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仁德;鲁厚清;吴忠展
目的 研究CD5+B细胞和CIM/CD8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和流式细胞仪对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病前后周围血中CD4/CD8比例和CD5+B细胞的百分率和37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病高峰期周围血CD4/CD8比例显著低于病情恢复期,且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CD5+B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病高峰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恢复期,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和T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相关,而CD5+B可能在乙型肝炎的慢性化机制中发挥作用.
作者:瞿志军;李国航;黄兴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聚丙烯网塞及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优点、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的聚丙烯锥形填充物及成型补片对216例腹股沟疝病人施行疝环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伤口疼痛,术后自主能力恢复,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为45 min;术后3~8 h病人能下床活动;伤口疼痛时间2~3 d.术后排尿困难3例,切口血肿1例,无一例切口感染.腹股沟异物感10例,睾丸炎1例.术后随访6~96月206例,仅1例复发,复发率0.45%.结论 雏形填充物及成型补片组织兼容性好,无排异反应,具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是理想的疝修补材料.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手术操作简便,损伤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手术指征可适当放宽,是较先进的疝修补术式.
作者:曾红文;凌云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前庭大腺囊(脓)肿是育龄妇女的一种常见疾病.多数情况是慢性感染导管粘连,引起开口部堵塞,使腺体分泌物不能排出而潴留时形成囊肿,急性感染可形成脓肿.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作者:陈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恶性淋巴上皮病变是一种发生于涎腺的罕见恶性肿瘤.
作者:许文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方法 169例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3例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86例应用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疗效.结果 治疗组惠儿体温下降,咳嗽减轻,疾量减少,咳痰困难程度减轻,舌红苔黄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4.0%.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0.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毒副作用小,有较强的退热、镇咳、化痰等作用.是治疗小儿病毒性支气管肺炎的理想用药选择.
作者:王晖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儿童学习的影响及其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家长问卷及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教师f*-I卷对75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及其父母及老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对所有家长及教师的调查表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有明显的学习障碍,学习成绩多居于中等水平.结论 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教育方法应采取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和切合实际的方法进行.
作者:黄丽云;周经兴;陈梅;余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的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学校乙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华北电力大学2006、2007年新生进行乙肝五项检测,结果7 325名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检出378例,阳性率为5.16%,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率男生均高于女生(P<0.05),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校新生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水平,男生阳性率高于女生.
作者:刘计荣;赵冰;杨立红;韩化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36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抢救及护理.结果 治愈35例,占97.22%;好转1例,占2.78%.有效(治愈加好转)率达100%.结论 做好临床观察、预防、治疗及护理是防治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作者:付小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环磷酰胺是临床常用的氮芥类药物.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临床应用进一步扩大,主要用于实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和同种异体移植等.本文意在综述环磷酰胺的临床应用现状.
作者:王聪;王一腾;魏鑫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乙肝标志物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对1 139名公务员进行两对半定量检测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相同的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性检测;日常门诊和住院病人3 745人用ELISA进行两对半定性检测.结果 公务员TRFIA定量检测HBsAg阳性(>0.5 ng/ml)率6.4%;ELISA定性检测相同标本HBsAg阳性率6.2%;公务员TRFIA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阳性(>10 mIU/ml)率62.3%;日常门诊和住院病人ELISA定性检测HBsAg、HBsAb阳性率分别为11.8%、44.1%.结论 乙肝标志物定量检测的灵敏度、准确性更高,临床意义更广泛,尤其是HBsAg和HBsAb.
作者:刘云峰;刘中国;杜利容;邓清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钳刮术前宫颈扩张的有效方法a.方法 选择孕11~14周自愿中止妊娠的健康妇女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术前米非司酮顿服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对照组采用术前宫颈插管,术时观察宫颈软化、宫口扩张、疼痛程度、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术中疼痛程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钳刮术前,效果良好.
作者:靳花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均为抗病毒、补液(口服或静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口服消旋卡多曲,对照组则予口服双八面蒙脱石散剂+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72 h,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6,P<0.05),且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消旋卡多曲是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的安全、有效、有前景的药物之一.
作者:赵雄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通过对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信息系统的定位、业务需求和业务流程的分析,为下一步该系统数据交换平台、信息数据库和决策支持数据库等的建立奠定基础.
作者:王显科;孙安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中青年人(<45岁)确诊冠心病及脑血管的患者,其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为早期中青年人防治冠心病及脑血管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年轻冠心病及脑血管病患者[冠心病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心脏计算机辅助断层显像(ECT)证实,脑血管病则经头部CT或MR检查确诊,而年龄<45岁]80例作为疾病组,并以年龄匹配的正常年轻人60例(冠脉造影正常或心脏ECT正常及经头部CT或MR检查头部正常)作为对照组,分析其危险因素(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血浆总高胆固醇、吸烟、家族史)在两组间的差别及分布特点.结果 在危险因素中,疾病组的三酰甘油(TC)、血浆总胆固醇(TCH)、血糖(GLU)水平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组中一项及二项以上危险因素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肥胖、高血压、吸烟、高TG、高GLU、高TCH危险因素的聚集可能是中青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性增加的原因.
作者:宋宏中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治疗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患者,出现呼吸功能不全需要机械通气时,均采用BIPAP模式,设计高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低PEEP、高PEEP持续时间、压力支持(PSV)、呼吸频率(f)、吸氧浓度(FiO2),当低 PEEP≤6 cmH2O、高PEEP≤10 cmH2O、PSV≤5 cmH2O、f≤4次/min、FiO2≤0.4时即可脱机.结果 采用BIPAP模式治疗后患者症状、氧合指数、PaO2明显改善,经机械通气3~14 d后一次性成功脱机,无一例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死亡.结论 对连枷胸合并肺挫伤采用BIPAP模式治疗能起到胸廓内固定,同时治疗急性肺损伤的共同作用,阻止ARDS的发生,是一种很好的机械通气方法.
作者:邵仁德;鲁厚清;吴忠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辅助心理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疗效.方法 对52例IBS患者随机分组,24例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为对照组,28例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辅助心理治疗为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临床症状改善和有效的病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3个月随访,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适当药物治疗基础上,辅助心理治疗使患者减少不良心理因素,调整情绪状态,对IBS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尿毒症脑病是是指尿毒症患者并发神经、精神异常,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隐袭、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的特点.
作者:何保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脂肪组织能够以旁分泌、自分泌和远距分泌方式产生生物活性因子或因子样分子,称为脂肪因子.包括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酰化刺激蛋白、瘦素、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PAI-1)、白细胞介素6(IL-6)、抵抗素(resistin)、脂联素(adi-ponectin.ADP)、人内脂素(visfatin)等多种因子,这些脂肪因子影响胰岛素敏感性、血压水平、内皮功能、纤溶活动及炎症反应,参与机体多种重要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谢谦;张帆;胡小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胆内瘘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以来收治的6例胆内瘘病人的诊治情况.结果 6例病人术前均诊为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术中发现为胆囊十二指肠瘘3例.胆囊结肠瘘3例,瘘口直径在1.0 cm以内.行胆囊切除、瘘口修补.无手术死亡,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 胆内瘘是胆石症的一种少见且复杂的并发症,诊治过程复杂,误诊率高,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瘘口直径在1.0 cm以内行胆囊切除、瘘口修补是安全的.
作者:李航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给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研究其对此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5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等热量、等氮量的营养支持,A组加入丙氨酰一谷氨酰胺,B组作对照,测定两组的转铁蛋白、氮平衡、血清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感染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的转铁蛋白、氮平衡、血清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感染发生率较B组低,差异具有统针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能降低其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许颖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