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东莞市厚街镇中小学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

黄兴民;刘春玉;陈运多;李福弟;梁肖贞;曾春香

关键词: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病, 学生, 卡痕
摘要:目的 了解东莞市厚街镇中小学生结核杆菌感染状况,为防控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广东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项目要求,对厚街镇中小学2009年入学新生开展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 BCG-PPD)检测.结果 3289名中小学生中,PPD试验总阳性率47.13%,其中阳性率46.49%,强阳性率0.64%.初中生PPD阳性率、强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随年龄增大呈增高趋势.女学生阳性率、强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男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公办小学学生PPD阳性率高于民办小学,本地户籍小学生PPD阳性率高于非本地户籍,有卡痕中小学生PPD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无卡痕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中小学入学新生应进行PPD检测以及同时调查卡痕,了解学生中结核杆菌感染状况与卡介苗接种情况,并对重点人群采取相应防控措施,防止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与流行.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云南保山市聋哑学校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保山市聋哑学校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为聋哑学校乙肝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在校的90名师生采集静脉血,用ELISA方法检测HBV 5项血清学指标.结果 90名调查对象中,聋哑学生68人,教师22人,均无乙肝疫苗免疫史,全校HBsAb阳性率仅为23.3%.HBsAg阳性聋哑学生4人,阳性率为5.9%; HBsAg阳性教师1人,阳性率为4.5%.聋哑学生及本校教师分别有83.8%、31.8%为乙肝易感人群.聋哑学生与同年龄自然人群、本市正常学生HBsAg阳性率相近(P>0.05),HBsAb阳性率及HBV感染率均低于本校教师及自然人群(P<0.05).结论 聋哑学生感染HBV机会较自然人群小,但是聋哑学生面临HBV感染的潜在威胁.

    作者:张安柱;郑维斌;张腾;段生潮;林冬梅;马占钦;马崇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深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季节性特征

    目的 探讨深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生的季节性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圆形分布法对深圳市2005-2009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 -2009年深圳市共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145例,年发病率0.18/10万~0.49/10万.圆形分布统计结果显示发病高峰日为3月2日,季节性分布不明显(r=0.2329,P>0.05).结论 深圳市近几年HFRS的发病呈散在分布,无明显的季节性,应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作者:王敬忠;谢旭;梅树江;李媛;马汉武;程锦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江苏省盱眙县农村居民麻风病健康教育效果

    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前后农村居民对麻风病知识知晓率的变化状况,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盱眙县历史病人较多或目前有现症麻风病人的6个村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的方法为发放麻风病基本知识宣传资料和张贴宣传画,并配合广播和电视等媒体进行麻风病知识讲座,为期3个月.干预前后随机抽取有关村民进行麻风知识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试点地区农村居民对麻风病病因、传染性、症状和治疗的认知偏低,干预后,农村居民对病因、传染性、症状和治疗的认知均较干预前有明显的改善(P<0.01).农村居民对麻风病的相关态度和行为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农村群众对麻风病的认识并能转变部分群众态度,在农村地区应利用多种形式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

    作者:张兆辉;胡锦流;姚满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贵州省罗甸县人群囊虫病追踪调查

    囊虫(猪囊尾蚴)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病,是国家寄生虫病防治规划中优先防治的病种.贵州省无猪带绦虫病的报道,囊虫病仅有少量病例报道[1-3].作者于2009年10月通过医院1例脑囊虫病例的线索,对罗甸县罗幕乡平亭村病人所在地进行追踪调查,旨在了解猪带绦虫病及囊虫病的发病特征,为防治囊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红艳;李利民;陈利红;刘晓焱;喻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广州地区人腺病毒5型血清中和抗体阳性率初步调查

    目的 评估广州地区人群中人腺病毒5型(HAdV-5)中和抗体阳性率情况.方法 采用以β-半乳糖苷酶(LacZ)为报告基因,结合CMV启动子的人重组腺病毒5型载体,运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09份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血清样本中HAdV-5的中和抗体.结果 HAdV-5中和抗体的阳性率为82.3%(172/209).HAdV-5中和抗体在<1∶20(低滴度)、1∶40-1∶160(中滴度)、1∶320-1∶1 280(高滴度)、>1∶1 280(超高滴度)时均能检测到,而且随着滴度的增加,阳性率逐渐升高.在20~40岁时HAdV-5中和抗体阳性率高,在<20岁时HAdV-5阳性率低.结论 广州地区人群中针对HAdV-5的先存中和抗体阳性率高,应用基于该种DNA病毒作为载体进行基因疫苗及基因治疗的研究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卢建溪;梅明珠;钱师宇;李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柴胡疏肝散对胃溃疡大鼠血浆、胃、蓝斑中胃泌素及生长抑素的影响

    目的 研究柴胡疏肝散对急性应激胃溃疡大鼠血浆、胃、蓝斑中胃泌素及生长抑素含量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胃溃疡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雷尼替丁组,采用不可预知性刺激造成大鼠急性胃溃疡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血浆、胃、蓝斑中胃泌素及生长抑素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柴胡疏肝散不仅能明显降低血浆、胃中胃泌素含量,而且能降低胃组织中的生长抑素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生长抑素未见明显降低(P>0.05),蓝斑中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雷尼替丁能显著降低蓝斑中胃泌素含量、血浆中生长抑素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蓝斑中生长抑素含量则无影响.结论 柴胡疏肝散改善外周或中枢胃泌素及生长抑素含量可能是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吕红伟;陈育尧;李靖;陈淳;吕志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CMY-39新基因亚型AmpC β-内酰胺酶的特性研究

    目的 对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所产CMY-39新基因亚型AmpC β-内酰胺酶进行酶特性研究.方法 pET-32a(+)/CMY-39表达质粒在BL21 (DE3)中诱导表达,进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酶蛋白的表达;原菌株和重组表达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并提取重组表达菌株的CMY-39酶蛋白进行AmpC酶三维试验和酶动力学检测.结果 pET-32a(+)/CMY-39在大肠埃希菌中大量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0 000,用特异抗体经Western检测该条带为阳性;AmpC酶三维试验为阳性;CMY型重组菌株药敏试验结果与原菌株相比,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西丁具有明显的水解作用,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对之较为稳定,动力学结果与酶稳定性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证实重组菌株pET-32a(+)/CMY-39能高效表达CMY-39酶蛋白,表达CMY型重组菌株与原菌株比较,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和稳定性有所增加,亲和力下降.

    作者:卢肖霞;徐韫健;谭皓妍;梁权辉;张东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弓形虫MIC8基因对弓形虫病的免疫保护性研究

    目的 观察弓形虫MIC8基因对弓形虫病免疫保护性的效果.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弓形虫MIC8基因,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GFP-MIC8; MIC8-EGFP转染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表达情况;然后分别用质粒pEGFP-MIC8、pEGFP-N1空载体及生理盐水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3周后用弓形虫RH株速殖子感染免疫小鼠.结果 PCR扩增弓形虫MIC基因序列正确,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pEGFP-MIC8鉴定正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重组质粒能够在293T细胞中表达.弓形虫攻击感染后,质粒pEGFP-MIC8免疫小鼠与对照组相比,小鼠的存活时间有一定的延长.结论 构建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EGFP-MIC8对抗击弓形虫攻击感染能够激发一定的免疫保护性.

    作者:赵焕阁;谭光宏;黄凤迎;王华;郭峻莉;黄用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虫卵基因序列分析鉴定斯氏并殖吸虫病

    目的 探索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虫卵基因序列鉴定并殖吸虫病.方法 从云南省的并殖吸虫病流行区采集溪蟹,常规分离囊蚴,经形态学鉴定后感染实验终宿主家猫,从猫粪便中分离虫卵,对虫卵进行详细的形态学观察和鉴定.用匀浆器研磨虫卵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出虫卵中完整的核糖体基因第二间隔区(ITS2)和部分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I基因(COI),测序获得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将核苷酸序列输入GenBank中进行Blast比较,通过ITS2和COI的同源性来判断所感染的并殖吸虫种类.结果 取自猫粪便中的虫卵形态符合并殖吸虫卵的形态特征.该虫卵的ITS2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斯氏并殖吸虫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COI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也高达98%.结果鉴定为斯氏并殖吸虫虫卵,证明家猫感染的是斯氏并殖吸虫病.结论 通过并殖吸虫卵的基因序列分析,不仅可以快速诊断并殖吸虫病,而且还能准确地鉴定感染者所感染的并殖吸虫虫种.

    作者:熊天擎;杨斌斌;程瑜静;刘娜;周本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标本的分离率和病区分布及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 菌株鉴定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32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药敏试验结果判定以CLSI/NCCLS标准进行.结果 2004-2010年共收到26 670份标本,分离出阳性细菌7 065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471株(6.67%),分离率为1.77%(471/7065).在471株鲍曼不动杆菌中,从痰液标本分离出多有409株(86.83%),分离率高的是ICU,占49.3%.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普遍较高,且呈逐年升高趋势,部分表现出多重耐药特征.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状况日益严重,应重视临床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与分离,谨防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院内感染及暴发流行.

    作者:施芳;邹义春;柯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浆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及一氧化氮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及一氧化氮(NO)在冠心病患者和冠脉造影正常者血浆中含量的差异及介入治疗对其的影响,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病及介入治疗中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 冠心病组40例,造影正常组17例,采用硫敏感法测定术前血浆H2S含量并用Greiss法测定血浆中NO含量,动态监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前后、介入治疗后即刻、术后24h和72 h血浆H2S、NO含量,分析冠心病组和造影正常组患者血浆H2S、NO含量的差异及介入治疗后血浆H2S和NO的变化.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浆H2S、NO含量远低于造影正常组(P均<0.01);冠脉双支和多支病变组血浆H2S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和P<0.01).不同支数病变冠心病患者血浆NO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脉血管有闭塞组其血浆H2S、NO含量明显低于单纯狭窄组(P均<0.05);支架植入术后复查狭窄者NO含量明显低于无狭窄者(P<0.05),H2S含量也低于无狭窄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术对血浆H2S、NO含量无影响,但PCI治疗术后即刻H2S、NO含量显著降低;H2S含量术后24h恢复至术前水平,NO含量术后24h降至低水平,72 h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H2S和NO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及介入治疗后急性血管闭塞及再狭窄的发生,血浆H2S含量的高低与冠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吴宏超;李志樑;傅强;华经海;靳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HIV检测对MSM人群艾滋病感染风险的影响

    目的 分析艾滋病检测对MSM人群知识、行为与感染HIV风险的影响,为调整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以过去一年接受过艾滋病检测的MSM人群为干预组,未接受过艾滋病检测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人口学特征、知识、行为以及梅毒与HIV感染率.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23人和528人,平均年龄分别为(26.8士8.0)岁和(26.3±6.2)岁.干预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x2=28.9,P<0.001),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无保护性性行为的比例低于对照组(x2=14.7,P<0.001),HIV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15.0,P<0.001).结论 艾滋病检测可以有效提高MSM人群安全套使用率,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应在MSM人群中倡导主动咨询检测,扩大咨询检测覆盖面.

    作者:丁贤彬;冯连贵;卢戎戎;徐静;徐世明;郑建琼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病毒转基因番茄疫苗研制现状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是一种优良的蔬菜品种,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番茄进行开发和改造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肝炎病毒、轮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HIV1病毒、狂犬病毒、诺沃克病毒、口蹄疫病毒、肠病毒71和植物花叶病毒等的转基因番茄的研制现状.

    作者:李文桂;陈雅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深圳市61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 了解深圳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 对深圳市2010年61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收集信息,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月是手足口病重症高发季节,男女比例为1.77∶1,3岁以下患儿占80.33%,散居儿童占83.61%,临床表现以发热和皮疹为主,出现呕吐、嗜睡占67.21%,病原体为EV71占88.10%,从发病到首诊的时间间隔为1.98 d.结论 深圳市手足口病重症发病有季节性,以3岁以下散居儿童多发,应在流行季节针对重点人群开展综合防控措施.

    作者:范苏云;周海涛;石向辉;刘莹;牛姬飞;梁肇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西安地区人芽囊原虫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西安市人芽囊原虫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集西安市社区居民、中学生、动物饲养人员、腹泻病人共781名受检者粪便标本,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及碘液染色法,典型形态使用数码显微镜摄像.结果 健康人群和腹泻人群人芽囊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99%(11/554)和7.05%(16/2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367,P<0.05);社区居民、中学生、动物饲养人员的感染率分别为2.20% (6/273)、1.20%(3/250)、6.45%(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4.033,P>0.05);粘液脓血便人群的感染率为12.16%(9/74),其他腹泻人群(水样便、糊便及脂肪泻)为7%(7/15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82,P<0.05).各年龄组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632,P<0.05).观察到空泡型、颗粒型和包囊型虫体,可见出芽生殖、二分裂生殖和复分裂繁殖三种繁殖方式.结论 人芽囊原虫在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健康和腹泻)及不同腹泻性状人群中的分布存在差异.空泡型、颗粒型多见,多以二分裂、出芽生殖方式繁殖.

    作者:乔继英;李小颖;蔡娟;张旭;魏志超;李亚青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标准化粉尘螨疫苗免疫治疗哮喘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动态观察

    目的 对标准化粉尘螨疫苗免疫治疗哮喘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以进一步探讨标准化粉尘螨疫苗免疫治疗疗效.方法 利用粉尘螨抗原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将32只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哮喘组、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末次激发后24 h,处死动物,取小鼠肺组织,分别同定、包埋和切片,用光镜、电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光镜下哮喘组相对于空白组,肺组织结构紊乱、充血以及水肿,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高剂量粉尘螨疫苗治疗组较哮喘组肺组织病理变化有明显改善,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减少,水肿较轻.而低剂量粉尘螨疫苗组肺组织仍可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和病变,但较哮喘组病理变化为轻.电镜观察显示:哮喘组肺组织结构紊乱,有炎性细胞浸润,而高剂量粉尘螨疫苗治疗组Ⅰ型和Ⅱ型肺泡细胞结构基本正常、清晰.结论 粉尘螨疫苗能有效减轻哮喘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减少炎症细胞浸润,且高剂量粉尘螨疫苗较低剂量治疗疗效更为显著,为临床过敏性哮喘尘螨脱敏治疗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刘晓宇;闫浩;朱清仙;李荔;刘志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肝组织病理及肝内抗原表达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抗乙肝病毒疗效关系的研究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探讨肝脏病理改变和肝细胞内病毒抗原的表达类型与PegIFNα-2a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68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45例,通过肝组织病理检测,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和肝细胞内病毒抗原的表达类型与PegIFNα-2a治疗后血清HBV DNA的阴转率、HBeAg转换率和完全应答率之间的关系,并随访48周,观察持续应答情况.结果 HBsAg的阴转在不同的炎症活动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HBeAg阳性患者中,G1组的HBeAg转换率和完全应答率与G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炎症活动度高的病例经治疗后48周的持续应答率高于炎症活动度低的病例(x2=4.311,P<0.05);肝细胞内HBcAg浆型表达者HBeAg阴转、HBeAg转换率、HBV DNA的阴转率均高于HBcAg核型表达者(P均<0.05).结论 肝组织病理改变和病毒抗原在肝细胞的表达类型可能成为PegIFNα-2a抗病毒疗效的潜在预测因素.炎症活动度高、肝细胞内HBcAg浆型表达者可能对PegIFNα-2a的治疗应答更好.

    作者:龙辉;赖春颜;梁敏锋;孙婧;罗红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职业接触羊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职业接触羊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广州市某地以活羊交易为主的牲畜交易市场的从业人员83人,采集血清用间接酶联免疫法检测戊肝病毒IgG抗体(HEV IgG),不同组别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HEV IgG总阳性率为39.8%,15~35岁组HEV IgG阳性率为29.5%,36~57岁组为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84,P=0.0434).未发现HEV IgG阳性率与性别、籍贯、从业年限有关.结论 职业接触羊人群中存在HEV感染,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蔡衍珊;刘建华;刘小宁;张豪;伍业健;许杨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无偿捐血者HBsAg三种试剂检测结果比较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三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试剂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试剂厂家提供的ELISA试剂(两步法)、进口试剂和国产ELISA试剂(一步法)对3 600份无偿献血标本进行平行实验,对单试剂筛查为HBsAg阳性的样本进行确证实验.结果 以进口试剂为对比试剂,评估国产ELISA试剂(两步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96.12%、99.63%和99.28%,国产ELISA一步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90.86%、98.92%和98.11%.结论 应选择高灵敏度的试剂,以提高乙肝表面抗原的检出率,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提高临床乙肝的确诊率.

    作者:马兰;古醒辉;曾劲峰;曾雪珍;聂冬梅;李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东莞市厚街镇中小学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东莞市厚街镇中小学生结核杆菌感染状况,为防控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广东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项目要求,对厚街镇中小学2009年入学新生开展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 BCG-PPD)检测.结果 3289名中小学生中,PPD试验总阳性率47.13%,其中阳性率46.49%,强阳性率0.64%.初中生PPD阳性率、强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随年龄增大呈增高趋势.女学生阳性率、强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男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公办小学学生PPD阳性率高于民办小学,本地户籍小学生PPD阳性率高于非本地户籍,有卡痕中小学生PPD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无卡痕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中小学入学新生应进行PPD检测以及同时调查卡痕,了解学生中结核杆菌感染状况与卡介苗接种情况,并对重点人群采取相应防控措施,防止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与流行.

    作者:黄兴民;刘春玉;陈运多;李福弟;梁肖贞;曾春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