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病历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倪销;厉靖;潘传德

关键词:现代医院, 门诊病历, 管理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职能的不断完善,医院的管理趋于成熟化.但门诊病历的管理问题由于各方面的复杂性一直未能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本文通过对我国现代医院门诊病历的现状的描述,阐述存在的诸多问题,寻求解决门诊病历中现存问题的有效对策.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围绝经期妇女Colles'骨折患者骨密度分析

    目的 探讨由轻创伤引起的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与骨密度的关系,为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86例40~58岁由轻创伤引起的Colles'骨折女性患者和232例同年龄无骨折史来我院健康检查的女性,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左股骨上端骨密度,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骨折组BMD明显低于对照组,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检出率Colles'骨折组为31.82%,对照组为12.16%.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由轻创伤引起的Colles'骨折与BMD有密切关系.围绝经期妇女更应该重视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以避免骨折发生.

    作者:申欢莲;张素萍;刘瑞云;林毓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施他宁)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生长抑素(施他宁)治疗组36例和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组32例.施他宁组先用施他宁250 μg静注,随后按250μg/h持续静滴24 h;垂体后叶素组以12u/h及硝酸甘油0.6 mg/h,持续静滴24 h.分别比较两组止血起效时间、止血有效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3.2±2.7)h和(10.2±7.1)h,24 h内止血有效率分别为86%和68%;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和37.5%.以上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施他宁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优于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内科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药物.

    作者:王任之;邓兴臣;黄飞雄;徐建雄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培养实习医师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思路

    神经病学是难学习与掌握的专业之一,进入神经科临床实习的医学生往往会有些畏惧心理.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除了遵循疾病诊断的基本原则外,还有自己的诊断特点,即更加强调定位诊断与定性诊断,应重视并掌握这些诊断思维方法.本文从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方法步骤、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等方面阐述了对实习医师诊断思路的培养.

    作者:苏全喜;洪铭范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在县级医院的应用

    本文旨在通过介绍医院引入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方法、经验总结、成效分析、问题思考,证明在县级医院推行ISO9001:2000是适宜的、可行的,也是十分有效的.对寻找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佳路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潘心海;刘淑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米索前列醇合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合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足月妊娠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在胎儿娩出后子宫肌注射缩宫素20 u,同时于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400 μg.对照组50例,胎儿娩出后子宫肌注射缩宫素20 u,观察产后2 h内及产后24 h内出血量.结果 观测组分娩后2 h内平均出血量(152.00±50.56)ml;24h内(190.10±50.63)ml.对照组分娩后2 h内平均出血量(250.66±60.23)ml;24 h内(280.00±68.56)ml.产后总出血率观察组为1.66%,对照组为6.00%;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合用缩宫素比单用缩宫素有更强的子宫收缩作用,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预防、降低产后出血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乾;刘婷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重视知情同意过程防范医疗纠纷

    知情同意权是病人在诊疗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尊重和保护病人的知情同意权是医务人员应尽的义务.本文从行使知情同意权的条件入手分析知情同意过程及其作用,以期达到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目的.

    作者:何韵;江东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医院工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示范效应明显增加.医院工会应认真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力争有效地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技术转换为工会协调医院内部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林福梅;肖燕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产后出血103例病因分析及防治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以2002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 905例作为观察对象,将胎儿娩出后2小时内出血量≥400 ml,或胎儿娩出24小时内出血量≥500 ml定义为产后出血.结果 产后出血103例,占总分娩人数的5.40%,出血原因为宫缩乏力(77.66%)、胎盘因素(6.80%),软产道损伤(7.76%)、凝血功能异常(7.76%),有5例行子宫切除术,全部病例经抢救无1例死亡.结论 加强孕期管理,处理好妊娠并发症,减少多胎或多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有助于降低产后出血.

    作者:许红雁;朱少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几种髌骨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比较

    目的 总结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体会,探讨髌骨骨折较为合适的内固定方法.方法 回顾2003年10月~2006年2月87例髌骨骨折分别运用镍钛聚髌器、AO张力带、丝线、丝线环扎加镍钛聚髌器、改良钢丝环扎张力带法治疗的体会及随访分析.横断型骨折31例,镍钛聚髌器固定10例,AO张力带固定21例.髌骨下部粉碎骨折28例,镍钛聚髌器固定11例,丝线环扎加镍钛聚髌器4例,AO张力带固定13例.全髌骨粉碎骨折28例,丝线环扎加镍钛聚髌器固定13例,丝线环扎3例,改良钢丝环扎张力带法12例.结果 使用镍钛聚髌器固定者全部疗效满意,无内固定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镍钛聚髌器应作为髌骨各型闭合性骨折的首选方法.

    作者:孙振全;劳卫荣;池波;李志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积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与男性生育力恢复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56例慢性前列腺炎的不育症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抗生素治疗可以改善前列腺炎症状,治疗后(a+b)级活动力精子、精子存活率及精子密度有明显提高,治疗后6个月内有15例患者怀孕,怀孕率达26.8%.结论 积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可助男性生育力的恢复.

    作者:陶晓海;左连东;吴伟雄;孙颋;刘瑞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床边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抢救高血钾病人的护理

    目的 探讨床边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抢救10例高血钾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10例并发重度高血钾的危重患者给予床边CVVH.结果 CVVH4 h后所有患者血钾浓度下降至正常范围,6 h、8 h后血钾保持于正常水平.结论 床边CVVH用于抢救重危患者并发的高血钾是首选的治疗方法.而正确的护理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维红;黄云辉;伍丽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普通外科病房心肺复苏成功的启示

    目的 为了提高普通外科病房中施行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普通外科病房3例复苏成功病例的抢救及护理经验.结果 3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结论 普通病房中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如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早心肺复苏,同时提高病房医生气管插管技术及做好医护配合,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少华;胡才英;马少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肾脏病中不同尿蛋白定量法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肾脏病中不同尿蛋白定量法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测量72例门诊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24 h UPQ)、任意一次尿蛋白量、血尿肌酐以及60例门诊患者的血尿β2-微球蛋白,分别求出任意一次尿蛋白量与血尿肌酐的比值、尿蛋白量与血尿β2-微球蛋白的比值,求出各比值与24 h UPQ间的相关系数及回归系数,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分别列出它们的直线回归方程.用这四条直线回归方程所测算出的24 h UPQ与传统方法所测出的24 h UPQ进行比较.结果 各相关系数及回归系数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直线回归方程成立.用这四条直线回归方程所测算出的24 h UPQ与传统方法所测出的24 h UPQ间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用任意一次尿蛋白定量法求得的24h UPQ准确、可靠,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卓华钦;吴锡信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氢氧化钙用于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消毒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氢氧化钙糊剂用于根管消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根尖周炎病例3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氢氧化钙糊剂组116例,对照组:甲醛甲酚(FC)组116例及樟脑对氯苯酚(CP)组114例.观察封药1周后及根管治疗后2年的临床疗效.结果 氢氧化钙糊剂组疗效均优于对照FC及CP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氢氧化钙糊剂用于根管消毒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爱平;薛秀红;蒋段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应用综合指数法评价住院医疗工作质量

    目的 为医院管理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综合指数法,分析评价我院1996~2005年住院医疗工作质量.结果 10年中医疗指标完成好的是2005年,其次是2004年,较差的是1999年.结论 综合指数法计算简单、直观,应用方便,适合同一医院不同时期或者同一地区不同医院进行评价应用.

    作者:杜惠芳;刘恩志;陈珊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地市级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机制的探索

    本文在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组织实施、信息管理、评估检查等方面探索了地市级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机制,推动了医院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庆海;蔡志雄;洪少杰;刘伟红;黄丽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绩效考核

    目的 考核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绩效.方法 采肒PI关键指标法选择了8个指标:人均就诊医疗费、人均就诊药费、人日均医疗收入、人日均诊疗人次、双向转诊比例、病人满意度、投诉次数、医疗事故次数作为考核指标对三类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及社康科按月进行绩效考核.结果 所考核的月份绩效考核得分不高;药品控制较好,病人负担较轻;由于社康站化验及辅助检查设备少导致每患者人均医疗费偏低;双向转诊比例偏低;部分社康站人均工作量及业务收入都偏低.结论 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进行绩效考核是必须的而且可行的.

    作者:李敏;李开祥;陈汝光;曾碧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哮喘患儿生活质量与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哮喘对患儿生活质量、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与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关系,并分析患儿不服从规范吸入治疗的原因.方法 对具有应用ICS治疗指征并能完成填写儿科哮喘生存质量调查问卷(PAQLQ)和平行测量肺功能的83例患儿的资料作回顾分析,评估其生活质量、肺功能改善情况与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关系.结果 急性发作期,治疗组的FEV1(1秒钟用力呼气量)和PAQLQ评分均值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坚持治疗时间越长,改善越明显.对照组患儿在急性发作期治疗前后FEV1无改善(p>0.05),PAQLQ评分更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FEV1、PAQLQ评分均值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急性发作期,两组治疗前后的FEV1、PAQLQ评分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坚持规范使用ICS治疗的哮喘患儿,其生活质量、肺功能改善比治疗不依从的患儿明显提高,发作时严重程度减轻.

    作者:朱美华;梁敏;潘巧红;唐普润;温红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对我院档案管理现状的思考

    对医院目前档案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成功经验:更新观念,认识到位;加大投入,改善设施;注重开发,效益到位.存在的问题:重管轻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重病历档案,轻其他档案.主要体会:领导重视是关键;夯实基础是核心;反映历史是根本;开发利用是目的.

    作者:韩惠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住院电子病历打印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尤其是住院电子病历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得到应用,由于电子病历签名的合法性、数据安全性等关键问题尚未有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因而,目前很多医院都采取在每个环节将病历打印出来,再由医务人员每页手工签名后进行归档保存.通过加强管理、完善软件功能及改善签名流程,电子病历的打印成本不会增加,打印病历手写签名的问题得以解决.

    作者:苏晞;马丽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