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脐带血乙肝标志物的检测分析和产妇宫内乙肝感染的预防

黄德秋;梁燕媚;陈康明;李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 乙肝标志物, 脐血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乙型肝炎宫内感染的机制及产妇与脐血乙肝血清标志物相关情况.方法 在具有HBV感染的孕妇中,在其分娩后留取新生儿脐血进行乙肝标志物的检测.结果 新生儿脐血中乙肝的宫内感染率为3.31%.结论 通过了解新生儿宫内感染的机制及孕产妇乙肝标志物感染模式,积极做好孕产妇的乙肝免疫预防及新生儿的主、被动免疫工作,为减少新生儿AsC具有积极的意义.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后勤设备管理

    深刻认识加强医院后勤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掌握医院后勤设备的配置原则,根据医院后勤设备管理的主要范围、特点及管理要求,加强医院后勤设备管理,提高医院后勤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为医院发展建设作贡献.

    作者:田兆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16例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易患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12例行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或穿孔而行急诊手术组及因胃癌行根治术加Billroth Ⅱ式吻合术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发生率与择期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穿孔、急诊手术及胃癌为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易患因素;术中十二指肠残端的处理是预防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关键措施之一.

    作者:卢文华;王上忠;张中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清支原汤加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清支原汤加西药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优点.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临床确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中药清支原汤加西药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28例,单纯用西药阿奇霉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28例中治愈26例,占92.86%,好转1例,占3.57%,无效1例,占3.57%,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28例中治愈18例,占64.29%,好转2例,占7.14%,无效8例,占28.57%,总有效率71.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清支原汤加西药阿奇霉素合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消失快,疗效显著,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较好方法.

    作者:黄伟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透过汶川地震解读和谐医患关系

    汶川地震发生以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积极展开支援四川帮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工作.在四川省开展自救与全国各地的支援救助中,人们随处可见穿梭于受伤人群和塌房舍现场武警或消防战士身旁的医护人员,他们对武警或消防战士从废墟中发现和救出的生还者给与及时的治疗.在这样的灾难中,众多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消失,医患之间形成了和谐的患关系.

    作者:王桂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重视医学科研选题提高选题中标率

    临床医生在进行医学科研项目申报时,重视科研选题工作,注重选题原则、讲究选题方法,是提高中标率的关键所在.

    作者:赵虹;刘燕清;钟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实验性增强法在肝脏CT动态增强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本研究比较了试验性增强法与常规增强法在肝脏CT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试验性增强法在肝脏CT动态增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25例接受肝脏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第一组203人次按常规方法行CT动态增强(在静脉开始注射造影剂后14~18 s进行动脉期扫描),第二组222人次接受试验性增强法CT动态增强检查.比较、分析两组增强结果.结果 第一组57.1%(116/203)的病例获得了佳的肝动脉期图像,第二组87.4%(194/222)的病例获得了佳的肝动脉期图像.统计学分析两组肝动脉期图像质量优良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试验性增强法肝脏CT动态增强扫描对于肝脏动脉期的显示优于常规cT动态增强检查法.

    作者:彭森;程伟光;周德明;张婷;林建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中的运用

    全面预算管理是对医院未来整体经营规划的总体安排,是集有效规划、控制、评价于一体的系统化管理,积极推行预算管理对医院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论述了医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用及实施方法,为医院预算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提供了参考.

    作者:肖琳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257例摩托车事故致颅脑损伤特点及救治

    目的 探讨摩托车事故致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 对257例摩托车事故致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存活203例,根据GOS分级,恢复良好134例,中残42例,重残z7例,死亡54例,其中5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49例因脑伤过重或颅内血肿过大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①摩托车事故是致颅脑损伤的主要交通工具,其颅脑损伤特点是伤情重,合并伤、并发症多,死亡率高.②救治中应重视院前急救.注重CT的动态追踪,及时处理合并伤,积极防治并发症.

    作者:蔡侃芝;杨成山;卢健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和谐管理中的沟通技巧

    现代医院的和谐管理要求管理者要掌握一些沟通技巧.融入情感和善于倾听是形成有效沟通的前提和基础.能讲会说是形成有效沟通的关键,而形体沟通和选择畅通的渠道是形成有效沟通的保证.

    作者:李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临床科研训练在医学本科生培养中的应用

    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医生具备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如何指导医学本科生进行临床科研训练是带教老师面临的全新课题.带教老师需帮助学生选择符合他们能力、精力的临床科研活动,在科研选题、课题设计、研究实施和论文撰写等阶段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相应的指导.

    作者:郭志坚;梁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技术档案的管理

    文章主要讲述了医院技术档案具有真实性、实用性、保密性、专业性等特点;对医院技术档案在科研管理、医疗技术决策、科学研究、技术交流、经验总结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针对目前医院技术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弊端以及由此造成的影响,提出加强医院技术档案管理的对策.

    作者:覃延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提高综合医院结核病防治工作管理的几个问题

    对我国结核病归口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综合医疗机构在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介绍我院结核病人管理方法和成效.提高综合医疗机构结核病人的管理水平.

    作者:潘树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诊断与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共31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手术及病理对照 ,经MRI诊断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有27个符合,4个不符合.在27个符合病例中,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者13个,T1WI呈高信号而T2WI呈等或低信号者7个,T1WI、T2WI均呈混杂信号7个.其中边缘毛糙、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17个,部分不清7个,边界清楚3个.结论 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表现为:卵巢巧克力囊肿在MRI表现为T1WI、12WI均为高信号或混杂信号,以中、高信号为主.②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信号特点与其内部病理成份密切相关.

    作者:吴珊珊;杨碧新;钟治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导管消融治疗儿童室上心动过速40例观察

    目的 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室上心动过速4JD例的经验.方法 ①在X线透视下对40例儿童室上心动过速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年龄8.2±3.6(4~14)岁,左侧旁道:15例;右侧旁道:2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5例;②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38例室上心动过速1次消融成功,2例主动放弃治疗;随访3个月,2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复发.结论 我们的经验表明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在不断改进标测方法和丰富电生理知识的前提下,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缩短x射线的曝光时间,提高成功率,但希氏束旁道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应严格适应证.

    作者:黄若谷;曾少颖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的健康指导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护理健康指导,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对70例糖尿病患者采取交流、发放调查问卷、查阅病历等方法收集资料,进行入院时评估,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糖尿病知识的了解、饮食控制情况、运动锻炼、血糖尿糖监测方法、胰岛素疗法等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结果 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痛相关知识认知率低,影响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健康教育后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并发症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结论 自我护理是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通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自理缺陷,终帮助糖尿病患者获得自理的能力.

    作者:刘莹莹;冯桂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老年心力衰竭313例诱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CHF)的病因、发病诱因,为提高老年CHF防治水平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我院近5年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老年心衰病人发病季节特点为冬季占全年41.5%,春季占21.4%,夏季11.5%,秋季25.6%;老年人心力衰竭临床诱因特点为感染81例(26.0%),心肌缺血73例(23.4%),劳累59例(18.7%).情绪激动25例(8.0%),输液过快15例(8.0%).结论 老年CHF发病时间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表现为冬高夏低.老年人心衰临床主要诱因为感染、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作者:何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妇科术后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后拔除尿管的佳时机,以降低留置尿管对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妇科行腹式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于术后48 h拔尿管,观察组于输液剩余500 ml时拔除尿管,对照组于输液完后立即拔除尿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第一次排尿情况、第一次排尿量、尿潴留发生率、是否需重新导尿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第一次排尿情况、第一次排尿量、尿潴留发生率等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妇科术后留置尿管者首选于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

    作者:何宝颖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临床药师与合理用药

    药师是医院药学业务领域负责保证药品质量和药学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主要药学技术力量.医院药师是我国药师队伍的主流,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药师人数约21.5万人,其中94.2%工作在医院药学范围内[1].有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医院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药物资源浪费严重,而重医轻药的传统观念,药师对医生处方缺乏审核与监督,对患者缺乏科学的用药知识和方法的指导,是造成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2].药物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治病救人,又能致病害人.

    作者:钟永基;刘佛添;钟小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预扩容对腰硬联合麻醉后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4.2%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预扩客对腰硬联合麻醉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45例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15例.Ⅰ组为4.2%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Ⅱ组4%琥珀酰明胶,Ⅲ组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入室后和手术开始前即刻抽静脉血测PLT、PT、APTT、TT、FBG、INR.术前输入相应的液体250 ml,20 min内输完,完成腰硬联合麻醉的操作和诱导.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快速补液中听诊双肺底呼吸音,并追诉患者有无心悸、胸闷等不适.结果 3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会导致凝血因子不同程度的稀释.结论 中小剂量使用4.2%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预扩容对腰硬联合麻醉后凝血功能无影响.

    作者:周立志;肖晋;于梅芳;邹享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CT引导下立体定向双侧脑室-囊肿分流术治疗透明隔囊肿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立体定向双侧脑室-囊肿分流术治疗透明隔囊肿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7月~2006年10月收治的11例透明隔囊肿病人的临床资料,11例病人均行CT引导下立体定向双侧脑室-囊肿分流术,总结该组病人的手术处理技巧及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2个月~2.5年,11例病人术前症状全部消失,复查头颅CT显示囊肿缩小>90%5例,缩小75%~90%4例,缩小50%~74%2例.术后颅内少量积气1例,穿刺皮质表面少量出血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术中及术后死亡.结论 CT引导脑立体定向下双侧脑室-囊肿分流术治疗透明隔囊肿手术简单,效果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值得推广.

    作者:卢家璋;陈善成;杨灵;谢才兰;林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