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如;钟嶷;江思力;王伟鸿;陈玉婷
目的探讨血清学 TR/Patoc-Ⅰ株抗原的肉眼凝集试验 (即快速玻片凝集反应 )在钩端螺旋体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 1995年 7月~ 2004年 5月收治的 32例小儿病人进行临床综合分析.血清学检测采用快速玻片凝集反应,并与活抗原显微镜凝集试验相对照.结果快速玻片凝集反应全部阳性.+~++的 16例双份血清 3~ 4周后复查增高++以上的有 13例.+++~++++的 10例 3~ 4周后降为+~++.双份血清升高或降低++以上的有 27例 ,无变化的 5例临床诊断均为闭塞性脑动脉炎.入院后 1周内 SAT和 MAT二者敏感度经统计学卡方检验 ,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P< 0 01).入院 1周内 SAT+以上的有 32例, MAT抗体滴度 1∶ 100以上的有 24例,两者阳性率经卡方检测 ,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P< 0 01). 100例非钩体病儿童检验二者的特异性,经卡方检测, 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P< 0 01). 32例成对标本中 , 入院后 3~ 4周 32例 SAT与 MAT均阳性 ,同时阴性为 0例.入院后 3~ 4周 SAT与 MAT一致率为 100%.两者结果有一致性( P< 0.01).结论快速玻片凝集反应操作简便、快速、无传染性, 并且准确、特异和敏感 , 对钩体病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严智先;莫伟雄;葛德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结核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短程督导化疗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措施,卡介苗是预防该病的唯一疫苗,但其免疫效果极不稳定.本文介绍了结核分支杆菌 ESAT- 6重组质粒: pJW- ESAT- 6、 pGEX- ESAT- 6、 pCD- ESAT- 6、 pMCT- ESAT- 6- Ag85B、 pJW- TPA- ESAT- 6和 pVAX- Ub- ESAT- 6 等 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文桂;郭建明;陈雅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源性 IL- 2/G1融合基因在非洲绿猴肾细胞( Vero)获得稳定表达的可行性,为汉坦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方法将汉坦病毒 H8205株 G1的 cDNA重组人源 IL- 2基因后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1/His,形成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1/His- IL- 2- G1,在脂质体介导下,将其导入 Vero细胞,通过 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并继续培养 6周,然后通过间接免疫荧光、 ELSIA、 SDS- PAGE电泳等方法检测 IL- 2- G1基因在 Vero细胞中的稳定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 pcDNA3.1/His - IL- 2- G1,其片段插入方向正确.经间接免疫荧光和 SDS- PAGE电泳证实,转染了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1/His- IL- 2- G1后在 Vero细胞培养上清和胞浆中有融合蛋白的表达,其相对分子量为 78 000 u,与预期的相符合.经人 IL- 2 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证实在培养上清和细胞裂解物所表达的融合蛋白有 IL- 2特性. 结论在脂质体介导下,外源性 IL- 2/G1融合基因能够成功导入 Vero细胞并获得稳定表达.
作者:胡洪波;张泽华;黄汉菊;贾珉;刘广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监测和分析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及个体社会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质量.方法对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医疗用品等进行采样 ,检测细菌污染状况.结果监测样品 1 294份,合格 1 217份,合格率达 93.6%,不同医疗机构各类物品监测结果比较显示社康中心合格率显著高于个体诊所.结论个体诊所的消毒存在问题,应加强对专业人员消毒知识与技术的培训,建立健全消毒制度与配置消毒设施.
作者:黄露香;罗日标;马智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微波与康妇特栓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 方法宫颈糜烂患者 80例,单用康妇特栓组 40例,单用微波治疗组 40例,比较二种方法治疗效果.结果两种方法治疗轻度宫颈糜烂疗效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好转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痊愈率有统计学差异,无 1例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微波与康妇特栓治疗宫颈糜烂安全有效,但对重度宫颈糜烂微波疗效优于康妇特栓治疗效果.
作者:李维枢;余琳;陈敦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筛选家蝇血淋巴中抑制各种病原体的抗菌肽.方法用多种病原体及药物来刺激家蝇幼虫,诱导其产生抗菌肽, 把其中部分加热,用诱导出的抗菌肽进行抑菌试验.结果所提取的抗菌肽均有抗菌成份,但效果不一.结论诱导源不同可产生不同的抗菌成份, 加热后的抗菌成份有所破坏.
作者:赵瑞君;刘成芳;董建臻;张亚尼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p53、 CD34和 nm23基因蛋白表达在肝癌诊断及临床预后中的意义. 方法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50例肝癌组织和 55例肝非癌性增生结节 p53、 nm23、 CD34的表达,分析它们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p53、 CD34在肝癌组织的表达比非癌组明显增高,且在肝癌组中伴有与不伴门脉瘤栓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别( P< 0.05). Nm23则在非癌组中表达率高,而且 nm23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显著的瘤周淋巴细胞浸润有关( P< 0.05).不同蛋白组合联合分析生存情况发现: P53(+)、 CD34(+)、 nm23(-)组同其他组相比,生存时间明显为短( P< 0.05).结论 p53、 nm23、 CD34的综合表达对肝癌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并且 p53突变、 CD34的高表达似乎可作为肝癌预后不良的可行性指标.
作者:刘自光;雷伟华;刘丽萍;成卓梅;邓超华;胡志雄;谭敏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广东省梅州市 1951~ 2003年 53年来六种与预防接种相应的传染病:白喉、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六病)发病与死亡情况,评价预防接种成效.方法利用 1951~ 2003年梅州市人口及疫情报告资料对以下六病按年份、病种进行分析,并对计划免疫冷链系统实施前( 1951~ 1985年)和实施后( 1986~ 2003年)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自实施计划免疫冷链系统以来,六病发病率与死亡率都大幅下降,年均总发病率从实施前的 624.99/10万,降至实施后的 5.31/10万,下降了 99.16%.死亡率从实施前的 7.21/10万降至实施后的 0.05/10万,下降了 99.31%. 结论实施计划免疫冷链系统是控制和消灭急性传染病有效的措施.目前,仍要警惕麻疹和乙脑爆发流行.
作者:谢坤清;邹兴梅;林立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 1999~ 2003年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变化趋势,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严格按照 NCCLS的标准,用 K- B法对从广州地区 13家医院收集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用 WHONET 5软件进行资料统计, SPSS统计软件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统计.结果 1999~ 2003年不动杆菌对 12种受试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是亚胺培南( IMP) 7.3%~ 10.7% ,阿米卡星( Amk) 21 8%~ 34 1%,头孢匹美( FEP) 21 4%~ 42 0%,头孢他啶( CAZ) 26.2%~ 40.9%,左氧氟沙星( LEV) 21.2%~ 43.0%,环丙沙星 (CIP)36.0%~ 47.1% ,庆大霉素( GEN) 42.3%~ 48.9% ,复方新诺明( SXT) 39.0%~ 57.1% ,哌拉西林( PIP) 55.3%~ 67.0%,四环素( TEY) 66.0%~ 81.0%,头孢噻肟( CTX) 88.3%~ 90.8%及氨曲南( ATM) 89.3%~ 97.1%.鲍曼不动杆菌对 AMK、 LEV、 FEP、 CIP、 SXT、 TEY、 ATM的耐药性在 1999~ 2003年间有差异( P< 0.05), 而对 IMP、 CAZ、 GEN、 PIP、 CTX的耐药性无显著差异即无多大的变化( P >0.05).结论 IMP是广州地区治疗不动杆菌感染的有效的抗生素.临床常用的各抗生素之间存在严重的交叉耐药,部分抗生素耐药性有上升趋势,临床应加强合理用药.
作者:李红玉;潘昆贻;伍锡泉;钟日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重组 SARS- CoV N蛋白的表达,并予以纯化.方法 SDS- PAGE分析 N蛋白的表达,于自动蛋白层析系统上,用 His· BindTM柱亲和层析纯化.结果重组表达的 N蛋白存在于裂解细菌上清中,分子量大小约 49 000 u, N蛋白经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纯化蛋白能与病人血清反应.结论表明自动层析获得了纯化良好抗原性的 N蛋白.
作者:陈泽辉;吴少庭;秦莉;袁仕善;张仁利;高世同;黄达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经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治疗继发性肺曲霉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比较 43例经纤支镜治疗和 30例经手术切除治疗的继发性肺曲霉肿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43例经纤支镜治疗的继发性肺曲霉肿患者中有 35例的肺曲霉肿得到彻底地治疗 ,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追踪观察 2~ 50个月病情无复发. 8例因各种原因未得到彻底治疗的病例则出现咳嗽、咯血反复 ,该组病例纤支镜治疗后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 30例经手术切除治疗的继发性肺曲霉肿患者的肺曲霉肿均得到彻底治疗 ,但手术并发症高达 66.7% ,其中 1例死亡 ,4例需再次手术治疗.结论病变广泛、粘连严重、累及支气管的肺结核空洞内的继发性曲霉肿 ,经纤支镜治疗可能是好的选择 ,对于纤支镜难以到达的较边缘的肺曲霉肿或同一肺叶内多个曲霉肿 ,应选择手术治疗.
作者:张言斌;张强;刘伟光;周强;李一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影响广州地铁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地铁一、二号线共 32个车站的站台、站厅及室外对照进行连续采样监测. 结果一号线的 CO及 CO2浓度高于二号线,但 IP浓度低于二号线;途经商业旺地的车站 CO、 CO2含量较高,但 IP不高.结论室外环境、人流量、屏蔽门的使用对地铁车站室内空气质量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者:冯文如;钟嶷;江思力;王伟鸿;陈玉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胆道镜胆道扩张技术和液电碎石对合并有肝内胆管狭窄、胆道嵌顿结石、巨大结石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 41例肝内胆管嵌顿结石和巨大结石合并有肝内胆管狭窄病例,术中或术后应用胆道镜扩张技术和液电碎石进行治疗. 结果 41例中 37例狭窄完全解除,结石完全取净, 3例胆道狭窄在胆道镜下无法解除,结石无法取净, 1例狭窄解除但结石未能取净.总治愈率为 90.24%.结论应用胆道镜胆道扩张技术和液电碎石可有效治疗难治的复杂性肝内胆管石.
作者:罗云藩;邓予;黄华容;李胜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融合基因 pcDNA3.1/HisB- IL- 2- G1- G2的 DNA免疫效果. 方法肌注免疫小鼠,分次采血,用酶联免疫法( ELISA)直接免疫酶斑减少中和试验检测小鼠体液免疫;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MTT法)检测其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后第六周感染病毒.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FIA)观察免疫小鼠抗病毒感染能力. 结果 pcDNA3.1/HisB- IL- 2- G1- G2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汉坦病毒抗体和中和抗体,其效价均高于其他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 MTT实验表明, pcDNA3.1/HisB- IL- 2- G1- G2诱导小鼠脾细胞对病毒抗原的增殖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 IFIA结果显示免疫小鼠对病毒攻击有保护性. 结论 pcDNA3.1/HisB- IL- 2- G1- G2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为新一代汉坦病毒( HTV) DNA疫苗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张泽华;贾珉;黄汉菊;胡洪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登革热( dengue fever ,DF)和登革出血热(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是由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登革病毒( dengue virus, DV)引起,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虫媒病.近年全球许多地区发病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已引起国际医学界高度重视 [1].由于 DF/DHF迄今尚无可用疫苗和药物预防或防治其发生和流行,媒介控制在 DF/DHF流行的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对媒介效能的研究具有实际的意义.
作者:宋秀玲;黄炯烈;郑小英;吴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构建耶尔森菌 HPI毒力岛全岛缺失突变载体, 为进一步构建 HPI全岛缺失株打下基础. 方法根据已知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HPI毒力岛基因序列设计 PCR引物,扩增并克隆 irp8结构基因,作为同源重组的一侧序列, 以 irp5的部分序列作为同源重组的一侧序列, 并将之克隆入同一载体, 中间插入有卡那霉素( Km)基因( kan)抗性标记. 以自杀质粒 pCVD442为载体, 构建了含有 irp8基因和 irp5部分序列的缺失突变载体 pCO85.结果构建的突变载体经酶切及 PCR鉴定克隆片段大小与预期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致耶尔森菌 HPI毒力岛全岛缺失突变载体,这个以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为靶序列构建的重组自杀质粒可应用于肠杆菌科及其他菌属 HPI毒力岛全岛缺失株的构建.
作者:胡静;俞守义;阚飙;刘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蔡公堂乡藏民中牛带绦虫病的流行概况.方法采用现场询问排节片史方法进行调查.对有病史者用槟榔-南瓜子法驱虫,测量虫体长度,观察头节和孕节. 结果当地人群排节片率为 34.4%( 32/93),牛囊尾蚴感染率为 33.3%( 1/3).对有排节片史的 32人进行驱虫,有 12人共驱出 18条虫体,驱虫率为 37.5% (12/32),虫体长度为 2.06~ 5.38 m,平均 3.72 m.虫体头节上无顶突和小钩,有四个吸盘,子宫分支为 16~ 28支,排列整齐,鉴定为牛带绦虫.男性驱虫率为 52.6% (10/19),女性驱虫率为 23.1% (3/13),在驱出虫体的 12人中,其临床表现为排节片史 100% (12/12),肛门瘙痒 75% (9/12),消化道症状 (腹痛、腹泻、便秘和腹部不适 )59.3% (7/12), 患者未发现有囊尾蚴寄生的情况.结论拉萨市蔡公堂乡存在牛带绦虫病的流行.
作者:朱武军;郎书源;温二生;包怀恩;李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对某中央空调冷却塔出水口的水进行军团菌分离培养及分型和定量.方法用分离培养法检测军团菌,再用血清凝集进行分型,然后对军团菌进行定量. 结果成功检测出某中央空调冷却塔出水口的水有博杰曼军团菌存在,这是本实验室检出的首例非嗜肺军团菌,定量结果为 0.11CFU/ml. 结论本方法对冷却塔出水口的水中分离培养出的军团菌分型及定量有较好效果.
作者:何晖;龚玉姣;马林;冯文如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单克隆抗体检测循环抗原 (Cag)诊断脑囊虫病的价值.方法用猪囊尾蚴囊液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 4B6,以 ELISA方法检测患者和对照者血清和 /或脑脊液中的猪囊虫抗原. 结果 82例脑囊虫病患者血清 Cag阳性率为 79.2% (65/82),脑脊液 Cag阳性率为 100%( 26/26),治疗一个疗程后血清 Cag转阴率为 85%( 17/20).从对照者标本中未检出猪囊虫 Cag. 4B6和包虫抗原有轻微交叉反应.结论 Cag检测,尤其是脑脊液 Cag检测有助于脑囊虫病的诊断,而血清 Cag检测则有助于疗效考核.
作者:郭增柱;黄敏君;安亦军;黄松;姜洪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病在临床上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 137例经临床诊断为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及回顾性分析.结果 137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中有食鱼生史占 96.35%;无鱼生史占 3.65%.其中 49例为胆囊炎、胆结石、胆息肉等肝胆管疾病,需要手术治疗,在手术中均发现华支睾吸虫成虫; 88例实验诊断及 B超辅助检查诊断为华支睾吸虫病,经及时治疗后痊愈.结论应提高华支睾吸虫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在并发症出现前尽早治疗效果为理想.
作者:冯月菊;刘小宁;潘志明;任文锋;高雨藩;郭荣同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