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辉;赖春颜;梁敏锋;孙婧;罗红涛
目的 了解深圳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 对深圳市2010年61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收集信息,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月是手足口病重症高发季节,男女比例为1.77∶1,3岁以下患儿占80.33%,散居儿童占83.61%,临床表现以发热和皮疹为主,出现呕吐、嗜睡占67.21%,病原体为EV71占88.10%,从发病到首诊的时间间隔为1.98 d.结论 深圳市手足口病重症发病有季节性,以3岁以下散居儿童多发,应在流行季节针对重点人群开展综合防控措施.
作者:范苏云;周海涛;石向辉;刘莹;牛姬飞;梁肇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西安市人芽囊原虫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集西安市社区居民、中学生、动物饲养人员、腹泻病人共781名受检者粪便标本,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及碘液染色法,典型形态使用数码显微镜摄像.结果 健康人群和腹泻人群人芽囊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99%(11/554)和7.05%(16/2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367,P<0.05);社区居民、中学生、动物饲养人员的感染率分别为2.20% (6/273)、1.20%(3/250)、6.45%(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4.033,P>0.05);粘液脓血便人群的感染率为12.16%(9/74),其他腹泻人群(水样便、糊便及脂肪泻)为7%(7/15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82,P<0.05).各年龄组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632,P<0.05).观察到空泡型、颗粒型和包囊型虫体,可见出芽生殖、二分裂生殖和复分裂繁殖三种繁殖方式.结论 人芽囊原虫在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健康和腹泻)及不同腹泻性状人群中的分布存在差异.空泡型、颗粒型多见,多以二分裂、出芽生殖方式繁殖.
作者:乔继英;李小颖;蔡娟;张旭;魏志超;李亚青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以腺相关病毒(AAV)为载体,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DC)诱导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30例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rAAV/PSA感染DC前体细胞,采用系列细胞因子诱导DC前体细胞成熟.第6天收集成熟DC并与T细胞按比例混合培养,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分别于DC与T细胞混合培养前后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 CD4+CD25+ FoxP3+ Treg)的表达水平.结果 PSA基因转染DC刺激T淋巴细胞爆发增殖,与培养前比较,混合培养6d后CD8+、CD8+CD69+、CD8+CD28+T细胞的比例和CD8+/CD4+比值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D8+CD28-T细胞和Treg细胞的比例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T细胞比例较前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A基因转染DC能够有效地激活CD8+抗原特异性CTL,下调免疫抑制性T细胞,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为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有效策略.
作者:宋浩杰;涂小玉;严晓;尤长宣;罗荣城;吕成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前后农村居民对麻风病知识知晓率的变化状况,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盱眙县历史病人较多或目前有现症麻风病人的6个村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的方法为发放麻风病基本知识宣传资料和张贴宣传画,并配合广播和电视等媒体进行麻风病知识讲座,为期3个月.干预前后随机抽取有关村民进行麻风知识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试点地区农村居民对麻风病病因、传染性、症状和治疗的认知偏低,干预后,农村居民对病因、传染性、症状和治疗的认知均较干预前有明显的改善(P<0.01).农村居民对麻风病的相关态度和行为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农村群众对麻风病的认识并能转变部分群众态度,在农村地区应利用多种形式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
作者:张兆辉;胡锦流;姚满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下丝裂霉素(MMC)膀胱腔内热灌注化疗的安全性.方法 雌性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6个小组,每组3只.实验组为第1~5小组,将MMC 80 mg加入生理盐水600 ml中,用恒温水浴箱加热药液,温度为第1小组46℃,第2小组48℃,第3小组50℃,第4小组52℃,第5小组54℃,灌注实验兔膀胱45 min;对照组为第6小组,不加热药液,同条件下灌注实验兔膀胱.比较实验前后实验兔的生化指标变化.2周后处死实验兔,观察不同温度条件下膀胱粘膜的病理改变.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入水温度在45℃以下的实验兔膀胱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随着治疗温度的升高,实验兔膀胱的热损伤加大.实验组治疗后生化指标较治疗前有变化,谷丙转氨酶、肌酐、尿酸、岩藻糖苷酶、谷氨酰转肽酶治疗前后的变化率与入水温度的变化呈正相关,总蛋白、白蛋白治疗前后的变化率与入水温度的变化呈负相关(P<0.05).结论 在45℃以下,丝裂霉素膀胱腔内热灌注化疗45 min是安全的,随着治疗温度的升高,膀胱粘膜的热损伤加重,治疗的副作用加大,风险增高.
作者:王斌;王行环;巴名臣;雷鸣;唐宏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siRNA沉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对人肾癌裸鼠移植瘤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及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 化学合成针对VEGF的siRNA序列,通过脂质体将VEGF-siRNA转染到ACHN细胞中,将转染VEGF-siRNA的ACHN细胞(A组)、转染空质粒的ACHN细胞(B组)及未转染的ACHN细胞(C组)分别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在SPF环境中饲养裸鼠并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每隔5d测定移植瘤体积大小(肿瘤的长轴L,短轴W,肿瘤体积V=1/2 LW2),绘制肿瘤生长曲线,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测定裸鼠移植瘤组织切片中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组小鼠移植瘤成瘤及生长明显缓慢,移植瘤的体积和质量均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瘤组织切片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提示:与B、C组相比,A组中VEGF蛋白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间瘤体的体积重量及VEGF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化学合成的VEGF-siRNA可特异性抑制肾癌细胞中VEGF的表达,抑制肿瘤的生长增殖.
作者:余学江;于德新;黄韵;段涛;张志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标本的分离率和病区分布及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 菌株鉴定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32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药敏试验结果判定以CLSI/NCCLS标准进行.结果 2004-2010年共收到26 670份标本,分离出阳性细菌7 065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471株(6.67%),分离率为1.77%(471/7065).在471株鲍曼不动杆菌中,从痰液标本分离出多有409株(86.83%),分离率高的是ICU,占49.3%.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普遍较高,且呈逐年升高趋势,部分表现出多重耐药特征.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状况日益严重,应重视临床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与分离,谨防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院内感染及暴发流行.
作者:施芳;邹义春;柯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纤维化指标包括三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层粘蛋白(LN)及透明质酸(HA)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32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四项指标的水平,评价四项指标鉴别诊断肝炎及肝硬化的价值.结果 乙型肝炎组、肝癌组、肝硬化组血清中的四项指标依次升高,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显示,PⅢNP、CIV、LN、H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0、0.825、0.716、0.825,灵敏度分别为39.1%、87.0%、87.0%、82.6%,特异性分别为89.8%、69.3%、53.4%、86.4%,准确性分别为79.09%、72.73%、78.18%、85.45%.在联合检测中,HA+PⅢNP组合的灵敏度为83.0%,特异性为80.0%,准确性为80.1%.结论 单个指标检测,HA是四项指标中鉴别诊断肝炎与肝硬化有价值的一项,通过HA联合其他指标进行分析,其中HA+PⅢNP组合特异性、准确性高.
作者:姚真荣;高玲;颜绵生;喻雄文;邹燕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完全腔镜下与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其中行完全腔镜下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26例,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30例,全部采用剥离摘除食管平滑肌瘤,操作方法与开胸手术基本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间一般资料、手术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手术死亡及其它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食管平滑肌瘤.随访2-36个月,无肿瘤复发及食管憩室.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均安全、有效,手术效果无差异,但完全腔镜下较腔镜辅助小切口更安全、快捷,且创伤性小.
作者:王禹冰;王武军;李梅;刘素娥;蔡瑞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保山市聋哑学校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为聋哑学校乙肝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在校的90名师生采集静脉血,用ELISA方法检测HBV 5项血清学指标.结果 90名调查对象中,聋哑学生68人,教师22人,均无乙肝疫苗免疫史,全校HBsAb阳性率仅为23.3%.HBsAg阳性聋哑学生4人,阳性率为5.9%; HBsAg阳性教师1人,阳性率为4.5%.聋哑学生及本校教师分别有83.8%、31.8%为乙肝易感人群.聋哑学生与同年龄自然人群、本市正常学生HBsAg阳性率相近(P>0.05),HBsAb阳性率及HBV感染率均低于本校教师及自然人群(P<0.05).结论 聋哑学生感染HBV机会较自然人群小,但是聋哑学生面临HBV感染的潜在威胁.
作者:张安柱;郑维斌;张腾;段生潮;林冬梅;马占钦;马崇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评估广州地区人群中人腺病毒5型(HAdV-5)中和抗体阳性率情况.方法 采用以β-半乳糖苷酶(LacZ)为报告基因,结合CMV启动子的人重组腺病毒5型载体,运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09份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血清样本中HAdV-5的中和抗体.结果 HAdV-5中和抗体的阳性率为82.3%(172/209).HAdV-5中和抗体在<1∶20(低滴度)、1∶40-1∶160(中滴度)、1∶320-1∶1 280(高滴度)、>1∶1 280(超高滴度)时均能检测到,而且随着滴度的增加,阳性率逐渐升高.在20~40岁时HAdV-5中和抗体阳性率高,在<20岁时HAdV-5阳性率低.结论 广州地区人群中针对HAdV-5的先存中和抗体阳性率高,应用基于该种DNA病毒作为载体进行基因疫苗及基因治疗的研究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卢建溪;梅明珠;钱师宇;李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及一氧化氮(NO)在冠心病患者和冠脉造影正常者血浆中含量的差异及介入治疗对其的影响,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病及介入治疗中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 冠心病组40例,造影正常组17例,采用硫敏感法测定术前血浆H2S含量并用Greiss法测定血浆中NO含量,动态监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前后、介入治疗后即刻、术后24h和72 h血浆H2S、NO含量,分析冠心病组和造影正常组患者血浆H2S、NO含量的差异及介入治疗后血浆H2S和NO的变化.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浆H2S、NO含量远低于造影正常组(P均<0.01);冠脉双支和多支病变组血浆H2S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和P<0.01).不同支数病变冠心病患者血浆NO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脉血管有闭塞组其血浆H2S、NO含量明显低于单纯狭窄组(P均<0.05);支架植入术后复查狭窄者NO含量明显低于无狭窄者(P<0.05),H2S含量也低于无狭窄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术对血浆H2S、NO含量无影响,但PCI治疗术后即刻H2S、NO含量显著降低;H2S含量术后24h恢复至术前水平,NO含量术后24h降至低水平,72 h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H2S和NO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及介入治疗后急性血管闭塞及再狭窄的发生,血浆H2S含量的高低与冠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吴宏超;李志樑;傅强;华经海;靳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miR - 146a、miR-16的表达及ESR、CRP、RF、抗CCP抗体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RA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RA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主要分为两个证型:风湿夹瘀型(n=20)和肝肾亏损型(n=16);1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Real-time PCR检测RA患者及健康对照组miR-146a、miR-16的表达,记录ESR、CRP、RF、抗CCP抗体等临床指标.结果风湿夹瘀型miR - 146a、miR- 16的表达水平高于肝肾亏损型和对照组(P均<0.05),肝肾亏损型miR- 146a、miR-16的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风湿夹瘀型RA患者ESR及CRP高于肝肾亏损型(P<0.01和P<0.05),RF低于肝肾亏损型(P<0.05),抗CCP抗体在两种证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 - 146a、miR-16的表达水平和ESR、CRP、RF等临床指标可能为RA风湿夹瘀及肝肾亏损型的辨证分型提供参考.
作者:冯知涛;李娟;任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L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的新成员,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抑制livin表达能明显增加肿瘤细胞凋亡,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增加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Livin可作为肿瘤复发指标及预后指标,可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以livin为治疗靶点的基因治疗、蛋白治疗、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热点.
作者:王栋;钱有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探讨肝脏病理改变和肝细胞内病毒抗原的表达类型与PegIFNα-2a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68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45例,通过肝组织病理检测,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和肝细胞内病毒抗原的表达类型与PegIFNα-2a治疗后血清HBV DNA的阴转率、HBeAg转换率和完全应答率之间的关系,并随访48周,观察持续应答情况.结果 HBsAg的阴转在不同的炎症活动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HBeAg阳性患者中,G1组的HBeAg转换率和完全应答率与G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炎症活动度高的病例经治疗后48周的持续应答率高于炎症活动度低的病例(x2=4.311,P<0.05);肝细胞内HBcAg浆型表达者HBeAg阴转、HBeAg转换率、HBV DNA的阴转率均高于HBcAg核型表达者(P均<0.05).结论 肝组织病理改变和病毒抗原在肝细胞的表达类型可能成为PegIFNα-2a抗病毒疗效的潜在预测因素.炎症活动度高、肝细胞内HBcAg浆型表达者可能对PegIFNα-2a的治疗应答更好.
作者:龙辉;赖春颜;梁敏锋;孙婧;罗红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柴胡疏肝散对急性应激胃溃疡大鼠血浆、胃、蓝斑中胃泌素及生长抑素含量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胃溃疡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雷尼替丁组,采用不可预知性刺激造成大鼠急性胃溃疡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血浆、胃、蓝斑中胃泌素及生长抑素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柴胡疏肝散不仅能明显降低血浆、胃中胃泌素含量,而且能降低胃组织中的生长抑素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生长抑素未见明显降低(P>0.05),蓝斑中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雷尼替丁能显著降低蓝斑中胃泌素含量、血浆中生长抑素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蓝斑中生长抑素含量则无影响.结论 柴胡疏肝散改善外周或中枢胃泌素及生长抑素含量可能是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吕红伟;陈育尧;李靖;陈淳;吕志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清骨保护素(OPG)水平、sRANKL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 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5例,32例冠脉造影正常无冠心病者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LDL-C、hs-CRP等指标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OPG、sRANKL水平,每例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并对冠脉进行Gensini评分.结果 ACS组患者血清OP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不稳定性心绞痛组(P<0.01),而血清sRANKL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ACS组血清OPG水平与hs-CRP水平、Gensini评分成正相关(P<0.05),而sRANKL水平与hs-CRP水平、Gensini评分成负相关(P<0.01).结论 血清OPG水平升高、sRNAKL水平降低与ACS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血清中两者的水平对ACS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盛;钟庆华;曾小丽;彭文君;贺献芝;方胜先;黎小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对标准化粉尘螨疫苗免疫治疗哮喘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以进一步探讨标准化粉尘螨疫苗免疫治疗疗效.方法 利用粉尘螨抗原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将32只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哮喘组、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末次激发后24 h,处死动物,取小鼠肺组织,分别同定、包埋和切片,用光镜、电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光镜下哮喘组相对于空白组,肺组织结构紊乱、充血以及水肿,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高剂量粉尘螨疫苗治疗组较哮喘组肺组织病理变化有明显改善,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减少,水肿较轻.而低剂量粉尘螨疫苗组肺组织仍可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和病变,但较哮喘组病理变化为轻.电镜观察显示:哮喘组肺组织结构紊乱,有炎性细胞浸润,而高剂量粉尘螨疫苗治疗组Ⅰ型和Ⅱ型肺泡细胞结构基本正常、清晰.结论 粉尘螨疫苗能有效减轻哮喘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减少炎症细胞浸润,且高剂量粉尘螨疫苗较低剂量治疗疗效更为显著,为临床过敏性哮喘尘螨脱敏治疗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刘晓宇;闫浩;朱清仙;李荔;刘志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囊虫(猪囊尾蚴)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病,是国家寄生虫病防治规划中优先防治的病种.贵州省无猪带绦虫病的报道,囊虫病仅有少量病例报道[1-3].作者于2009年10月通过医院1例脑囊虫病例的线索,对罗甸县罗幕乡平亭村病人所在地进行追踪调查,旨在了解猪带绦虫病及囊虫病的发病特征,为防治囊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红艳;李利民;陈利红;刘晓焱;喻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对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所产CMY-39新基因亚型AmpC β-内酰胺酶进行酶特性研究.方法 pET-32a(+)/CMY-39表达质粒在BL21 (DE3)中诱导表达,进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酶蛋白的表达;原菌株和重组表达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并提取重组表达菌株的CMY-39酶蛋白进行AmpC酶三维试验和酶动力学检测.结果 pET-32a(+)/CMY-39在大肠埃希菌中大量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0 000,用特异抗体经Western检测该条带为阳性;AmpC酶三维试验为阳性;CMY型重组菌株药敏试验结果与原菌株相比,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西丁具有明显的水解作用,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对之较为稳定,动力学结果与酶稳定性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证实重组菌株pET-32a(+)/CMY-39能高效表达CMY-39酶蛋白,表达CMY型重组菌株与原菌株比较,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和稳定性有所增加,亲和力下降.
作者:卢肖霞;徐韫健;谭皓妍;梁权辉;张东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