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惠州市个体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3年对比分析

张春明;邹添明;冯伟明

关键词:个体医疗机构, 一次性医疗用品, 消毒剂, 物体表面, 消毒质量监测
摘要:目的了解个体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情况,为消毒误区寻找预防对策.方法2000~2002年分别对我市惠城、大亚湾两区个体医疗机构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剂、物体表面消毒质量监测抽样,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方法与标准进行检测.结果3年总监测数2 374份,合格率为88.75%,其中2000~2002年合格率分别为82.19%、90.49%、90.57%;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剂、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9.12%、90.04%、80.39%.结论加强对个体医疗机构的定期监测,找出薄弱环节,落实整改措施,能保证监测合格率的升高.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间日疟原虫深圳株红内期SSUrDNA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目的体外扩增间日疟原虫深圳株红内期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编码基因(SSUrDNA)片段,研究其结构与功能.方法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间日疟原虫患者血样中扩增出间日疟原虫SSUrDNA片段,以PUC19质粒T载体构建重组子导入大肠杆菌JM109;阳性克隆双酶切鉴定后,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序列.结果间日疟原虫SSUrDNA扩增片段大小为341bp;阳性克隆双酶切及PCR扩增均得到预期大小的片段;序列测定插入片段为341bp,与Sal Ⅰ株顺序相比,仅在第151位处缺失一个碱基C.结论成功克隆了间日疟原虫SSUrDNA片段,该序列在间日疟原虫虫株间高度保守.

    作者:林敏;张仁利;高世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梅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调查

    目的了解梅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状况,为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依据全国爱卫会和卫生部1991-05-03发布<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进行采样、检验、评价.结果从全县水源水质总体水平看,对1 059份水源水检测表明,符合Ⅰ级水标准占45.99%,符合Ⅱ级水标准占19.35%;不宜(或不得)饮用水占34.66%.结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合格率偏低.因此,选择水源、保护水源,对生活饮用水消毒处理是当前改水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罗东;陈贵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惠州市人群SARS冠状病毒抗体血清学调查

    目的分析惠州市各类人群SARS病毒IgG抗体流行情况.方法抽取惠州市某门诊健康体检人群、医务工作人员、学生、学龄前儿童血清标本共2 367人份,采用酶联免疫方法进行SARS病毒IgG抗体检测.结果2 367份样本,SARS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1.1%(6/2 367),主要集中在少年儿童人群.健康体检人群样本1028人份,其中厨师样本54人份,检出结果均为阴性.学龄前儿重(0~6岁)阳性率为4.0%(20/501).医务工作人员和学生(7~14岁)阳性率分别为0.32%(1/311)和0.95%(5/527).结论通过对人群SARS-CoV抗体的监测,可以预测SARS的流行趋势,及早作好预防措施.

    作者:张健;张春明;杨剑英;刘燕;罗泽燕;严宇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惠州市个体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3年对比分析

    目的了解个体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情况,为消毒误区寻找预防对策.方法2000~2002年分别对我市惠城、大亚湾两区个体医疗机构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剂、物体表面消毒质量监测抽样,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方法与标准进行检测.结果3年总监测数2 374份,合格率为88.75%,其中2000~2002年合格率分别为82.19%、90.49%、90.57%;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剂、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9.12%、90.04%、80.39%.结论加强对个体医疗机构的定期监测,找出薄弱环节,落实整改措施,能保证监测合格率的升高.

    作者:张春明;邹添明;冯伟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防治探讨

    目的探讨持续性异位妊娠(PE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妊娠的三种保守治疗方式共314例、发生PEP 24例为临床资料.结果①局部注药68例,发生PEP 8例,发生率11.8%;②胚胎清除术210例,发生PEP 16例,发生率7.6%;③胚胎清除加局部注药36例,未发生PEP.所有PEP病例中,11例在腹部B超下见盆腔包块直径>2cm,行局部穿刺注射MTX,其中2例加服米非司酮;13例包块<2cm,予口服米非司酮.24例PEP全部治愈.结论胚胎清除术加局部预防性应用MTX可预防PEP的发生;B超下局部注射MTX或口服米非司酮为治疗PEP的有效途径.

    作者:魏璐华;赵杨;罗怀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广州市东山区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和掌握广州市东山区小学生常见病发病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方法以1996年、1999年、2003年全区在校一至六年级小学生为调查对象,按<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手册>的规定方法进行.龋齿患病情况以12岁恒牙龋均作评价指标.结果1996~2003年肠道蛔虫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贫血患病率2003年为2.90%比1996年有显著下降;12岁恒牙龋均2003年与1996年相比下降了0.05;沙眼患病率2003年与1996年相比较下降4.03%;视力低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视力低下患病率为79.24%较1996年的20.24%有显著上升.结论学生常见病防治必须常抓不懈,通过加强学生和家长的健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控制学生常见病发病率,并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作者:张惠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蠕形螨在大学生面部感染与分布的调查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分布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透明胶带粘贴法对某高校在校542名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该人群蠕形螨总感染率为35.79%,且男性感染率(42.97%)明显高于女性(29.03%,P<0.01);单纯毛囊蠕形螨(D.f型)、单纯皮脂蠕形螨(D.b型)与混合型感染三种类型均存在,以毛囊蠕形螨为主;蠕形螨的感染有聚集分布现象.结论加强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的群防群治工作.

    作者:杨毅梅;何作顺;张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例原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本例患者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包括正确的体位,补充足够的液体,以及做好腰穿术后的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本例患者治愈出院.结论针对原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的病情特点,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张超萍;梁洁莲;黎燕红;骆惠芬;伍爱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脑胸外科ICU内获得性感染的致病菌菌种及其药敏

    目的研究脑胸外科ICU内患者的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致病菌、药敏与耐药情况.方法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2月脑、胸外科ICU住院中的56例院内获得性感染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尿、血的细菌培养、药敏资料.结果56例中呼吸道感染50例,58次痰培养阳性37例,阳性率63.7%.其中细菌32株,占86.4%,共14个菌种;真菌5株,占13.5%.送痰检厌氧菌6例,阳性2例,细菌与真菌混合感染5例,二重感染率15.6%.尿路感染5例,中段尿培养6次,阳性2例,阳性率33.3%,细菌2株,2个菌种.败血症1例血培养阳性,细菌1株.革兰氏阳性菌(G+)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7%),缓症链球菌(8.5%).革兰氏阴性菌(G-)主要是铜绿假单孢菌(22.9%),肺炎克雷伯氏菌(20%),嗜麦芽窄食单孢菌(5.7%).药敏试验结果为铜绿假单孢菌、恶臭假单孢菌、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对多粘菌素E 100%敏感;铜绿假单孢菌、恶臭假单孢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87.5%~100%;但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对亚胺培南100%耐药;大肠埃希菌等对亚胺培南、三代头孢、阿米卡星仍较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对利福平、呋喃妥因有83.3%敏感率;各类细菌对三代头孢和喹诺酮类均有较高的耐药率,但呱啦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仍较高.结论ICU内获得性感染是抢救危重患者的一个严重问题.细菌耐药和交叉耐药的日趋普遍是当前抗感染治疗的困难所在.

    作者:王立;游丽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医院疼痛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疼痛管理现状.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疼痛管理现状的调查问卷,包括护士卷和病人卷,对200名护士及20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的疼痛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仅9.1%的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疼痛主诉有正确的认知观念,43.7%的护理人员掌握止痛药的用药知识;15.5%的疼痛患者不敢用止痛药,74.9%的患者对止痛药用药知识有错误认知.结论对护士及患者进行有关疼痛知识的健康教育是疼痛控制的关键.

    作者:闵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口腔癌切除Ⅰ期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舒适护理探讨

    目的对口腔癌切除Ⅰ期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实施一系列舒适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术前心理疏导、疾病知识宣教、饮食营养指导、行为训练,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生理不适;术中舒适护理提高患者的耐受性;术后体位及疼痛的护理.结果24例患者身心均处于佳状态,提高了治疗的耐受性及依从性,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口腔癌切除Ⅰ期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提高了患者治疗的耐受性及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蓝琼好;李宝娣;陈梅花;熊敏;慕容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梅县西阳镇发生18例麻疹的流行调查

    目的通过对西阳镇发生的麻疹流行的调查,分析发生流行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流行.方法对18例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血检测麻疹IgM抗体,对西阳镇中心小学学生和移民新村散居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应急接种.结果这次流行共有18例麻疹病例发生,患者小年龄7个月,大年龄12岁,其中17例患者均为西阳镇中心小学学生,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发生麻疹流行的原因是存在免疫空白人群和报告不及时.在对西阳镇中心小学学生和移民新村散居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和采取有关防治措施后,流行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在部分人群中存在麻疹免疫空白,一旦传染源传入即易发生流行.发生麻疹流行时,及时采取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和其他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麻疹流行.

    作者:黄建平;邓友华;谢小强;卢建伟;古旭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003年兴宁市城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广东省兴宁市城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方法对市教育局直属城乡13所中小学,其中中学7所,小学6所,共26 980名学生进行普查,采用统一的灯箱对数视力表,悬挂时5.0行与被检查者双眼同一水平高度;检查距离为5m,检查人员经过统一培训,统一操作方法和程序.判断标准:被检查者单侧裸视力<5.0为视力不良.视力不良分类标准:4.9为轻度视力不良,4.6~4.8为中度视力不良,≤4.5为重度视力不良.结果检查学生26 980名,视力不良11868,视力不良率为43.99%.随年级增高而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有逐年递增趋势(P<0.01).城区内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于城郊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学生课业负担重、视近时间、坐姿、读写习惯、用眼卫生等因素有关.因此应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进行广泛卫生知识教育,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从根本上降低青少年视力不良的发生.

    作者:钟子平;罗国清;何钦宜;陈春良;黄德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两种蚊虫钠通道基因kdr突变点附近序列的研究

    目的分析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钠离子通道基因kdr突变位点附近的核苷酸序列,为进行抗药性监测奠定基础.方法根据文献报道的两种蚊虫钠离子通道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分别以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包含击倒抗性突变位点和一个内含子的钠通道基因片段,将其核苷酸序列与蚊虫钠通道基因cDNA序列进行比较,确定内含子的位置及序列.结果两种蚊虫的内含子序列变异较大,它们在kdr突变位点附近的序列很保守.结论该内含子序列的变异并不影响用PCR方法检测这两种蚊虫的拟除虫菊酯抗性.

    作者:江毅民;黄炯烈;吴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乙型肝炎病毒颗粒性抗原转基因番茄植株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颗粒性抗原转基因番茄植株.方法将乙型肝炎病毒preS/S基因插入到HBc的第73~94aa处(棘突尖部),再把整个复合基因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N438(含35s起动子)中,通过液氮冻融法转化根瘤农杆菌eha105,采用叶盘法转化番茄.结果得到一批转基因番茄植株,经PCR、PCR-Southernblot和Souhtern b1ot证实HBc-HBs基因已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经Western blot证实HBc-HBs能在番茄中有效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乙肝颗粒性抗原基因的转基因番茄植株,为下一步进行该番茄疫苗株的效果评价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高峰;董文其;陈丽珊;李凤梅;任大明;李明;黄建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HBV转录激活蛋白HBx、MHBst78MHBst155真核重组载体构建

    目的分别构建人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羧基端截断的中分子表面蛋白MHBst78、MHBst155编码基因的真核重组表达载体,以便进一步研究其转录激活功能及对宿主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3对寡核苷酸引物,以adr亚型HBV质粒pHBV DNA为模板,采用PCR法分别扩增HBV X基因、MHBst78与MHBst155编码基因片段;用HindⅢ,KpnⅠ双酶切HBVX基因;用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MHBst78与MHBst155编码基因片段后,分别定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相应酶切位点,转化宿主菌JM109,提取质粒,分别用上述内切酶酶切及DNA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结果酶切重组体显示所切下的片段大小均与预计相符,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序列及预计结果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HBV X基因、羧基端截断的HBV中分子表面蛋白MHBst78、MHBst155编码基因的真核重组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HBV转录激活蛋白HBx、MHBst78 MHBst155对宿主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奠定基础.

    作者:杨林;江元森;陈幼明;李志刚;李刚;陈文思;姚集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PGE1脂微球治疗对急性时相蛋白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对糖尿病肾病血清C-反应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对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每日静滴或缓慢静注lipo-PGE120~40μg,连续应用20d,检测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后CRP及UAE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结论Lipo-PGE1可以使糖尿病肾病患者的CRP和UAER明显降低,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量.

    作者:蔡迅;钟伟强;刘冠贤;杨永铭;黄仲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弓形虫膜抗原SAG3基因打靶载体构建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构建弓形虫膜抗原SAG3基因打靶载体的方法,为建立基因敲除弓形虫基因突变株打下基础.方法用PCR方法扩增弓形虫SAG3基因同源序列,将所获得的1.53kb和2.81kb序列连接克隆插入TUB5/CAT质粒中,构建置换型打靶载体,采用PCR扩增、酶切分析鉴定.结果将SAG3基因中1.53kb和2.81kb两个同源序列分别插入TUB5/CAT质粒中,构建了弓形虫RH株5'SAG3-TUB5/CAT-3'SAG3置换型载体,经鉴定所获得的打靶载体结构准确.结论建立了弓形虫膜抗原SAG3基因打靶载体,并获得了弓形虫RH株SAG3基因置换型打靶载体,为分析弓形虫基因功能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作者:韦相才;钟兴明;郑焕钦;陈观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深圳市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及流行特点

    目的调查深圳市居民中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现状及流行趋势.方法以改良加藤氏法检查宝安区、南山区和龙岗区本地居民各500人份以上.结果检查总人数为1666人,寄生虫阳性数62人,总感染率为3.78%.共检出寄生虫5种,其感染率分别为钩虫0.48%、蛔虫1.14%、鞭虫0.48%、蛲虫0.06%和华支睾吸虫1.62%;所调查的三个区中,其寄生虫感染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深圳市居民的肠道寄生虫感染呈下降趋势,并将维持于一个低水平状态;食源性寄生虫的感染有增加的趋势.

    作者:张小岚;汤凌全;黄少玉;吴军;阮彩文;郭星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FIA)是一种新型的体外超微量分析技术.它具有高精度、自动化、大样本快速测定(1~2h就能出结果)等技术优点.其在灵敏度和准确性方面明显高于ELISA,特异性又明显高于聚合酶链反应(PCR).因而,其应用已不再局限于临床诊断,已渗透入生物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就该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杭建峰;吴英松;李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