%.经IPTG诱导后,SDS-PAGE可见pET-28a(+)-SEA/BL21在相应分子量(约30 000 Mr)条带大量表达,免疫印迹能检测到目的蛋白条带,说明其与His标签融合表达.结论 克隆了金黄色葡萄球菌SEA基因,并成功在大肠杆菌BL21中融合表达,为肠毒素A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周帅;杨镒宇;张妙莲;关锐梨;邓秋连;谢永强;容莉莉;邓力;周珍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