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部视听资料——一个现代医学不应忽视的角落

周建国;陈贤楠;马俊成

关键词:医学信息, 医学资料, 外部视听资料, 内部视听资料
摘要:没有医学资料的收集、利用,也就没有医学的发展;没有医学视听资料的收集、利用,也就没有现代医学.但目前人们只重视内部医学视听资料的收集、利用,却忽视了外部医学资料视听资料的作用.只有克服目前这种微观有余、宏观不足的状态,才能更有利于医学的发展.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类风湿关节炎重叠时血清IgG和IgE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tosus,SLE)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重叠时血清中IgG和IgE水平.方法 检测41例SLE患者,21例SLE与RA重叠的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患者以及49名健康者三组的血沉(ESR),抗链球菌溶血素(ASO),血清IgG、IgA、IgM、IgE.结果 重叠综合征组的IgG明显高于SLE患者组(p<0.01),IgE明显高于SLE患者组,分别是1111.71±1042.11/538.99±514.23(ng/ml);IgA和ESR均高于SLE患者组(p<0.05).结论 重叠综合征患者组的ESR、IgG、IgA、IgE均高于SLE患者组,本文测定数据可为临床诊断是否有重叠结缔组织疾病存在提供参考.

    作者:饶沃明;戴卉;莫云丹;黄锦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胰头-壶腹区肿瘤的螺旋CT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诊断胰头-壶腹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胰头癌20例、壶腹癌5例、胆管下段癌5例、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2例的螺旋CT表现.结果 2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胆道系统低位梗阻,29例CT图像能明确胰头-壶腹区肿块,能清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以及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结论 螺旋CT对胰头-壶腹部肿瘤的有一定的优势,MSCT后处理技术的对胰头-壶腹部肿瘤直接征象的显示明显提高,能够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

    作者:李耀威;张华玲;郭建国;容海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独立包装湿化瓶保存时间的探讨

    目的 探讨消毒后湿化瓶独立包装保存的有效期,为其妥善保存提供依据,减少因保存不当而污染造成医院感染,同时减少反复消毒造成资源浪费.方法 对消毒后保存了1、2、4、7、14、21、28、35 d的湿化瓶分别采样,每个时间段采集10份样本进行细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保存了1、2、4、7、14、21 d的湿化瓶均合格.结论 湿化瓶消毒后独立包装保存的有效期为21 d.

    作者:宣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门诊处方中口服降糖药的使用分析

    目的 调查门诊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其联合用药情况和处方习惯.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4月使用了口服降糖类药物的门诊处方,对口服降糖类药物的品种、数量及其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900张糖尿病患者门诊处方中,其中单用占58.32%,两联用药占34.53%,三联用药占7.15%;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有促胰岛素分泌剂(磺酰脲类和格列奈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结论 依据各类口服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同特点,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是较合理的.

    作者:曾影文;宋伟琼;郝峻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导赤散加味方周期性治疗女性复发性口疮

    目的 研究导赤散加味方治疗女性复发性口疮(RAU)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女性RAU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于月经后5 d用导赤散加味方治疗10 d为一周期,A组治疗1个周期,B组治疗2个周期.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指数及停药3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A组、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疼痛指数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B组疼痛指数比显著低于A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33%,A组总有效率86.67%,B组为90.00%,B组显著高于A组(p<0.05);停药3个月内A组复发率11.54%,B组复发率7.41%,B组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导赤散加味方治疗女性RUA有一定疗效,在治疗1个周期后再巩固治疗1个周期能提高临床疗效并减少复发.

    作者:刘芳;刘寿桃;吴敏;孟庆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顽固性恶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顽固性恶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护理技巧.方法 遵医嘱用药并定时观察记录用药效果;对26例室速、室扑、室速合并室颤患者胺碘酮治疗过程全程进行观察与护理.观察心率、血压变化、心律失常情况及药物副作用.结果 治疗复转律24例(92.3%),复律时间1.0~3.5 h,用药期间护理措施得当,未发生不良效果.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顽固性恶性心律失常,全程加强护理,护理重点为严密监测和精确用药,预见性地选择血管,有助于提高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陈卓芳;林雪英;许菜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一种优化的预约排队算法分析及实现

    本文提出了一个测试预约排队策略的数学模型(医院满意度模型)设计思想,并且用计算机程序把该数学模型进行仿真,然后把三种常用的预约排队策略应用到该数学模型进行测试,得出了三组不同的测试结果数据作对比分析,由此从数学的角度证明了优的预约排队策略.

    作者:卢林发;牛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失败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治疗失败的原因,探讨其治疗失败前后的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总结自1999年1月~2005年6月期间治疗失败病例12例,平均年龄84.5岁,其中Evans-Jensen分型ⅡA型3例,ⅡB型5例,Ⅲ型4例;Singh指数,IV级1例,Ⅲ级4例,Ⅱ级5例,Ⅰ级2例;非手术治疗2例,手术治疗10例,失败后8例获再次手术治疗,全部病例均获随访.结果 8例获重行手术治疗,功能恢复良好,2例非手术治疗呈畸形愈合,2例死亡.结论 高龄、骨质疏松、严重粉碎等不稳定类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容易导致失败的内在原因,与对非手术治疗不重视、术前和术中准备不充分、内固定的选择及操作技术不当、术后护理及指导功能不恰当等外在因素有关.充分认识其病理特点、准确地掌握适应证、高度重视非手术治疗、合理运用内固定技术、加强术后的护理工作、科学指导功能锻炼是降低对难治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失败的有效措施.

    作者:戚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34例马方综合征晶状体脱位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马方综合征晶状体脱位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马方综合征晶体脱位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34例患者经过做好心理疏导,术前术后护理,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结论 术前做好围手术期的术前、术后护理、心理护理及做好健康教育,对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艳英;植翠明;吴素虹;黎燕鸿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超声在诊断阑尾残株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查检在诊断阑尾残株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9例有阑尾炎切除史并右下腹痛的患者中13例超声拟诊阑尾残株炎病例的声像特征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2例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80%.漏诊3例,误诊1例.结论 普通腹部超声对阑尾残株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使用高频超声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霍华;周苏晋;冯志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3M无痛保护膜在腹泻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3M无痛保护膜联合康惠尔粉剂在腹泻病人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34例腹泻导致肛周皮肤、会阴部皮肤潮红、糜烂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康惠尔粉剂和3M无痛保护膜在腹泻后肛周皮肤潮红、糜烂中的优越性及预防腹泻引起皮肤潮红、糜烂的方法.结论 3M无痛保护膜联合康惠尔粉剂应用于腹泻病人肛周、会阴部皮肤保护,能有效控制皮肤炎症发展,使受损皮肤在短时间内很快痊愈的作用.

    作者:苏爱君;葛轶群;林巧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新医改方案颁布之后的落实难度分析

    在近两年的公众热切期盼及无数种猜测之后,2009年4月,国务院终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作者:薛晓英;毛宗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光疗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采用NB-UVB联合泛昔洛韦片(FCV)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FCV治疗.结果 联合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止疱、结痂、止痛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高,安全性好,并可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作者:罗冀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依托咪酯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在老年人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依托咪酯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人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和心血管稳定性.方法 选择ASA I~Ⅲ级老年无痛肠镜检查者80例,随机分成依托咪酯组(E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40例.E组: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1 μg/kg,依托咪酯0.15~0.30 mg/kg;P组: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1 μg/kg丙泊酚1.0~1.5 mg/kg.监测并记录患者入室至检查结束不同时点的EKG、HR、SBP、DBP、SpO2、RR.观察两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 E组和P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肠镜检查.P组在检查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波动较明显,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则变化较小,麻醉过程血流动力学保持平稳.两组患者入睡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咪酯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老年人肠镜检查效果良好,在心血管稳定性方面更优于丙泊酚.

    作者:邓玉萍;朱卓丽;周洪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规范细化院务公开工作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到了关键时期,医院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坚定不移地依靠全体医护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群众满意医院,加强医院的民主监督和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越来越引起医院领导的重视.从推行院务公开的重要性、可行性及实效性等方面,对院务公开的具体做法和先进经验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彩虹;李学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超声和神经刺激器引导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比较

    目的 研究超声和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38例足部手术的患者,分成超声组和神经刺激组.分别在超声和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注入罗哌卡因.观察感觉阻滞的效果、局麻药起效时间和并发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超声引导组的患者局部麻醉药的起效时间比神经刺激组短,超声组镇痛效果优于神经刺激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比神经刺激的效果好.

    作者:房洁渝;江楠;李强;张旭宇;吴晓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10例先天性腹裂的手术治疗

    目的 总结先天性腹裂的一期手术治疗效果及体会,展望今后的临床治疗方向.方法 回顾2007年1月~2009年7月收治的10例腹裂患儿,分析一期手术治疗经验及效果.结果 1期手术关腹5例均治愈,5例放弃;治愈率50%,而放弃率高达50%;术后均无呼吸困难、肠梗阻、肺炎、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裂一期手术治疗效果可靠,尽早施行手术有助提高生存率.

    作者:林文;曾宪良;刘焕青;李一鹏;许园姣;袁文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医护人员对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部分医师、护士的问卷调查,试图了解医护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知情况及从中寻找对策.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向医院6个科室的医师、护士发放调查表.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方法,在规定时间内回收进行统计.结果 大部分人员表示对职业暴露的概念有了解,但仅小部分能真正掌握.同时医生护士均表示需增加培训及防护用品,并要求医院加强管理.结论 调查显示医护人员对职业暴露的掌握有欠缺,需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增加相应的防护用品、加强职业暴露的管理.

    作者:陈敏珊;冯玉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联合用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联合用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 临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28例.轻度口服斯皮仁诺,局部滴用氟康唑和贝复舒;中度的静脉滴注氟康唑,口服斯皮仁诺,局部滴用氟康唑和贝复舒;重度的静脉滴注氟康唑,口服斯皮仁诺,局部滴用氟康唑和贝复舒,必要时结膜下注射氟康唑.视病情好转停用静脉用药和口服用药.结果 28例患者24例治愈(85.7%),4例好转(14.3%),治疗中2例患者出现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停药后恢复.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好,作用快,治疗方便,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赖永绿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综合治疗368例儿童弱视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弱视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治疗儿童弱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368例694眼弱视儿童进行氦氖激光、光刷、红闪、光栅、精细作业结合配戴眼镜、遮盖法及家庭的传统穿珠子等增进视功能的弱视综合治疗.结果 452眼基本痊愈,矫正视力提高至1.0以上,占65.13%,233眼进步,视力提高2行或以上,占33.57%,9眼无效1.3%,总有效率98.7%.结论 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儿童弱视有显著效果.

    作者:罗慧屏;林沛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