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0年扬州市一类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监测

杨冬梅;朱道建;黄瑶

关键词:一类疫苗, 预防接种反应, 监测
摘要:目的 监测扬州市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扬州市预防接种反应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2010年扬州市11种一类疫苗共接种741 552剂次,报告预防接种反应363例,反应发生率为4.90/万;江都市高为6.77/万、开发区低为3.31/万,不同地区预防接种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17,P<0.01);7月高为14.23/万,2月低为1.32/万,不同时间预防接种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99,P<0.01);反应发生率以无细胞百白破三联(DPaT)高为13.49/万,脊灰疫苗(PV)低为0.46/万,不同疫苗预防接种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365.44,P<0.01);发生反应类型一般反应以发热为主,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为主;疑似预防接种反应监测及时报告率、调查率、诊断分类率和规范处置率均为100%.平均每报告处置1人的费用为0.07万元.结论 扬州市预防接种反应发生率低,预防接种反应监测系统比较完善,建议加强预防接种反应监测、规范安全接种操作,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反应处置能力,增加处置经费的投入.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网络互动平台的《医学寄生虫学》PBL教学”初步实践

    为适应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寄生虫学教学的要求,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模式教学成为现今教学改革中的常用手段,但是经典的PBL模式教学在实践中又面临诸多困难,如教学时间、师资配备和教学资源有限等.网络教学具有资源丰富、互动快捷、灵活高效等优点,为教学提供了极佳的技术平台.本研究结合两者的优势,开展了“基于网络互动平台的《医学寄生虫学》PBL教学”实践,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改进计划.

    作者:曹毅;彭恒;张冬梅;潘卫庆;朱淮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大鼠眼挫伤后视觉诱发电位及形态学改变的研究

    目的 探讨眼挫伤的电生理学和形态学改变.方法 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损伤后1d组(50只)、损伤后10 d组(20只)和损伤后1月组(20只),制作眼挫伤模型,分别检测并记录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P100波的潜伏期和波幅作为观察指标;取各组大鼠的眼球做常规HE染色组织学切片进行观察.结果 眼挫伤后1d、10 d及1月,FVEP和PVEP的P100波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别延长49.88%、53.34%、19.63%和51.87%、40.49%、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VEP和PVEP的P100波幅先升高后降低,损伤后1d、10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1月组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各组视神经可见神经纤维排列紊乱,空泡样变性,神经元周隙增宽,视神经肿胀,局灶可见胶质细胞增生;视网膜可见节细胞排列较疏松,内网层胶质细胞浸润.结论 视觉诱发电位变化与形态学改变相一致,VEP检查在眼挫伤的法医学鉴定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耿文静;方超;王广勇;竞花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姜黄素对TRP离子通道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 验证瞬时受体电位(TRP)通道在胶质瘤MGR2细胞中的存在,研究姜黄素对TRP通道的电生理影响,探讨姜黄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MGR2;利用膜片钳技术检测胶质瘤细胞MGR2的电生理特性,验证并分离TRP离子通道.使用薄荷醇、无Mg2+内液、酸以及非特异阻断剂2-氨基乙氧基苯硼酸(2-APB)及钆离子(Gd3+)对TRP通道的敏感性进行检测.记录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对TRP通道电流幅度的影响.结果 神经胶质瘤细胞MGR2是一种非可兴奋细胞,其细胞上表现出TRP离子通道的电生理特性.该通道对薄荷醇不敏感,对酸的反应不明显.对细胞内液低Mg2+有(24.2±4.1)%的TRP电流增加(n=12,P<0.05),200 μmol/L 2-APB及10 μmol/L Gd3+对TRP电流分别有(46.4±4.5)%及(73.2±3.6)%的增加(n=12,P<0.05).姜黄素对TRP通道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和可恢复性.结论 TRP通道在胶质瘤细胞MGR2中存在,姜黄素对TRP通道的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为姜黄素抑制肿瘤增殖的可能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杨幸怡;张晓晨;朱燕燕;庄绪莹;赵虎;顾怀宇;李朝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某市交通警察心理卫生状况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某市交通警察心理健康状况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交通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调查睡眠质量.结果 1 737名交通警察,SCL-90总分呈阳性(>160分)者高达50.5%,阳性比例高为躯体化因子(48.8%);睡眠质量好的警察占64.7%,差的占35.3%.睡眠质量差的交通警察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睡眠质量好的交通警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45%的交通警察主观睡眠质量较差,49.2%入睡时间长,47.2%存在睡眠障碍,25.8%存在日间功能障碍;PSQI各成份与SCL-90各因子间大部分呈正相关(r>0.3,P<0.05).结论 交通警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偏差,主要睡眠问题表现为主观睡眠质量较差、入睡时间长和睡眠障碍;睡眠质量与心理状况密切相关,睡眠问题可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廖阳;麦诗琪;邓在明;张建生;王致;刘移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MiR-146a在免疫反应中的调节作用

    micro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小分子RNA,通过在转录后水平抑制蛋白的表达,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iR-146a在固有免疫调节、炎症反应以及抗病毒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对miR- 146a在固有免疫、炎症应答、病毒感染和人类疾病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研究显示,可能可以通过对miR- 146a表达的调控来治疗一些人类疾病.

    作者:吴思宇;何莉;黄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XS-1000i血液分析仪计数嗜碱性粒细胞影响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Sysmex XS- 1000i血液分析仪计数嗜碱性粒细胞部分标本出现假性增高的影响原因.方法 对50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形态正常的标本使用Sysmex XE-5000、XS-1000i血液分析仪进行嗜碱性粒细胞计数,作相关统计学分析.4例使用Sysmex XS- 1000i血液分析仪计数嗜碱性粒细胞出现明显增高标本与手工计数法进行比较,做相关形态学分析.结果 50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形态正常的标本使用Sysmex XE-5000、XS-1000i血液分析仪进行嗜碱性粒细胞计数,两者相关系数r=0.715,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4例使用Sysmex XS-1000i血液分析仪计数嗜碱性粒细胞出现明显增高标本均出现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退行性变等形态学改变.结论 两仪器间计数嗜碱性粒细胞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等形态改变会造成XS-1000i血液分析仪计数嗜碱性粒细胞假性增高,对嗜碱性粒细胞异常增高的结果需进行手工计数分类.

    作者:邹汉良;束振华;梁汉章;张松;陈丕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香薷体外抗阴道毛滴虫的透射电镜观察

    目的 探讨香薷体外杀灭阴道毛滴虫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4浓度的香薷水提液作用于体外培养的阴道毛滴虫,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香薷作用2和4h后毛滴虫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香薷作用2h后毛滴虫粗面内质网排列紊乱并脱颗粒,多聚核糖体解聚,高尔基复合体肿胀变形,胞质内空泡增多,核膜不完整,核质变疏松;作用4h后,胞膜破损,内容物外溢,内部结构消失,虫体死亡.结论 香薷具有较强的抗滴虫作用,可破坏阴道毛滴虫的内膜系统.

    作者:戴晓冬;任一鑫;刘欣;秦元华;郑莉莉;崔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柳州市城乡中小学生伤害现状比较分析

    目的 分析柳州市市区与乡村中小学生伤害的种类、原因、地点、学段、性别分布及其城乡差异,为开展伤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07年11月对柳州市18所中小学校3 6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市区伤害发生率为12.34%,低于乡村的3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5.91,P<0.01).伤害类型顺位市区前四位为跌伤>碰伤>交通伤>动物咬伤;乡村学生前四位为跌伤>碰伤>刀割伤>交通伤.伤害原因市区学生前三位为玩耍(31.72%)、课间或课外活动(13.81%)、体育课(10.82%);乡村学生前三位为玩耍(24.94%)、做家务(12.47%)和体育课(12.47%).结论 可根据受教育对象的学习阶段、性别、城乡差异等特点,以及目标人群中易发生的与伤害相关的危险行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

    作者:杨兵华;王萍;韦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

    目的 了解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对2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实验组)和45例高血压无抑郁患者(对照组)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命质量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测定,分析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生命质量的生理功能、生理角色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心理健康8个维度及总分得分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分别为(6.78±2.02)、(20.12±3.41)、(32.70±7.72)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社会支持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r=0.542,P<0.01).结论 应加强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的社会支持功能,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马丽娜;李耘;冯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签字式教学法探讨与实践

    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中开展签字式教学法,不仅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还提升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实践动手的能力,为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作者:陈晶;芮勇宇;王前;裘宇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009年福建省恶性肿瘤患病分布分析

    目的 了解福建省居民恶性肿瘤的患病分布特征,为建立完善的肿瘤登记报告制度提供支持.方法 对福建省2009年肿瘤患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样本构成比比较采用x2检验,样本患病率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 福建省恶性肿瘤年平均粗患病率为128.77/10万,其中胃癌粗患病率高为18.85/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患病的14.64%;常见恶性肿瘤除乳腺癌和宫颈癌外,其余恶性肿瘤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女恶性肿瘤总体标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省恶性肿瘤患病高峰年龄段位于55 ~65岁,不同地区恶性肿瘤患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福建省居民恶性肿瘤患病分布存在一定规律,为制定综合防治恶性肿瘤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薛灵抒;赖以刚;李文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不同缺血处理方法对大鼠压疮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缺血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性压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空气压缩机制成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缺血后处理组(Ⅰ-PostC组)压疮模型,同时设立正常大鼠为空白组(S组),采用AnnexinV-FITC联合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 IPC组和I-PostC组的凋亡率较低,分别为(5.8±1.03)%和(5.5±1.09)%,同时,S组细胞凋亡现象罕见,凋亡率为(1.0±1.07)%,而IR组凋亡情况较严重,凋亡率为(9.5±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S组与IR组、S组与IPC组、S组与Ⅰ-PostC组、IR组与Ⅰ-PostC组、IR组与IP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C组与Ⅰ-Post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再灌注能诱发大鼠细胞凋亡的发生,缺血处理可降低细胞凋亡的发生率,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对降低压疮细胞凋亡率的效果相似.

    作者:王华军;黄惠根;镇春;镇艳;温作珍;静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梅州市小学生甲型H1N1流感疫苗安全性和免疫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为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科学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原则,在梅州市平远县河头镇中心小学(农村组)和平远县第一小学(城镇组)选取符合条件的400人,随机抽取200人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另200人不接种,均进行安全性以及流行病学监测.在接种组按单纯随机方法抽取60人作为免疫效果评估对象,在免疫前和免疫后1个月采血,采用血凝抑制实验方法测定H1抗体.结果 共监测60人,免疫成功者50人,免疫成功率为83.33%,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736.23.城镇地区监测27人,免疫成功者23人,免疫成功率为85.19%,GMT为1∶789.36;农村地区监测33人,免疫成功者27人,免疫成功率为81.82%,GMT为1∶701.45,不同地区免疫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P>0.05).对接种组和对照组400名对象开展长达6个月的流行病学监测,均未发生流感样病例.结论 甲型H1N1流感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

    作者:刘雅姬;邹兴梅;杨劲英;林立新;肖胜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用彗星试验研究饮用水中有机提取物对小鼠睾丸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目的 通过彗星试验探讨饮用水两种不同消毒工艺所产生的非挥发性有机提取物对小鼠睾丸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 设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组共4个组,采用彗星试验检测NZ和XC水厂丰水期和枯水期水源水、自来水水样的非挥发性有机提取物对小鼠睾丸细胞DNA的损伤,并进行比较.结果 各剂量组都出现了明显的拖尾现象,NZ与XC水厂的拖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剂量组的平均尾长明显高于对照组,NZ水厂低剂量组中,枯水期水源水平均尾长(19.3±2.7)μm高于自来水的( 16.0±2.5)μm;高剂量组中,丰水期水源水高于自来水.水源水中,枯水期低剂量组低于丰水期、中剂量组高于丰水期;自来水中,枯水期中剂量组低于丰水期,高剂量组高于丰水期.XC水厂低剂量组中,丰水期的水源水平均尾长(15.5±1.0)μm低于自来水的(24.9±2.6) μm,中剂量组中,枯水期水源水高于自来水.水源水中,丰水期低剂量组低于枯水期,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丰水期高于枯水期;自来水中,丰水期中剂量组高于枯水期.结论 NZ和XC水厂的丰水期和枯水期有机提取物均含有导致小鼠睾丸细胞DNA损伤的物质;水源水与自来水、丰水期与枯水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DNA损伤.

    作者:王德东;钟嶷;朱伟;梁剑明;张潞;李文学;张全新;杨光宇;黄汝明;孙兰;傅雪松;施洁;周自严;毕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以FCA预处理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以氟达拉滨(Flu)、低剂量环磷酰胺(CTX)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为预处理的FCA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用FCA预处理方案预处理移植治疗SAA-Ⅰ型和SAA -Ⅱ型患者各2例,其中同胞供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低分辨配型(6/6位点)全相合的骨髓联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3例、非血缘关系高分辨HLA配型(10/10位点)全相合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同胞供者的预处理方案:Flu 30 mg·m-2d-1×5 d,CTX 50~60 mg· kg-1d-1×5 d,ATG 3 mg·kg-1d-1×3 d.非血缘关系的预处理方案:CTX 20 mg· kg-1d-1×2 d,ATG 5 mg· kg-1d-1 ×3 d,Flu 30 mg· m-2d-1 ×4 d.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均采用低剂量环孢素A(CsA)联合低剂量短程甲氨蝶呤(MTX),非血缘关系移植加用霉酚酸酯(MMF)0.5 g bid,+1 d~+28 d.观察移植并发症、输血量、造血重建、嵌合体和生存状态.结果 4例患者均获得造血干细胞的成功植入,移植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5×109/L的时间为+10 d~+15 d,血小板(PLT) >20× 109/L的时间为+10 d ~ +20 d,移植后输注红细胞3~6 U,血小板4~10 U,随访7~42个月,完全供者嵌合体,血液学完全缓解;患者1出现广泛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3例无病生存,其中非血缘关系移植的患者4发生轻度局限型cGVHD和巨细胞病毒血症,经过治疗很快控制.结论 Flu、低剂量CTX和ATG的FCA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的疗效肯定,患者耐受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朱志刚;李庆山;庄小银;周铭;凌艳英;邓家德;王顺清;孟凡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三峡库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三峡库区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三峡库区15个区县,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随机抽取4个村(居委会)为调查点.以本地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问卷,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等,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肠道蠕虫卵;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3~12岁儿童蛲虫卵.结果 共调查30 820人,寄生虫感染者3 982人,总感染率为12.92%,各区县感染率在3.86%~24.90%之间,不同区县总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5.16,P<0.01).蛔虫、钩虫、鞭虫、蛲虫感染率分别为8.62%、4.18%、0.57%、4.73%,蛔虫感染率高于其它3种(x2=2354.35,P<0.01);男性、女性感染率分别为12.82%、13.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9,P>0.05).总感染率、蛔虫、钩虫感染率均以60~岁组高,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4.32,P<0.01).以学龄前儿童(13.64%)、农民(13.29%)、学生(11.61%)为高,明显高于其它职业人群(x2=41.23,P<0.01).以文盲(18.24%)、小学(14.01%)、学龄前儿童(13.64%)为高,明显高于其它学历人群(x2=214.43,P<0.01).钩虫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F=43.86,P<0.01).以感染1种寄生虫为主,占91.50%.结论 与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相比,三峡库区人群士源性线虫感染率大幅度下降,但其感染仍然普遍,感染以蛔虫为主,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和农民感染较高.

    作者:吴成果;罗飞;蒋诗国;罗兴建;谢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小麦纤维素治疗妊娠晚期妇女功能性便秘的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麦纤维素(商品名:非比麸)治疗妊娠晚期合并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按标准入选30例妊娠晚期合并功能性便秘的患者,给予连续口服小麦纤维素治疗2周,记录服药前后便秘症状和大便性状的变化情况,并进行评分,比较疗效.结果 受试患者口服小麦纤维素治疗后,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粪便性状和排便的频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为90%(27/30),服药期间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小麦纤维素治疗妊娠晚期合并功能性便秘妇女疗效安全、有效.

    作者:苏春宏;何玉甜;陈敦金;张中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职业病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职业病住院患者心理状况,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对本院108例职业病住院患者(诊断观察或治疗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应对方式量表及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进行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评.SCL-90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并对数据进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职业病住院患者SCL-90总分为(184.88±63.30),9项因子分小值为(1.76±0.72),大为(2.32±0.87),总分和9项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L-90总分和9项因子阳性发生主要与消极应对、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收入负担评分(负相关)有统计学关联(P<0.05),人际关系因子、偏执因子与职业病认知分、单位支持评分、机构服务评分(负相关)有统计学关联(P<0.05);108例合格调查对象中HAD≥9分的对象占60.18%,共65例,其中单纯抑郁10例、单纯焦虑20例、抑郁合并焦虑35例.HAD评定的抑郁、焦虑发生也与消极应对、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及收入负担评分、单位支持评分、职业病防治知识分、机构服务评分(负相关)有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 职业病住院患者心理问题较突出,主要的危险因素是消极应对方式、病情严重程度;而高收入低负担、良好的单位支持、相关机构公平公正优质高效的服务及对职业病正确认知是可能的保护因素.职业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在临床诊疗和事件处置过程中应得到高度关注.

    作者:罗孝文;刘健;郭美琼;林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不典型肝吸虫病例2例报告

    人体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寄生在人或其他动物的肝胆管内所引起的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病,该病在我国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是当前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1].其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多有误诊现象发生.我院近2年收治不典型肝吸虫病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洋;王非;赵新颜;齐志群;粟绍刚;冯曼玲;谷俊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10例HIV/AIDS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与机会性感染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HIV/AIDS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TLC)与机会性感染的关系,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治疗及一级、二级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210例HIV/AIDS患者的淋巴细胞及出现的机会性感染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TLC>1 300个/μl组(G1组)和TLC≤1 300个/μl组(G2组),比较两组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210例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总感染率为86.7%,主要的机会性感染为口腔念珠菌感染(56.2%)、细菌性肺炎(46.7%)、肺结核(42.4%)、败血症(21.4%)、感染性腹泻(20.5%).G2组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为93.6%,高于G1组患者(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LC的下降,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机率增高.结论 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高,TLC是HIV/AIDS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应定期监测HIV/AIDS患者TLC,加强患者机会性感染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作者:许超宇;张宇锋;朱宇佳;陈昌枝;覃琼芬;梁世寅;李仕雄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