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梅;张斯来;冯泉;冯可
目的 为了进一步早期诊断和更有效治疗新生儿肺出血.方法 分析1992~2006年53例新生儿肺出血临床资料,以是否予机械通气治疗分为甲组(常规治疗组)及乙组(联合机械通气组).结果 对甲乙组原发病、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原发病无明显差别,临床表现体温不升甲组高于乙组,乙组发现肺出血的方式以气管内吸引为主,乙组死亡率低于甲组.结论 早期诊断及预防、呼吸机的应用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郭芳;黄嘉言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咪唑安定麻醉前用药对静脉局部麻醉止血带反应的影响.方法 上肢远端手术成年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咪唑安定组(M组),0.9%生理盐水组(S组),每组30人.监测血流动力学改变;测量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松止血带感觉运动恢复时间;止血带反应发生时间及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术中需辅助用镇痛药的例数;术后要求镇痛的时间;有无麻醉后惊厥、恶心呕吐发生.结果 两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松止血带感觉动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M组止血带反应发生时间更晚且止血带引起疼痛(VAS)评分更低,两组比较分别为p<0.01、p<0.05.术中辅助用哌替啶例数:M组3例、S组5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组血流动力学平稳,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唑安定麻醉前给药可延缓止血带反应发生时间,加强改善麻醉效果.
作者:郭影靓;骆智宇;薛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医院内部控制是医院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并有效地进行监控而建立对内部管理活动的检查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本文主要论述了医院建立内部控制机制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当前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期健全和落实医院内控机制的对策建议.
作者:吴淑玲;梁建铿;陈财柳;杨春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的治疗、康复及建立健康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何进一步规范健康教育程序、提高实施效果是目前临床的研究热点.本文以乳腺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为例,介绍了健康教育路径及实施方法,旨在探讨临床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途经.
作者:罗洪;陈伟菊;何金爱;王妤;林清然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块的实验室检查与手术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59例甲状腺病例,术前均经B超、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甲状腺良性病变698例,61例甲状腺癌.结论 术前对甲状腺肿块应进行充分的实验室检查,单一个甲状腺肿块应积极手术治疗,避免再次根治术痛苦.
作者:禤贰文;邓永洪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通过对某院大型医疗设备进行使用效益分析,剖析设备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影响因素:收费价格的高低,设备的配置结构,设备管理机制等,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和看法,旨在促进医疗设备的合理使用,提高使用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经济管理.
作者:严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NAF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胰岛素抵抗(IR)相关因素.方法 筛选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67例,糖尿病合并NAFLD组(T2DMN组)66例,糖尿病不合并NAFLD组(T2DM组)101例,分析两组临床特征与胰岛素抵抗(IR)相关因素.结果 ①T2DMN组的BMI 、WC、2hPG、FINS、TG、ALT、γ-GGT及HOMA-IR均显著高于T2DM组,HDL-C明显低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C和TG是影响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893和1.659,p均<0.05);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INS 和WC是影响T2DMN患者IR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具有更明显的代谢综合征特征及IR.
作者:叶建红;谢文;魏爱生;郅敏;刘天;郎江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对医疗保险住院病例进行分类比较住院费用,分析影响医疗保险住院费用的因素,探讨解决医疗保险定额与医疗行为的矛盾.方法 将医疗保险住院病人费用按病人一般特征、疾病诊疗情况、疾病分类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筛选住院总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种、住院天数、是否手术、抢救次数、年龄、疗效是影响住院总费用的重要因素.结论 医疗保险定额应按影响因素制定,医院也可通过提高医疗质量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朱军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与抗酸染色、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探讨FQ-PCR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11例临床确诊的肺结核病患者和40例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痰标本应用FQ-PCR法、痰涂片抗酸染色法、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结果 FQ-PCR、抗酸染色法、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47.0%(146/311)、28.3%(88/311)、35.4%(110/311),特异性分别为100.0%、100.0%、95.2%,以FQ-PCR检测的阳性率高.结论 FQ-PCR是一种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结核分枝杆菌辅助诊断方法,在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盛青;唐林国;肖芃;黄婉莹;郑闽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正常孕妇妊娠期间短P-R的临床意义.方法 由专业人员采集各期孕妇和女性健康体检者各500人次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并测量P-R间期.结果 短P-R间期在孕妇组较健康体检组明显增高(p<0.01),且有随妊娠进程有增多趋势,分娩后短P-R间期多自行恢复. 结论本研究表明,孕妇心电图的短P-R间期发生率明升高,尤其以中、晚期为明显,考虑与妊娠期间孕妇耗氧量增大,使机体缺氧,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有关.
作者:车莉莉;汤德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将护理收费项目进行归类整理,按照《基础护理学》、《广东省护理操作常规、流程》、《清远市医疗收费标准》将护理收费项目设计成套餐,将收费标准、单位、所需一次性耗品种类、数量共同打包成一个项目的收费套餐,输入到HIS的收费系统的模块中建立收费套餐字典库.通过护理收费套餐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使用,规范了临床护理收费,避免多收和少收病人的费用,减轻病人负担,增加收费透明度,缓解医患矛盾,减轻护士和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减少医疗、护理成本.
作者:蒋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B超及CT检查卵巢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经B超及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CT检查卵巢恶性肿瘤的盆腔内转移明显优于B超,但B超检查经济、方便,在健康普查中有明显优势,在B超不能定性时,则需要做CT复查.
作者:赖慧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SIRS对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对277例有明显围产缺氧因素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缺氧(不同缺氧程度下)、缺氧并感染时SIRS的发生、轻重及预后情况.结果 缺氧程度越重,SIRS的发生率越高,重度窒息组可达39.3%;缺氧合并感染时SIRS的发生率较高,重度窒息组达65.0%.重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并感染组SIR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u=1,p<0.05).SIRS的发生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死亡密切相关(χ2=109.22,u=3,p<0.005),并且SIRS的四项指标中符合率越高预后越差(χ2=20.55,u=3,p<0.005).引进严重SIRS标准,对预后预测的特异性可达92.0%、阳性预测率达56.5%.结论 SIRS可以在新生儿这个特殊年龄段发生,且SIRS的发生与诱发因素的轻重、多少有关.SIRS的发生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死亡密切相关.SIRS诊断的四项指标的符合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预后,而严重SIRS的标准涵盖面更广,可提高对预后预测的准确性,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郭炯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控制急性胰腺炎高血糖的效果.方法 将54例急性胰腺炎伴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CSII组持续皮下输注短效胰岛素诺和灵R,对照组通过静脉给予基础量胰岛素.结果 两组在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血糖控制的时间、胰岛素使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上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 采用胰岛素泵的方法控制血糖安全、稳定、疗效迅速,低血糖的发生率低,并可促进胰腺病变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幸思忠;薛冀苏;冼碧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致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7年2月378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临床资料.结果 378例中出现喉返神经麻痹2例,占0.53%,经药物治疗均可恢复,无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失声、呼吸困难病例.结论 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喉返神经损伤与手术方式、术中操作密切相关,遵循手术操作规程,采用囊内结扎法,提高手术技巧,是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有效措施.
作者:莫永全;黄文杰;肖辉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社区卫生工作是基层医院的根,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群众的健康之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概念有了重新的认识,对健康需求层次也发生了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我院创新医院文化管理功能,使医院文化的五大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形成了医院品牌.
作者:赵香生;唐婧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80例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CT检查、诊断及复查,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价值及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进行了CT扫描,初次扫描时间为生后1~14天,其中有61例在生后3个月内进行了CT复查.结果 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轻度33例,中度38例,重度9例,其中随访复查的61例中,正常32例,单纯脑沟加深14例,脑软化6例,脑穿通畸形6例,脑萎缩7例,死亡1例.结论 CT能准确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分类和程度,对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有极其重要意义.
作者:黄智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规范门急诊输液室服务流程的管理. 方法成立输液服务流程管理重塑小组,通过评估、实施、完善、评价的程序对门急诊输液的服务流程进行重塑. 结果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有效防范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 有针对性地分析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了护理行为,保证了护理安全和病人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作者:张翠雁;张环英;梁凤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改良复方甘草片的生产工艺,完成片剂质量考察,使其达到味道适宜、质量稳定的新剂型.方法 以口味、制粒好坏及可压性为考察指标,优选出片剂佳生产工艺.结果 建立了复方甘草含片的质量标准,优化了含片生产工艺,并完成了含片质量考察.结论 通过改良,复方甘草含片掩盖了不良气味,性质稳定,方便了病人服用.
作者:陈芳;徐青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护患纠纷原因进行分析,查找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制定出改进措施.方法 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服务流程,增强主动服务及优质服务意识,提高沟通技巧、做好健康教育、预防输液反应等.结果 对门诊病人进行的针对静脉输液护理中满意度的随机调查结果显示,满意率达96%,有效减少了因静脉输液产生的护患纠纷.结论 门诊静脉输液过程涉及环节多,较易发生护患纠纷,从提高主动服务和优质服务意识出发,改进服务流程,注重护理安全,是有效的解决方法.
作者:薛素贞;陈喜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