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京万红烫伤膏联合吹氧疗法治疗新生儿臀红的护理体会

黄蔚林

关键词:新生儿臀红, 京万红烧伤膏, 局部氧疗,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京万红烫伤膏联合吹氧疗法在新生儿臀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臀红新生儿,并随机分为对照组1(在患处采用吹氧疗法及常规护理)42例、对照组2(采用金霉素软膏联合吹氧疗法及常规护理)42例、观察组(采用京万红烫伤膏联合吹氧疗法及常规护理)42例,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2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1(P<0.05),对照组2与观察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较对照组1、对照组2显著缩短(P<0.05).结论:京万红烫伤膏联合吹氧疗法在新生儿臀红护理中的应用可取得显著疗效,治愈时间显著缩短,方法简单经济,无不良反应.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简析血液透析饮食管理APP的开发方向

    了解、分析目前医护人员和血液透析患者对使用手机APP进行饮食管理的状况,以及对现有医疗APP的使用情况和意向期望,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自主APP开发方向.

    作者:方坤洋;曾霞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京万红烫伤膏联合吹氧疗法治疗新生儿臀红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京万红烫伤膏联合吹氧疗法在新生儿臀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臀红新生儿,并随机分为对照组1(在患处采用吹氧疗法及常规护理)42例、对照组2(采用金霉素软膏联合吹氧疗法及常规护理)42例、观察组(采用京万红烫伤膏联合吹氧疗法及常规护理)42例,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2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1(P<0.05),对照组2与观察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较对照组1、对照组2显著缩短(P<0.05).结论:京万红烫伤膏联合吹氧疗法在新生儿臀红护理中的应用可取得显著疗效,治愈时间显著缩短,方法简单经济,无不良反应.

    作者:黄蔚林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三伏天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泡脚治疗冬季手足冰凉6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三伏天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泡脚治疗冬季手足冰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当年冬季进行中药泡脚治疗,治疗组予当年三伏天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泡脚治疗,并于次年冬季随访,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治疗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伏天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泡脚治疗冬季手足冰凉疗效确切.

    作者:林超;高文锦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推拿手法治疗DPN的机理探讨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周围神经病变(D P N)已成为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寻求一种简便,快捷安全性高的治疗方式,对DPN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在DPN的临床治疗方法中,推拿疗法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费用低廉等优点,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推崇.对于治疗DPN指导临床与科研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探讨推拿疗法治疗DPN的机理.

    作者:杜正强;石江龙;王可天;莫涌森;彭德忠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60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就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以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则接受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予以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入院之初焦虑与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施以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林慧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在下背痛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在我国目前主要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且治疗效果显著,而在下背痛患者的治疗中尚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在下背痛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旨在为其合理应用做一总结.

    作者:王泽熙;姜贵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穴位贴敷联合放松训练对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放松训练对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伴有睡眠障碍的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放松训练辅以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的PSQI总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干预后的PSQI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放松训练改善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杨燕;邓筱娟;盛晓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米索前列醇经阴道用药在初次妊娠早期无痛人流患者中的效果

    目的:研究米索前列醇经阴道用药在初次妊娠早期无痛人流患者中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无痛人流的初产妇8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对照组口服米索前列醇,观察组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流产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流血量以及子宫收缩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次妊娠早期无痛人流经阴道用药米索前列醇效果更佳,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可作为用药首选.

    作者:黄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33例下肢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干预组(70例),对照组予以骨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饮食、健康宣教和功能训练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临床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罗乙舒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早产儿中随机选出9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非营养吮吸,观察组则采用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达到经口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在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达到经口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和住院时间指标上,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有助于缩短早产儿静脉营养时间及经口喂养时间,恢复患儿的吞咽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珠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深层肌肉刺激仪联合电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深层肌肉刺激仪(DMS)联合电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探讨DMS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2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深层肌肉刺激仪及电针治疗,对照组予电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MS联合电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显著,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贤亮;伍琼英;王理;刘朝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对血液透析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3月间随机收治的6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为其提供一般疾病护理流程;于2016年4月~2017年2月间随机收治的6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组,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干预措施,评价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及护理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务态度、健康指导、饮食干预、生活指导等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全程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改善患者身心不舒适表现.

    作者:江婉嫦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激痛点推拿治疗斜方肌劳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斜方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激痛点推拿治疗30例斜方肌劳损患者,施术手法包括(滚)法、按揉、拿法、弹拨、叩击等,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22例、好转6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为93.3%.结论:推拿能够缓解斜方肌的痉挛和紧张,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治疗目的.

    作者:刘松刚;李华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10-去乙酰基紫杉醇配伍紫杉醇对两种肿瘤细胞 生长抑制的作用

    目的:观察紫杉醇配伍紫杉烷类成分10-去乙酰基紫杉醇(10-DAT)对A549、LS174T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A549、LS174T肿瘤细胞株进行MTT细胞毒性实验,观察10-DAT单独给药、10-DAT配伍紫杉醇对两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10-DAT单独使用时对LS174T细胞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对A549则无抑制生长作用;但配伍紫杉醇反而会拮抗紫杉醇对A549和LS174T细胞的毒性作用.结论:10-DAT单独使用对LS174T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在高浓度下会拮抗紫杉醇对LS174T和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其原因可能源自两个化合物对微管蛋白的竞争性结合,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蔡大可;劳标昌;黄贞伟;陈玉兴;钟国平;曾晓会;黄雪君;姚楠;黄丹娥;甘海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通冠复脉汤治疗冠心病(CHD)室性早搏对血管内皮 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CHD)室性早搏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通冠复脉汤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CHD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服用通冠复脉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TXB2、ET-1、NO等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观察组TXB2、ET-1、NO水平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冠复脉汤治疗CHD室性早搏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彭建;徐苹;朱彬;袁小蓉;黄静;何成林;段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全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全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4月于我院就医的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40例,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采取全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和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0%(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则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传统手术治疗,全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可大程度提升治疗效果,保护患者生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张思远;卿伯华;段群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表面肌电在康复医学领域运用及脑卒中患者评定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表面肌电检测是一种无创的检测技术,简便易行,患者易于接受.表面肌电检测通过利用包括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时频分析、参数模型、人工神经网络、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等多种数据分析方式,综合分析经皮肤表面记录下来的肌电信号,用以评价或改善运动神经元功能.表面肌电信号检测可以使肌肉的功能得到客观量化,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肢体的功能水平.近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表面肌电已被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的各个领域中来指导患者的康复治疗.本文主要介绍用于分析表面肌电信号的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及阐述表面肌电在腰痛评估、儿童神经功能康复和神经肌肉功能评估中的应用,后探讨表面肌电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评定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任小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40例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

    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与后外侧植骨相结合运用于胸腰段脊椎发生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并持续随访的40例胸腰脊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钉棒系统进行内固定并融合后外侧方植骨合并疗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疗程后比较这4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椎体后缘高度、Cobb角度的变化以及椎体前缘高度、椎楔变角、骨融合等临床指标,此外,对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也进行相应比较,也对ODI进行相应评分分析其并发症.结果:术后、术后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Cobb角、椎楔变角较术前显著变小(P<0.05),骨融合比例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ODI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6个月,A、B、C、D、E级各例数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例出现内固定不稳,术后6个月5例出现并发症,主要是慢性骨位疼痛.结论:对于腰胸段脊椎骨折的患者,采取后外侧植骨结合后路钉棒系统疗法在临床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采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韩学忠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机制及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主要发生机制,并对其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总结.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已知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并对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监测及高危病患的早期甄别方法进行分析,同时对相关处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对患者实施系统性的治疗,同时按照1:1对患者行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血浆灌注,可显著降低病率.结论:临床研究表明,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机制复杂,且近年来临床对其发病机制有新的认识.及时对患者开展相关治疗,能够挽救患者生命,并对患者预后产生积极作用.

    作者:王光红;黄国军;李张维;吴攀;黄长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益气活血药物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活血补血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药物防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减少术后出血和纠正贫血的作用.方法:将60例行单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术后予以口服益气活血汤联合静滴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则予以口服立伐沙班,观察两组术前、术后第1、3、10天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红细胞压积、术后引流量、术后下肢瘀斑发生率、术后患肢静脉彩超等情况.结果:两组均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试验组术后引流量小于对照组(P=0.031<0.05),术后下肢瘀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0<0.01);试验组术后第10天血红蛋白、红细胞数值大于对照组(P=0.012<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可以有效防治TKA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减少术后出血,较快纠正术后贫血状况,安全性较高.

    作者:吴淮;许学猛;刘文刚;洪坤豪;赵传喜;卢超;刘欣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