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医院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院协会
  • 国际刊号:1671-332X
  • 国内刊号:44-1534/Z
  • 影响因子:1.33
  • 创刊:2001
  • 周期: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46-249
  • 全年订价:307.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现代医院杂志   2009年11期文献
  •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光疗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采用NB-UVB联合泛昔洛韦片(FCV)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FCV治疗.结果 联合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止疱、结痂、止痛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高,安全性好,并可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作者:罗冀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局麻下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高危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 观察局麻下DHS治疗高龄高危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4例高龄高危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全部采用局麻下DHS内固定,并进行麻醉、手术方法及术后结果的分析.结果 24例均获随访,时间1~3年,平均1.8年.骨折全部愈合,无髋内翻、断钉及松动等并发症,功能优良率达90%以上,疗效满意.结论 局麻下DHS治疗高龄高危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麻醉风险低、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的优点,能使患者早日起床活动,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常秀荣;范诚;袁军;徐宁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10例先天性腹裂的手术治疗

    目的 总结先天性腹裂的一期手术治疗效果及体会,展望今后的临床治疗方向.方法 回顾2007年1月~2009年7月收治的10例腹裂患儿,分析一期手术治疗经验及效果.结果 1期手术关腹5例均治愈,5例放弃;治愈率50%,而放弃率高达50%;术后均无呼吸困难、肠梗阻、肺炎、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裂一期手术治疗效果可靠,尽早施行手术有助提高生存率.

    作者:林文;曾宪良;刘焕青;李一鹏;许园姣;袁文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失败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治疗失败的原因,探讨其治疗失败前后的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总结自1999年1月~2005年6月期间治疗失败病例12例,平均年龄84.5岁,其中Evans-Jensen分型ⅡA型3例,ⅡB型5例,Ⅲ型4例;Singh指数,IV级1例,Ⅲ级4例,Ⅱ级5例,Ⅰ级2例;非手术治疗2例,手术治疗10例,失败后8例获再次手术治疗,全部病例均获随访.结果 8例获重行手术治疗,功能恢复良好,2例非手术治疗呈畸形愈合,2例死亡.结论 高龄、骨质疏松、严重粉碎等不稳定类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容易导致失败的内在原因,与对非手术治疗不重视、术前和术中准备不充分、内固定的选择及操作技术不当、术后护理及指导功能不恰当等外在因素有关.充分认识其病理特点、准确地掌握适应证、高度重视非手术治疗、合理运用内固定技术、加强术后的护理工作、科学指导功能锻炼是降低对难治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失败的有效措施.

    作者:戚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诺扬复合小剂量吗啡用于妇科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诺扬复合吗啡用于妇科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开腹全子宫切除患者80例,ASA I~Ⅱ级,随机分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PCEA配方为0.002%吗啡、0.007%诺扬与0.125%布比卡因混合液,而对照组为0.01%吗啡与0.125%布比卡因混合液.用法:负荷量吗啡1 mg,背景量是1.5 ml,PCA量3 ml,锁定时间20 min.观察指标:镇痛效果,使用VAS评分法,记录术后1、4、8、12、24、36、48 h病人疼痛评分;副反应:恶心、呕吐及瘙痒出现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副作用:实验组恶心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25%);实验组呕吐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30%);实验组瘙痒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2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诺扬复合小剂量吗啡用于妇科手术后硬外镇痛与传统吗啡配方镇痛效果相当,但明显减少PCEA过程中吗啡的用药量,从而明显减少了吗啡胃肠道、皮肤等副作用的发生率.

    作者:姚活锋;赖永东;黄焕森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盆腔脏器脱垂常用术式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曼氏术和阴式全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在盆腔脏器脱垂手术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我院103例中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手术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63例行曼氏术,40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结果 两组手术过程顺利,曼氏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效果好,无一例盆腔脏器脱垂复发.结论 无器质性病变的盆腔脏器脱垂以曼氏术为优,其手术简单、有效、安全性高,既适用于年轻妇女,更适用于体质弱、有内科合并症的老年妇女.

    作者:邓桂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富林密凝胶在烧伤供皮区创面的应用

    目的 观察富林密凝胶促进烧伤供皮区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0例烧伤植皮手术供皮区创面应用富林密凝胶治疗,相应部位作自身对照.结果 三种不同取皮厚度供皮区创面用富林密油纱治疗区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照区短(p<0.01,p<0.05和p<0.05).供皮区创面愈合率较对照区高(p<0.01,p<0.05).结论 富林密凝胶对烧伤供皮区创面有促进愈合的作用.

    作者:冯裕董;苏淑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综合治疗368例儿童弱视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弱视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治疗儿童弱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368例694眼弱视儿童进行氦氖激光、光刷、红闪、光栅、精细作业结合配戴眼镜、遮盖法及家庭的传统穿珠子等增进视功能的弱视综合治疗.结果 452眼基本痊愈,矫正视力提高至1.0以上,占65.13%,233眼进步,视力提高2行或以上,占33.57%,9眼无效1.3%,总有效率98.7%.结论 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儿童弱视有显著效果.

    作者:罗慧屏;林沛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乙状结肠镜在腹腔镜下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镜在腹腔镜下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2004年6月~2007年10月35例腹腔镜下结直肠术中应用乙状结肠镜辅助进行术中定位.结果 均可在术中定位并使手术顺利进行.结论 在术前诊断为Dukes A期之内的结直肠癌及息肉手术定位中,应用乙状结肠镜是一种经济、方便以及安全准确的方法.

    作者:沈华;梁国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钛连接片加医用胶自体颅骨碎片原位成形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索颅脑外伤颅骨凹陷粉碎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21例颅骨凹陷粉碎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经验.结果 21例采用钛连接片加医用胶颅骨碎片一期原位成形治疗的颅骨凹陷粉碎骨折患者,颅骨骨折均解剖复位,颅骨无松动、变形.3~20个月内颅骨骨折不同程度愈合.无碎骨吸收及死骨形成,疗效满意.结论 钛连接片加医用胶治疗颅骨凹陷粉碎骨折可以达到骨折解剖复位,骨瓣固定牢固,术后骨折愈合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健;钱成雄;谢运华;潘建华;叶伟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老年肠梗阻病人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目的 总结老年肠梗阻病人围手术期营养给予的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所2004~2008年老年肠梗阻病人术前肠外营养、术后肠外序贯肠内营养支持7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营养支持后血红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淋巴细胞较营养支持前增高,血钾血钠在正常水平,肝功能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 围手术期给予老年肠梗阻病人合适的营养支持有利病人的恢复.

    作者:徐稳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结合颈椎病影像学改变选择合适的牵引体位

    目的 探讨不同型颈椎病的佳牵引体位.方法 将X线、CT、MRI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病因、病理改变对颈椎病进行分型,选取颈椎病牵引57例,分为两组,未结合影像学改变选取直立位牵引25例为对照组,结合影像学改变选择合适牵引体位32例作为合适体位组.结果 选择合适的牵引体位者显效率为93.75%,选取直立位牵引者显效率为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颈椎病结合影像学改变选择合适的牵引体位可有效地提高疗效.

    作者:林锦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单纯性肾囊肿的超声介入治疗63例分析

    目的 评价超声介入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3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并注入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结果 总穿刺成功率100%,囊肿消失者58例,囊肿缩小1/2以上者5例,其中3例行二次治疗后治愈,所有患者未见囊肿复发.结论 超声介入治疗肾囊肿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陈举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联合用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联合用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 临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28例.轻度口服斯皮仁诺,局部滴用氟康唑和贝复舒;中度的静脉滴注氟康唑,口服斯皮仁诺,局部滴用氟康唑和贝复舒;重度的静脉滴注氟康唑,口服斯皮仁诺,局部滴用氟康唑和贝复舒,必要时结膜下注射氟康唑.视病情好转停用静脉用药和口服用药.结果 28例患者24例治愈(85.7%),4例好转(14.3%),治疗中2例患者出现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停药后恢复.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好,作用快,治疗方便,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赖永绿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3M无痛保护膜在腹泻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3M无痛保护膜联合康惠尔粉剂在腹泻病人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34例腹泻导致肛周皮肤、会阴部皮肤潮红、糜烂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康惠尔粉剂和3M无痛保护膜在腹泻后肛周皮肤潮红、糜烂中的优越性及预防腹泻引起皮肤潮红、糜烂的方法.结论 3M无痛保护膜联合康惠尔粉剂应用于腹泻病人肛周、会阴部皮肤保护,能有效控制皮肤炎症发展,使受损皮肤在短时间内很快痊愈的作用.

    作者:苏爱君;葛轶群;林巧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8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

    目的 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措施.方法 8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康复治疗和护理,临床观察及随访1个月,观察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43例患者总有效为40例(93.0%),复发3例(7.0%);对照组40例患者总有效为30例(75.0%),复发8例(2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康复治疗和护理,能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减少复发.

    作者:陈雪梅;林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玻璃体腔膨胀气体填充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膨胀气体具有无毒、价廉等优点,但同时也可因眼压升高引起青光眼甚至中央动脉阻塞,或因体位不当引起角膜内皮失代偿及晶体后囊下浑浊等并发症,因此,专科护士应具备专业的知识,指导患者坚持正确的体位,术后密切观察眼压,配合医生做好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对促进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左雅静;连玉;黄思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34例马方综合征晶状体脱位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马方综合征晶状体脱位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马方综合征晶体脱位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34例患者经过做好心理疏导,术前术后护理,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结论 术前做好围手术期的术前、术后护理、心理护理及做好健康教育,对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艳英;植翠明;吴素虹;黎燕鸿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肝脾破裂大出血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 探讨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术中的抢救与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的手术室中抢救配合的要点与护理方法.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愈3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死亡1例.结论 手术室护士具备良好的应急反应能力,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熟练的技术操作及配合能力,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陈喜缄;黄步英;刘芬;汤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小儿心脏直视术后呼吸道管理

    目的 探讨小儿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总结护理要点,加强心脏外科术后患儿呼吸道管理.方法 对98例小儿心脏术后患儿呼吸道管理进行分析,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气管插管期间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有效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吸氧期间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患儿咳嗽﹑排痰.结果 本组98例心脏体外循环患儿,97例康复出院,1例由于严重肺动脉高压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结论 小儿心脏术后呼吸功能的维护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小儿心脏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已成为术后第二大死亡原因,所以,加强术后呼吸道管理是患儿术后顺利康复的关键环节之一.

    作者:卜秋丽;陈淑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亲属活体肾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总结亲属活体肾移植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回顾性总结27例亲属活体肾移植术的手术过程和手术配合.结果 27例亲属活体肾移植术麻醉及手术过程均顺利,术中无护理并发症,术后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通过对27例亲属活体肾移植术的手术配合,使我们体会到术前充足的准备和术中密切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黄琳;胡琳;刘燕君;刘美丽;周晓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深静脉置管在胸腔积液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采用深静脉留置管作胸腔积液抽液治疗的技巧,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医生工作量,同时也节省护士反复准备穿刺包时间.方法 据B超定位,选择患侧腋后线第7~9肋间或腋中线第6~7肋间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皮肤,铺孔巾,操作步骤与深静脉留置方法相同.操作结束后用静脉3M明膜固定导管于背部.护士配合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 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损伤小、留置时间长(平均16.0 d)、创口感染机会少、拔管方便、病人不适轻、病人易接受等优点.结论 该方法配合护理上细致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能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胸腔积液患者迅速康复.

    作者:何丽珊;罗秀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顽固性恶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顽固性恶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护理技巧.方法 遵医嘱用药并定时观察记录用药效果;对26例室速、室扑、室速合并室颤患者胺碘酮治疗过程全程进行观察与护理.观察心率、血压变化、心律失常情况及药物副作用.结果 治疗复转律24例(92.3%),复律时间1.0~3.5 h,用药期间护理措施得当,未发生不良效果.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顽固性恶性心律失常,全程加强护理,护理重点为严密监测和精确用药,预见性地选择血管,有助于提高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陈卓芳;林雪英;许菜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呋喃西林膀胱冲洗对直肠癌Miles术后排尿的影响

    目的 观察呋喃西林膀胱冲洗对直肠癌Miles术后排尿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用呋喃西林膀胱冲洗后拔除尿管,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拔除尿管.并观察两组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有效和无效排尿、尿路感染以及排尿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早,排尿成功率显著提高,发生尿路感染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用呋喃西林膀胱冲洗能有效地促进直肠癌Miles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排尿成功率和舒适度.

    作者:罗爱萍;李春梅;陈锦坚;刘莉萍;吴燕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无重复吸入通气防治骨水泥反应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无重复吸入通气对骨水泥反应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30例在全麻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处理组在研究期内实施无重复吸入通气,而对照组施行紧闭通气,记录填充骨水泥前、后BP、HR、PaO2和PaCO2等的数值和发生心律失常、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基础值的20%)的例数.结果 处理组PaCO2 和血压下降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其余指标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无重复吸入通气对骨水泥反应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杨荣富;胡春旭;金文香;谢广沂;许阳英;黄焕森;高崇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简化PV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特点及疗效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简化PVP手术治疗的特点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2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简化的PVP手术方法治疗:手术中当穿刺针尖到达椎体前中1/3时,穿刺针尖在X线正位照片上仅要求位于穿椎弓根眼内侧皮质与棘突中线之间即可,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疗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A组:28±6 min,骨水泥渗漏率7.14%,术后24 h、术后6个月及随访结束时VAS评分与术前相比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简化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中穿刺定位方法能减少手术时间,避免更多X线照射,手术操作简单,更安全,疗效肯定,更适合基层医院开展运用.

    作者:王洪;郭万兴;肖胜捷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胆囊切除术在肝硬化大量腹水合并症状性胆囊结石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肝硬化大量腹水合并症状性胆囊结石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7月~2009年6月胆囊切除术治疗12例肝硬化大量腹水合并症状性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取同期肝硬化大量腹水无症状性胆囊结石12例非手术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发现:手术组平均住院日缩短11.2 d(p<0.01)、腹水完全消退时间缩短7.2 d(p<0.01)、肝功能改善明显(p<0.05),术后3个月腹水复发率下降.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出现1例中量腹水病人,3例少量腹水.结论 肝硬化大量腹水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胆囊切除术有利于改善肝功能和腹水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肝硬化病情的发展.术前积极改善肝功能,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为此类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

    作者:王小平;赖远辉;甄宇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开颅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长短与颅内器官腔隙感染的前瞻性关联研究

    目的 研究开颅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长短与颅内器官腔隙感染的相关性及干预方法.方法 对2002~2006年开颅术后留置引流管的病人不同留置时间颅内器官腔隙感染及留置引流管后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 留置引流管时间1~3 d、4~6 d和1 w以上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留置引流管预防与控制措施中医务人员手卫生与无菌技术操作合格率低.结论 开颅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长短与颅内腔隙感染等有密切关系,应加强开颅术后留置引流管目标性监测与早期干预.

    作者:陈华;杨雪英;付秀莲;陈红莲;邓玉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超声和神经刺激器引导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比较

    目的 研究超声和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38例足部手术的患者,分成超声组和神经刺激组.分别在超声和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注入罗哌卡因.观察感觉阻滞的效果、局麻药起效时间和并发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超声引导组的患者局部麻醉药的起效时间比神经刺激组短,超声组镇痛效果优于神经刺激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比神经刺激的效果好.

    作者:房洁渝;江楠;李强;张旭宇;吴晓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神经肽Y对大鼠心肌细胞肌浆网钙的影响

    目的 观察神经肽Y(NPY)刺激对大鼠心肌细胞肌浆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SR)内钙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100 nmol·L-1 NPY刺激Sprague-Dawley乳鼠心肌细胞24 h,用荧光染料Fluo-4 AM负载胞浆钙,并用咖啡因诱导的胞浆钙瞬变(Caffeine-induced Ca2+ transient,CCT)幅度来反映肌浆网内总钙负荷;用荧光染料Fluo-5N AM 直接标记心肌细胞肌浆网内游离钙离子.所有钙影像均由Leica SP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记录.结果 经100 nmol·L-1 NPY刺激24 h后,心肌细胞肌浆网内游离钙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咖啡因诱导下钙瞬变幅度也低于对照组.结论 长时间的NPY刺激可导致肌浆网内钙含量减少.

    作者:张弋;苏涛;刘世明;董颀;陈敏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依托咪酯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在老年人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依托咪酯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人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和心血管稳定性.方法 选择ASA I~Ⅲ级老年无痛肠镜检查者80例,随机分成依托咪酯组(E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40例.E组: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1 μg/kg,依托咪酯0.15~0.30 mg/kg;P组: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1 μg/kg丙泊酚1.0~1.5 mg/kg.监测并记录患者入室至检查结束不同时点的EKG、HR、SBP、DBP、SpO2、RR.观察两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 E组和P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肠镜检查.P组在检查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波动较明显,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则变化较小,麻醉过程血流动力学保持平稳.两组患者入睡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咪酯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老年人肠镜检查效果良好,在心血管稳定性方面更优于丙泊酚.

    作者:邓玉萍;朱卓丽;周洪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超声在诊断阑尾残株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查检在诊断阑尾残株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9例有阑尾炎切除史并右下腹痛的患者中13例超声拟诊阑尾残株炎病例的声像特征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2例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80%.漏诊3例,误诊1例.结论 普通腹部超声对阑尾残株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使用高频超声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霍华;周苏晋;冯志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胰头-壶腹区肿瘤的螺旋CT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诊断胰头-壶腹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胰头癌20例、壶腹癌5例、胆管下段癌5例、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2例的螺旋CT表现.结果 2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胆道系统低位梗阻,29例CT图像能明确胰头-壶腹区肿块,能清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以及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结论 螺旋CT对胰头-壶腹部肿瘤的有一定的优势,MSCT后处理技术的对胰头-壶腹部肿瘤直接征象的显示明显提高,能够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

    作者:李耀威;张华玲;郭建国;容海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64层螺旋CT对乳腺肿块性质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乳腺肿块性质鉴定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80例乳腺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MSCT平扫加增强扫描.图像重建采用多平面容积重建(MPR)、大密度透影(MIP)、表面遮盖技术(SSD)、容积再现(VR),同时结合所有患者组织病理活检,分析MSCT对肿块性质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42例MSCT诊断为良性肿块患者,经病理组织活检证实有38例符合,38例MSCT诊断为恶性肿块患者,经病理组织活检查证实有35例符合.80例患者经MSCT检查及应用后处理技术均能很好地显示肿块形态、大小、边缘、钙化情况、淋巴结转移、肿块血供情况及肿块与乳腺及其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乳腺肿块性质的诊断具有很好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张世科;关天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类风湿关节炎重叠时血清IgG和IgE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tosus,SLE)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重叠时血清中IgG和IgE水平.方法 检测41例SLE患者,21例SLE与RA重叠的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患者以及49名健康者三组的血沉(ESR),抗链球菌溶血素(ASO),血清IgG、IgA、IgM、IgE.结果 重叠综合征组的IgG明显高于SLE患者组(p<0.01),IgE明显高于SLE患者组,分别是1111.71±1042.11/538.99±514.23(ng/ml);IgA和ESR均高于SLE患者组(p<0.05).结论 重叠综合征患者组的ESR、IgG、IgA、IgE均高于SLE患者组,本文测定数据可为临床诊断是否有重叠结缔组织疾病存在提供参考.

    作者:饶沃明;戴卉;莫云丹;黄锦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规范牙科高速手机消毒流程

    目的 旨在提高牙科高速手机使用寿命,降低医疗成本.方法 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加强过程管理,做好保护措施.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器械保护意识及成本控制观念.结果 规范消毒流程后,牙科高速手机的维修率明显降低,延长了其使用寿命,降低了消耗成本.结论 加强牙科高速手机的消毒过程管理,可延长器械使用寿命.

    作者:陈娇;张建荣;徐文娟;吕红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一种优化的预约排队算法分析及实现

    本文提出了一个测试预约排队策略的数学模型(医院满意度模型)设计思想,并且用计算机程序把该数学模型进行仿真,然后把三种常用的预约排队策略应用到该数学模型进行测试,得出了三组不同的测试结果数据作对比分析,由此从数学的角度证明了优的预约排队策略.

    作者:卢林发;牛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统计预测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统计预测是在广泛的预测实践中应用广的预测方法,它是把过去、现在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未来进行统计推断,以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克服盲目性,为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把统计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医学领域,即为医学统计预测[1].

    作者:陈健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浅谈医院药品内部控制管理

    加强药品采购、进出仓、报损和使用等内部控制,是医院规范药品管理、确保医疗用药安全、降低医疗成本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魏东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2000~2008年2 620例鼻咽癌住院病例统计分析

    佛山市为广东省鼻咽癌高发区之一,而我院为佛山市地区唯一的肿瘤专科医院,近几年我院每年收治的新发鼻咽癌病例超过300例.本文通过对我院2000~2008年收治的初次住院鼻咽癌出院病例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9年间收治鼻咽癌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地区来源的构成变化,为本地区鼻咽癌防治提供参考信息.

    作者:傅碧绿;廖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对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建设的探讨——以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为例

    以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开发新HIS为契机,搭建中间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构建新一代财务管理系统,建立初期的成本核算系统,实现各财务系统之间及与HIS的对接,真正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平台.

    作者:招志涛;李步康;李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对我国医学信息服务研究文献的定量分析

    以1995年以来所发表的关于我国医学信息服务的898篇研究论文,从年代、发文期刊和主题内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作者:周春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肿瘤医院的外部网络改造升级

    1 项目背景中大肿瘤医院现存有2个物理隔离的网络:内网用以支撑医院业务系统的运行,外网用于访问互联网和教育网,出口分别是100 Mbps、20 Mbps.2006~2007年在卫生部其他专项拨款资助下,对医院的内网进行改造,为医院构建数字化医院集成平台铺建了安全、高效、可管理的高速公路.

    作者:任忠敏;林达俊;干峰;郑健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浅谈医院信息网络安全管理

    针对目前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形式,研究高可用性的医院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方案.

    作者:钱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外部视听资料——一个现代医学不应忽视的角落

    没有医学资料的收集、利用,也就没有医学的发展;没有医学视听资料的收集、利用,也就没有现代医学.但目前人们只重视内部医学视听资料的收集、利用,却忽视了外部医学资料视听资料的作用.只有克服目前这种微观有余、宏观不足的状态,才能更有利于医学的发展.

    作者:周建国;陈贤楠;马俊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整体临床信息系统建设

    以电子病历为建设重点,开发符合国际规范的新型电子病历系统,在此基础上,以新型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开发医院范围内的多种临床信息系统,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的临床信息系统集成.

    作者:刘坚;刘晓辉;周民伟;李小华;吴伟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61份死亡病案缺陷分析

    目的 通过对死亡病案缺陷调查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以达到提高病历书写质量.方法 对2008年124份死亡病案进行终末质量检查,并对缺陷项目进行统计.结果 抽查的124份死亡病案,缺项病历61份,占49.19%.结论 要提高死亡病案书写质量,首先重视思想观念的教育,提高医师业务素质,强化质量意识,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这是提高病历书写质量的关键.

    作者:冯素花;刘俊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将行政后勤纳入医院质控考评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医院发展的永恒追求,但目前大多医院只专注于医疗质量,而忽视行政、后勤工作质量对医疗质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疗质量的提高.某三甲医院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行政、后勤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通过将行政、后勤纳入医院质控考评体系,更好地落实了行政、后勤为临床一线服务的目标,从而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了医疗质量.本文就将行政、后勤纳入医院质控考评体系的具体内容和操作进行了介绍,并对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建议.

    作者:陈理;张文远;李红樱;刘蔚;彭荷玲;宋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BSC在医院科室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参照平衡计分卡理论设计适合医院体检中心进行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通过应用前后对比财务指标、工作效能、客户关系、学习成长等四个维度的进展,为医院各科室制定绩效管理指标提供指导意见,促进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发展.

    作者:程杰;赵文;刘新宇;黄亚丽;郭现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肿瘤科护士工作倦怠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从事肿瘤专科护士工作倦怠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MASLACH等人(1986)编制的Maslach Burnont Inventory(MBI工作倦怠量表)对肿瘤专科医院的400名肿瘤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明显高于骆宏等倦怠感发生率(55.1%~59.1%).结论 医院管理者应高度关注肿瘤科护士群体的职业倦怠现象,给予人性化管理,增加人力资源,提高福利待遇.

    作者:石思梅;黄薇;廖昆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运用平衡计分卡改进医院绩效考核

    面对医疗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探讨和建立医院的绩效管理框架,以便评价医院工作的效率,是现代医院管理者面临的又一个新课题,本文以推行平衡计分卡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为起点,介绍了平衡计分卡制定的方法、实施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在我院实行平衡计分卡后的效果.

    作者:黄小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对不同层级护士实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的方法与体会

    目的 了解不同层级护士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掌握程度.方法 护理部成立培训小组对全院护士进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示范培训,科护长及科质控员负责本科护士实例培训、考核.每月护理部按各科护士人数10%的比例进行抽考.结果 护师以上与护士在评估-技能-健康教育-操作-理论方面均有差异.结论 重视不同层级护士临床护理技术培训,规范护士的执业行为,保证护理质量,保障病人的安全,能减少差错和投诉发生.

    作者:梁进女;劳梅新;张小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导赤散加味方周期性治疗女性复发性口疮

    目的 研究导赤散加味方治疗女性复发性口疮(RAU)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女性RAU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于月经后5 d用导赤散加味方治疗10 d为一周期,A组治疗1个周期,B组治疗2个周期.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指数及停药3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A组、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疼痛指数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B组疼痛指数比显著低于A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33%,A组总有效率86.67%,B组为90.00%,B组显著高于A组(p<0.05);停药3个月内A组复发率11.54%,B组复发率7.41%,B组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导赤散加味方治疗女性RUA有一定疗效,在治疗1个周期后再巩固治疗1个周期能提高临床疗效并减少复发.

    作者:刘芳;刘寿桃;吴敏;孟庆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金黄散改良方治疗皮肤皲裂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索中药治疗皮肤皲裂和减少其复发的方法.方法 采用金黄散改良方和尿素软膏治疗皮肤皲裂,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金黄散改良方治疗皮肤皲裂的总有效率为98.3%.结论 金黄散改良方治疗皮肤皲裂效果显著,优于尿素软膏.

    作者:曾珠;卢熙福;欧阳丽萍;李志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岭南医药启示录(续篇十二)

    12 释深师与<深师方>12.1 传略 释深师是僧而医者,生平不详,曾整理撰述晋时支法存诸家的旧方,以善治脚气而有名.其生活年代,有以下不同见解.

    作者:靳士英;靳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茵陈五苓散加减结合西医保肝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目的 观察茵陈五苓散加减联合西医保肝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茵陈五苓散加减疗法与西医保肝疗法联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并与单独采用西医保肝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比较.结果 联合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单独治疗组,两组间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指标(AST、ALT、ALB、PT、TBIL)改善方面在联合治疗组优于单独治疗组(p<0.05).结论 与单独采用西医保肝治疗相比,茵陈五苓散加减联合西医保肝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国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独立包装湿化瓶保存时间的探讨

    目的 探讨消毒后湿化瓶独立包装保存的有效期,为其妥善保存提供依据,减少因保存不当而污染造成医院感染,同时减少反复消毒造成资源浪费.方法 对消毒后保存了1、2、4、7、14、21、28、35 d的湿化瓶分别采样,每个时间段采集10份样本进行细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保存了1、2、4、7、14、21 d的湿化瓶均合格.结论 湿化瓶消毒后独立包装保存的有效期为21 d.

    作者:宣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建立科学有效的付费结算机制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文章分析开滦医保实际情况及文献报道的支付方式对医院的影响,提出应建立科学有效的付费结算机制,以促进医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医、保、患三方共赢的局面.

    作者:胡金香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医师的执业义务

    在个人权利日益得到高度重视的今天,如何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是社会热点话题.医师在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中占据主导的地位,如何判定医师的医疗行为是否符合执业标准,必须从法律角度明确医师的执业义务,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从七个方面考察了医师在医疗实践中应该履行的执业义务,探讨医师执业的法律标准,以期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建设性建议.

    作者:李武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医德医风建设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医德医风建设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医患关系的和谐构建.目前医德医风建设虽然普遍展开,但尚存在措施落实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对医院环境不重视等问题.因此,医院只有全面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切实有效地落实规章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素质教育,建立严格的医院管理体系,完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医院环境,才能促进医德医风建设,促使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黄雪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1 610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对1 610例手足口病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为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统计分析我院2008年手足口病报告资料.结果 佛山市各区均有病例报告,主要以散发为主,男女比例为2.18∶ 1,病例主要为5岁以下幼儿,以散居和幼托儿童为主,病例从5月1日起不断增多,5~7月为发病高峰,5月份病例多,其中371例住院治疗,30例重症患者,无死亡病例.结论 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季节、地区、性别、年龄差异,应加强疫情监测,防控工作的重点为幼托机构和小学.

    作者:廖珊;许燕卿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不同问卷类型对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的问卷类型对同一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的影响,为今后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工作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2008版所推荐的5条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信息自行设计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结构性问卷,分一卷是非选择题和二卷多项选择题,由调查研究人员对随机抽取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调查对象自行填答,首先由调查对象答完一卷是非选择题后再给同一调查对象答二卷多项选择题.结果 60名调查研究对象中,一卷是非选择题组平均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2.7%,二卷多项选择题组平均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1.3%;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3组研究对象中(除老年组外),同一年龄组一卷是非选择题和二卷多项选择题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7.1%、64.8%,86.7%、50.0%,73.3%和60.0%;大学文化程度、中学文化程度和小学文化程度组一卷是非选择题组和二卷多项选择题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100.0%、80.0%,90.4%、58.3%,100.0%和65.0%.结论 无论从总体研究对象的知晓率、不同年龄组研究对象的知晓率和不同文化程度研究对象的知晓率方面,一卷是非选择题组比二卷多项选择题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出20.0~36.7个百分点,一卷是非选择题组和二卷多项选择题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调查结果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在进行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时应注意问卷结构和问卷类型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的影响.建议在调查问卷设计时具体的题形应采用多项选择题而少用是非选择题.

    作者:马舜英;谭青云;罗少霞;黄娥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2 500例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不良反应的观察

    目的 为了观察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在广东省东莞地区使用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2009年6月~8月在东莞市东城区人民医院预防接种门诊服用该疫苗的 2 500例 2月龄~3岁的健康婴幼儿采用家长主动上报和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追踪观察,了解服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 500名健康儿童服食了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成功随访2 376例,96.93% (2 303/2 376)接种者在14 d内无不良反应,仅 3.07% (73/2 376)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强反12例 (0.51%),中反应者 26例 (1.09%),轻反应35例(1.47%).未发现严重或潜在生命威胁的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在东莞地区使用后是安全的,将该疫苗用在预防轮状病毒性腹泻方面是可以全面推广使用的.

    作者:谢桂香;李梅芳;陈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克拉玛依区高血压病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一种适合克拉玛依区特点的高血压病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以促进患者掌握高血压病的相关健康知识、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血压病的控制率.方法 从克拉玛依区选择2个社区,按1∶ 1配对原则纳入高血压病患者各150例,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试验组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即针对每个患者的血压情况和生活方式,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案,对照组则采用大众式集中健康教育讲座模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近1个月的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食用油、食用盐、体重指数、不良生活方式等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干预6个月后,除治疗率、体重指数依然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它各项指标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本地区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具有非常明显和积极的意义,比大众集中式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效果更为突出,值得在本地区进一步推广和探索.

    作者:凌立省;刘金宝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医护人员对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部分医师、护士的问卷调查,试图了解医护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知情况及从中寻找对策.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向医院6个科室的医师、护士发放调查表.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方法,在规定时间内回收进行统计.结果 大部分人员表示对职业暴露的概念有了解,但仅小部分能真正掌握.同时医生护士均表示需增加培训及防护用品,并要求医院加强管理.结论 调查显示医护人员对职业暴露的掌握有欠缺,需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增加相应的防护用品、加强职业暴露的管理.

    作者:陈敏珊;冯玉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门诊处方中口服降糖药的使用分析

    目的 调查门诊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其联合用药情况和处方习惯.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4月使用了口服降糖类药物的门诊处方,对口服降糖类药物的品种、数量及其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900张糖尿病患者门诊处方中,其中单用占58.32%,两联用药占34.53%,三联用药占7.15%;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有促胰岛素分泌剂(磺酰脲类和格列奈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结论 依据各类口服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同特点,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是较合理的.

    作者:曾影文;宋伟琼;郝峻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336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集到的336例抗感染药物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药物剂型、给药途径、临床具体表现以及涉及药物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6例ADR中,主要与抗感染药物使用、中药注射剂质量、注射剂联合应用的种类、静脉给药方式、患者年龄偏大有关,ADR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尽量避免联合应用注射剂,以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何展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新医改方案下肿瘤专科医院的发展思考

    新医改方案下从肿瘤专科医院发展的基本思路,分析肿瘤专科医院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建立科学、规范、有序的医院经营管理办法,理顺各种不利发展的关系,促进医院的改革与发展.顺应形势与时代发展,寻求地市级肿瘤专科医院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的机遇.

    作者:吴徐明;强福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规范细化院务公开工作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到了关键时期,医院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坚定不移地依靠全体医护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群众满意医院,加强医院的民主监督和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越来越引起医院领导的重视.从推行院务公开的重要性、可行性及实效性等方面,对院务公开的具体做法和先进经验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彩虹;李学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新医改方案颁布之后的落实难度分析

    在近两年的公众热切期盼及无数种猜测之后,2009年4月,国务院终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作者:薛晓英;毛宗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企业医院社会化10周年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企业医院,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机制逐步形成,特别是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医院陷入了困境.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关心下,该院在企业医院社会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保证了企业医院在社会化过程中平稳过渡,持续发展.

    作者:郑步勇;刘立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弱视儿童集中式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过总结5年来5 680名弱视儿童集中式训练的管理,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儿童合作性差、家长合作程度不一、安全、卫生、秩序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提高儿童及家长的依从性,保证弱视儿童在集中式训练中的安全.

    作者:陈绮文;叶雪莲;苏金爱;肖惠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完善社区卫生投入机制研究

    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深化卫生体制改革、调整城市卫生资源、构建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何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对常州市城市社区卫生财政补助及其投入方式的分析,对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投入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作者:唐雪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在科学发展的新起跑线上——访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李蜀光院长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一所具有三十多年历史的综合性二甲医院.2003年1月正式挂牌便民医院.但前几年,由于外围医院快速发展,医院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信任度低,病源不足,员工人心涣散,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作者:陈冰;梁若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香港医院的护理文化感悟

    作为中山大学与香港大学、香港玛丽医院联合举办的专科护士研究生班学员的我,在2006年11月~2007年10月赴港进修中,深深领会到了香港医院的护理文化精髓.

    作者:陈慕瑶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