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学性ARDS肺循环血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陈莉;赵金垣;王小林;汪整辉;徐融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纤维蛋白原(Fbg)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BG)在化学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经尾静脉注射油酸制备ARDS大鼠模型,采用凝血酶法测定ARDS大鼠肺循环、颈动脉和静脉血浆中FBG含量。结果给大鼠静脉注射油酸后0.5 h,肺循环血中FBG水平即呈增加趋势,6 h显著高于对照组[(2 495.0±338.9)mg/Lvs(1 572.0±286.8)mg/L,P<0.01],12 h达峰值[(3446.7±317.2)mg/L],72 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12 h、24h大鼠颈动脉、静脉血中FBG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ARDS在鼠肺循环血中FBG水平持续升高,且与ARDS病程有密切关系,提示FBG可能在介导肺血管内微血栓的形成、引起肺循环功能障碍以及肺纤维化中具有关键作用;肺循环血中FBG水平的监测对指导ARDS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也可能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国职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长途客车司机神经行为功能及职业紧张因素的调查

    目的探讨长途客车司机神经行为功能的改变与职业紧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NCTB)对152名长途客车司机及92名汽车维修工进行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并采用NOISH推荐的一般工作紧张问卷进行职业紧张因素调查。结果数字跨度、数字译码得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目标追踪错误得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正确得分反之,差异具有显著性;技术应用、应付策略、工作危险、工作责任得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显著性。结论长途客车司机职业对神经行为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作者:白玉萍;金玉兰;姚三;范雪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镉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探索镉的免疫毒性机制,系统性地研究镉体外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发生,解释其细胞毒性机制。方法通过以下方法检测凋亡: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DNA含量/细胞周期分析,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镉能引起原代培养的胸腺细胞发生凋亡,并呈时间-反应和剂量-效应关系。结论本研究为阐述镉免疫毒性机制提供了依据,尤其对解释镉引起的胸腺萎缩和导致的T细胞介导的免疫力损伤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书芸;沈汉明;王俊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体液免疫状况影向的探讨

    本文报告放射工作人员中的健康者,分别同放射工作人员中的乙肝患者、HBV携带者和非放射工作人员中的健康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C3补体均值比较结果,旨在了解电离辐射对人体免疫状况是否存在着影响,为放射工作人员保健提供参考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实验对象 放射工作人员血清标本124例,取自本省放射人员体检血清,非乙肝和HBV携带者的健康者50例(下称健康组),乙肝患者38例,HBV携带者36例,临床诊断标准按国标GB 15990-1995[1]要求进行;从事放射工作年龄均在5年以上。 非放射工作人员中的血清标本50例取自同期体检的长春市公共场所人员血清。

    作者:李梅;刘冷;戴飚;刘殿清;刘玉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21-氨基类固醇对大鼠实验性矽肺治疗的病理观察

    我国矽肺的发病率仍很高,对矽肺的治疗自然是当前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为了寻找治疗矽肺的理想药物,我们采用了21-氨基类固醇(Lazaroid,u75412E)试验性治疗大鼠矽肺,观察治疗后大鼠矽肺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旨在探讨21-氨基类固醇对矽肺纤维化的疗效作用机理,为尘肺治疗提供实验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大鼠矽肺模型制备 健康雄性大鼠30只,体重200~250g,经吸入麻醉后非暴露式气管注入石英粉尘50 mg(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研究所提供)。1.2 大鼠分组 将染尘大鼠按体重排序后随机分为矽肺治疗组、矽肺组。另取20只无染尘大鼠作正常对照组。1.3 药物治疗情况 大鼠染石英尘一个月后即用u-75412 E(由美国国立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Vallyathan博士提供)治疗。矽肺治疗组第一个月每周灌胃给药三次,每次6mg/kg,第2、3、4个月每周给药2次,剂量不变。矽肺组同时给予相当剂量的溶液灌胃。正常对照组不给任何药物。经三个月治疗结束后即处死动物,评价治疗效果。1.4 观察指标1.4.1 体重、肺湿重和肺胶元纤维含量测定每组动物分别于染尘前、染尘后1、2、3、4个月分别称量体重5次。治疗三个月结束后全部处死,取出肺剪去主支气管称肺湿重,并用氯胺丁法进行胶元纤维含量测定。1.4.2 病理检查①肺脏:每组每只大鼠在5个肺叶中,沿支气管走向切取2~

    作者:陈作兴;黄曙海;韦玉忠;樊建康;梁德新;周少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手工焊锡工人手部铅污染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当前手工焊锡作业不断增加,且焊锡内含有高比例铅,含量甚至可达50%以上,工人在手焊过程中,手部铅的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为此,我们选取某电子有限公司进行本次调研。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某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加工手机充电器的一条加工流水线上21名手工焊锡工人为研究对象。生产过程中,工人以手工焊锡进行电路板元件的焊接加工。测定工人工作两小时后的手部铅污染情况。1.2 实验方法用定量稀酸浸洗双手两分钟后,取稀酸液测定。选取17名工人连续两天,于工作两小时后,分别用自来水和厂方提供的工业洗手液洗手,进行自身对照,测定洗手后手部铅的残留量。1.3 测定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稀酸液中铅含量。 仪器:3500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测定条件:乙炔一空气火焰法,波长为283.3 nm。

    作者:孙东红;林瑾葆;周宏东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化学性ARDS肺循环血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BG)在化学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经尾静脉注射油酸制备ARDS大鼠模型,采用凝血酶法测定ARDS大鼠肺循环、颈动脉和静脉血浆中FBG含量。结果给大鼠静脉注射油酸后0.5 h,肺循环血中FBG水平即呈增加趋势,6 h显著高于对照组[(2 495.0±338.9)mg/Lvs(1 572.0±286.8)mg/L,P<0.01],12 h达峰值[(3446.7±317.2)mg/L],72 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12 h、24h大鼠颈动脉、静脉血中FBG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ARDS在鼠肺循环血中FBG水平持续升高,且与ARDS病程有密切关系,提示FBG可能在介导肺血管内微血栓的形成、引起肺循环功能障碍以及肺纤维化中具有关键作用;肺循环血中FBG水平的监测对指导ARDS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也可能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陈莉;赵金垣;王小林;汪整辉;徐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潮州市医用诊断X线机影像质量检测结果分析

    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探索X线机质控检测规范和评价标准,必须对医用诊断X线机的运行指标进行定期检测和校正,只有实施定期的质量控制,才能提高X线机的影像质量,减少废片率、误诊率和漏诊率,避免受检者不必要的照射。现将1999年度我市35台X线机的质控检测情况介绍如下。1 内容和方法1.1 检测仪器和工具 使用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研制的FWJ-4型质控检验装置。包括数字式剂量仪、线束中心垂直性检测筒、光野一照射野一致性检测板、滤线栅对直检测板、屏片接触检测板、高、低对比度分辨率检测板、焦斑检测筒、半值层过滤板等。1.2 检测方法、内容和评价标准 由于国家未制订医用诊断X线机影像质量检测规范和具体标准,参照FWJ4型检验装置说明书及有关文献[1,2]制订检测内容和评价标准见表1。

    作者:谢伟雄;谢大楠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广州某染织厂职工死亡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染织工死亡情况,探讨染织工健康监护工作。方法逐年登记1990~1997年某染织厂职工死亡情况、原从事工作岗位和吸烟与否等,并统计分析不同死因的职工标准化死亡比例比(SPMR)。结果①织布车间噪声强度范围为87.8~102.7dB(A),超过90dB(A)占57.1%(4/7);棉尘浓度范围0.67~1.59 mg/m3;②主要死因为肿瘤29人(43.3%),其次是心血管疾病22人(32.8%);③SPMR值提示染织工死于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人数比广州一般人群死亡数高,以男肝癌和女乳腺癌为主,其中男泳染工死于肝癌的SPMR为655.74%,女织布工死于乳腺癌的SPMR为869.57%,均非常显著高于广州一般人群相同性别相应癌的死亡构成(P<0.01)。结论染织厂染料及其中间产物的致癌性不能排除;织布女工乳腺癌高发值得进一步探讨;在染织工中很有必要提倡不吸烟或戒烟,并将其作为厂规之一加以限制。

    作者:张维森;江朝强;林大庆;曹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三硝基甲苯作业工人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磷酸化酶a活性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清磷酸化酶a活性对评价TNT早期肝损伤的意义。方法测定TNT接触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慢性HBsAg携带组血清磷酸化酶a活性。结果TNT生产车间空气中TNT浓度均超过国家高容许浓度(MAC=1mg/m3),工人皮肤污染较严重。TNT接触组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磷酸化酶a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结论推测接触组血清磷酸化酶a活性的升高可能与TNT所致肝损伤有一定关系。如果TNT作业工人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为阴性,建议用其血清磷酸化酶a活性升高作为评价TNT早期肝损伤的指标。

    作者:崔京伟;常元勋;李珠明;贝涛;刘文献;李迅;杨振中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大鼠矽肺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目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能否治疗矽肺仍有异议,进行其实验研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观察各组大鼠BAL后的组织学改变,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其肺巨噬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染尘后的大鼠肺,经灌洗后肺泡腔内容物减少,肺泡隔厚度变薄,肺组织的细胞密度较前下降(包括肺泡腔及肺泡隔中的巨噬细胞数),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肺问质的粉尘,可通过清除肺泡隔内的巨噬细胞而清出。结论BAL对延缓矽肺病变的发生、发展起积极作用。

    作者:任国平;曾昭玉;张琪凤;余心如;丁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论医院内部的封闭管理

    在医院内部日常管理活动中,面对许多各种各样的任务、计划、方案和规范等,都需要策划和实施,因而工作较繁忙。如何保证上述一系列管理活动能正确、高效、有条不紊的自上而下运转,达到预期的佳效果,是每个医院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作者根据实践肤浅地体会到,医院对外要开放,不断与外界进行人、财、物、信息和技术等方面的交换才能发展。但是,医院对内要实行封闭管理,即把指挥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和反馈系统形成一个封闭的管理回路,各司其职进行无疏漏的惯性管理运转,充分发挥各个系统的功能与作用,才能高效地完成预期的目标与任务。如果医院的内部管理是开放的,可能导致管理混乱,很难有效地完成各项目标与任务。本文就医院内部封闭管理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1 指挥系统要力求决策准确指挥果断 指挥系统的主要职能是决策和指挥。医院的各项管理活动成功与否取决于医院领导层的决策,一项正确的决策,应该包含四个方面:①要符合医院内外环境的客观情况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或技术规范,要有科学理论依据;②要有利医院的发展和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增强医院内部的各种功能;③要在占有大量的各种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并保证决策可靠与可行才形成决策;④应是低投入高产出效益佳的决策。因此,为了保证决策正确,要求医院领导层保证有一定的时间学习有关的科学理论、法律、法规、规章、方针、政策以及相应的技术规范;要有一定的时间深入科室、班组作调查研究;要有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分析问题。对全院有影响的大事要集体讨论后才作出决策,以免政出多门。总之,院领导层的主要精力是用于决策和指挥全院的大事,宏观管理为主,不必事无大小都亲力亲为,以免因小失大。

    作者:黄卓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蒜汁复合饮驱铅效果初探

    大蒜的主要化学成份为二烯丙基二硫化物、蒜素和蒜氨酸。蒜氨酸在蒜氨酸酶的作用下生成蒜素。大蒜中还含有二十多种微量元素和十八种游离氨基酸;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1、B2等,微量元素锗、硒。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证明,大蒜具有强力解毒作用,可以中和经由空气、食物和水等媒介进入人体内的一切毒素,避免身体受到伤害[1],但对蒜汁复合饮驱铅作用的研究尚无完整报道。本研究在探索大蒜脱臭新工艺的基础上,配制成蒜汁复合饮,对印刷行业接铅工人进行驱铅效果的初步探讨。1 内容和方法1.1 择时象选择尿铅在0.24tmol/L左右的印刷行业铅作业工人10人,以尿铅为主要观察指标,每日服用蒜汁复合饮50 ml(蒜汁复合饮含大蒜34%),连服15 d。另选尿铅在0.24 μmol/L左右的印刷行业铅作业工人1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配对t检验,观察其排铅效果。接铅作业工人服用蒜汁复合饮的同时,均继续从事铅作业。1.2 尿样的采集收集一次尿样(50ml)于聚乙烯瓶中,每100 ml尿样加1ml硝酸防腐,在4℃冰箱中保存。1.3 方法采用双硫腙比色法,日本岛津UV-120型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10 nn处比色定量。三组数据测定均在同一实验条件下进行。每人每次取尿样三份,取其平均值。

    作者:刘玉琴;朱俐冰;周晶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尘肺诊断标准中小阴影密集度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尘肺诊断标准中小阴影密集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职业流行病学的方法,参照1980 ILO国际尘肺X线影像分类指南,分析比较了太钢耐火厂不同时期接尘工人X线胸片小阴影密集度小级的发生率、发生密度及其与工龄的关系。同时,选择了接触煤矽尘工人的X线胸片与之比较其胸片小阴影密集度小级的发展速度和特点。结果①不同时期接尘工人胸片小阴影密集度小级的发生率不同,统计学检验P<0.05。②胸片小阴影密集度随工龄延长而呈现出由低到高的上升趋势。③接触不同性质粉尘的工人其小阴影密集度小级的晋级速度不同。结论小阴影密集度是观察尘肺发生发展、评价生产环境的质量和估测接触粉尘性质的指标。

    作者:李素平;李怀应;李素娟;商惠珍;孙健娅;李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高温作业与噪声对人耳听力的联合影响

    目的为探讨高温与噪声联合作用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方法联合作用组(A组)67名,单纯噪声组(B组)56名,对照组54名(C组)进行听力损伤的调查。结果噪声强度A组LAeq 87.4dB(A),B组LAeq 87.0dB(A);各组听损发生率A组>B组>C组,组间比较(P<0.01);各组间不同频率的听阈均值对比中,2、3、4、6 kHz以A组>B组>C组,各组间比较(P<0.01)。结论提示高温与噪声对工人高频听阈有协同作用。

    作者:蔡祥平;王建平;张天尧;张铭强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肺结核对矽肺晋级和病死率影响的分析

    肺结核是矽肺重要的合并症和主要死亡原因[1]。为了解宜宾市矽肺患者合并肺结核后,肺结核对矽肺患者晋级率、平均晋级时间及病死率的影响,我们将宜宾市职业病诊断组1973~1998年共检出的315例矽肺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了分析、统计和处理。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为宜宾市职业病诊断组1973~1998年从我市各厂矿企业矽尘接触者中所诊断的315例矽肺患者。全部病例均为男性,发病年龄44~88岁、平均64.75岁。接尘工龄5~47年,平均25.66年。现存活167例,死亡148例,病死率46.98%。1.2 方法在结合矽尘接触史、临床症状、体征的基础上集体系统地阅读X线胸片。1.3 矽肺的诊断标准 1986年以前的按我国1963年所制订的标准诊断;1987年以后的投1986年12月新颁布的标准诊断。1. 4肺结核的诊断除在结合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的基础上集体系统地阅读X线胸片外,部分还作了痰液结核菌涂片、血沉和结核菌素试验。近年来,部分患者还作了PCR及结核抗体等检查。

    作者:郑明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某镇办钼矿36例矽肺临床特点分析

    为探讨近年来我省乡镇企业矽肺发病现状及临床特点,现将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我省某乡镇小型钼矿36例矽肺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为男性,年龄28~50岁,平均33.4岁,均为某镇办钼矿凿岩工兼放炮工,干式作业,接尘工龄3~12年,平均4.5年,主要工作年限在1990~1997年间,发病工龄3~5年,平均2.4年。1.2 临床表现本组病例除咳嗽、咯痰、气短、胸痛等常见症状外,其特点为大多数合并严重的矽肺并发症:①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28例,按1997年中华医学会COPD的判定标准[1]:中度14例,重度14例(SⅢ13例,SⅡ1例);②12例先后出现自发性气胸,7例为双侧性,5例反复发生,难以治愈而遗留限局性气胸;③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9例(均为SⅢ),以右心衰竭表现为主6例,以左心衰竭表现为主3例;④合并活动性肺结核6例(SⅢ4例,SⅡ2例);⑤合并支气管哮喘3例,特点以阵发性干咳为诱因,继之呼气性呼吸困难,大汗淋漓,肺部听诊多无典型哮鸣音,发作时间不定。

    作者:赵莉莎;张仲元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微型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在活体铅神经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研制对神经传导递质多巴胺(DA)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微型生物传感器,用于活体大鼠的铅神经毒理学研究。方法用制备的微型生物传感器,用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活体大鼠经铅染毒后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动态变化。结果研制的微型生物传感器对DA的检出下限为32.5 rmol/L,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在脑内可以连续工作10h以上。应用该传感器观察了铅染毒后活体大鼠脑纹状体内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动态变化,首次得到了1/2LD50铅经腹腔染毒后活体大鼠神经递质多巴胺的时间效应动态变化曲线。结论该微型生物传感器可用于脑内神经递质多巴胺的活体研究。

    作者:王智芳;乔娴;丁虹;乔文建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还原气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中汞

    汞是常见的有毒金属,应用广泛。尿汞可用于评价近期金属汞蒸气和无机汞化合物接触量的指标,是常测项目。汞的检测方法有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双硫腙比色法[1],前者灵敏、准确,但需有测汞仪,后者灵敏度较低。现介绍还原气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汞的方法。1 材料与方法1.1 原理 用硫酸、高锰酸钾消化尿样使结合态汞转变为汞离子,在氢化物发生器反应瓶中,用氯化亚锡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气态原子汞,通过载气导入原子吸收管内,在253.7 mm波长下,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汞含量。1.2 仪器 所用仪器①具塞比色管,25 ml。②恒温水浴箱。③振荡器。④VA-90型氢化物发生器。⑤WFX-1F2B2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3 试剂①实验用水,全玻蒸馏水。②硫酸(G.R)。③硝酸(G.R)。④高锰酸钾(G.R)溶液,50g/L。⑤盐酸羟胺(A.R)溶液,200g/L。⑥酸性氯化亚锡(A.R)溶液,20g/L。临用前以1%(V/V)硫酸溶液配制。⑦汞保存溶液,称取0.1 g重铬酸钾(G.R)溶于1 L 5%(V/V)硝酸溶液中。⑧汞标准溶液,取GBW(E)100mg/L的汞标准储备液用汞保存溶液稀释成1mg/L的标准应用溶液。⑨基体尿液,用比重不同的两个正常人尿样(浓、稀)调节成比重为1.015±0.002。

    作者:段奇翠;宋为丽;艾中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102例矽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有效地防治感染性疾病。而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则导致耐药菌的产生,给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困难。为了解我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笔者收集了本院1997年3月~1998年9月间出院的,102例矽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住院资料,对其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1997年3月~1998年9月出院的102例矽肺合并COPD患者的病案资料,归纳整理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1.2 患者情况 10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2~78岁、平均67.2岁;病例中矽肺I期48例、矽肺Ⅱ期52例、矽肺Ⅲ期2例;死亡病例2例,住院时间7~362 d,平均182 d。1.3 COPD诊断标准不可逆的气道阻塞(慢性支气管炎、尘肺),同时合并阻塞性肺气肿(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内科学》教材)。1.4 调查项目及内容单纯或联合使用抗生素的名称、种类、选择次数、使用频率、使用时间、监测及药敏试验等情况。联合用药中同一类抗生素联合使用时,抗生素种类分别计数。2 结果2.1 抗生素使用情况 102例患者中,住院期间使用抗生素的有89人,使用率为87.25%。抗生素使用时间1~26 d,平均11.33 d。102例病人共使用抗生素216例次,多使用8次、少使用1次;单纯使用一种抗生素的为 139 例次(64.35%);二联使用者74例次(34 26%);三联使用3例次(1.39%)。抗生素使用的频率依次为:β-内酰胺类(依次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林可胺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使用例次、选择次数及频率情况见表1和表2。

    作者:林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锌对SiO2致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锌对SiO2致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s,AMs)产生氧自由基的动态变化和超微结构、膜酶的影响。方法对AMs产生的O2-和H2O2进行原位显示、定量测定并做相关趋势分析;以ATPase作为膜功能酶改变的反映;在亚细胞水平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结果与单纯SiO2组比较,锌保护组AMs O2-和H2O2反应强度降低,超微结构及膜酶损伤减弱。结论锌能减弱SiO2致AMs氧自由基的反应强度,降低超微结构和膜酶的损伤,保护AMs。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锌增强AMs抗氧化作用有关,给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指导。

    作者:高俊玲;崔建忠;田艳霞;张宇新;孙树勋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中国职业医学杂志

中国职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华南区域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