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欢莲;张素萍;刘瑞云;林毓华
目的 探讨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院内感染肝炎病毒的原因.方法 应用第二代ELISA方法对本院HD病人进行HBV、HCV、HGV检测,同时记录透析时间,输血次数进行对比设立非透析病人对照组.结果 HD病人肝炎感染率:HBV 22.9%,HCV 51.4%,HGV 1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其中HCV感染率与透析时间、输血次数相关密切(p<0.01).结论 可能共用透析机、重复使用透析器、输血、透析环境血液污染是肝炎病毒院内感染的重要途径.
作者:张晓莺;陈明纯;许平辉;池小凤;姚于泓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生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1].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后,可形成陈旧性异位妊娠.其病程长,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忽视而造成诊断延误.本文总结我院2000~2005年收治,经手术和病理确诊为陈旧性异位妊娠40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杜春彦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医院的基本建设主要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医院对基本建设的投资是长期投资行为,它是以形成或改善医院就诊环境增加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终目的的资本性支出.医院的一项基本建设工程从立项到竣工及工程保修期满,往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任何一个基建环节,均渗透着资金运作.一个投资较大的基建工程,基建会计核算工作、财务管理监督工作都必须贯穿基建的始终.如何加强对医院基建的财务管理,就是决定基建项目投资效益的关键.本文从目前医院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几点建议和解决途径.
作者:孙倩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为了提高普通外科病房中施行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普通外科病房3例复苏成功病例的抢救及护理经验.结果 3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结论 普通病房中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如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早心肺复苏,同时提高病房医生气管插管技术及做好医护配合,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少华;胡才英;马少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体会,探讨髌骨骨折较为合适的内固定方法.方法 回顾2003年10月~2006年2月87例髌骨骨折分别运用镍钛聚髌器、AO张力带、丝线、丝线环扎加镍钛聚髌器、改良钢丝环扎张力带法治疗的体会及随访分析.横断型骨折31例,镍钛聚髌器固定10例,AO张力带固定21例.髌骨下部粉碎骨折28例,镍钛聚髌器固定11例,丝线环扎加镍钛聚髌器4例,AO张力带固定13例.全髌骨粉碎骨折28例,丝线环扎加镍钛聚髌器固定13例,丝线环扎3例,改良钢丝环扎张力带法12例.结果 使用镍钛聚髌器固定者全部疗效满意,无内固定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镍钛聚髌器应作为髌骨各型闭合性骨折的首选方法.
作者:孙振全;劳卫荣;池波;李志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PACS系统对于医院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大型医院建设全院PACS系统对医院网络系统的可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研究了常见医学图像的数据量及其在不同网络条件下的传输时间,分析了当前医院网络系统在网络带宽、网络拓扑、网络设备、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作者:李彭军;张海;郭文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内部控制关系到医院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关系到会计系统对医院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医院为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必需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医院有序、健康地发展.医院在建立了会计电算化系统后,医院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使用了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减少了因疏忽大意及计算失误造成的差错.但是,也为医院的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对医院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使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在新的环境下显得落后于形势了,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特殊性,建立一整套适合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院前急救和护理.方法 对27例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院前急救和护理及安全转运进行分析.结果 27例患者均能在20~50 min内得到院前抢救并安全转运至医院进一步救治,总成功率为81.4%(22/27);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降低明显(p<0.05),呼吸减慢显著(p<0.01).结论 对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及时、适当的现场急救护理,是安全转运的保障,并为进一步院内急救奠定了基础.
作者:吴雪芬;陈素芝;林振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当前,在我国医院发展的进程中,陆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医院如何主动顺应时代的要求,迎接新的挑战,铸造新的优势,为人类健康提供高质量服务,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笔者就此从管理的角度进行探讨.
作者:陈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施他宁)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生长抑素(施他宁)治疗组36例和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组32例.施他宁组先用施他宁250 μg静注,随后按250μg/h持续静滴24 h;垂体后叶素组以12u/h及硝酸甘油0.6 mg/h,持续静滴24 h.分别比较两组止血起效时间、止血有效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3.2±2.7)h和(10.2±7.1)h,24 h内止血有效率分别为86%和68%;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和37.5%.以上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施他宁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优于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内科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药物.
作者:王任之;邓兴臣;黄飞雄;徐建雄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从公文的用纸、文种、处理程序、主题词标引、载体材料、语言六个方面阐述了目前医院在公文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影响档案质量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作者:范莲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67例冠心病患者予以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心率、血压的变化并进行中医证候疗效分析.结果 经参麦注射液治疗后,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83.6%,中度心绞痛总有效率为75.0%;心电图显效5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1.4%.治疗后ST和NST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主要证候如胸闷痛、心悸和气短明显改善.结论 参麦注射液表现出良好的改善微循环、止痛、降压并改善中医证候等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宁丹霞;梁洪球;王广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针对医院宣传工作的必要性、存在的宣传误区进行剖析,并结合笔者医院的宣传工作总结了民营医院宣传的方法和思路以及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阐述了作为民营医院应该善于创新宣传路径在民营医院发展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作者:夏昊;李镜波;张中银;李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介绍一套较好的病案管理流程,该流程采用了分组负责制和组内分工合作制度,实践证明该流程使病案管理质量明显提高,编码准确性也明显提高,既节约了工作时间,又使病案室和临床科室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
作者:李丽清;曾宝玉;陈金莲;陈秋燕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健脾疏肝汤对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2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服健脾疏肝汤,对照组服复方丹参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胆固醇(TC)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甘油三脂(TG)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纤维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层粘蛋白(LN)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健脾疏肝汤治疗脂肪肝有确切疗效.
作者:何小琦;罗承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以老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为重点服务对象,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具有综合性和连续性的健康服务.
作者:徐立中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以2002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 905例作为观察对象,将胎儿娩出后2小时内出血量≥400 ml,或胎儿娩出24小时内出血量≥500 ml定义为产后出血.结果 产后出血103例,占总分娩人数的5.40%,出血原因为宫缩乏力(77.66%)、胎盘因素(6.80%),软产道损伤(7.76%)、凝血功能异常(7.76%),有5例行子宫切除术,全部病例经抢救无1例死亡.结论 加强孕期管理,处理好妊娠并发症,减少多胎或多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有助于降低产后出血.
作者:许红雁;朱少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哮喘对患儿生活质量、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与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关系,并分析患儿不服从规范吸入治疗的原因.方法 对具有应用ICS治疗指征并能完成填写儿科哮喘生存质量调查问卷(PAQLQ)和平行测量肺功能的83例患儿的资料作回顾分析,评估其生活质量、肺功能改善情况与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关系.结果 急性发作期,治疗组的FEV1(1秒钟用力呼气量)和PAQLQ评分均值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坚持治疗时间越长,改善越明显.对照组患儿在急性发作期治疗前后FEV1无改善(p>0.05),PAQLQ评分更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FEV1、PAQLQ评分均值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急性发作期,两组治疗前后的FEV1、PAQLQ评分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坚持规范使用ICS治疗的哮喘患儿,其生活质量、肺功能改善比治疗不依从的患儿明显提高,发作时严重程度减轻.
作者:朱美华;梁敏;潘巧红;唐普润;温红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肥大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制成链脲佐菌素糖尿病模型,12 w后观察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肾小球平均体积、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平均厚度的影响,并观察血、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结果 氯沙坦可降低糖尿病大鼠Ccr、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肾小球平均体积、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平均厚度,并可降低尿TGF-β1水平.结论 氯沙坦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肥大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此作用可能与氯沙坦降低肾脏局部TGF-β1水平有关.
作者:冯毅;冯烈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我国艾滋病(AIDS)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有助于指导护理.方法 对本组90例AIDS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人就诊时多为晚期(C3期占57.8%).多系统受累者达86.6%,以消化、呼吸、血液和淋巴系统为主.并发症依次为细菌性肺炎、口腔毛状粘膜白斑、鹅口疮、多种感染性腹泻、贫血和消耗综合征.这些并发症的出现是晚期AIDS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结论 对各种并发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和心理治疗,解除其恐惧心理,勇敢地面对疾病,有效的方法是接近他们,多与病人沟通使病人感受同情、理解和爱护.对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病人,护理水平的高低将对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具大影响.
作者:倪仁芳;具惠珍;李爱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