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张爱华;孙毅;杨展鸿;潘巧裕;罗晓婷
目的:建立人尿中1-溴丙烷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方法准确移取4.00 mL待检尿样于15.00 mL顶空瓶中,加入质量浓度为204.200 mg/L的1-溴丁烷内标溶液20.00μL后立刻密封顶空瓶盖,于顶空装置中80℃加热平衡20.00 min,顶空瓶上方蒸气经GSBP-FFAP毛细管色谱柱(30.00 m ×0.25 mm ×0.25μm)分离,选择离子定量测定尿中1-溴丙烷。结果尿中1-溴丙烷在质量浓度为0.025~1.012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为7.5μg/L (以4.00 mL尿样计算),定量限为25.0μg/L(以4.00 mL尿样计算)。批内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2.61%~4.08%,批间RSD为2.79%~6.25%。加标回收率为99.34%~105.94%。结论本方法测定尿中1-溴丙烷灵敏度高、线性关系好、干扰少、精密度好、操作简单,适用于人尿中1-溴丙烷质量浓度的检测。
作者:周丽屏;杨雪姬;郭嘉明;陈纠;郭冠浩;刘移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职业性哮喘(Occupational asthma,OA)是职业性致喘物诱导的新发哮喘或导致寂静性哮喘(哮喘缓解期)再发[1]。 BALMES 等[2]调查发现,成人哮喘的发生有10.00%~15.00%与职业因素相关。目前,已知工作场所存在400余种可诱发哮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低分子质量( Low-molecular-weight,LMW)致喘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1000 kD的变应原,其广泛分布于化工、塑料、制药、油漆和冶炼等领域[3-5]。早在20世纪50年代,LMW化学物质首次被认为是可能导致OA的增敏剂[6]。近年随着合成化学工业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新的化学物质不断出现, LMW致喘物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加;但大多数LMW致喘物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常见有变应性反应机制和刺激性炎症机制[7]。本文根据变应性哮喘和刺激性哮喘分类,将国内外报道的有关常见职业性LMW致喘物进行综述,为我国OA诊断标准的修订提供依据,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OA提供参考。
作者:高珊珊;李侠;宋占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改进工作场所空气中锡及其化合物的标准测定方法。方法在样品处理时,将标准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消解滤膜的硫酸使用量由0.5 mL减少至0.2 mL,消解滤膜后不赶酸,标准系列中均加入与滤膜消解等体积的硫酸,以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改进后的方法所测得锡质量浓度在0.0~80.0 mg/L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009205 x-0.0006350,相关系数为0.9998,检出限为1.3 mg/L,当采集的空气样品体积为75.0 L时,低检出浓度为0.09 mg/m3。批内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3.7%~4.4%;批间RSD为3.4%~4.6%。加标回收率为98.8%~102.5%。结论改进后的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精密度高、线性好,易于操作的特点,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锡质量浓度的测定。
作者:杨福成;杜航;龚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大鼠矽肺噬菌体单链抗体( ScFv)库,为后续筛选矽肺特异性ScFv奠定基础。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SD大鼠24只,予质量浓度为100 g/L的二氧化硅混悬液1.0 mL经支气管一次性灌注染尘,构建矽肺模型。于造模后第3、6、9和12周分别取6只大鼠周围血淋巴细胞混匀,以Trizol法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利用简并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抗体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 VL)的基因,用T4 DNA连接酶连接获得ScFv基因片段,将其与噬菌粒PCANTAB-5e重组,采用氯化钙转化法转化至感受态大肠埃希氏菌(E.coli)TG1中,经M13K07辅助噬菌体超感染,构建矽肺模型大鼠噬菌体ScFv库;随机挑取10个菌落进行质粒双酶切鉴定。结果矽肺模型大鼠周围血总R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2条明显28 S和18S条带,总RNA完整性较好;VH基因片段大小约为400 bp,VL基因片段大小约为350 bp,重组后ScFv基因片段长度约为750 bp;M13K07辅助噬菌体扩增后铺双层琼脂平板,见小米粒大小、透亮的噬菌斑,噬菌体滴度为1.35×1016 pfu/L;以重组噬菌粒转化感受态E.coli TG1后铺氨苄青霉素抗性固体平板,计算菌落数为8.0×109 cfu/L;阳性克隆质粒PCR和双酶切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阳性插入率为90.0%,所建ScFv库库容为7.2×109 cfu/L。结论成功构建矽肺模型大鼠噬菌体ScFv库,其库容量及多样性可为后续筛选提供保障。
作者:张红义;郝长付;刘素娜;李娟;暴磊;侯建永;王迪;陈慧婷;姚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作者:《中国职业医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二甲基氯化锡( DMT)对大鼠肾脏氢钾-ATP酶( HKA酶)和钠钾-ATP酶( NKA酶)活力的影响。方法①离体实验:取5只无特定病原体( SPF)级健康雌性SD大鼠肾组织,以0.90%氯化钠溶液制成匀浆液,加入质量浓度为1.0 g/L的DMT配制成终浓度分别为0、1、25、125和625 mg/L的肾匀浆液,采用酶标仪检测HKA酶和NKA酶活力。②体内实验:将40只SPF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染毒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染毒组大鼠予16.000 mg/kg体质量DMT一次性腹腔注射染毒,对照组大鼠予等体积的0.90%氯化钠溶液,分别于染毒后1和24 h处死;摘取肾脏制备肾匀浆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肾脏组织中HKA酶和NKA酶活力;采集腹主动脉血,检测血清中钾离子( K+)、钠离子( Na+)和氯离子( Cl-)水平。结果①离体实验:DMT可抑制大鼠肾脏组织中HKA酶活力,随着DMT染毒剂量增加,其对HKA酶活力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呈剂量-效应关系( P<0.01);但DMT对大鼠肾脏组织中NKA酶活力无影响(P>0.05)。②体内实验:染毒组大鼠24 h时间点体质量低于该时间点对照组( P<0.01);染毒组大鼠肾脏组织中HKA酶活力低于对照组( P<0.01);大鼠肾脏组织中NKA酶活力以及血清中 K+、Na+和 Cl-水平在染毒处理、染毒时间的主效应及其交互效应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T可抑制肾匀浆HKA酶活力,但对肾匀浆NKA酶活力影响不明显。
作者:武昕;黎耀俊;费帆;曹丽芳;刘盛来;钟志勇;唐小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作者:《中国职业医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作者:《中国职业医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职业接触限值(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values , OELs)是针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为预防其发生职业病或其他不良效应制定的限值;其是职业病危害因素定量识别的评价依据,既是衡量职业卫生状况的尺度,也是制订职业卫生标准的基础[1-3]。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以下简称“GBZ 2.1—2007”)是我国现行的新职业性化学有害因素OELs标准[4]。本文从欧洲联盟(以下简称“欧盟”)化学有害因素OELs的发展历史出发,对欧盟OELs分类情况进行分析,为我国制定职业性化学有害因素OELs提供参考,并为实现OELs国际一体化和消除国际非关税贸易壁垒而服务。
作者:秦戬;李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以胶体钯作为基体改进剂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全血中铅、镉、锰的应用效果。方法用血样稀释剂将全血样品稀释10倍后,以胶体钯为基体改进剂,优化待测元素的灰化和原子化温度后,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全血中铅、镉、锰水平,并与普通钯盐作为基体改进剂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胶体钯作为基体改进剂的佳用量为5.00μL;其可将全血中铅、镉、锰的灰化温度分别提高至900、800和1400℃,将原子化温度分别提高至1900、1800和2000℃;与普通钯盐比较,胶体钯使3种待测元素有更宽的灰化和原子化温度范围。本方法全血中铅、镉、锰分别在质量浓度0.12~100.00、0.05~4.00和0.02~10.00μg/L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低检出浓度分别为1.20、0.50和0.20μg/L(以样品稀释10倍计);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2%~104.0%、102.8%~105.5%和98.3%~103.2%;批内相对标准偏差( RSD)分别为1.2%~2.6%、2.7%~5.3%和2.3%~2.8%,批间RSD分别为1.6%~3.9%、4.0%~6.1%和3.2%~4.4%。结论胶体钯用于测定全血中的铅、镉、锰,背景干扰小,有利于改善检测的精密度和灵敏度,是一种优良的基体改进剂。
作者:董明;张爱华;孙毅;杨展鸿;潘巧裕;罗晓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幼儿教师社会支持、工作投入与心理健康三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348名河南省城乡幼儿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Utrecht 工作投入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进行调查,分析社会支持、工作投入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幼儿教师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的维度得分分别为(40.90±10.48)、(8.93±2.87)、(23.79±5.85)、(8.17±1.94)分,工作投入总分及其活力、奉献和专注的维度得分分别为(71.69±20.18)、(24.91±9.06)、(21.44±6.93)、(25.34±7.58)分,SCL-90总分为(1.85±0.63)分。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分别与工作投入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 P<0.01), SCL-90总分分别与社会支持、工作投入的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 P<0.01)。社会支持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均对心理健康有直接效应(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21、-0.27和-0.23,P<0.01),上述3个维度通过工作投入对心理健康的间接效应分别为-0.13、-0.16和-0.12,分别占相应总效应(-0.34、-0.43和-0.35)的38.00%、37.00%和34.00%。结论社会支持和工作投入均是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工作投入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李永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测的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尘肺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02例男性尘肺病患者,根据患者有无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分为单纯尘肺病组(70例)和尘肺病合并肺心病组(32例),同时选择健康男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40人)。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研究对象的肺动脉主干内径( MPA)、右室流出道内径( RVOT)、右室内径( RV)、三尖瓣返流峰值速度和右室流出道血流速度时间积分,估算右心房压力,计算肺动脉收缩压( PASP)、肺血管阻力( PVR)和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与右室射血时间( PAAT/RVET)比值。结果尘肺病合并肺心病组患者MPA、RVOT、RV分别宽于对照组和单纯尘肺病组( P<0.05),单纯尘肺病组患者 RVOT宽于对照组( P<0.05)。尘肺病合并肺心病组患者PASP、PVR分别高于对照组和单纯尘肺病组( P<0.05),单纯尘肺病组患者PASP和PVR分别高于对照组( P<0.05)。尘肺病合并肺心病组和单纯尘肺病组患者PAAT/RVET比值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单纯尘肺病组患者MPA和RV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心动图监测尘肺病患者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为临床制定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蒋春兰;朱林平;吴棘;邓晓丽;蓝文晓;朱四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尿中锡的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方法取2.50 mL尿样加入1.50 mL浓硝酸后,用石墨消解仪消化,以体积分数为4.00%的盐酸溶液定容至10.00 mL,加入质量浓度为100 g/L的硫脲-抗坏血酸2.50 mL,以体积分数为4.00%的盐酸溶液定容至25.00 mL(相当于稀释尿样10倍)后,取1.00 mL样品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尿中锡在质量浓度为4.00~200.00μg/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5;方法检出限为0.20μg/L,加标回收率为100.20%~100.84%,批内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0.11%~2.01%,批间RSD为1.37%~5.58%;样品在4℃条件下可保存7 d。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便,适用于人尿中锡的日常监测。
作者:郭晓婧;郭嘉明;梁嘉斌;刘移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紫外线又称紫外辐照,指波长为100~400 nm的电磁辐射。由德国物理学家里特于19世纪初发现,并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紫外线的深入应用,以及人类活动对臭氧层的破坏,人们对紫外线产生的危害越来越重视。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外学者开始研究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作用,美国与前苏联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制定了不同波段的紫外线卫生标准,但人们对过度接受紫外辐射的危险性尚无足够的认识。根据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及辐射波段的不同,可分为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A,UVA,波长为315~400 nm)、中波紫外线( UVB,波长为280~315 nm )和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00~280 nm)3大类。紫外线主要来源于自然界和人工紫外线。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为太阳;人工紫外线主要来源于多种气体的电弧,以及当生产环境中物体温度达1200℃以上时其辐射光中产生的紫外线,如电焊、气焊、电炉炼钢、探照灯和水银石英灯等[1]。波长为100~200 nm 的紫外线在大气层几乎全部被吸收,无法在空气中传播,因此具有人体健康损害效应的只涉及波长为200~400 nm的紫外线[2-3]。紫外线被物体吸收后可产生光电作用、荧光作用、光化学作用和生物抑生作用[4]。适量紫外线直接照射皮肤,具有杀菌作用,并调节和改善神经、内分泌、循环、消化、血液、呼吸、免疫系统以及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但如果人体受到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引起光化学反应,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变化,对人的眼睛、皮肤和免疫系统等造成危害。
作者:孙晓晨;张放;邵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广东省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 ERI)简体中文版,对广东省306名在职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紧张水平测评,分析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状况及不同影响因素下ERI外在付出、回报和内在投入3个维度得分及其差异。结果306名放射工作人员外在付出、回报、内在投入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15.83±5.18)、(46.63±9.06)和(14.97±2.23)分。其中存在自感付出-回报失衡型职业紧张的放射工作人员有42人(占13.73%),存在发生职业紧张高风险的放射工作人员有62人(占20.26%)。与企业放射工作人员比较,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在付出维度得分和职业紧张检出率均较高( P<0.05),发生职业紧张高风险检出率较低( P<0.05);与女性放射工作人员比较,男性放射工作人员外在付出维度得分、付出/回报比和职业紧张检出率均较高(P<0.05),回报维度得分较低(P<0.05);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在付出维度得分高于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 P<0.05)。结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水平存在多种影响因素,建议增加社会支持,以改善该群体的社会和工作环境,降低职业紧张的程度。
作者:王恰;杨爱初;黄伟欣;王秀芹;郭集军;肖明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铜转运蛋白和铜伴侣蛋白在醋酸铅染毒致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株C6细胞铜蓄积中的作用。方法①采用CCK-8实验,以终浓度为0~50μmol/L醋酸铅处理C6细胞24.0 h,筛选合适的后续实验染毒剂量。②将C6细胞分为对照组和铅染毒组,分别予终浓度为0和10μmol/L醋酸铅处理24.0 h,再予浓度为2μmol/L的氯化铜培养,于培养后0.0、0.5、1.0、2.0、4.0和8.0 h收获细胞。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C6细胞内铜和铅水平,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 C6细胞中铜转运蛋白铜转运体1( CTR1)、二价金属转运体1(DMT1)、铜转运三磷酸腺苷酶α肽/β肽(ATP7A/ATP7B)和铜伴侣蛋白抗氧化蛋白1(ATOX1)、细胞色素C氧化酶17( COX17)、超氧化物歧化酶铜伴侣蛋白( CCS )的mRNA表达,以激光共聚焦检测铅染毒后细胞中CTR1和ATP7 A的蛋白表达。结果①CCK-8实验结果显示,浓度为10μmol/L的醋酸铅对C6细胞增殖尚未造成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P>0.05),以该浓度作为后续铅染毒剂量。②醋酸铅染毒24.0 h后,铅染毒组C6细胞中铅和铜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2组C6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染铜处理后,铅染毒组C6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 P<0.01)。 C6细胞中铜水平在铅染毒处理和染铜时间的交互效应间有统计学意义( P<0.01);其中,在染铜后0.5~8.0 h 5个时间点,铅染毒组C6细胞中铜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C6细胞中铜水平在染铜后2.0 h时间点达到高峰,此后直至8.0 h时间点均维持在较为平稳的水平;而铅染毒组C6细胞中铜水平呈随着染铜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的时间-效应关系,在染铜后8.0 h时间点达到高峰。醋酸铅染毒24.0 h后,与对照组比较,铅染毒组 C6细胞中 CTR1和 DMT1的 mRNA 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上调113.00%和36.00%(P<0.01),ATP7A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下调25.00%(P<0.01),CTR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76.04%(P<0.01),ATP7A蛋白表达水平下调16.00%(P<0.01)。2组C6细胞中ATP7B、ATOX1、COX17和CCS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醋酸铅染毒可导致C6细胞中铜水平呈随时间增加而增加的时间-效应性蓄积;铜转入蛋白CTR1表达的上调和铜转出蛋白ATP7A表达的下调可能是醋酸铅染毒后致细胞中铜蓄积的机制之一。
作者:曹孟颖;薛玲;李清钊;刘楠;李爽;高福佳;田凯琦;王琰;张艳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作者:《中国职业医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结核患者合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6例煤工尘肺结核合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36例患者3次以上痰培养的结果均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阳性,临床表现以咳嗽、咯痰、发热和肺部湿性啰音为主,胸部X射线检查结果多呈淡薄、斑片状浸润阴影。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广泛耐药,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氨曲南、头孢哌酮的耐药率依次为100.0%、96.1%、94.5%和89.8%;对复方磺胺甲恶唑、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庆大霉素敏感率均>60.0%。经抗结核治疗,并依据痰培养结果选择2种或2种以上敏感抗生素联合治疗,治愈21例(占58.3%),好转2例(占5.6%),无明显改善3例(占8.3%),死亡10例(占27.8%)。结论煤工尘肺结核合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细菌耐药严重,及时进行病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对于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岩;闫美凤;郑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汞中毒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9例确诊为汞中毒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9例患者中汞冶炼工2例,仪表生产工1例,中药配制人员1例,使用中药偏方治疗牛皮癣者4例,使用增白祛斑化妆品者1例。9例患者临床表现均符合肾病综合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及高脂血症。驱汞治疗前一次性尿汞水平为0.09~0.75 mg/L。肾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微小病变性肾病4例,Ⅰ期膜性肾病5例。经驱汞和糖皮质激素治疗,9例患者肾病综合征均治愈。结论汞中毒性肾病综合征肾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表现为微小病变肾病和膜性肾病。糖皮质激素联合驱汞治疗可获得临床完全缓解。
作者:赵凤玲;陈新;郭伟;李洁雅;余善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手持工件打磨作业手传振动职业接触特征,为该类作业的职业危害防治控制技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法,采取企业填写、个人访谈(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和现场走访相结合的形式对4家典型手持工件打磨企业进行调查。结果4家企业中,有22.4%(835/3727)的作业工人从事手持工件打磨作业。4家企业主要使用的振动工具包括抛光机、磨光机和抛光轮;打磨作业工人打磨的工件包括纽扣、马桶盖、热水壶、手机壳和高尔夫球头。打磨作业工人均配置了降噪耳塞和防尘口罩,但均未佩戴减振手套。手持工件打磨作业具有间接性、持续性接触振动和精细作业的特点,部分打磨作业工人打磨时需借助膝盖和腹部作为支撑辅助部位。手持工件打磨作业工人接触振动时间为6~11 h/d;4 h频率计权加速度为1.9~19.4 m/s2,其大值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5.0 m/s2,同一企业中的4 h频率计权加速度范围跨度大。结论相对于传统的振动工具作业,手持工件打磨作业的手传振动特征具有不同的特点,其打磨工具结构更复杂,打磨方式更精细,打磨作业工人接触振动水平影响因素更多,受危害部位更广泛。
作者:肖斌;陈青松;林瀚生;温薇;张丹英;徐国勇;严茂胜;陈贵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