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娟;强萍
弱视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影响儿童视力和立体视觉的常见眼病[1],发病率约为2%~4%,是一种可治疗的视力缺陷疾病.本文对我科诊治的168例儿童弱视作一系统详尽的分析,旨在高度重视此病,并能早期发现和治疗弱视,对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马晓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实验调节骨蜡的硬度以找到合适的骨蜡处方.方法 骨蜡的硬度与石蜡、白凡士林之间的配比有关,拟通过改变处方组份的比例而使其适合于临床使用.结果 实验结果 筛选两张处方,处方1:石蜡32 g,白凡士林18g,苯酚1 g,适用于10~20℃.处方2:石蜡34 g,白凡士林16 g,苯酚1 g,适用于21~30℃.两张处方其硬度、黏度、细度、可塑性均较好.结论 根据使用环境温度选择合适的处方用于临床骨止血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蒋永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显微镜是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使用频率高、基本的实验工具,所以让学生快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显得较为重要.作者根据时间较紧和实验课、职业教育特点作了一些探索,改以往填鸭式教学为仅仅把显微镜当作一种工具,让学生在操作中学,并配合显微电视投影讲解的方法 .实践证明,此方法 不失为一种快速掌握使用显微镜的较好方法 .
作者:朱克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线栓法将肾性高血压与正常血压大鼠制备成脑缺血模型,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流后IGF-Ⅰ的表达.结果 IGF-Ⅰ表达主要位于缺血周边区,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IGF-Ⅰ在各灌注时间点均明显低于正常血压大鼠.结论 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IGF-Ⅰ表达降低可能是高血压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刁慧芳;赵敏;赵晓霞;庞晋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研究证实,动态血压监测比随测血压值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更明显,而其中血压昼夜节律更是一个与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的重要指标[1].
作者:陈小节;鞠传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一般保肝治疗+苦参素)和对照组(一般保肝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HA、LN、PC-Ⅲ和CⅣ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苦参素是能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管仁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用甾类糖苷化合物与胆固醇酯酶和胆固醇氧化酶制备的高亲和性酶化合物,结合特殊表面活性剂,通过对测定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法.方法 本方法 与磷钨酸镁(PTA-Mg2+)沉淀法和葡聚糖-氯化镁(DS50-Mg)沉淀结合ALBK法相关性良好,分别为r=0.995、Y=1.029X-0.1496和r=0.997、Y=1.0056X-0.0464,批内变异系数(CV)<1.6%,日间CV<2.1%,回收率(100±5)%.三酰甘油(TG)浓度达30 mmol/L,抗坏血酸<2.5 mmol/L、血红蛋白<4.8 g/L和胆红素<300μmol/L时无显著干扰.当用纯的不同浓度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加入准确定值的新鲜血清中,观察脂蛋白在血清中的反应.结果 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在9.4 mmol/L以内对本法无显著干扰.结论 研究建立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法方法 ,其性能指标符合临床使用要求.标本无需预处理,精密度好,准确性高,适用于各种自动生化分析仪.
作者:王雪民;蒙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对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腹部超声及阴道超声对68例未破裂输卵管妊娠进行超声检查并诊断.结果 未破裂输卵管妊娠共68例全部经手术与病理证实,阴道超声诊断49例,符合率72%;腹部超声诊断8例,符合率12%;漏诊11例,漏诊率16%.结论 阴道超声对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图像显示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其对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直观显示可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
作者:熊晓燕;舒林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山区经济的发展,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发生率相对增高等原因,使颅脑损伤病人占综合性外科住院人数的比例逐渐上升.颅脑损伤病情变化急剧,随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向护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就332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分析,为及时诊断、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王菊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乌体林斯注射液结合中药黄芪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恢复期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18例小儿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用乌体林斯注射液1.72μg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用8周,并口服中药黄芪颗粒剂,同时应用抗支原体药物及对症治疗.对照组除不加用黄芪颗粒外,其他治疗与治疗组方法 相同.治疗结束后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疗效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IgG、IgM、CD3、CD4、CD8值较治疗前差异更加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乌体林斯注射液合中药黄芪可进一步改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具有协同作用,优于单一用药,是一种疗效肯定、使用安全的免疫增强治疗方法 .
作者:夏文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烧伤脓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36例烧伤患者随机分成CVVH组14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 ,CVVH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进行CVVH治疗.两组均同时监测血白细胞、肌酐、尿素氮、钾离子、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1)、IL-6和内毒素(LPS)浓度等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CVVH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CVVH对烧伤脓毒症患者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董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适于患者使用的气道湿化方法 .方法 随机将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62例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微量泵持续推注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应用常规定时气道滴注湿化气道.结果 对照组出现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黏膜出血和肺部感染患者例数均高于实验组.气道湿化对患者生命体征等参数的影响实验组小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方法 优于定时气管滴入法.
作者:王仕侠;周启侠;董春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普外科是各种临床外科的基础,病种多,病因复杂,处理方式种类繁多,需要大量的综合知识作为基础,因此21世纪普外科教学必须由原来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枯燥的课堂板书教育,学生课下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迅速转变过来.我院在七年制普外科教学中采取了多种方式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对视网膜脱离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意义.方法 加强对38例视网膜脱离病人围手术期的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休息饮食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强迫卧位的护理、心理疏导、病情观察、眼部护理及针对性的出院指导.结果 38例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网膜达到解剖复位,术后无感染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病人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手术效果,提高患者自我调节、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了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机会.
作者:陈朝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患者静脉穿刺的影响,提高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 15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n=75)与实验组(n=75).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方法 ,实验组在常规穿刺方法 的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结果 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由原来90.7%提高到98.7%(P<0.01),同时降低了患者投诉率.结论 心理干预能增加护患之间的感情,使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得到提高.
作者:王晓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重组小鼠γ-干扰素(rmu-IFN-γ)对妊娠期感染弓形虫的孕鼠蜕膜T淋巴细胞亚群及鼠胚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孕鼠被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感染组、rmu-IFN-γ小剂量治疗组(A组)和大剂量治疗组(B组).采用弓形虫急性感染妊娠第6~10 d孕鼠,不同剂量rmu-IFN-γ腹腔给药,感染后72 h取孕鼠蜕膜组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每组随机取5只孕鼠统计各组鼠胚的数目,SABC免疫组化法检查鼠胚中的弓形虫抗原阳性率.结果 孕鼠感染弓形虫后蜕膜CD4+、CD4+/CD8+降低(P<0.05),A组和B组两种剂量的rmu-IFN-γ干预后均能提高CD4+、CD4+/CD8+水平(P<0.05);A组和B组中鼠胚的垂直传播率均低于感染组.结论 孕鼠感染弓形虫后蜕膜局部细胞免疫受到抑制,注射适量的rmu-IFN-γ可以逆转CD4+/CD8+比值,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水平,降低鼠胚的垂直传播率,对孕鼠及鼠胚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晋柏;陈文玮;王海琦;陈炳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外伤性肠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37例肠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肠1处破裂33例,破裂两处及以上4例.合并肝脾破裂3例,胰腺挫伤2例,肾损伤3例,肋骨骨折2例,骨盆骨折和腰椎骨折各1例.治愈34例,死亡3例.其中2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严重多发伤.术后并发切口感染8例,早期粘连性肠梗阻2例.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重视整体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外伤性肠损伤患者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的
作者:邱爱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口腔生物力学是一门由力学、医学、生物学、数学和物理学相结合的前沿学科,它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成为严密的综合体系,具有各学科彼此渗透、相互交叉、紧密联系的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有限元分析法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在口腔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它作为一种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相联系的理论应力分析方法 ,在口腔医学中应用中是先进、有效、方便实用的.
作者:朱晓堂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小儿与成人不一样,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各系统组织器言的构造与功能,随着年龄而变化.对疾痛和外界刺激的反应也有显著的差别.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期小儿的生理、解剖和病理的不同特点,正确地配合手术.
作者:彭花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结合当前外科学基础实验教学的实际,从实验室实践条件、实践方式、实践考核与反馈等多个角度论述基于实践的学习与提高(PBLI)理念在外科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体现了PBLI教学新理念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作者:黄华兴;王水;史京萍;刘武;徐皓;肇毅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