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州市花都区2000~2004年月饼卫生微生物检测分析

张骊;蔡师志;汤国球;梁振波

关键词:月饼, 卫生, 微生物
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花都区中秋月饼卫生微生物感染和变化情况.方法对2000~2004年花都区中秋月饼卫生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来月饼合格率各年之间(P<0.01),各类月饼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000~2004年全区中秋月饼卫生质量良好.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万乃洛韦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万乃洛韦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8例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万乃洛韦,每次300mg,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昔洛韦,每次200mg,每日5次.两组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9.9,P<0.01);患者各项症状、体征、消退时间,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1);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性(x2=9.9,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5%,对照组为1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万乃洛韦治疗中老年人带状疱疹疗效优于阿昔洛韦组,而且起效快、疗程短、安全.

    作者:陈焕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多种轻比重溶液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附797例总结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局部麻醉剂,以轻比重溶液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疗效.方法采用1.5%奴夫卡因、0.1%丁卡因、1%利多卡因、0.2%布比卡因用于临床麻醉观察其效果.结果771例麻醉满意,肌松良好,生理扰乱少,各溶液组麻醉发挥作用时间各有不同.结论由于溶液浓度低,脊神经阻滞程度轻,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田丰;沙宜芳;张坤全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纳洛酮对急性脑梗塞病灶密度影和周围水肿带的影响

    目的研究纳洛酮在急性脑梗塞发生后,对不同时期梗塞病灶密度影(CT值)和周围水肿带面积的影响.方法将72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传统脑梗塞的治疗方法(抗凝、脱水、抗炎、酌情控制血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纳洛酮4mg/d治疗.观察纳洛酮在脑梗塞发生后,对梗塞病灶CT值及周围水肿带面积影响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梗塞病灶CT值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第14天后,治疗组CT值显著性上升(P<0.01).治疗组梗塞病灶周围水肿带面积一直较对照组少(P<0.01),并且治疗组脑梗塞水肿占位面积呈动态减少(P<0.01).结论纳洛酮对梗塞病灶内脑组织恢复是有帮助的.能减轻梗塞病灶周围脑水肿,从而促进脑神经功能的康复.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副作用出现.

    作者:陈荣植;朱浩佳;杨前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东莞市暂住人口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探索暂住人口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和治疗经验.方法采用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控制项目的管治方法,对暂住人口涂阳肺结核病人实施DOTS管理和免费治疗.结果2001年8月~2004年6月登记的暂住人口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805例,治愈率为98.5%,阴转率为99.1%,达到常住人口的治疗效果.结论对暂住人口肺结核病人实施DOTS管理策略是可行和有效的.

    作者:张锡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248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组织病理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组织病理及临床资料特点.方法选择248例进行过肝组织病理活检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按现行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分别作出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两者诊断的一致性.结果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轻度的慢性病毒性肝炎,其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好,为90.7%.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中度的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6.6%,有部分慢性肝炎中度的患者已发展至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4.8%,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重度患者,其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差,为50%.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总体符合率为78.6%.结论临床诊断标准对慢性肝炎的诊断有指导意义,但仍不能完全客观反映肝脏的实际状况,必要时应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结合.

    作者:甄沛林;谢仕斌;麦强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的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TP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Ⅲ、Ⅳ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紫杉醇135 mg/m2,静滴3h,顺铂25mg/m2静滴,均第1天完成;共6~9个疗程,且在第2疗程后3周按乳腺癌根治术方式行手术切除治疗.结果CR18例(Ⅲ期15例,Ⅳ期3例),PR 17例(Ⅲ期12例,Ⅳ期5例),NC 6例(Ⅳ期),PD 1例(Ⅳ期);有效率RR(CR+PR)83.3%.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肌肉关节疼痛、胃肠道反应及周围神经痛.结论TP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Ⅲ、Ⅳ期乳腺癌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罗智辉;孔令言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22例肺结核化疗期类赫氏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结核化疗期类赫氏反应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2例肺结核化疗期类赫氏反应情况.结果此反应发生于痰检阳性的肺结核初治病人,伴有痰菌阳性转阴,胸部X线表现主要渗出性病灶,部分病例有高热、气促、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结论鉴别肺结核治疗中发生的类赫氏反应与耐药结核的真性恶化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东河;朱建芸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鼠疫菌EV株免疫球蛋白反向血凝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

    目的进一步了解鼠疫反向血球凝集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鼠疫EV株和其他试验菌株分别在28℃和37℃培养和EV株感染小白鼠脏器进行鼠疫反向血球凝集试验.结果能检出鼠疫菌EV株2.5×104个菌/mi,与其他菌≥5×106个菌才出现交叉凝集,而且部份液体混浊.EV株37℃培养感染小白鼠72h脏器悬液稀释度1:2560时能检查出F1抗原.检出率60%~80%.结论鼠疫反向血凝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好的,鼠疫菌F1在37℃培养才能产生检出、28℃培养不能产生检出.

    作者:杨华源;刘小华;张曼碧;潘珠;黄济英;杨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RAPD技术在肠炎沙门氏菌同源性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2004年广州市3起肠炎沙门氏菌食源性疾病分离的20株菌株和来源于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18株肠炎沙门氏菌的分子特征,为肠炎沙门氏菌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溯源和疫情控制提供有效手段.方法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分析(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analysis,RAPD)对38株肠炎沙门氏菌进行分子分型,结合SPSS软件构建以上菌株的带型关系系统树状图,对菌株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38株肠炎沙门氏菌的RAPD结果经聚类分析可分为3个聚类群,分属3个不同的克隆.结论RAPD技术可用于肠炎沙门氏菌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

    作者:邓志爱;李孝权;李钏华;张欣强;柴巧学;莫自耀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132名低龄儿童应用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初次免疫效果观察

    目的为了评价孩尔来福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在本地区低龄儿童应用中的初次免疫效果.方法对初次应用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免疫的2~6岁甲肝易感儿童132人随机分成4组,观察初次免疫后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检测免疫后1、3、6、7个月的血清抗甲肝病毒抗体(抗-HAV)阳转率和滴度(GMT).结果显示孩尔来福甲型肝炎无局部及全身反应,初次免疫后1、3、6、7个月抗-HAV阳转率分别为100%、97.83%、100%、100%,抗-HAV滴度分别为744.35mIU/ml、524.41mIU/ml、354.34mIU/ml、333.13mIU/ml.结论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表明孩尔来福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在低龄儿童中应用是非常安全的;并且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儿童型每剂含病毒抗原250U,适用于儿童接种.

    作者:梁光钧;罗荣珍;戚佩玲;李玉珠;张金莲;张家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北京降压0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75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北京降压0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在门诊就诊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北京降压0号治疗组用北京降压0号,1片/d;对照组用长效降压药拉西地平4mg/d.两组服药时间均为晨服.每周随访1次,追踪观察6个月,了解其降压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糖、血脂、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变化.结果用北京降压0号治疗1周、4周和8周后达到正常血压值(<140/90 mmHg)者分别为52例(69.33%)、64例(85.33%)和70例(94.66%).用拉西地平片治疗1周、4周和8周后达到正常血压值者分别为56例(74.67%)、62例(82.67%)和69例(92.67%).两组降压幅度与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用北京降压0号治疗出现不良反应5例(6.7%),主要为轻度头晕、鼻塞、乏力,继续治疗可自行缓解.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8.0%),为头痛、面红、心悸和轻度浮肿.结论应用北京降压0号可显著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安全性好,可作为临床推荐使用的高血压一线药物.

    作者:杜剑峰;梁红生;黄容旺;叶小波;杜江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RT-PCR法快速鉴定几种甲病毒感染

    目的简单、快速地鉴定几种临床症状相似的甲病毒及黄病毒感染,并将它们加以简单的区分.方法从病毒培养细胞上清提取病毒总RNA,并用甲病毒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把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结果通过凝胶电泳,观察到甲病毒科的辛德毕斯病毒扩增片段大小为1 420bp,孔肯雅病毒为1630bp,罗斯河病毒病为1 650 bp,而属于黄病毒的西尼罗病毒和登革病毒无条带出现.结论RT-PCR法可简单、快速地初步鉴定及区分这几株临床症状相似的病毒感染.

    作者:王军军;洪文艳;程刚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HBsAg、HBeAg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硫代磷酸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乙型肝炎病毒HBsAg、HBeAg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Hep G22215细胞的HBsAg、HBeAg的表达.设计合成HBV 5个硫代反义寡聚核苷酸(S-asODN)靶序列,观察不同靶序列及联合使用对HBV基因复制和表达的影响.结果本细胞株表达HBsAg、HBeAg的S/C.D均>5,不同靶位点的S-as ODN对HBsAg、HBeAg表达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及序列特异性,联合用药后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效果有显著的提高.结论S-as ODN对Hep G22215的HBsAg、HBeAg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序列特异性、剂量相关性、联合协同性.

    作者:王玉林;汤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导乐分娩联合笑气镇痛对母婴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孕妇联合笑气镇痛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导乐分娩加笑气吸入镇痛组(研究组)100例与正常分娩组100例(对照组),比较其对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的影响.结果两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镇痛效果研究组有效率96%,对照组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分娩方式研究组难产率为13%,对照组为34%,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产程研究组(9.16±3.86)h,对照组(13.45±4.55)h,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分娩中提倡导乐陪伴服务模式,配合安全、有效、简便的笑气分娩镇痛技术,将是一种全方位的分娩模式,对提高产科质量,促进母婴安全,降低难产率均有很好的推动.

    作者:高爱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血压变化与肝硬化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研讨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压变化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按照Child-Pugh分级,将149例肝硬化患者分成Ⅰ、Ⅱ和Ⅲ组,其中A级(Ⅰ组)45例、B级(Ⅱ组)49例、C级(Ⅲ组)55例.比较各组的血压差异.并进行随访血压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Ⅰ组平均血压为(129.2±8.6)/(76.3±6.6)mmHg;Ⅱ组为(118.1±8.6)/(71.8±5.3)mmHg;Ⅲ组为(101.3±9.1)/(64.2±5.5)mmHg.提示患者血压随Child-Pugh分级增加而下降(P<0.05).随访发现,外周血压低的患者生存时间更短.结论患者的外周血压直接与肝功能好坏有关.外周血压降低提示患者的预后不佳.

    作者:李剑;陈平湖;叶伟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胃癌中Survivin基因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及其与CyclinD1 和Bcl-2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胃癌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选择胃癌42例和正常胃黏膜24例,对Survivin、Bcl-2和CyclinD1抗体行SP法检测.结果42例胃癌标本中Survivin有35例阳性,其中28例在胞质内表达,7例在核内.24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有5例阳性表达(P<0.001).CyclinD1和Bcl-2在胃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7.6%(20/42),33.3%(14/42).Survivin和CyclinD1表达未显示相关性(P=0.062),与Bcl-2呈负相关(P=0.031).Survivin基因表达均与性别、部位、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但在高、中分化胃癌中的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腺癌(P=0.005).结论Survivin基因蛋白既可在胃癌中表达,又可在正常胃黏膜中表达;除表达于细胞质外,也可表达于细胞核.Survivin独立于Bcl-2之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海涛;江庆萍;邹桂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清远市2003~2004年HIV/AIDS监测

    目的了解清远市HIV/AIDS流行特点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04年的常规监测、哨点监测和人行为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市2003~2004年共监测各类人群45 716人次,检出HIV感染者89例,检出率为19.47/万.感染者仍以吸毒人群为主(62.92%);感染者中以20~39岁的青壮年比例居多(70.78%),经性传播的感染例数是1999~2002年的3倍.结论清远市注射吸毒人群HIV检出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经性传播感染例数呈明显上升趋势,表明清远市HIV流行速率明显加快,控制吸毒和卖淫活动,提高各类人群的自我防范意识是减低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手段.

    作者:朱旭豪;海岗;孙小康;李昌海;黄燕琼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广州市花都区1995~2004年疟疾流行动态分析

    目的了解花都地区疟疾流行趋势和规律,为制订防治策略和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花都地区1995~2004年疟疾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特点与趋势分析.结果年均发病率为10.25/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性别比例3.22:1;人群分布以外来民工发病数高,占病例总数59.28%;每年发病率持续下降,近3年已达历史低水平.结论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花都区疟疾防治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汤国球;蔡师志;沈秋逢;梁振波;姚碧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200例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的体会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7月~2004年7月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经过.结果200例自动肾活检取材450条,取材成功率99%,基本满足临床病理诊断的需要.结论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方法简便、准确、成功率高.自动肾活检的成功取决于熟练的穿插技术及超声医生的丰富经验.

    作者:侯春燕;刘思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白介素12对老年人肺结核发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与老年性肺结核之间的关系.方法自2001年3月~2003年3月间收治新登记涂阳老年肺结核病人54例,青壮年肺结核51例病人,健康老人41例及健康青壮年75例的血浆IL-12,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所有肺结核病人血浆内IL-12水平均较正常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老年肺结核组IL-12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老年组(P<0.05).老年性肺结核和青壮年肺结核组IL-12的水平均降低,而老年性组比青壮年组降低更为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青壮年组IL-12水平均高于所有老年组及青壮年结核病人组及正常老年组.结论监测老年肺结核病人体内IL-12水平对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都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乐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