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州市2004-2006年53 767例狂犬疫苗免疫人群流行病学分析

黄桂花;曹庆;刘小宁;章达明;闻书英

关键词:狂犬疫苗, 流行病学, 暴露前免疫, 人狂犬免疫球蛋白
摘要:目的 总结和分析近3年狂犬疫苗免疫人群流行病学情况,对狂犬病免疫预防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建议.方法 收集2004-2006年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门诊狂犬疫苗免疫人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动物致伤接种狂犬疫苗人数逐年增加.53 767例免疫者中,暴露前免疫1 560例占1.2%.暴露后免疫以犬致伤为主,其次为猫.多数伤者能及时就诊,并全程注射狂犬疫苗.Ⅲ级暴露者联合应用人血狂犬免疫球蛋白者仅占2.6%.结论 必须加强犬类管理及宣传教育,加强Ⅲ级暴露者人狂犬免疫球蛋白的注射,提倡狂犬病高危人群暴露前免疫接种,有效减少狂犬病的发生.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4年海珠区特殊人群弓形虫血清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和掌握广州市海珠区屠宰和肉类销售人员、肉类检疫员和家庭宠物饲养者三类特殊人群的弓形虫病血清学IgG抗体水平状况及流行特点,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不同职业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弓形虫IgG抗体酶免检测试剂盒进行抗体检测.结果 共检测232人,阳性21人,感染率为9.05%.上述三类特殊人群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感染率随着接触动物时间的延长而增高.结论 特殊人群弓形虫感染率较高,接触动物年限与弓形虫感染有正相关,提示应加强对特殊人群的重视,尤其是加强对有长期接触动物史人群的健康教育、个人防护及其弓形虫抗体的检测.

    作者:赵丽庆;刘士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珍珠散协同爱宝疗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与药物经济学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珍珠散协同爱宝疗浓缩液治疗重度宫颈糜烂临床疗效和药物经济学效益.方法 将有生育要求的Ⅲ度宫颈糜烂患者11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中药珍珠散联合爱宝疗浓缩液治疗,对照组则单用爱宝疗浓缩液治疗,均每3 d治疗一次.45 d后,比较两组疗效、疗程及治疗费用.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7.9% vs 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371.6±138.4) vs (483.6±36.6)]元(P<0.01).治疗组治疗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32.4±12.1) vs (44.0±3.3)]d(P<0.01).治疗组中提前结束治疗患者多于对照组(35/56 vs 6/55,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见副作用发生.结论 珍珠散协同爱宝疗浓缩液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疗效好,药物经济学效益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佳丽;刘筱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河源市2001-2006年麻疹疫情分析及防制对策探讨

    目的 了解河源市麻疹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制定防治对策,以降低发病率,保护易感人群. 方法对2001-2006年河源市麻疹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河源市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周期性,2~7月份发病例数占全年总数的74.22%,流行模式为散发和暴发并存,以散发为主,但局部麻疹暴发影响全市的发病水平,发病年龄后移,2001年以来麻疹年平均接种率为95%,人群抗体保护率达到了91.2%.结论 河源自2001年以来,麻疹免疫预防接种率比较高,麻疹发病率多年控制在较低水平,长时期的高保护率导致易感人群积累,发病率有回升可能.当前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仍然是以麻疹疫苗接种为主导措施,加强麻疹基础免疫,加强麻疹疫情监测管理和分析,完善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减少免疫空白,保护易感人群.

    作者:王海;王凤云;曾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80岁以上并发心血管病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处理

    目的 探讨并发心血管疾病的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全髋关节围术期处理的特殊性.方法 总结行这类手术患者60例,术前行各项检查,评估心血管系统功能异常程度,并作相应的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监测及调控措施,预防术中心肌氧供需失衡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结果 术前心血管疾病以心肌供血不足的发生率(76.7%)居首位,其次是高血压(61.7%),列居第三位的是各种类型心律不齐(48.3%).接受扩冠脉血管治疗3例,营养心肌治疗48例,抗高血压治疗31例,抗心律失常治疗19例.手术选用椎管内麻醉或气管内插管麻醉.术中心肌供血不足、高血压和心律不齐的发生率分别较术前下降35.0%、43.4%和11.6%.手术后72 h内心肌供血不足、高血压和心律不齐的发生率分别较术前下降25.1%、35.0%、3.3%,低血压和心动过速分别较术前升高18.3%、56.6%.结论 高龄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以心肌供血不足常见,术前充分准备、麻醉选择适当、术中调控合理是安全渡过围术期的重要措施,手术后的低血压和心动过速应予以关注.

    作者:李雅兰;张晓南;莫世湟;彭雪梅;王小平;周长忍;蔡明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广州市2004-2006年53 767例狂犬疫苗免疫人群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总结和分析近3年狂犬疫苗免疫人群流行病学情况,对狂犬病免疫预防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建议.方法 收集2004-2006年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门诊狂犬疫苗免疫人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动物致伤接种狂犬疫苗人数逐年增加.53 767例免疫者中,暴露前免疫1 560例占1.2%.暴露后免疫以犬致伤为主,其次为猫.多数伤者能及时就诊,并全程注射狂犬疫苗.Ⅲ级暴露者联合应用人血狂犬免疫球蛋白者仅占2.6%.结论 必须加强犬类管理及宣传教育,加强Ⅲ级暴露者人狂犬免疫球蛋白的注射,提倡狂犬病高危人群暴露前免疫接种,有效减少狂犬病的发生.

    作者:黄桂花;曹庆;刘小宁;章达明;闻书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聚砜膜空心纤维透析器细胞毒性研究

    目的 应用聚砜膜空心纤维透析器浸提液配制的细胞培养液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4×104/ml),观察其对L929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细胞计数法和WST-1法.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两种试验方法实验组的细胞均生长良好,细胞增殖度均大于75%,为1级反应.结论 根据国家标准进行评价,该聚砜膜空心纤维透析器对L929细胞形态、生长和增殖没有影响,无细胞毒性作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符合生物材料应用要求.

    作者:麦惠霞;周颖;张全新;朱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幽门螺杆菌对Balb/c小鼠胃粘膜上皮细胞表达环氧合酶-2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小鼠胃粘膜上皮细胞表达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影响.方法 3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第1组为对照组,口服液体培养基;第2、3、4组为实验组,分别等量口服Hp菌悬液.于末次灌胃后第10、10、24、32天将第1、2、3、4组小鼠处死.用快速尿素酶试验、Warthin-Starry银染和Hp培养作Hp感染诊断;用免疫组化比较各组COX-2表达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指数(PI).结果 对照组均无Hp感染,实验组均检测到Hp.第1组与第2、3、4组COX-2表达量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第2组与第3、4组表达量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第3、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组间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Hp感染初期小鼠胃粘膜上皮细胞就可能启动了由COX-2介导的细胞增殖机制,并参与了Hp相关胃癌发生、发展的过程.

    作者:王海滨;郝素珍;刘蕾;田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补肾中药骨灵片对人成骨细胞功能和p38活化原蛋白激酶通路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含补肾中药骨灵片大鼠血清对人成骨细胞功能和对p38活化原蛋白激酶通路的影响.方法 取人髂骨松质骨,采用改良胰酶-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成骨细胞;根据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制备不同浓度(低、中、高剂量)的骨灵片血清,并以生理盐水处理的大鼠血清为阴性对照,将制备好的血清加入第二代的人成骨细胞培养液中培养.采用Westem-blot及Real time RT-PCR的方法观察各组成骨细胞护骨素和护骨素配体基因表达和磷酸化p38含量,用MTr法测定各组成骨细胞增殖率,利用茜素红染色法测定矿化结节形成的数量.结果 含骨灵片(低、中、高剂量)药液血清处理的大鼠血清均能上调成骨细胞护骨素基因表达,下调护骨素配体基因表达,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增加矿化结节形成的数量,刺激p38磷酸化.结论 补肾中药骨灵片可能通过p38活化原蛋白激酶通路调控护骨素以及护骨素配体的表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以及矿化结节形成,抑制骨破坏,维持骨平衡.

    作者:黄少慧;李娟;赵毅;张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庆市男男性接触人群高危行为和性病艾滋病感染率调查

    目的 了解男男性接触人群(MSM)高危行为情况及其HIV感染状况,为制定针对MSM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滚雪球的方式招募男男性接触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其静脉血5 ml检测HIV抗体和梅毒抗体.资料经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计调查了1 000名MSM,平均年龄(27.8±9.1)岁.调查结果显示,MSM发生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是(18.8±3.4),发生首次性行为的性伴56.8%是男性.近6个月有78.6%的MSM与男性有过肛交性行为,男性性伴数平均是3.7人,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时,只有31.8%的MSM每次都使用了安全套.HIV感染率为10.4%,梅毒感染率为9.3%.结论 MSM HIV和梅毒感染率高,多性伴和发生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低,将可能促进艾滋病在MSM中的快速蔓延;针对MSM的监测,干预工作亟待加强.

    作者:冯连贵;丁贤彬;卢戎戎;张维;潘传波;易辉容;何长华;欧阳琳;王志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小鼠脑组织同源盒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小鼠脑组织同源盒基因(homeobox gene,Hox)的表达状态及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对小鼠脑组织Hox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讨HCMV致畸的分子机制.方法 昆明系小鼠48只,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16只)和病毒感染组(32只),病毒感染为脑内注射.在感染后7、15、30、60 d分别以病理学方法观察病理损伤,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查HCMV-LA(late antigen),PCR检测小鼠脑组织中HCMVDNA.在建立HCMV脑部感染的小鼠模型基础上,用RT-PCR测定Hox基因在病毒感染组和实验对照组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并用同位素标记的cDNA探针进行Northem-blot检测相应的表达状况.结果 (1)接种HCMVAD169株的小鼠脑组织发生了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和PCR方法在神经细胞内查到了HCMV-LA和DNA;(2)RT-PCR和Northern-blot发现:对照组的小鼠脑组织表达Hox-A9、Hox-A11、Hox-A12和Hox-A13,但不表达Hox-B13;HCMV感染后,小鼠脑组织被诱导表达Hox-B1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于感染后的30 d达到高峰,而Hox-A9、Hox-A11的表达下调(P<0.05);Hox-A10和Hox-A13的表达增强.结论 HCMVAD169株可感染小鼠神经系统.HCMV感染可诱导小鼠神经系统发育基因Hox表达改变,这对研究HCMV感染致畸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作者:谢妮;陈利玉;罗敏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广州市海珠区1996-2006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1996-2006年海珠区登革热的流行特征.方法 对1996-2006年海珠区登革热疫情数据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海珠区1996-2006年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31例,年均发病率为1.47/10万,每年发病率波动在0~8.09/10万之间.其中7~11月是发病高峰;20-39岁年龄组年均发病率高,各年龄组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29,P<0.001).结论 登革热具有周期性发病率上升的流行特点,其发病率与当地人群的易感性和蚊媒密度有关.

    作者:潘捷云;栾玉明;郭钜旋;朱凯星;高文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行为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大众艾滋病相关认知水平对于自愿咨询检测(VCT)的影响,为VCT的社区倡导提供依据.方法 限定时段内对于自愿咨询检测门诊的求询者和整群抽取的社区居民进行包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认知、VCT需求和行为的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VCT对传播途径的认知水平(Z=3.24314,P=0.0012)和公共卫生焦虑程度(Z=1.92708,P=0.0540)明显高于社区居民.对于存在感染风险者,主要影响其自愿咨询检测行为的是性别(OR=0.051,P=0.0001)、传播途径认知水平(OR=12.161,P=0.0264)、应对病毒的自我效能感(OR=3.252,P=0.0343)和流行现状焦虑(OR=1.576,P=0.0305)等.结论 人口学特征对于合理检测行为的影响并非关键,在VCT社区倡导中要加强流行状况的介绍提高防治紧迫感,详细解释传播风险以提高风险自觉性,同时通过介绍HIV的防治方法以提高应对病毒的自我效能感也有助于促进自愿咨询检测.

    作者:李泽荣;陈清;张瑞丹;徐慧芳;赵宇腾;张周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基因克隆、表达及其抗血清在食物中毒快速检测上的应用

    目的 克隆和表达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基因,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的多克隆抗体,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诊断.方法 用核酸扩增技术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中分离产生肠毒素B的标准菌株,采用高保真PCR技术从金黄色葡萄球菌野生株中扩增全长SEB,目的片段经TA克隆后DNA序列测定,重组质粒pGEM-SEB经酶切获得的SEB基因片段与真核表达载体pGEX-4T-3连接,将重组真核载体pGEX-4T-3-SEB转化人E.coli BL21(DE3)株,在0.1 mmol/L IPTG诱导下,诱导SEB基因在E.coli BL21(DE3)株中表达,用谷光苷肽Sepharose 4B柱分离纯化GST融合蛋白,用SDS-PAGE检测重组SEB(rSEB)的表达,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获得抗血清,并用抗血清与天然的SEB和rSEB进行Western bolt分析.结果 成功克隆了822 bp SEB基因,编码272个氨基酸,在E.coli BL21(DE3)株中表达了rSEB,分离纯化的rSEB能够诱导小鼠产生IgG抗体,此抗体不仅能够与rSEB反应,而且能够与天然的SEB特异性的反应.结论 重组SEB具有抗原特性,制备的特异性抗体可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将能够建立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诊断体系,同时也有助于对SEB在抗肿瘤机制、炎症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研究.

    作者:季永峰;张仁利;耿艺介;高世同;黄达娜;胡章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IL-10、IL-12和sFas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可溶性Fas(sFas)水平及其在MDS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检测25例MDS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IL-10、IL-12、和sFas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MDS患者IL-10和sFas水平明显升高(P<0.01);IL-12水平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S的免疫发病机制与造血细胞因子分泌紊乱有密切关系,检测血清IL-10、IL-12和sFas三种细胞因子水平,为MDS患者监测病情,评价疗效及免疫治疗提供较为客观的指标.

    作者:刘瑞玉;张舜玲;许先吟;巫远忠;余相;曹海燕;陈江涛;胡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一起应急接种麻疹疫苗后偶合乙型流感的调查报告

    目的 为了解应急接种麻疹疫苗后发热病人异常增加的原因,指导疫情控制及疫苗应急接种.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粤北农村某小学学生应急接种麻疹疫苗后发热病人异常增加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该小学有学生655人,应急接种麻疹疫苗644人,接种后发生发热病人34例.3例除有发热、咳嗽外,均有皮疹,采集病例血清标本,麻疹IgM阳性,风疹:IgM阴性;其余31例发热病例中,发热38℃及以上30例,占96.77%;咳嗽22例,占70.97%;头晕17例,占54.84%;头痛15例,占48.39%;鼻塞12例,占38.71%;流涕12例,占38.71%;呕吐5例,占16.13%;乏力17例,占54.84%.31例病例均无皮疹,采集2例病例咽拭子标本,检出乙型流感病毒核酸.结论 该校发热病例明显增加是应急接种麻疹疫苗后偶合乙型流感所致.提示春季群体性接种疫苗应避免偶合其它传染病的爆发.

    作者:胡国超;陈玉明;张美娜;唐建红;李彦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三种检测铜绿假单胞菌AmpC酶方法的评价

    目的 探讨一种简便易行,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常规开展检测AmpC β内酰胺酶(简称AmpC酶)的方法.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150株铜绿假单胞菌用表型筛选试验作AmpC酶测定,对AmpC酶阳性菌株同时进行氯唑西林双纸片协同试验、氟氯西林(FCC)双抑制剂扩散协同试验、PCR基因检测.用基因检测来评价比较三种测定方法的检出率及差异.结果 表型筛选试验AmpC酶阳性37株同时进行氯唑西林双纸片协同试验、氟氯西林双抑制剂扩散协同试验、基因检测,检测出阳性株分别为15、14、11株,阳性率分别是40.54%(15/37)、37.84%(14/37)、29.73%(11/37).表型筛选试验与后三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三种方法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唑西林双纸片协同试验、氟氯西林双抑制剂扩散协同试验检测AmpC酶特异性较表型筛选试验高,且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适合临床实验室常规检测应用.

    作者:凌寿坚;陈日荣;周美容;李慧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效应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艾滋病(AIDS)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改善艾滋病患者的不良心境,提高AIDS/HIV感染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 将5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A组)26例,对照组(B组)24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及系统的健康教育,而对照组仅做常规的治疗护理.同时设50名正常人作为正常组(C组).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和一些自选条目,于护理干预前测评A、B、C组,并于护理干预3个月后再次对A、B组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干预前A、B组的各方面比分均低于C组,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 艾滋病患者总体生存质量较差,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林奕;李劲;徐岩;桂库娜;曾海连;刘艳;钟菊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非淋球菌感染对精液质量影响的探讨

    目的 了解生殖道非淋球菌患者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和抗精子抗体的变化及其对生育影响.方法 选取生殖道非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50例,对其精液常规参数和抗精子抗体进行动态分析比较.结果 生殖道感染非淋球菌患者治疗前精子密度32.26±5.59,精子活率34.12±21.63,畸形率35.99±7.29和抗精子抗体滴度15.64±6.85;治疗后精子密度59.27±7.03(P<0.05),精子活率57.01±15.74(P<0.05),畸形率15.45±6.74(P<0.05),抗精子抗体滴度8.66±5.44(P<0.05).结论 生殖道非淋球菌感染会影响精液质量的多项指标,导致男性不育.

    作者:师宏词;朱伟勇;张松山;吴晓彬;陈奕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4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91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内科保守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为58.7%,显著高于对照组15.6%(P<0.001),而致残率(15.2%)和死亡率(26.1%)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6%和48.9%(P均<0.01).治疗组发生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再出血等并发症的比率与对照组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措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夕龙;仪立志;赖连枪;周路球;缪亮;石小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梅州市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梅州市群体性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流行特征,为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6年梅州市群体性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6年梅州市共报告4起群体性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共发病382例,无死亡病例.疫情全部发生在学校.发病时间均在冬春季.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为主.每起疫情均从部分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诺瓦克样病毒抗原.结论 学校是诺瓦克样病毒暴发疫情的高发场所,预防控制诺瓦克样病毒疫情的关键是搞好学校的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卫生工作.

    作者:林立新;杨翼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