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桂霞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到了关键时期,医院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坚定不移地依靠全体医护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群众满意医院,加强医院的民主监督和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越来越引起医院领导的重视.从推行院务公开的重要性、可行性及实效性等方面,对院务公开的具体做法和先进经验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彩虹;李学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颅脑外伤颅骨凹陷粉碎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21例颅骨凹陷粉碎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经验.结果 21例采用钛连接片加医用胶颅骨碎片一期原位成形治疗的颅骨凹陷粉碎骨折患者,颅骨骨折均解剖复位,颅骨无松动、变形.3~20个月内颅骨骨折不同程度愈合.无碎骨吸收及死骨形成,疗效满意.结论 钛连接片加医用胶治疗颅骨凹陷粉碎骨折可以达到骨折解剖复位,骨瓣固定牢固,术后骨折愈合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健;钱成雄;谢运华;潘建华;叶伟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措施.方法 8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康复治疗和护理,临床观察及随访1个月,观察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43例患者总有效为40例(93.0%),复发3例(7.0%);对照组40例患者总有效为30例(75.0%),复发8例(2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康复治疗和护理,能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减少复发.
作者:陈雪梅;林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光疗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采用NB-UVB联合泛昔洛韦片(FCV)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FCV治疗.结果 联合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止疱、结痂、止痛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高,安全性好,并可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作者:罗冀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膨胀气体具有无毒、价廉等优点,但同时也可因眼压升高引起青光眼甚至中央动脉阻塞,或因体位不当引起角膜内皮失代偿及晶体后囊下浑浊等并发症,因此,专科护士应具备专业的知识,指导患者坚持正确的体位,术后密切观察眼压,配合医生做好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对促进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左雅静;连玉;黄思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诺扬复合吗啡用于妇科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开腹全子宫切除患者80例,ASA I~Ⅱ级,随机分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PCEA配方为0.002%吗啡、0.007%诺扬与0.125%布比卡因混合液,而对照组为0.01%吗啡与0.125%布比卡因混合液.用法:负荷量吗啡1 mg,背景量是1.5 ml,PCA量3 ml,锁定时间20 min.观察指标:镇痛效果,使用VAS评分法,记录术后1、4、8、12、24、36、48 h病人疼痛评分;副反应:恶心、呕吐及瘙痒出现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副作用:实验组恶心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25%);实验组呕吐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30%);实验组瘙痒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2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诺扬复合小剂量吗啡用于妇科手术后硬外镇痛与传统吗啡配方镇痛效果相当,但明显减少PCEA过程中吗啡的用药量,从而明显减少了吗啡胃肠道、皮肤等副作用的发生率.
作者:姚活锋;赖永东;黄焕森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没有医学资料的收集、利用,也就没有医学的发展;没有医学视听资料的收集、利用,也就没有现代医学.但目前人们只重视内部医学视听资料的收集、利用,却忽视了外部医学资料视听资料的作用.只有克服目前这种微观有余、宏观不足的状态,才能更有利于医学的发展.
作者:周建国;陈贤楠;马俊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先天性腹裂的一期手术治疗效果及体会,展望今后的临床治疗方向.方法 回顾2007年1月~2009年7月收治的10例腹裂患儿,分析一期手术治疗经验及效果.结果 1期手术关腹5例均治愈,5例放弃;治愈率50%,而放弃率高达50%;术后均无呼吸困难、肠梗阻、肺炎、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裂一期手术治疗效果可靠,尽早施行手术有助提高生存率.
作者:林文;曾宪良;刘焕青;李一鹏;许园姣;袁文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佛山市为广东省鼻咽癌高发区之一,而我院为佛山市地区唯一的肿瘤专科医院,近几年我院每年收治的新发鼻咽癌病例超过300例.本文通过对我院2000~2008年收治的初次住院鼻咽癌出院病例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9年间收治鼻咽癌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地区来源的构成变化,为本地区鼻咽癌防治提供参考信息.
作者:傅碧绿;廖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对1 610例手足口病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为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统计分析我院2008年手足口病报告资料.结果 佛山市各区均有病例报告,主要以散发为主,男女比例为2.18∶ 1,病例主要为5岁以下幼儿,以散居和幼托儿童为主,病例从5月1日起不断增多,5~7月为发病高峰,5月份病例多,其中371例住院治疗,30例重症患者,无死亡病例.结论 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季节、地区、性别、年龄差异,应加强疫情监测,防控工作的重点为幼托机构和小学.
作者:廖珊;许燕卿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在个人权利日益得到高度重视的今天,如何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是社会热点话题.医师在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中占据主导的地位,如何判定医师的医疗行为是否符合执业标准,必须从法律角度明确医师的执业义务,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从七个方面考察了医师在医疗实践中应该履行的执业义务,探讨医师执业的法律标准,以期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建设性建议.
作者:李武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马方综合征晶状体脱位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马方综合征晶体脱位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34例患者经过做好心理疏导,术前术后护理,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结论 术前做好围手术期的术前、术后护理、心理护理及做好健康教育,对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艳英;植翠明;吴素虹;黎燕鸿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医院发展的永恒追求,但目前大多医院只专注于医疗质量,而忽视行政、后勤工作质量对医疗质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疗质量的提高.某三甲医院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行政、后勤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通过将行政、后勤纳入医院质控考评体系,更好地落实了行政、后勤为临床一线服务的目标,从而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了医疗质量.本文就将行政、后勤纳入医院质控考评体系的具体内容和操作进行了介绍,并对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建议.
作者:陈理;张文远;李红樱;刘蔚;彭荷玲;宋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面对医疗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探讨和建立医院的绩效管理框架,以便评价医院工作的效率,是现代医院管理者面临的又一个新课题,本文以推行平衡计分卡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为起点,介绍了平衡计分卡制定的方法、实施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在我院实行平衡计分卡后的效果.
作者:黄小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1 项目背景中大肿瘤医院现存有2个物理隔离的网络:内网用以支撑医院业务系统的运行,外网用于访问互联网和教育网,出口分别是100 Mbps、20 Mbps.2006~2007年在卫生部其他专项拨款资助下,对医院的内网进行改造,为医院构建数字化医院集成平台铺建了安全、高效、可管理的高速公路.
作者:任忠敏;林达俊;干峰;郑健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神经肽Y(NPY)刺激对大鼠心肌细胞肌浆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SR)内钙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100 nmol·L-1 NPY刺激Sprague-Dawley乳鼠心肌细胞24 h,用荧光染料Fluo-4 AM负载胞浆钙,并用咖啡因诱导的胞浆钙瞬变(Caffeine-induced Ca2+ transient,CCT)幅度来反映肌浆网内总钙负荷;用荧光染料Fluo-5N AM 直接标记心肌细胞肌浆网内游离钙离子.所有钙影像均由Leica SP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记录.结果 经100 nmol·L-1 NPY刺激24 h后,心肌细胞肌浆网内游离钙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咖啡因诱导下钙瞬变幅度也低于对照组.结论 长时间的NPY刺激可导致肌浆网内钙含量减少.
作者:张弋;苏涛;刘世明;董颀;陈敏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依托咪酯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人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和心血管稳定性.方法 选择ASA I~Ⅲ级老年无痛肠镜检查者80例,随机分成依托咪酯组(E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40例.E组: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1 μg/kg,依托咪酯0.15~0.30 mg/kg;P组: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1 μg/kg丙泊酚1.0~1.5 mg/kg.监测并记录患者入室至检查结束不同时点的EKG、HR、SBP、DBP、SpO2、RR.观察两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 E组和P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肠镜检查.P组在检查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波动较明显,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则变化较小,麻醉过程血流动力学保持平稳.两组患者入睡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咪酯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老年人肠镜检查效果良好,在心血管稳定性方面更优于丙泊酚.
作者:邓玉萍;朱卓丽;周洪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顽固性恶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护理技巧.方法 遵医嘱用药并定时观察记录用药效果;对26例室速、室扑、室速合并室颤患者胺碘酮治疗过程全程进行观察与护理.观察心率、血压变化、心律失常情况及药物副作用.结果 治疗复转律24例(92.3%),复律时间1.0~3.5 h,用药期间护理措施得当,未发生不良效果.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顽固性恶性心律失常,全程加强护理,护理重点为严密监测和精确用药,预见性地选择血管,有助于提高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陈卓芳;林雪英;许菜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局麻下DHS治疗高龄高危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4例高龄高危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全部采用局麻下DHS内固定,并进行麻醉、手术方法及术后结果的分析.结果 24例均获随访,时间1~3年,平均1.8年.骨折全部愈合,无髋内翻、断钉及松动等并发症,功能优良率达90%以上,疗效满意.结论 局麻下DHS治疗高龄高危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麻醉风险低、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的优点,能使患者早日起床活动,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常秀荣;范诚;袁军;徐宁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我院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集到的336例抗感染药物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药物剂型、给药途径、临床具体表现以及涉及药物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6例ADR中,主要与抗感染药物使用、中药注射剂质量、注射剂联合应用的种类、静脉给药方式、患者年龄偏大有关,ADR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尽量避免联合应用注射剂,以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何展旺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