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州市花都区1995~2004年疟疾流行动态分析

汤国球;蔡师志;沈秋逢;梁振波;姚碧红

关键词:疟疾, 流行病学分析, 发病率
摘要:目的了解花都地区疟疾流行趋势和规律,为制订防治策略和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花都地区1995~2004年疟疾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特点与趋势分析.结果年均发病率为10.25/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性别比例3.22:1;人群分布以外来民工发病数高,占病例总数59.28%;每年发病率持续下降,近3年已达历史低水平.结论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花都区疟疾防治取得良好效果.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万乃洛韦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万乃洛韦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8例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万乃洛韦,每次300mg,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昔洛韦,每次200mg,每日5次.两组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9.9,P<0.01);患者各项症状、体征、消退时间,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1);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性(x2=9.9,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5%,对照组为1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万乃洛韦治疗中老年人带状疱疹疗效优于阿昔洛韦组,而且起效快、疗程短、安全.

    作者:陈焕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新会区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新会区目前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情况,为制定今后的人体寄生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调查对象采取改良加藤氏厚片法检查肠道寄生虫卵,并对感染对象分年龄,职业,学历和家庭聚集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507人,其中有279人次感染各种寄生虫卵,总感染率为55.03%,共查出肠道寄生虫5种,其中华支睾吸虫感染率高,达50.30%.被调查者中农民和农村行政干部的感染情况为严重,随着学历的增高感染情况有所降低.结论经过多年的努力,新会的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有升高趋势,特别是农村较低学历人群感染为甚.加强重点人群寄生虫病防治将是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

    作者:聂新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r-tPA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差异和安全性.方法将88例ACI患者随机分为r-tPA组、UK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r-tPA、UK溶栓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结果3组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和P<0.05);r-tPA组的显效率(48.28%)和总有效率(86.21%)稍优于UK组(分别为41.38%和82.76%),但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tPA与UK早期溶栓治疗ACI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相似,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蓝瑞琼;蒋亚斌;陆正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248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组织病理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组织病理及临床资料特点.方法选择248例进行过肝组织病理活检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按现行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分别作出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两者诊断的一致性.结果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轻度的慢性病毒性肝炎,其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好,为90.7%.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中度的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6.6%,有部分慢性肝炎中度的患者已发展至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4.8%,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重度患者,其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差,为50%.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总体符合率为78.6%.结论临床诊断标准对慢性肝炎的诊断有指导意义,但仍不能完全客观反映肝脏的实际状况,必要时应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结合.

    作者:甄沛林;谢仕斌;麦强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WST-1细胞增殖试剂在抗肿瘤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目的采用WST-1试剂评价姜黄素(curcumin,CU)和吲哚-3-甲醇(indole-3-carbinol,I3C)两种植物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外抑制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增殖的效果.方法体外培养人鼻咽癌细胞至对数生长期,分别加入CU和I3C,CU的终浓度分别为1.7×10-3、8.5×10-3、42.5×10-3 g/ml,I3C的终浓度分别为3.0×10-3、15.0×10-3、45.0×10-3 g/ml.继续培养48h后每组各取6孔加入一定量的WST-1试剂,然后测定OD570值,计算细胞相对增殖度RGR1,每组再各取6孔,加入5g/L结晶紫罗兰染色3min后,加入10g/L十二烷基磺酸钠,测定OD588值.结果WST-1法能以OD值变化反映天然活性成份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程度,与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仲裁法结果相关性较好.结论WST-1法是一种可以应用于细胞毒性试验和药物抗肿瘤作用筛选和评价的方法.

    作者:周颖;朱伟;张全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150例重症肝病合并院内真菌感染的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肝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和药敏特点.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50例重症肝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临床资料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50例重症肝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占45.33%;其次为下呼吸道、肠道、腹腔、胆道,分别为23.33%、21.33%、20.00%、18.67%.感染菌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50.67%;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占18.87%.感染真菌对7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对二性霉素B较高的敏感性,达90%左右;其次为氟康唑,达80%左右.对益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而对制霉菌素呈明显的耐药,达70%.真菌混合2种细菌感染者死亡率达80%,明显高于混合1种细菌感染者(P<0.01).应用广谱抗菌素、白细胞减少、侵袭性操作、疾病严重程度是重症肝病并发真菌感染的密切相关因素(P<0.01).结论重症肝病患者院内真菌感染混合细菌感染预后差,死亡率极高;医院感染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有一定的耐药性,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预防和治疗医院真菌感染需采取综合措施.

    作者:张春兰;陈万山;范慧敏;张健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广州市花都区2000~2004年月饼卫生微生物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广州市花都区中秋月饼卫生微生物感染和变化情况.方法对2000~2004年花都区中秋月饼卫生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来月饼合格率各年之间(P<0.01),各类月饼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000~2004年全区中秋月饼卫生质量良好.

    作者:张骊;蔡师志;汤国球;梁振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的研究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的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及预后.方法对28例行PCI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治疗组)治疗前后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检测心脏CO、LVEF、E/A、E峰下降速率(Edc);并与35例未行PCI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前二维和彩色多普勒检测心脏,治疗组与对照组CO、LVEF、E/A、Edc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24周CO、LVEF、E/A、Edc与治疗前有极显著差异(P<0.001);对照组治疗24周后CO、LVEF、E/A、Edc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CO、LVEF、E/A、Ed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6月~7年,平均(35±21)月,治疗组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率为39.3%(11/28),对照组则为77.1%(27/35),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1);治疗组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为14.3%(4/28),对照组为28.6%(10/35),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改善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的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降低因心血管事件的再入院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作者:李挺;杨春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1865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研究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支原体对人体泌尿生殖道的感染情况和耐药性.方法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对人体泌尿生殖道的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 865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中解脲支原体(Uu)感染有1 208例(占64.77%),人型支原体(Mh)感染有29例(占1.55%),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同时感染的有628例(占33.67%).药敏试验显示,支原体对螺旋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美满霉素耐药性栽高.结论近年来,人体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支原体耐药性呈上升趋势,且女性的感染多于男性,治疗支原体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作者:苏丹;沈有期;廖晓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硫酸镁对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血中SOD、MDA、NO、 ET、TXA2、PGI2的影响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素A2(TXA2)、前列环I2(PGI2)的影响.方法硫酸镁治疗中度轻度子痫前期患者75例,观察患者血中治疗前后的SOD、MDA、NO、ET、TXA2、PGI2、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血中SOD、NO、PGI2、ET、MDA、TXA2较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均<0.05),治疗前后患者平均动脉压变化无差异(P均>0.05).结论硫酸镁治疗对轻度子痫前期患者SOD、MDA、NO、ET、TXA2、PGI22有影响,但不影响患者平均动脉压.

    作者:李维枢;余琳;陈敦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心血管介入术后血栓性疾病的预防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对介入术后血栓性疾病的预测意义.方法892例行心血管介入的病人在术前、术后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定量测定DD.结果病人术后平均DD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动态监测病人术后DD变化,有128例病人DD显著升高(≥1 000mg/L),其中8例为持续性升高,且均发生了血栓事件.结论心血管介入可导致病人血液中DD升高,多为一过性,持续性增高的病人往往提示血栓性疾病的并发症,术后动态监测DD变化,可能有助于筛选发生急性血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

    作者:李宜富;董少红;罗影平;韩军丽;陈彩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汕头市2002~2004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汕头市流感流行规律,以做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对汕头市流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4年流感样病人数在全年各月变化不明显,7~9月份流感样病人相对较多,2002~2004年共分离到毒株88株,分离率为6.38%,其中B型毒株16株,占18.18%;H3N2型毒株72株,占81.82%.人群中H3N2型、H1N1型、B(Victorria系)型、B(Yamagata系)型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0.16%、26.87%、36.89%、40.11%.结论2002~2004年流感发病较为平静,H3N2型毒株为流感流行的优势毒株,监测结果显示近期不会发生流感较大规模的流行.

    作者:黄建云;林文生;佘焕昭;姚丽君;张旭彬;廖朝晖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直肠癌临床价值的研究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直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3例不能施行Ⅰ期根治术的中、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组(研究组48例)和静脉化疗组(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除术前化疗给药方式不同外,其它治疗相同,密切随访,观察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症状明显减轻,肿块缩小,有效率(CR+PR)为83.3%.其中28例经化疗后能行Ⅱ期根治术,经随访5年生存率为45.8%,其中3例术后生存已超过8年.对照组有效率为40%(P<0.01),5例行Ⅱ期根治术,其余只能行姑息手术,5年生存率为22.2%(P<0.01).结论动脉灌注化疗安全、有效,可改善直肠癌临床症状,抑制癌转移,提高手术切除率及生存率.

    作者:余新华;李毅刚;朱应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α-干扰素1b联合肝炎灵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观察

    目的探讨α-干扰素1b联合肝炎灵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方法将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α--干扰素1b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另给予肝炎灵注射液4ml肌注,每日一次、三月后为隔日一次、然后观察肝功能,乙肝病毒标记物的变化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及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肝功能指标ALT、AST、ALB、TBIL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ALT、AST改善明显(P<0.05).HBV-DNA及HBeAg阴转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少数患者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骨酸痛等流感样症候群.结论α-干扰素1b联合肝炎灵注射液能明显抑制HBV复制,从而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何伟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HBsAg、HBeAg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硫代磷酸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乙型肝炎病毒HBsAg、HBeAg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Hep G22215细胞的HBsAg、HBeAg的表达.设计合成HBV 5个硫代反义寡聚核苷酸(S-asODN)靶序列,观察不同靶序列及联合使用对HBV基因复制和表达的影响.结果本细胞株表达HBsAg、HBeAg的S/C.D均>5,不同靶位点的S-as ODN对HBsAg、HBeAg表达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及序列特异性,联合用药后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效果有显著的提高.结论S-as ODN对Hep G22215的HBsAg、HBeAg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序列特异性、剂量相关性、联合协同性.

    作者:王玉林;汤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广州地区猫、犬弓形虫感染的唾液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猫、犬弓形虫的感染情况.方法用ELISA双抗夹心法对从广州市番禺、白云、荔湾、越秀、天河、芳村、东山7个区的201只猫、狗所采集的唾液进行弓形虫IgG抗体的检测.结果检查猫唾液样本114份,阳性27份,阳性率约为23.7%.狗唾液样本87份,阳性18份,阳性率为20.7%.在广州市的7个区中,猫犬弓形虫的感染率以白云区和番禺区较高.结论广州市宠物猫、狗的弓形虫感染率较高,感染水平与国内其它城市的调查结果相近.

    作者:陈代雄;谭嘉庆;胡颖;沈浩贤;李小敏;霍健;刘剑宁;张意钗;蔡悦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肺栓塞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联合测定的意义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的联合测定在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经临床确诊为肺栓塞患者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浓度.以正常人群为对照,并对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肺栓塞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经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下降明显(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测定可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筛选试验,并对肺栓塞疗效判定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肖洪广;黄泽红;林诚;林勇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RT-PCR法快速鉴定几种甲病毒感染

    目的简单、快速地鉴定几种临床症状相似的甲病毒及黄病毒感染,并将它们加以简单的区分.方法从病毒培养细胞上清提取病毒总RNA,并用甲病毒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把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结果通过凝胶电泳,观察到甲病毒科的辛德毕斯病毒扩增片段大小为1 420bp,孔肯雅病毒为1630bp,罗斯河病毒病为1 650 bp,而属于黄病毒的西尼罗病毒和登革病毒无条带出现.结论RT-PCR法可简单、快速地初步鉴定及区分这几株临床症状相似的病毒感染.

    作者:王军军;洪文艳;程刚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替米沙坦与苯那普利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尿蛋白影响的比较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和苯那普利对高血压肾病患者24h尿总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用替米沙坦或苯那普利治疗的高血压肾病患者共56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了治疗前、后两组间降压效果、24h尿总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比较.结果替米沙坦降压效果与苯那普利相似,但替米沙坦降低尿蛋白排泄量效果优于苯那普利,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肾功能轻、中度损害的高血压肾病患者服用替米沙坦,不仅可有效降低血压,还可以更好地降低尿蛋白排泄量.

    作者:赵晓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RAPD技术在肠炎沙门氏菌同源性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2004年广州市3起肠炎沙门氏菌食源性疾病分离的20株菌株和来源于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18株肠炎沙门氏菌的分子特征,为肠炎沙门氏菌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溯源和疫情控制提供有效手段.方法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分析(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analysis,RAPD)对38株肠炎沙门氏菌进行分子分型,结合SPSS软件构建以上菌株的带型关系系统树状图,对菌株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38株肠炎沙门氏菌的RAPD结果经聚类分析可分为3个聚类群,分属3个不同的克隆.结论RAPD技术可用于肠炎沙门氏菌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

    作者:邓志爱;李孝权;李钏华;张欣强;柴巧学;莫自耀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