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95例狂犬病暴露者疫苗接种依从性分析

陈日暖;林卫光;陈佩贞;曾庆生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 暴露人群, 依从性
摘要:目的 分析狂犬病暴露者疫苗接种依从性的现状,为今后提高依从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新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2009年因犬伤就诊的病人进行登记,并将就诊记录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进行依从性的统计分析.结果 共接诊2 095例狂犬病暴露者,全程接种人群1546人,疫苗接种依从性为73.79%.Ⅰ、Ⅱ、Ⅲ级暴露患者的依从性分别为90.48%、69.84%、84.15%,前三针的依从性较高,第四针后明显下降.Ⅲ级暴露者的接种依从性好,Ⅱ级暴露者差(x2=45.84,P<0.05).疫苗接种者中儿童的依从性好,青壮年人群的依从性差.城区居民的疫苗接种依从率高于农村(x2=16.83,P<0.05).不依从者主要是不按时进行接种.结论 新会区狂犬病暴露者疫苗接种的依从性还有待提高.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95例狂犬病暴露者疫苗接种依从性分析

    目的 分析狂犬病暴露者疫苗接种依从性的现状,为今后提高依从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新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2009年因犬伤就诊的病人进行登记,并将就诊记录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进行依从性的统计分析.结果 共接诊2 095例狂犬病暴露者,全程接种人群1546人,疫苗接种依从性为73.79%.Ⅰ、Ⅱ、Ⅲ级暴露患者的依从性分别为90.48%、69.84%、84.15%,前三针的依从性较高,第四针后明显下降.Ⅲ级暴露者的接种依从性好,Ⅱ级暴露者差(x2=45.84,P<0.05).疫苗接种者中儿童的依从性好,青壮年人群的依从性差.城区居民的疫苗接种依从率高于农村(x2=16.83,P<0.05).不依从者主要是不按时进行接种.结论 新会区狂犬病暴露者疫苗接种的依从性还有待提高.

    作者:陈日暖;林卫光;陈佩贞;曾庆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低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与活性氧变化的研究

    目的 观察低浓度葡萄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0)与活性氧(ROS)变化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12为研究对象,将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低糖组(2.8 mmol/L葡萄糖)、无糖组(0 mmol/L葡萄糖).分别用2.8、0 mmol/L葡萄糖干预HUVEC-12细胞,经过1、2、4、12h后,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产量,化学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Dihydroethidium荧光探针法测定细胞内ROS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低糖组与无糖组NO水平降低(P<0.01),NOS活性下降(P<0.01),细胞内ROS水平升高(P<0.01),均呈剂量依赖关系.同一浓度组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内皮细胞NO水平、NOS活性进一步降低(P<0.01),ROS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各指标都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低糖可导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NO水平降低,NOS活性下降,其机制可能与低糖导致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作者:连欣;薛耀明;朱波;陆雯;刘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ABO血型不合对HLA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

    目的 在非血缘移植比例增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增加、免疫抑制剂用量加大的情况下,分析ABO血型不合对HLA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o-BPSCT)的影响.方法 将43例ABO血型不合的allo-PBSCT患者与同期49例ABO血型相合的受者进行比较.结果 ABO血型不合组与相合组输注红细胞量分别为(7.73±7.61)u和(4.33±3.24)u (P=0.040),ABO血型不合组与相合组血红蛋白恢复到100g/L的时间分别为( 54.08±45.24)d和(32.46± 16.95)d(P=0.009).ABO血型不合组较相合组红细胞输注量多,红系恢复时间长.两组间移植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BO血型不合不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植活、主要合并症及预后.ABO血型不合组较相合组红细胞输注量多,红系恢复较慢.

    作者:宋晓玲;孙竞;范志平;刘启发;江千里;李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2009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克隆与表达

    目的 制备2009 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重组蛋白,为建立H1N1快速检测方法 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筛选模型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MDCK细胞方法 分离2009 H1N1流感病毒,提取病毒RNA,RT-PCR生成NA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 102/D-TOPO-NA,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SDS-PAGE凝胶电泳、Werstern Blotting鉴定重组蛋白.结果 成功分离2009H1N1流感病毒,NA蛋白119、152、275、292位氨基酸分别为Glu、Arg、His和Cys.SDS-PAGE凝胶电泳蛋白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4 000,与预期一致.Western Blotting证实该蛋白具有神经氨酸酶抗原活性.结论 IPTG诱导原核表达神经氨酸蛋白的适浓度为0.1 mmol/L.实验得到的蛋白尚需进一步纯化.

    作者:张玲;魏绍静;肖春花;钟剑波;陈伟烈;张复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低增生性MDS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观察其植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我院诊断为低增生性MDS患者1例,采用氟达拉滨+阿糖胞苷+环磷酰胺的非清髓预处理方案,环孢素A+甲氨蝶呤+骁悉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结果 STR-PCR证实移植后30 d及3个月骨髓植人为完全供者型,移植后3个月发生多发性脑梗塞,6个月出现面部皮疹及口腔溃疡,通过调整免疫抑制剂及输注间充质干细胞(5×107/次,2次)后症状明显好转.结论 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低增生性MDS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范蕊芳;刘相富;李旭东;林东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IL-6预处理保护H2O2致心肌细胞损伤作用机制初探

    目的 初步探讨IL-6预处理对H2O2致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以H2O2刺激心肌细胞,建立细胞氧化应激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V-FITC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检测心肌细胞内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表达情况.结果 H2O2可降低心肌细胞存活率并能增加其凋亡,IL-6预处理后能显著改善细胞活力及凋亡情况,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IL-6能明显增加细胞内GSH与SOD的水平,并降低MDA的含量,随着IL-6浓度的增加,这种效应逐渐消失.结论 IL-6预处理能保护H2O2致心肌细胞损伤作用,这可能与IL-6调节细胞GSH、SOD、MDA表达有关.

    作者:周凤华;贾钰华;李丽君;杨萍;李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潮州市湘桥区人群华支睾吸虫粪检阳性率调查和分析

    目的 了解湘桥区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状况,探讨防治策略.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粪检韩江东西两岸3个自然村人群粪便中的华支睾吸虫卵.结果 调查1 145人,检出华支睾吸虫感染者13人,均为轻度感染,感染率为1.14%,其中意溪镇锡美村为1.74%,城西街道春光村为1.57%,桥东街道社光村为0%.男女性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成人感染为主,10岁以下人群未检出华支睾吸虫;职业分布以医务人员、工人、干部职员感染率较高分别为3.85%、3.57%和1.96%;文化程度以高中组感染率高(2.09%),其次为初中文化组(1.32%).结论 湘桥区是韩江流域华支睾吸虫的低度流行区,应以监测工作为重点进行防控.

    作者:杨少逵;许奕涛;刘少群;吴培标;林松炎;肖烈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一起由球腹蒲螨引起丘疹性荨麻疹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对一起由球腹蒲螨(Pyemotes ventricosus)引起丘疹性荨麻疹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例及幼儿园环境进行调查,并经实验室镜检,找出本次疫情的致病因素.结果 该疫情持续34 d,共发生丘疹性荨麻疹病例100例,罹患率43.67%.通过对木椅的虫蛀部分镜检,发现是寄生其上的球腹蒲螨引起本次疫情的发生.结论 本次疫情感染来源是寄生在蛀蚀幼儿坐椅中的加州粉蠹上的球腹蒲螨引起.提示使用木制家具的幼儿园应定期更换、清除所有被蠹虫蛀蚀的木制家具,以防类似事件的再发生.

    作者:叶浩风;叶双岚;周勇;胡志刚;严子锵;王玉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S系统及时序布尔网络模型构建鼠疫耶尔森菌基因调控网络的初步研究

    目的 应用S幂率系统构建鼠疫耶尔森菌小尺度基因调控网络.方法 收集鼠疫耶尔森菌基因时间序列表达数据,数据经预处理后,分别用布尔网络模型和S幂率系统网络模型构建小尺度基因调控网络,并对两个网络结构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布尔网络模型构建的小尺度基因调控网络中存在2种基因调控模式,而应用S幂率系统网络模型构建的小尺度基因调控网络中存在4种基因调控模式.结论 S幂率系统可用于构建基因调控网络模型.

    作者:江凌晓;江凌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黎族CHB患者疗效与HBV基因型的关系

    目的 评价阿德福韦酯治疗黎族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疗效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42例HBeAg阳性、HBV DNA> 105copies/ml、ALT>2倍正常值上线的黎族CHB患者,每天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10 mg,治疗4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动态观察HBeAg、HBV DNA和ALT的变化.结果 42例患者中,HBV C型是优势基因型(57.14%),其次为B型(38.10%),也有D型(2.38%)和C+D型混合感染(2.38%)的存在.经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48周后,B型患者HBeAg阴转率(37.50%)、病毒应答率(56.25%)和血清ALT复常率(62.50%)均高于C型的29.17%、50.00%和54.1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 C型是海南岛黎族HBeAg阳性CHB患者的优势基因型,HBV基因型可能对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效果无影响.

    作者:曾俊涛;陈静;顾贤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分子机制及质粒谱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6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耐药性和整合子(qacE△1-still)、转座子(tnpU)存在状况,并对菌株质粒谱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18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并对该细菌进行总DNA的提取.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qacE△1-sull及tnpU,提取质粒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66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整合子qacE△1-sull基因阳性率为31.8%,转座子tnpU基因阳性率为30.3%.携带遗传标记的菌株耐药率高,特别是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头孢替坦、头孢唑啉、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已接近或达到100%,而对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分别为5%和20%;有19株对亚胺培南耐药,其中整合子阳性率63.2%,转座子阳性率36.8%.检出质粒的46株(70%)临床分离菌出现1~3条大质粒带,大小在1~20 kb间,其中出现1条带的有33株、2条带8株、3条带5株,有12株菌提取到大小相同的质粒.结论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亚胺培南的耐药现象严重;整合子、转座子遗传标记的携带率高,可能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东梅;徐韫健;李乃健;李宁;余琳;卢鉴财;张丽梅;廖伟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的治疗进展

    由日本血吸虫病引起的门静脉压力增高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或出血、脾大及脾功能亢进、腹水等一组综合征称之为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在发病机制 、病理、临床表现及预后等与其它原因引起的门脉高压症有所不同,因而治疗也有其特殊性.本文将重点介绍有关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的治疗进展.

    作者:邓维成;杨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连州市2005-2010年HIV/AIDS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连州市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探讨有效的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连州市2005-2010年艾滋病疫情资料和个案调查表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0年连州市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50例,其中HIV感染者28例,艾滋病病人22例,累计报告死亡病例11例.疫情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区域和北部乡镇.男女性别比为3.17:1,年龄介于17~82岁,20~49岁青壮年占74.00%.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和工人为主,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70.00%,已婚占64.00%,异性传播占74.00%.其它就诊者检测、术前检测和检测咨询是发现HIV抗体阳性者的主要途径,合计占病例总数的62.00%.结论 连州市艾滋病疫情仍处于低度流行期,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必须采取综合性预防控制策略,以遏制艾滋病的扩散和蔓延.

    作者:潘雪梅;陈振波;陈卓彤;邓友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新疆昌吉部分地区动物感染恙虫病东方体调查

    目的 了解新疆昌吉部分地区野生动物自然感染恙虫病东方体(0t)的情况.方法 采用多种方法 捕鼠类,提取DNA,应用巢式PCR检测Ot-Sta56基因;阳性核苷酸序列片段测序,通过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网站对基因序列进行BLAST比较分析.结果 共捕获鼠432只、鸟类53只,仅在木垒县的鼠类、鸟类脾样本中检测到阳性片段,感染率分别为5.3%、11.1%;其他县市未检测到阳性.DNA序列分析表明,鼠类、鸟类阳性标本中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相同,碱基长度均为442 bp.BLAST表明目的 基因与Karp型的碱基序列同源性高(98.5%),应属于Karp型.结论 新疆昌吉地区木垒县啮齿类及鸟类动物中可能存在Ot感染.

    作者:任立松;党荣理;刘晓明;高金拽;马德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2008-2010年重庆市北碚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市北碚区2008-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全区近3年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北碚区3年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 028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56.81/10万;11-12月和5-7月为发病高峰;全区发病数居前三位的是天生街道(192例)、歇马镇(189例)和童家溪镇(120例),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集中在≤14岁(79.57%),各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以学生(71.1 1%)和幼托儿童(16.15%)为主.结论 加强人群健康教育和疫情监测,提高重点人群疫苗接种覆盖率,是预防与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措施.

    作者:张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广州市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点与监测人群病毒抗体检测

    目的 通过分析广州市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点与监测人群病毒的抗体水平,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趋势,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红细胞血凝抑制(HI)方法 检测流感甲型H1N1抗体,对比分析1 570名疫区学生与1 326名监测人群血清标本H1N1流感病毒的抗体水平.结果 疫区学生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率、流感罹患率分别为32.17%、22.23%,明显高于市区监测人群的22.62%、15.38% (P=0.000,P=0.000).疫点学生与市区监测人群甲型H1N1流感隐性感染率分别为9.94%、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已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疫点学生和市区监测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隐性感染率(30.89%、3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4).疫点人群显性感染者的抗体滴度明显高于隐性感染者(t=4.701,P=0.000),监测人群中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者的抗体滴度无显著差异(t=0.248,P=0.804).结论 疫点学生甲型H1N1流感隐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监测人群.提示隐性感染人群具有潜在的传染力,应加强隐性感染者的监测.

    作者:鲁恩洁;周颖;陈艺韵;吴继彬;李铁钢;许杨;耿进妹;谢华萍;蒋力云;吴新伟;伍业健;李魁彪;狄飚;王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伴肾功能不全的紫癜性肾炎,探讨来氟米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紫癜性肾炎伴肾功能不全的住院患者77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9例,B组38例.A组给予口服来氟米特0.8 mg/(kg·d),5d后改为维持量20 mg/d;B组采用环磷酰胺0.75 g/m2静脉滴注,每月1次,总量达到6~8 g;同时,两组均给予泼尼松1 mg/kg,口服8周减量,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后各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Ccr、BUN等指标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用药3、6个月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以及血肌酐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3个月后,A、B两组间的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及血浆白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A、B两组间的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浆白蛋白水平和血肌酐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氟米特是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优于环磷酰胺,且能延缓肾功能衰竭.

    作者:李中;黄承胜;徐敏;尹莉;刘婷;潭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化学发光法与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纤维连接蛋白的方法评价

    目的 分析化学发光法与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N)的偏倚,为临床实验室选择项目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EP9-A2文件提供的实验流程,每天随机选取临床标本8份,分别用两种方法 进行检测,共测定6d,记录实验结果.结果 以免疫透射比浊法(X)为参比方法,对化学发光法(Y)进行评估.两种方法 测定的回归方程式为y= 1.034x- 1.308,r2=0.958.当免疫透射比浊法的浓度为100、200、300 mg/L时,它们的相对偏倚为2.1%、2.7%、3.1%.结论 化学发光法与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偏倚比较评价均可接受,两种方法检测血清FN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建议各临床实验室对不同方法 建立参考值范围.

    作者:高玲;颜绵生;马品宁;姚真荣;郑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我院就诊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掌握华支睾吸虫感染和患病情况的临床特点,探讨临床简便的确诊方法,指导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 对我院2007 -2009年随机就诊的广东人群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并对发现华支睾吸虫卵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6 140例受检患者发现,华支睾吸虫感染1 029例(1.83%).主要临床症状为肝区疼痛486例(47.2%)、上腹疼痛297例(28.9%)、腹泻173例(16.8%)、乏力147例(14.3%)、食欲不振107例(10.4%),主要疾病有胆囊炎462例(44.9%)、胆囊息肉213例(20.7%)、胆管壁增厚182例(17.7%)、胆石症132例(12.8%).实验室辅助检查中,华支睾吸虫感染组的嗜酸性粒细胞比例(EOS%)及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 GGT)显著高于非感染患者组(Z_-10.837,P<0.01;Z=-6.622,P<0.01)和健康对照组(Z=-7.320,P<0.01;Z=-6.920,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ALT)在华支睾吸虫感染有症状组中显著高于非感染患者组(Z=-3.528,P<0.01)和健康对照组(Z= -4.948,P<0.01),而在华支睾吸虫感染无症状组中与非感染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Z=-1.561,P=0.119;Z=- 1.834,P=0.067).结论 肝区疼痛和上腹不适是华支睾吸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在EOS%和GGT增高的患者中华支睾吸虫卵的检出率明显提高.

    作者:谢文锋;严海燕;曾华;谢晓英;鲍蕴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2006-2010年清远市狂犬病流行特征与防制策略分析

    目的 了解清远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策略.方法 收集2006-2010年清远市狂犬病个案调查及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清远市共报告狂犬病280例,年发病率介于1.24/10万~2.11/10万之间,病死率100%,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疫情以清远北部农村地区较为严重,10月为全年发病高峰,≥50岁人群报告发病占52.14%,职业以农民和学生为主;90.09%的病例由犬伤引起,59.05%的病例未对伤口进行任何处理,93.53%的病例未注射狂犬病疫苗.结论 近年来清远市狂犬病疫情由较偏远的县(市)向市内中心区域迅速扩散,农村是重点防控地区,加强宣传教育以及落实狂犬病综合防制措施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作者:华卫平;孙小康;卢文涛;黄金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